2023-03-04星座硬路肩的路面結構如何確定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硬路肩的路面結構如何確定,硬路肩屬于路基還是路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硬路肩就是車道線以外的部分,沒有車道線的,為最邊上一部分 。
我以前說過 這里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6847874.html。
“軟基路段”,是路段地下淤泥層較深且分布不均勻,不同部位的地質沉降會導致路面沉陷開裂。
因為該路段下原來是水塘、河流、湖泊、沼澤等有淤泥軟土的地方,這樣的軟土含水量高、高孔隙比、低強度、固結緩慢、沉降大、穩定性差,所以施工中雖然進行了處理。
路基施工中考慮了水泥攪拌樁、預制管彩虹水泥、塑料排水板、密實袋裝砂井、附加土工布等。然而,由于地基問題,盡管有一定的影響,道路最終還是會下沉。
擴展資料
軟基處理常用工法及其特點
1、復合地基法:水泥土攪拌樁、粉噴樁、碎石樁等;缺點:造價較高。
2、排水固結法
(1)塑料排水板聯合堆載:工期長,效果不理想。
(2)塑料排水板聯合真空預壓:工期90天以后,效果容易控制,成本低。
3、強夯法:缺點:質量不可控,易形成“彈簧土”。
4、無排水砂墊層真空預壓:新型工法,工期短 造價低 成本比塑料排水板聯合真空預壓節約三分之一,效果可靠。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軟基路段。
硬路肩是與車行道相鄰并輔以具有一定強度路面結構的路肩部分。
當在路基上鋪筑完路面后,鋪筑的路面就高于路基(因為路面的鋪筑寬度比路基頂面要窄,所以路面與路基就形成了階梯,因此就有培路肩工序,即將階梯部分用土填起來與路面齊平(設3%~5%的流水坡度)。
硬路肩是與車行道相鄰并輔以具有一定強度路面結構的路肩部分,根據硬路肩設置位置的不同,可分為左側硬路肩和右側硬路肩。
根據硬路肩組成材料的不同,可分為瀝青硬路肩和水泥硬路肩。若駕駛人駕駛車輛不慎駛離了行車道或者為躲避前方事故車輛或障礙物,此時硬路肩就會提供車輛恢復到正常行駛狀態的緩和空間,研究表明硬路肩振動帶的設置能有效減少車輛沖出事故。
硬路肩的作用
保護行車道等主要結構的穩定。
為發生機械故障或遇到緊急情況的車輛需要臨時停車提供位置。
提供側向余寬,有利于安全,增加舒適感。
可供行人、自行車通行。
為設置路上設施提供位置。
作為養護操作的工作場地。
在不損壞公路構造的前提下,也可作為埋設地下設施的位置。
改善挖方路段的彎道視距,增進交通安全。
使雨水能夠在遠離行車道的位置排放,減少行車道雨水滲透,減少路面損壞。
硬路肩是指與車行道相鄰并鋪有一定強度路面結構的路肩部分,包括路緣帶。
在高速公路的路面層的旁邊還有50到100公分的土路,也就是軟路肩,起到緩沖作用,是不允許汽車通行的。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采用分離式斷面時,應設左側硬路肩。還應在左、右側硬路肩寬度內分別在靠車道邊設路緣帶,其寬度一般為0.75m或0.50m。
由于高速行車速度很快,所以道路標識幾乎是一瞬即過,那么一定要注意觀察或者導航,一旦錯過高速出口不要慌張,也不要嘗試減速剎車或者掉頭,應繼續保持車速開下去,尋找下一個出口返回原路。
注意事項
提前做好車輛檢查,重點是燃油、機油、胎壓、燈光等,并且設計好路線,最好還要一位3年駕齡的老司機陪同。高速公路不像普通公路,車速是有限制的,高速最低時速不得低于每小時60公里,最高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120公里。
所以作為新手司機,車速低點沒問題,但不要低于限速,根據交規規定,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低于規定最低時速的一次扣3分。根據道路標識,正確行駛在合適車道上,如果要超車,一定要提前打燈,并且觀察后視鏡,然后切入超車道。超車完成后,也是同樣步驟,提前打燈,并且觀察后視鏡,然后切回行車道。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硬肩路段。
“軟基路段”,就是指地下淤泥層較為深厚,而且分布不均勻的路段。
所謂“軟基路段”,就是路段的地下淤泥層較為深厚,而且分布不均勻,不同部位的地質沉降會造成路面沉陷開裂,針對這一目前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建設單位在施工時采取袋裝沙井、真空預壓、噴粉樁加固等多項手段。
路基按其填挖高度和所處地形的不同,有各種不同的橫斷面,路基設計主要包括路基本體工程設計、路基防護和加固工程設計、路基支擋工程設計。
擴展資料:
路基壓實度是以標準擊實試驗法測定的最大干容重為依據,采用現場壓實干容重與標準擊實試驗的最大干容重之比表示。
標準擊實試驗法分輕型與重型兩種,輕型擊實試驗法錘重2.5公斤,適用于一般公路。重型擊實試驗法錘重4.5公斤,落高45厘米,單位擊實功為輕型的4.5倍,適用于重要公路。
石質路基修筑包括石方路塹和填石路堤修筑,石方路塹用爆破方法開挖,路塹強度一般能符合要求。但路基表面應有一定的路拱和平整度,可篩選開山石碴做整平層。
所謂“軟基路段”,就是路段的地下淤泥層較為深厚,而且分布不均勻,不同部位的地質沉降會造成路面沉陷開裂,路基達不到設計承載力的地段,如濕陷性黃土、淤泥等。針對這一目前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建設單位在施工時需要采取袋裝沙井、真空預壓、噴粉樁加固等多項手段才能搞定的路段。
建筑網小編通過相關內容的梳理,現階段我國處理公路軟基的情況主要包括:(1)砂墊層(2)粉噴樁處理(3)塑料排水板(4)換填砂四種內容,其中砂墊層施工的主要內容如下:
對于一般地段,軟土層分布廣,地下水位高,路基設計為:自下而上:50cm土墊層+60cm砂墊層+粉煤灰路基(填土路基)+粘土封層其中土墊層主要是將原地物地貌調平,砂墊層主要就是將軟基中地下水排至路基兩側,以利地基穩定,并且有效防止彈簧現象向上反射。
施工時,首先恢復中線,劃好路基底面邊緣線,進行清理掘除工作(對于小的溝渠,應清除淤泥,回填砂),碾壓后即可填筑土墊層,土墊層可分兩層填筑,土墊層頂面一定要做好2%-3%的路拱以利排水。
砂墊層最主要的目的是排水,所以宜選用中粗砂,砂的含泥量(小于0.074mm砂粒)不宜大于15%.填筑前,先由測量組精確放出砂墊層的邊線,邊線寬度應預留路基沉降量,做預寬處理,否則路基沉了后寬度不足,用裝滿砂的編織袋沿邊線排好做成擋砂堤,高度與砂墊層厚同,外側坡度與設計邊坡相同,然后采用自卸汽車按一定間距卸砂,人工配合推土機整平,每2-3米設一檢查點測量砂層厚度,松鋪系數采用1.10左右,砂墊層一次全幅全厚上齊,頂面設置2%路拱,砂墊層要用水密實,當路基荷載作用在砂墊層上后,砂墊層自動密實并將地下水擠出排走。
路肩可通行是右側緊急停車帶是供救援車輛使用的。
路肩指的是位于車行道外緣至路基邊緣,具有一定寬度的帶狀部分,為保持車行道的功能和臨時停車使用,并作為路面的橫向支承。
路肩指公路兩側由路面邊緣到路基邊緣的部分(包括土路肩和硬路肩),公路橫斷面布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為與行車道連接在一起,供緊急情況下停車或堆放養路材料使用,并為設置安全護欄提供側向凈空,還起到行車安全感作用。路肩必須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和一定的橫坡,以排除行車道路面的積水。
硬路肩指的是與車行道相鄰并鋪以具有一定強度路面結構的路肩部分。具有保護和支撐路面結構的作用,供車輛繞行及發生故障的車輛臨時停放,它可以承受汽車荷載的作用力,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非機動車、行人通行。土路肩是緊鄰硬路肩或者沒有硬路肩的車道的道路組成部分,起著保護路面下承層邊角穩定性的作用,一般由較好的填充材料作為其組成部分,其寬度一般為0.75 m 或1.5 m,土路肩施工的好壞直接影響水穩層邊緣的施工質量通過十幾年的施工經驗,土路肩施工方法的選擇對土路肩的質量特別重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十五條 ?機動車遇有前方車輛停車排隊等候或者緩慢行駛時,不得借道超車或者占用對面車道,不得穿插等候的車輛。 在車道減少的路段、路口,或者在沒有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或者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遇到停車排隊等候或者緩慢行駛時,機動車應當依次交替通行。?。
土路肩就是直接用土培起來的路肩,以后植草綠化。
硬路肩就是因為考慮公路在特殊條件下能夠錯車的要求,所以講土路肩進行硬化處理(鋪筑一層與路面相同的材料)。
區別:
1、性質不同:土路肩是位于行車道外緣至路基邊緣,具有一定寬度的帶狀部分。硬路肩是與車行道相鄰并鋪以具有一定強度路面結構的路肩部分(包括路緣帶)。
2、作用不同:土路肩的主要作用是為臨時停車提供硬實穩定且與行車道保持一定安全距離的表面。硬路肩的作用是可以承受汽車荷載的作用力,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非機動車、行人通行。
3、要求不同:硬路肩為2.00一2.50m,土路肩0.75m。硬路肩一般作為停車帶使用,其寬度不小于2.25m。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1、土路肩的培選在合理的時間內,選在基層施工前幾天,其進度要保證施工前要有足夠的路肩段進行施工,因為土路肩施工過早容易受自然或人為因素等的破壞,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整理,可以減少費用。
2、壓實度的好與壞直接在土路肩的施工過程中,要注意預留排水口,排水口采用臨時砂漿抹面或鋪塑料布的方法,排水槽采用塑料布或土袋作為臨時排水槽。
3、如果土路肩施工的時候不設臨時排水口,很容易造成成型的或已驗收的路基大量聚水,導致后續施工的緩慢。更嚴重的會導致路基質量的局部減弱,形成質量隱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土路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硬路肩。
路肩【shoulder;verge】指的是位于車行道外緣至路基邊緣,具有一定寬度的帶狀部分(包括硬路肩與土路肩),為保持車行道的功能和臨時停車使用,并作為路面的橫向支承。
(1)路肩的作用
路肩是位于行車道外緣至路基邊緣、具有一定寬度的帶狀結構部分,包括硬路肩和土路肩。路肩的主要作用有:
①保護行車道等主要結構的穩定;
②為發生機械故障或遇到緊急情況的車輛需要臨時停車提供位置;
③提供側向余寬,有利于安全,增加舒適感;
④可供行人、自行車通行;
⑤為設置路上設施提供位置;
⑥作為養護操作的工作場地;
⑦在不損壞公路構造的前提下,也可作為埋設地下設施的位置;
⑧改善挖方路段的彎道視距,增進交通安全;
⑨使雨水能夠在遠離行車道的位置排放,減少行車道雨水滲透,減少路面損壞。
(2)右側路肩
設計速度為120km/h的四車道高速公路,宜采用3.50m的右側硬路肩。六車道、八車道高速公路,宜采用3.0m的右側硬路肩。當受地形條件及其它特殊情況限制時,可采用最小值。
(3)左側路肩
對于八車道及其以上的高速公路為整體式斷面時,讓出現故障或耗盡燃料的車輛穿過幾條車道停到右側路肩既不安全,也不現實。根據經驗,應在左側設置至少不窄于2.5m的硬路肩供拋錨車輛停靠或等待拖走。
高速公路、一級公路采用分離式斷面時,應設左側硬路肩。還應在左、右側硬路肩寬度內分別在靠車道邊設路緣帶,其寬度一般為0.75m或0.5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