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4游戲什么叫時區,區時,地方時,北京時間
大家好,本文將圍繞什么叫時區,區時,地方時,北京時間展開說明,零時區又叫什么時區是一個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事情,想搞清楚什么叫時區和日界線需要先了解以下幾個事情。
零時區: 7.5°W~7.5°E 時區中心線 0° 。它只是一個時區,就像北京的東8區。在這個時區里面的,就是格林威治標準時間。比如北京是今天早上10點,那么那里就是上午2點。
1、時區:時區(Time Zone)是地球上的區域使用同一個時間定義。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國際經度會議時,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在中國采用首都北京所在地東八區的時間為全國統一使用時間。國際上規定,每隔15°劃分一個時區,全球可分為24個時區。以本初子午線為基準,從西經7.5°至東經7.5°,劃分為中時區,或叫零時區 每時區區時相差一小時 東加西減。
2、劃分原因: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東邊比西邊先看到太陽,東邊的時間也比西邊的早。東邊時刻與西邊時刻的差值不僅?要以時計,而且還要以分和秒來計算,這給人們帶來不便。因此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國際子午線會議 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
4、劃分依據:規定英國為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后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采用的時間,稱為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
5、時區不同舉例:中國東8區的時間總比泰國東7區的時間早1小時,而比日本東9區的時間晚1小時。因此,出國旅行的人,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當地時間相一致。凡向西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慢1小時;凡向東走,每過一個時區,就要把表撥快1小時。并且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為本初子午線,即零度經線。
時區劃分是以本初子午線為標準劃分的時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后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采用的時間。相鄰兩個時區的時差為1小時。
實際上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都不嚴格按時區來計算時間。為了在全國范圍內采用統一的時間,一般都把某一個時區的時間作為全國統一采用的時間。
時區劃分的計算方法。
在計算時區劃分的時候,可以用該地的經度除以15度,當余數小于7.5度時,商數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當余數大于7.5度時,商數加1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具體公式為時區=當地的經度/15度,當所得結果余數小于7.5度為當前時區數,如果所得結果余數大于7.5度,那就再加1。
經度0°所在的時區叫作“零時區”,它包括東經7.5°以西、西經7.5°甲以東的地區,零時區的時間叫做“格林威治時間”,或通稱“世界時”。英國、法國、西班牙、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都位在零時區,所用標準時即世界時。
零時區東邊的1區,從東經7.5°到22.5°為東1區。中央經線為15°,它的標準時間比世界時早1小時,再往東是東2區,它的標準時比世界時早2小時。
一直向東,共有12個時區。同樣,在零時區西邊的1區是西1區,時間比世界時晚1小時,再過去是西2區、西3區等等,共有12個時區。東12區與西12區是同一個時區。因此,全球共分24個時區,有24個標準時。
時區的由來
為了照顧到各地區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將本地的時間換算到別的地方時間上去。有關國際會議決定將地球表面按經線從東到西,劃成一個個區域,并且規定相鄰區域的時間相差1小時。在同一區域內的東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陽升起的時間最多相差不過1小時。
當人們跨過一個區域,就將自己的時鐘校正1小時(向西減1小時,向東加1小時),跨過幾個區域就加或減幾小時。這樣使用起來就很方便。現今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由于實用上常常1個國家,或1個省份同時跨著2個或更多時區,為了照顧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將1個國家或1個省份劃在一起。
零時區:國際上規定,每隔15°劃分一個時區,全球可分為24個時區。以本初子午線為基準,從西經7.5°至東經7.5°,劃分為中時區,或叫零時區 每時區區時相差一小時 東加西減。
零時區中的國家:
歐洲:冰島、英國、愛爾蘭、葡萄牙。
非洲: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馬里、岡比亞、幾內亞比紹、幾內亞、塞拉利昂、布基納法索、利比里亞、科特迪瓦、加納、多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時區是地球上的區域使用同一個時間定義。以前,人們通過觀察太陽的位置(時角)決定時間,這就使得不同經度的地方的時間有所不同(地方時)。時區通過設立一個區域的標準時間部分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世界各個國家位于地球不同位置上,因此不同國家的日出、日落時間必定有所偏差。這些偏差就是所謂的時差。
將全球分為為24個時區(東、西各12個時區)。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東邊比西邊先看到太陽,東邊的時間也比西邊的早。東邊時刻與西邊時刻的差值不僅要以時計,而且還要以分和秒來計算,這給人們帶來不便。
所以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上,規定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為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后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上的時間就是這個時區內統一采用的時間,稱為區時,相鄰兩個時區的時間相差1小時。例如,中國東8區的時間總比泰國東7區的時間早1小時,而比日本東9區的時間遲1小時。因此,出國旅行的人,必須隨時調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當地時間相一致。
等等
謝謝
望采納!
為了和西歐國家同步。冰島位于西一區,但為了和西歐國家同步時間采用格林威治時間即0時區。0時區是以0度經線為中心,東西方向各延伸7.5度的一個范圍。
一樣,時間相同。
0度經線是0時區的中央經線,0度經線的地方時就是0時區的區時。
你這個問題有點模糊。每個地方都有零時的。
我猜想你是問零時區或者零度經線吧。
地球上的零度經線是本初子午線,是為了確定地球經度和全球時刻而采用的標準參考子午線,此線以東為東經,以西為西經。本初子午線所在的時區即稱為零時區。
1884年國際會議決定用通過英國格林威治(Greenwich)天文臺子午儀中心的經線為本初子午線。
之所以挑這個地方為起點,就是因為當初(1835年以后),格林尼治天文臺在杰出的天文學家埃里首創利用“子午環”測定格林尼治平太陽時。該臺成為當時世界上測時手段較先進的天文臺。
這我也搞的稀里糊涂的,最關鍵就東一區與西一區這兩個之間的時間算法,搞不明白。
又查了世界間,總結出的公式總是不對。從早上8點半,算公式搞到11點,都沒搞清楚,總是在錯一個小時。
看到你這個問題,我即上網查了時區的定義:
1884年國際經線會議規定,全球按經度分為24個時區。
每區各占經度15°。
以本初子午線為中央經線的時區為零時區。
由零時區向東、西各分12區。
東、西12區都是半時區。共同使用180°經線的地方時。
這就搞明白了,也就講,有零時區的存在,東一區與東二區之間,因為有個零時區,因此東一區與東二區之間+1小時,即間隔為2小時。
所以算法公式為:
當地時間-(當地時區-目標時區(西區為負值))=當地時間。
如果求出的值為負值,只要+24就行。
比如北京時間8點時,西三區為幾點?
8-(8-(-3))=-3。
24-3=21時。
因此西三區為21時。
一樣北京時間為13點,那:
13-(8-(-3))=2。
即凌晨2點。
你問的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于:
數學里的8-(-3),就包含了0。
也就是講公式中的西區為負值。
一樣,這里也有一個零時區。
這種加一還是加一的問題,看著簡單,但實際上,常錯的。
比如倒計時時,也就容易錯。
就因為0與1之間,其實是一個區段的,已經包括進去了。
而東一區的經度為:東經7.5-22.5度之間。
西一區的紅度為:西經7.5-22.5度之間。
一區為15度,而東十二區,與西十區,也都只有7.5度的范圍。
加起來,還是24個時區,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