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8游戲楊貴妃姐姐為什么叫虢國夫人
大家好,小編為大家解答楊貴妃姐姐為什么叫虢國夫人的問題。很多人還不知道為什么叫虢國夫人游春圖,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虢國夫人是唐玄宗李隆基寵妃楊玉環的三姐,唐朝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縣)人。
早年隨父親居住在蜀中,也有才貌。長成后嫁裴氏為妻,裴氏早亡。楊貴妃得寵于唐玄宗以后,因思念姐姐,請求唐玄宗將虢國夫人和楊貴妃的另兩個姐姐一起迎入京師。唐玄宗稱楊貴妃的三個姐姐為姨,并賜以住宅,天寶初年分封她們三人為國夫人,分別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
擴展資料:
三位國夫人中玄宗最寵愛虢國夫人,給她隨時入宮拜見的特權。不過虢國夫人也難逃紅顏薄命的結局。安史之亂中驚聞楊國忠死訊,她和國忠的妻子裴柔一起出逃,官兵追殺而至,眼見無處可逃,她應裴柔哀求,親手將楊國忠的一雙兒女和裴柔刺死,然后揮劍自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虢國夫人。
虢國夫人(?年—756年)是唐玄宗李隆基寵妃楊玉環的三姐,唐朝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縣)人。她早年隨父居住在蜀中,也有才貌。長成后嫁裴氏為妻,裴氏早亡。楊貴妃得寵于唐玄宗以后,因懷念姐姐,請求唐玄宗將虢國夫人和楊貴妃的另兩個姐姐一起迎入京師。唐玄宗稱楊貴妃的三個姐姐為姨,并賜以住宅,天寶初年分封她們三人為國夫人,分別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
虢國夫人,楊氏,唐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縣)人,生年不詳,約卒于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年)。安史之亂時在出逃中被迫自殺。此人生平驕奢淫逸,在楊貴妃的庇佑下顯赫一時。
史料記載
編輯
《舊唐書 列傳第一》
玄宗楊貴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戶。妃早孤,養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開元初,武惠妃特承寵遇,故王皇后廢黜。二十四年惠妃薨,帝悼惜久之,后庭數千,無可意者。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見。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既進見,玄宗大悅。不期歲,禮遇如惠妃。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宮中呼為“娘子”,禮數實同皇后。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并封國夫人之號:長曰大姨,封韓國;三姨,封虢國;八姨,封秦國。并承恩澤,出入宮掖,勢傾天下。妃父玄琰,累贈太尉、齊國公;母封涼國夫人;叔玄珪,光祿卿。再從兄銛,鴻臚卿。锜,侍御史,尚武惠妃女太華公主,以母愛,禮遇過于諸公主,賜甲第,連于宮禁。韓、虢、秦三夫人與銛、锜等五家,每有請托,府縣承迎,峻如詔敕,四方賂遺,其門如市。
五載七月,貴妃以微譴送歸楊銛宅。比至亭午,上思之,不食。高力士探知上旨,請送貴妃院供帳、器玩、廩餼等辦具百余車,上又分御饌以送之。帝動不稱旨,暴怒笞撻左右。力士伏奏請迎貴妃歸院。是夜,開安興里門入內,妃伏地謝罪,上歡然慰撫。翌日,韓、虢進食,上作樂終日,左右暴有賜與。自是寵遇愈隆。韓、虢、秦三夫人歲給錢千貫,為脂粉之資。銛授三品、上柱國,私第立戟。姊妹昆仲五家,甲第洞開,僣擬宮掖,車馬仆御,照耀京邑,遞相夸尚。每構一堂,費逾千萬計,見制度宏壯于己者,即撤而復造,土木之工,不舍晝夜。
玄宗頒賜及四方獻遺,五家如一,中使不絕。開元已來,豪貴雄盛,無如楊氏之比也。玄宗凡有游幸,貴妃無不隨侍,乘馬則高力士執轡授鞭。宮中供貴妃院織錦刺繡之工,凡七百人,其雕刻熔造,又數百人。揚、益、嶺表刺史,必求良工造作奇器異服,以奉貴妃獻賀,因致擢居顯位。玄宗每年十月幸華清宮,國忠姊妹五家扈從,每家為一隊,著一色衣,五家合隊,照映如百花之煥發,而遺鈿墜舄,瑟瑟珠翠,燦爛芳馥于路。而國忠私于虢國而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或聯鑣方駕,不施帷幔。每三朝慶賀,五鼓待漏,艷妝盈巷,蠟炬如晝。而十宅諸王百孫院婚嫁,皆因韓、虢為紹介,仍先納賂千貫而奏請,罔不稱旨。天寶九載,貴妃復忤旨,送歸外第。時吉溫與中貴人善,溫入奏曰:“婦人智識不遠,有忤圣情,然貴妃久承恩顧,何惜宮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于外哉!”上即令中使張韜光賜御饌,妃附韜光泣奏曰:“妾忤圣顏,罪當萬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賜,無可遺留,然發膚是父母所有。”乃引刀翦發一繚附獻。玄宗見之驚惋,即使力士召還。
國忠既居宰執,兼領劍南節度,勢漸恣橫。十載正月望夜,楊家五宅夜游,與廣平公主騎從爭西市門。楊氏奴揮鞭及公主衣,公主墮馬,駙馬程昌裔扶主,因及數撾。公主泣奏之,上令殺楊氏奴,昌裔亦停官。國忠二男昢、暄,妃弟鑒,皆尚公主,楊氏一門尚二公主、二郡主。貴妃父祖立私廟,玄宗御制家廟碑文并書。玄珪累遷至兵部尚書。天寶中,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大立邊功,上深寵之。
祿山來朝,帝令貴妃姊妹與祿山結為兄弟。祿山母事貴妃,每宴賜,錫賚稠沓。及祿山叛,露檄數國忠之罪。河北盜起,玄宗以皇太子為天下兵馬元帥,監撫軍國事。國忠大懼,諸楊聚哭,貴妃銜土陳請,帝遂不行內禪。及潼關失守,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玄宗遣力士宣問,對曰“賊本尚在”,蓋指貴妃也。力士復奏,帝不獲已,與妃詔,遂縊死于佛室。時年三十八,瘞于驛西道側。
上皇自蜀還,令中使祭奠,詔令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誅國忠,以其負國兆亂。今改葬故妃,恐將士疑懼,葬禮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內官以獻,上皇視之凄惋,乃令圖其形于別殿,朝夕視之。
馬嵬之誅國忠也,虢國夫人聞難作,奔馬至陳倉。縣令薛景仙率人吏追之,走入竹林。先殺其男裴徽及一女。國忠妻裴柔曰:“娘子為我盡命。”即刺殺之。已而自刎,不死,縣吏載之,閉于獄中。猶謂吏曰:“國家乎?賊乎?”吏曰:“互有之。”血凝至喉而卒,遂瘞于郭外。韓國夫人婿秘書少監崔峋,女為代宗(唐代宗)妃。虢國男裴徽尚代宗女延安公主(應為延光公主,既郜國公主),女嫁讓帝男。秦國夫人婿柳澄先死,男鈞尚長清縣主,澄弟潭尚肅宗女和政公主。
虢國夫人,唐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縣)人,生年不詳,約卒于至德元年( 756年)。她是唐玄宗貴妃楊玉環的姐姐。
虢國夫人有才貌,父楊玄琰,曾任蜀州司戶,她隨之居住在蜀中,長成嫁裴氏為妻。裴氏早亡。楊貴妃得寵于唐玄宗以后,因懷念姐姐,請求唐玄宗將虢國夫人和楊貴妃的另兩個姐姐一起迎入京師。唐玄宗稱楊貴妃的三個姐姐為姨,并賜以住宅,天寶初年又分別封她們三人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當時,三夫人并承恩澤,出入宮掖,勢傾朝野,公主以下皆持禮相待。此外,楊貴妃堂兄楊(钅舌)、楊(钅奇)也日見隆遇,時人號為五楊。五楊宅中,四方賂遺,日夕不絕,官吏有所請求,但得五楊援引,無不如志。隨著楊貴妃的寵遇加深,尤其是魏、韓、秦三夫人也寵遇愈隆,唐玄宗每年賞賜給她們的脂粉錢就有千貫之多。而五楊又競相構筑宅第,互相攀比,見所建比自己住宅宏麗的即拆撤重建,每建一堂花費都在千萬以上,土木之工,晝夜不息。這其中又屬虢國夫人最為豪侈,所建新宅園的中堂召工圬墁,約用錢 200萬貫,圬工還求再加厚賞。虢國夫人增給絳羅 5O0疋,尚嫌不滿意,且嗤鼻夸言;可取螻蟻、蜥蜴,散置堂中,一一記數,過后收取,若丟失一物,即不受工錢,由此不難想見她豪侈的情況。
此外,虢國夫人的堂兄楊國忠也得寵于唐玄宗,五楊又添一楊,當時都城中有歌謠唱道:“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妝門楣。”唐玄宗每年十月要游幸華清宮,屆時,虢國夫人與韓、秦兩夫人,及楊國忠、楊氏兄弟一并從幸,車馬仆從,連接數坊,錦繡珠玉,鮮華奪目。不久,楊(钅舌)去世,所剩楊氏五家,各自為隊,隊自異飾,分為一色,合為五色,仿佛云錦集霞,或百花之煥發。他們所經之處,沿途遺失丟棄的首飾珠寶玉器很多,香風飄達數十里。
虢國夫人還淫蕩不羈,平時與唐玄宗眉來眼去,又與楊國忠同車來往,或三朝慶賀,或五鼓待漏,倩妝盈巷,蠟炬如晝,從不避嫌。
不久,秦國夫人死,沈國夫人和韓國夫人更權勢沖天。當時十宅諸王和百孫院婚嫁,也都由她們兩人介紹,而且每次介紹都要索取賄賂千貫之多,所奏請無不稱旨。
安祿山叛亂后,唐玄宗準備讓皇太子為天下兵馬元帥,監撫軍國事。一時,虢國夫人與諸楊相聚而哭,隨之謀劃一番,讓楊貴妃出面,諫阻了唐玄宗的內禪。但安祿山的叛軍還是兇狠地向長安殺來,唐玄宗被迫逃離長安,路經馬嵬坡(在今陜西興平縣)時,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殺楊國忠父子,隨即禁軍又逼迫唐玄宗下令讓楊貴妃自縊而死。當時虢國夫人也逃出長安西行,當她得知楊國忠、楊貴妃相繼遇難的消息后,與其子女及楊國忠妻一起騎馬逃奔陳倉(治所在今陜西寶雞市東渭水北岸)。縣令薛景仙聞訊后,親自率人追趕。虢國夫人倉惶中逃入竹林,在此殺死其子裴徽裴柔,然后自刎,未死,被薛景仙抓獲,關入獄中。這時,虢國夫人并無懼色,從容詢問抓她的為何人。不久,刎傷出血凝結喉中窒息而死,被葬在陳倉郊外。
楊貴妃因得寵于唐玄宗而揚名于時,事垂千史。虢國夫人又因楊貴妃揚名于時,事垂千史,虢國夫人的這種裙帶關系正是當時政治昏暗的具體表現。她曾借助于這種裙帶關系,一時權傾天下,奢侈揮霍,收受賄賂,濁亂朝政,對天寶時期唐朝的政治起了很壞的作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084333.html。
【釋義】
古代封建制度下外命婦中國夫人一級的封號。
【歷史沿革】
唐代文武官一品及國公之母、妻均封為“國夫人”,三品以上官員之母、妻則封為“郡夫人”。國夫人又加國名以區分,如韓國夫人、魏國夫人、榮國夫人等。宋代執政以上之妻封“夫人”。
【唐玄宗朝虢國夫人楊氏】
虢國夫人(?—756年?)楊氏,唐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縣)人,父楊玄琰。生年不詳,約卒于至德元年(756年)。她是唐玄宗貴妃楊玉環的姐姐。虢國夫人有才貌,父楊玄琰,曾任蜀州司戶,她隨之居住在蜀中,長成后嫁裴氏為妻。裴氏早亡,育一子裴徽、一女。裴徽娶唐肅宗女郜國公主為妻。裴徽之子裴液娶舅舅唐代宗之女晉陽公主為妻。楊氏女兒裴氏則嫁給唐讓帝李憲的兒子。
楊貴妃得寵于唐玄宗以后,因懷念姐姐,請求唐玄宗將虢國夫人和楊貴妃的另兩個姐姐一起迎入京師。唐玄宗稱楊貴妃的三個姐姐為姨,并賜以住宅,天寶初年分封她們三人為國夫人,分別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當時,三夫人并承恩澤,出入宮掖,勢傾朝野,公主以下皆持禮相待。建平公主和信成公主以與妃家忤,至追內封物,駙馬都尉獨孤明也因此失官。
些楊貴妃堂兄楊銛、楊錡也日見隆遇,時人號為五楊。五楊宅中,四方賂遺,日夕不絕,官吏有所請求,但得五楊援引,無不如志。隨著楊貴妃的寵遇加深,尤其是魏、韓、秦三夫人也寵遇愈隆,唐玄宗每年賞賜給她們的脂粉錢就有千貫之多。而五楊又競相構筑宅第,互相攀比,見所建比自己住宅宏麗的即拆撤重建,每建一堂花費都在千萬以上,土木之工,晝夜不息。這其中又屬虢國夫人最為豪侈,所建新宅園的中堂召工圬墁,約用錢 200萬貫,圬工還求再加厚賞。虢國夫人增給絳羅5O0疋,尚嫌不滿意,且嗤鼻夸言;可取螻蟻、蜥蜴,散置堂中,一一記數,過后收取,若丟失一物,即不受工錢,由此不難想見她豪侈的情況。天寶十載正月望夜,楊家五宅夜游,與廣寧公主騎從爭過西市門。楊氏奴揮鞭及公主的衣服,公主墮馬。駙馬程昌裔攙扶公主,因而被打了數鞭。廣寧公主向父親唐玄宗哭訴,唐玄宗下令殺楊家奴仆,而駙馬程昌裔亦補停官。
此外,虢國夫人的堂兄楊國忠也得寵于唐玄宗,五楊又添一楊,當時都城中有歌謠唱道:“生男勿喜女勿悲,生女也可妝門楣。”唐玄宗每年十月要游幸華清宮,屆時,虢國夫人與韓、秦兩夫人,及楊國忠、楊氏兄弟一并從幸,車馬仆從,連接數坊,錦繡珠玉,鮮華奪目。不久,楊銛去世,所剩楊氏五家,各自為隊,隊自異飾,分為一色,合為五色,仿佛云錦集霞,或百花之煥發。他們所經之處,沿途遺失丟棄的首飾珠寶玉器很多,香風飄達數十里。虢國夫人還淫蕩不羈,平時與唐玄宗眉來眼去,又與楊國忠同車來往,或三朝慶賀,或五鼓待漏,倩妝盈巷,蠟炬如晝,從不避嫌。
不久,秦國夫人死,沈國夫人和韓國夫人更權勢沖天。當時十宅諸王和百孫院婚嫁,也都由她們兩人介紹,而且每次介紹都要索取賄賂千貫之多,所奏請無不稱旨。
安祿山叛亂后,唐玄宗準備讓皇太子李亨為天下兵馬元帥,監撫軍國事。一時,虢國夫人與諸楊相聚而哭,隨之謀劃一番,讓楊貴妃出面,諫阻了唐玄宗的內禪。但安祿山的叛軍還是兇狠地向長安殺來,唐玄宗被迫逃離長安,路經馬嵬坡(在今陜西興平縣)時,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殺楊國忠父子,隨即禁軍又逼迫唐玄宗下令讓楊貴妃自縊而死。當時虢國夫人也逃出長安西行,當她得知楊國忠、楊貴妃相繼遇難的消息后,與其子女及楊國忠妻一起騎馬逃奔陳倉(治所在今陜西寶雞市東渭水北岸)。縣令薛景仙聞訊后,親自率人追趕。虢國夫人倉惶中逃入竹林,在此殺死其子裴徽和楊國忠妻裴柔,然后自刎,未死,被薛景仙抓獲,關入獄中。這時,虢國夫人并無懼色,從容詢問抓她的為何人。不久,刎傷出血凝結喉中窒息而死,被葬在陳倉郊外。
楊貴妃因得寵于唐玄宗而揚名于時,事垂千史。虢國夫人又因楊貴妃揚名于時,事垂千史,虢國夫人的這種裙帶關系正是當時政治昏暗的具體表現。她曾借助于這種裙帶關系,一時權傾天下,奢侈揮霍,收受賄賂,濁亂朝政,對天寶時期唐朝的政治起了很壞的作用。
〖《虢國夫人游春圖》和《麗人行》〗
《虢國夫人游春圖》
作者:張萱(宋摹本)
朝代:唐朝
形式:絹本設色
尺寸:縱51.8厘米,橫148厘米。
收藏:遼寧省博物館
鑒賞:
此圖描繪的是天寶十一年,再現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三姊虢國夫人及其眷從盛裝出游,“道路為(之)恥駭”的典型環境。畫面描寫了一個在行進中的行列,人馬疏密有度,以少勝多。全畫共九人騎馬,前三騎與后三騎是侍從、侍女和保姆,中間并行二騎為秦國夫人與虢國夫人。其中四人(包括女孩)穿襦裙、披帛,另外五人都穿男式圓領袍衫。虢國夫人在畫面中部的左側,她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著描有金花的紅裙,裙下露出繡鞋上面的紅色絢履。秦國夫人居右上首,正面向虢國夫人訴說什么。
作品重人物內心刻劃,通過勁細的線描和色調的敷設,濃艷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滯。全畫構圖疏密有致,錯落自然。人與馬的動勢舒緩從容,正應游春主題。畫家不著背景,只以濕筆點出斑斑草色以突出人物,意境空瀠清新。圖中用線纖細,圓潤秀勁,在勁力中透著嫵媚。設色典雅富麗,具裝飾意味,格調活潑明快。畫面上洋溢著雍容、自信、樂觀的盛唐風貌。
此圖為宋摹本,原作已失,摹本猶存盛唐風貌。此圖原作曾藏宣和內府,由畫院高手摹裝。在兩宋時為史彌遠、賈似道收藏,后經臺州榷場流入金內府,金章宗完顏瓊在卷前隔水題簽,指為宋徽宗趙佶所摹。見《庚子銷夏錄》,《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編》諸書著錄。為流傳有緒的唐宋名跡中稀有瑰寶之一。
一千兩百多年前的長安,和現在的巴黎、倫敦、紐約、上海一樣,是國際性的大都會。它的街頭巷尾,聲色犬馬,熱鬧非凡,要在這樣一個大都會里,贏得第一豪放女的地位,自然很不簡單。
但是,有一個年輕女人--一位普通官員的妻子卻做到了。
她是全長安矚目的焦點。
她就是楊玉環的三姐。而大唐天寶四年(公元754年),因為唐玄宗荒唐的舉動,使得這位年輕女子的一生,都發生了變化。
這一年,已經六十歲的風流老皇帝唐玄宗,硬是娶了二十七歲的兒媳婦楊玉環,還封她做貴妃,愛屋及烏,老皇帝對于楊貴妃的家人,自然也就不會吝惜他的恩寵。
楊貴妃有三個姐姐,大姐被封為韓國夫人,三姐是虢國夫人,八姐是秦國夫人。皇上每年還"給錢百萬,為脂粉之資"。
可是虢國夫人生性高傲,她自恃艷冶風流,所以并不喜歡化妝。唐玄宗其實也很寵愛這位有個性的三姨,給她隨時入宮拜見的特權。而她每次入宮時,別人都濃妝艷抹,唯獨她卻只隨意淺妝就入宮面圣。
虢國夫人的丈夫早死,但這位三十多歲的風流寡婦,卻每天都要和住在她鄰近的表兄楊國忠一起到皇宮去。每天凌晨, 楊國忠為首的楊家豪門儀仗隊裝束鮮艷、招搖過市。隊列中行進的,有侍女、保姆、護衛等等,多達上百人。火把宮燈,照如白晝一路之上,兩人經常是并轡而行,還公然打情罵俏,走馬揮鞭,完全是一付目中無人,驕焰沖天的架式。
虢國夫人究竟生得怎樣的一副尊容呢?
最直接的線索,就在遼寧省博物館的館藏國寶--《虢國夫人游春圖》上面。
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
天寶年間,唐玄宗的皇宮里有一位大名頭的宮廷老畫家,名叫張萱。張萱所畫的宮苑人物,尤其是貴族婦女,當時是被評為天下第一的。他對于艷名遠播的虢國夫人,似乎很有藝術感覺,曾先后以她作主題,畫了好幾幅畫。遺憾的是,這些畫的親筆真跡,都沒有流傳下來。
現藏遼博的《虢國夫人游春圖》,據信是宋朝人臨摹張萱而來的。
這幅畫,是畫在絹上,高51厘米,長148厘米。全畫可以分成三段,即前行三騎、中行二騎和橫列后衛三騎。這隊華麗的行列里,就包括有著名的虢國夫人,但問題是:哪一個才是呢?
有人根據盛唐女人喜歡女扮男裝的習慣,推斷走在隊伍前列的那兩位貴人中,有一位就是綽號"雄狐"的虢國夫人;
依據一,以整卷畫的構圖重心、視覺焦點來看,多數人的視線都集中在中段前行的那個貴婦身上;
依據二,根據頭發的式樣來看,畫中幾位女人的發式,頗能夠說明她們的身份。全畫中一共有三種唐朝時流行的發式,那就是:垂練髻、百合髻、墜馬髻。而墜馬髻才是唐朝上流社會的貴婦間流行的發式,頭發梳向一邊,在騎馬時會不斷輕點搖晃,迎風款擺,仿佛隨時會墜下馬來,真是搖搖欲墜的別樣風致。也由此可以斷定,只有中段梳墜馬髻的兩位女人,才符合貴婦的身份。
依據三,在臺北的故宮博物院,有一幅和遼博的《虢國夫人游春圖》大同小異的古畫,被定為李公麟的《麗人行》,估計是南宋年間的仿摹縮臨本。此畫上并沒有前三騎,因此推斷虢國夫人并不在前三騎之列。
遼博的著名書畫鑒定權威楊仁愷先生還公開了一個小秘密,那就是近距離細看,可以發現中段前行的那個貴婦臉上沒有脂粉,這個與眾不同的特點,正與唐朝詩人筆下虢國夫人"卻嫌脂粉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的作風相吻合。
在即將到來的國寶展中,細心的讀者,就有機會親眼去印證上述的一切了。
《麗人行》
〖相關史料〗
《舊唐書 列傳第一》
玄宗楊貴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戶。妃早孤,養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開元初,武惠妃特承寵遇,故王皇后廢黜。二十四年惠妃薨,帝悼惜久之,后庭數千,無可意者。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見。時妃衣道士服,號曰太真。既進見,玄宗大悅。不期歲,禮遇如惠妃。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宮中呼為“娘子”,禮數實同皇后。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并封國夫人之號:長曰大姨,封韓國;三姨,封虢國;八姨,封秦國。并承恩澤,出入宮掖,勢傾天下。妃父玄琰,累贈太尉、齊國公;母封涼國夫人;叔玄珪,光祿卿。再從兄銛,鴻臚卿。锜,侍御史,尚武惠妃女太華公主,以母愛,禮遇過于諸公主,賜甲第,連于宮禁。韓、虢、秦三夫人與銛、锜等五家,每有請托,府縣承迎,峻如詔敕,四方賂遺,其門如市。
五載七月,貴妃以微譴送歸楊銛宅。比至亭午,上思之,不食。高力士探知上旨,請送貴妃院供帳、器玩、廩餼等辦具百余車,上又分御饌以送之。帝動不稱旨,暴怒笞撻左右。力士伏奏請迎貴妃歸院。是夜,開安興里門入內,妃伏地謝罪,上歡然慰撫。翌日,韓、虢進食,上作樂終日,左右暴有賜與。自是寵遇愈隆。韓、虢、秦三夫人歲給錢千貫,為脂粉之資。銛授三品、上柱國,私第立戟。姊妹昆仲五家,甲第洞開,僭擬宮掖,車馬仆御,照耀京邑,遞相夸尚。每構一堂,費逾千萬計,見制度宏壯于己者,即撤而復造,土木之工,不舍晝夜。
玄宗頒賜及四方獻遺,五家如一,中使不絕。開元已來,豪貴雄盛,無如楊氏之比也。玄宗凡有游幸,貴妃無不隨侍,乘馬則高力士執轡授鞭。宮中供貴妃院織錦刺繡之工,凡七百人,其雕刻熔造,又數百人。揚、益、嶺表刺史,必求良工造作奇器異服,以奉貴妃獻賀,因致擢居顯位。玄宗每年十月幸華清宮,國忠姊妹五家扈從,每家為一隊,著一色衣,五家合隊,照映如百花之煥發,而遺鈿墜舄,瑟瑟珠翠,燦爛芳馥于路。而國忠私于虢國而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或聯鑣方駕,不施帷幔。每三朝慶賀,五鼓待漏,艷妝盈巷,蠟炬如晝。而十宅諸王百孫院婚嫁,皆因韓、虢為紹介,仍先納賂千貫而奏請,罔不稱旨。天寶九載,貴妃復忤旨,送歸外第。時吉溫與中貴人善,溫入奏曰:“婦人智識不遠,有忤圣情,然貴妃久承恩顧,何惜宮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于外哉!”上即令中使張韜光賜御饌,妃附韜光泣奏曰:“妾忤圣顏,罪當萬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賜,無可遺留,然發膚是父母所有。”乃引刀翦發一繚附獻。玄宗見之驚惋,即使力士召還。
國忠既居宰執,兼領劍南節度,勢漸恣橫。十載正月望夜,楊家五宅夜游,與廣平公主騎從爭西市門。楊氏奴揮鞭及公主衣,公主墮馬,駙馬程昌裔扶主,因及數撾。公主泣奏之,上令殺楊氏奴,昌裔亦停官。國忠二男昢、暄,妃弟鑒,皆尚公主,楊氏一門尚二公主、二郡主。貴妃父祖立私廟,玄宗御制家廟碑文并書。玄珪累遷至兵部尚書。天寶中,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大立邊功,上深寵之。
祿山來朝,帝令貴妃姊妹與祿山結為兄弟。祿山母事貴妃,每宴賜,錫賚稠沓。及祿山叛,露檄數國忠之罪。河北盜起,玄宗以皇太子為天下兵馬元帥,監撫軍國事。國忠大懼,諸楊聚哭,貴妃銜土陳請,帝遂不行內禪。及潼關失守,從幸至馬嵬,禁軍大將陳玄禮密啟太子,誅國忠父子。既而四軍不散,玄宗遣力士宣問,對曰“賊本尚在”,蓋指貴妃也。力士復奏,帝不獲已,與妃詔,遂縊死于佛室。時年三十八,瘞于驛西道側。
上皇自蜀還,令中使祭奠,詔令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誅國忠,以其負國兆亂。今改葬故妃,恐將士疑懼,葬禮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內官以獻,上皇視之凄惋,乃令圖其形于別殿,朝夕視之。
馬嵬之誅國忠也,虢國夫人聞難作,奔馬至陳倉。縣令薛景仙率人吏追之,走入竹林。先殺其男裴徽及一女。國忠妻裴柔曰:“娘子為我盡命。”即刺殺之。已而自刎,不死,縣吏載之,閉于獄中。猶謂吏曰:“國家乎?賊乎?”吏曰:“互有之。”血凝至喉而卒,遂瘞于郭外。韓國夫人婿秘書少監崔峋,女為代宗(唐代宗)妃。虢國男裴徽尚代宗女延安公主(應為延光公主,既郜國公主),女嫁讓帝男。秦國夫人婿柳澄先死,男鈞尚長清縣主,澄弟潭尚肅宗女和政公主。
《新唐書 列傳第一》
玄宗貴妃楊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孫。徙籍蒲州,遂為永樂人。幼孤,養叔父家。始為壽王妃。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內禁中,異之,即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號“太真”,更為壽王聘韋昭訓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曉音律,且智算警穎,迎意輒悟。帝大悅,遂專房宴,宮中號“娘子”,儀體與皇后等。
天寶初,進冊貴妃。追贈父玄琰太尉、齊國公。擢叔玄珪光祿卿,宗兄銛鴻臚卿,锜侍御史,尚太華公主。主,惠妃所生,最見寵遇。而釗亦浸顯。釗,國忠也。三姊皆美劭,帝呼為姨,封韓、虢、秦三國,為夫人,出入宮掖,恩寵聲焰震天下。每命婦入班,持盈公主(玉真公主)等皆讓不敢就位。臺省、州縣奉請托,奔走期會過詔敕。四方獻餉結納,門若市然。建平、信成二公主以與妃家忤,至追內封物,駙馬都尉獨孤明失官。
它日,妃以譴還銛第,比中仄,帝尚不御食,笞怒左右。高力士欲驗帝意,乃白以殿中供帳、司農酒餼百馀車送妃所,帝即以御膳分賜。力士知帝旨,是夕,請召妃還,下鑰安興坊門馳入。妃見帝,伏地謝,帝釋然,撫尉良渥。明日,諸姨上食,樂作,帝驟賜左右不可貲。由是愈見寵,賜諸姨錢歲百萬為脂粉費。銛以上柱國門列戟,與銛、國忠、諸姨五家第舍聯亙,擬憲宮禁,率一堂費緡千萬。見它第有勝者,輒壞復造,務以環侈相夸詡,土木工不息。帝所得奇珍及貢獻分賜之,使者相銜於道,五家如一。
妃每從游幸,乘馬則力士授轡策。凡充錦繡官及冶瑑金玉者,大抵千人,奉須索,奇服秘玩,變化若神。四方爭為怪珍入貢,動駭耳目。於是嶺南節度使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以所獻最,進九章銀青階,擢翼戶部侍郎,天下風靡。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
天寶九載,妃復得譴還外第,國忠謀於吉溫。溫因見帝曰:“婦人過忤當死,然何惜宮中一席廣為鈇钅質地,更使外辱乎?”帝感動,輟食,詔中人張韜光賜之。妃因韜光謝帝曰:“妾有罪當萬誅,然膚發外皆上所賜,今且死,無以報。”引刀斷一繚發奏之,曰:“以此留訣。”帝見駭惋,遽召入,禮遇如初。因又幸秦國及國忠第,賜兩家鉅萬。
國忠既遙領劍南,每十月,帝幸華清宮,五宅車騎皆從,家別為隊,隊一色,俄五家隊合,爛若萬花,川谷成錦繡,國忠導以劍南旗節。遺鈿墮舄,瑟瑟璣琲,狼藉於道,香聞數十里。十載正月望夜,妃家與廣寧主僮騎爭闤門,鞭挺讠雚競,主墮馬,僅得去。主見帝泣,乃詔殺楊氏奴,貶駙馬都尉程昌裔官。國忠之輔政,其息昢尚萬春公主,暄尚延和郡主;弟鑒尚承榮郡主。又詔為玄琰立家廟,帝自書其碑。銛、秦國早死,故韓、虢與國忠貴最久。而虢國素與國忠亂,頗為人知,不恥也。每入謁,并驅道中,從監、侍姆百馀騎,炬蜜如盡,靚妝盈里,不施幃障,時人謂為“雄狐”。諸王子孫凡婚聘,必先因韓、虢以請,輒皆遂,至數百千金以謝。
初,安祿山有邊功,帝寵之,詔與諸姨約為兄弟,而祿山母事妃,來朝,必宴餞結歡。祿山反,以誅國忠為名,且指言妃及諸姨罪。帝欲以皇太子撫軍,因禪位,諸楊大懼,哭於廷。國忠入白妃,妃銜塊請死,帝意沮,乃止。及西幸至馬嵬,陳玄禮等以天下計誅國忠,已死,軍不解。帝遣力士問故,曰:“禍本尚在!”帝不得已,與妃訣,引而去,縊路祠下,裹尸以紫茵,瘞道側,年三十八。
帝至自蜀,道過其所,使祭之,且詔改葬。禮部侍郎李揆曰:“龍武將士以國忠負上速亂,為天下殺之。今葬妃,恐反仄自疑。”帝乃止。密遣中使者具棺槨它葬焉。啟瘞,故香囊猶在,中人以獻,帝視之,凄感流涕,命工貌妃於別殿,朝夕往,必為鯁欷。
馬嵬之難,虢國與國忠妻裴柔等奔陳倉,縣令率吏追之,意以為賊,棄馬走林。虢國先殺其二子,柔曰:“丐我死!”即并其女刺殺之,乃自剄,不殊,吏載置於獄,問曰:“國家乎?賊乎?”吏曰:“互有之。”乃死,瘞陳倉東郭外。
http://baike.baidu.com/view/29633.html。
據《楊太真外傳》記載,楊貴妃“有姊三人,皆豐碩修整,工于諧浪,巧會旨趣。每入宮中,移晷方出。封大姨為韓國夫人,三姨為虢國夫人,八姨為秦國夫人。同日拜命,皆月給錢十萬,為脂粉之資。然虢國不施脂粉,自炫美艷,常素面朝天。虢國夫人,楊氏,唐代蒲州永樂,也就是今天山西芮城縣人,父楊玄琰。虢國夫人才貌雙全,不讓其妹楊玉環半分。曾嫁裴氏為妻。裴氏死后,才三十出頭的楊三姐就成為了年輕漂亮的小寡婦。楊貴妃得寵于唐玄宗以后,因懷念家人,請求唐玄宗將三個姐姐一起迎入京師。唐玄宗稱楊貴妃的三個姐姐為姨,并賜以住宅,天寶初年分封她們三人為國夫人,分別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當時,三夫人并承恩澤,出入宮掖,勢傾朝野,公主以下皆持禮相待。隨著楊貴妃的寵遇逐日加深隆重,尤其是虢、韓、秦三夫人也寵遇愈隆,唐玄宗每年賞賜給她們的脂粉錢就有千貫之多。而她們又競相構筑宅第,互相攀比,見所建比自己住宅宏麗的即拆撤重建,每建一堂花費都在千萬以上,土木之工,晝夜不息。這其中又屬虢國夫人最為豪侈,所建新宅園的中堂召工圬墁,約用錢二百萬貫,圬工還求再加厚賞。虢國夫人贈給絳羅五百疋。其出手豪奢由此可見一斑。天寶十載正月望夜,楊家聯袂夜游,與廣寧公主騎從爭過西市門。楊氏奴揮鞭及公主的衣服,公主墮馬。駙馬程昌裔攙扶公主,因而被打了數鞭。廣寧公主向父皇唐玄宗哭訴,唐玄宗下令殺了楊家奴仆,但兩位公主的駙馬卻因此丟官。
虢國夫人她是楊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有才貌,楊貴妃得寵于唐玄宗以后,因懷念姐姐,請求唐玄宗將虢國夫人和楊貴妃的另兩個姐姐一起迎入京師。唐玄宗稱楊貴妃的三個姐姐為姨,并賜以住宅,天寶初年分封她們三人為國夫人,分別為虢國夫人、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當時,三夫人并承恩澤,出入宮掖,勢傾朝野,公主以下皆持禮相待。安史之亂時在出逃中被迫自殺。
據說在唐玄宗寵愛武惠妃死后,玄宗整日郁郁不樂。太監高力士想排解一下玄宗的煩惱,于是到江南尋訪美女,結果在福建的莆田縣發現了一個蘭心蕙質的女孩,她就是江采萍。 江采萍被高力士選入宮中后,曾深受玄宗寵幸。她淡裝雅服,姿態明秀,風韻神采,無可描畫,她精通詩文。因癖愛梅花,所居之處遍植梅樹,每當梅花盛開時,賞花戀花,留連忘返,唐玄宗昵稱她梅妃,又戲稱為“梅精”。唐玄宗曾寵愛她至極,后宮其他妃子都視而不見。江采萍性情孤高自許,目下無塵,卻又出淤泥而不染,不去為紅顏之事爭風吃醋,并擅長于書文,常以東晉才女謝道韞自比。 只是楊玉環的到來使得清高孤傲的梅妃漸漸失寵。楊貴妃設法貶梅妃入冷宮上陽東宮。梅妃得寵時,各地爭相進獻梅花。有一次,她聽到外面有驛馬快跑的聲音,訊問侍兒可是送梅花來的?但如今,大家都是忙著給楊貴妃送荔枝,誰還記得曾經專寵一時的梅妃江采萍呢?梅妃江采萍不禁淚流滿面,想起了漢代長門宮陳阿嬌的故事,陳阿嬌千金買司馬相如一賦,便拿出千金請高力士找人寫賦呈給皇上。高力士正在拼命討好楊貴妃,因此加以推脫。江采萍就自己寫了一首《樓東賦》給唐玄宗看。可唐玄宗看來這篇賦后,雖然也略微有所觸動,但也只是派人悄悄賞了梅妃一斛珍珠,梅妃見了,傷透了心,寫下來一篇《謝賜珍珠》,并將詩與珍珠一起送還給唐玄宗。 唐玄宗讀后悵然不樂,令樂府為詩譜上新曲,曲名叫《一斛珠》。
http://baike.baidu.com/view/270277.htm#1。
http://baike.baidu.com/view/29633.htm。
皇后的妹妹在古代稱為國夫人,比如韓國夫人武順。
一般情況下是叫某某夫人,因為皇后母家一般都比較顯赫,要么就雞犬升天,所以皇后的妹妹一般都是嫁到公卿世家,有誥命就稱誥命,比如“榮國夫人”等等。沒有誥命的就以夫家姓氏稱呼,比如皇后妹妹嫁到李家就叫李夫人。
可以說皇后的妹妹一般都是嫁到平常人家,所以基本上沒有什么政治活動,因有皇親的緣故,一般都會有封號,也就是所謂的“命婦”,就像楊貴妃的姐姐一樣,虢國夫人就是她的封號。再比如說,像武則天當皇后的時候,她的姐姐被封為韓國夫人。
皇后母親的稱呼
1、對于外人來說,皇后的母親沒有固定稱呼,皇太后是皇帝的母親的稱呼,皇后的母親只是國戚而已,并不顯什么身份,所以沒有專用的稱呼,應該由皇上封號。
2、對于皇帝來說,皇帝稱呼皇后的父母為國丈,國丈母娘。
3、對于皇后來說,在清朝的時候,稱為“皇額娘”。滿洲人叫自己的母親為“額娘”,皇家的孩子叫父親為“父皇”,叫母親為“皇額娘”。皇后是皇帝的人,地位十分尊貴,為了彰顯皇后的尊貴,其母親也順理成章被女兒稱為“皇額娘”。
一、楊貴妃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所以她又叫壽王夫人。
二、簡介:
楊玉環(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被后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貫存在爭議,主要有五種說法: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 、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說、弘農華陰(今陜西華陰)說、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廣西容縣)說。她出生于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于 七月十 五日,在馬嵬驛死于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杜甫有《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花江草豈終極!”、白居易形容她“溫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白的《清平調》則說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名不詳,只有封號,大姐韓國夫人,三姐虢國夫人,八姐秦國夫人。
1、韓國夫人
韓國夫人楊氏(生年無記載—756年),唐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縣)人,卒于至德元年(756年)。楊氏下嫁崔峋。兩人有一女崔氏,是唐代宗李豫的正妻。
2、虢國夫人
虢國夫人楊氏(?—756年),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縣)人,唐玄宗李隆基寵妃楊玉環的三姐。早年隨父居住在蜀中。初嫁裴氏為妻,裴氏早亡。
楊貴妃得寵于唐玄宗以后,虢國夫人和楊貴妃的另兩個姐姐一起迎入京師。唐玄宗稱楊貴妃的三個姐姐為姨,并賜以住宅。安史之亂時在出逃中被迫自殺。
3、秦國夫人
秦國夫人(?-754年)蜀州司戶楊玄琰的女兒,唐玄宗楊貴妃的八姐。秦國夫人在“安史之亂”爆發的前夕,于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病逝。
擴展資料:
楊貴妃親屬成員:
先祖:楊震、楊真 、楊尚希、楊仲嗣、楊仲昌;
高祖:楊汪;
曾祖:楊令本;
祖父:楊志謙;
父親:楊玄琰,齊國公;
叔父:楊玄璬、楊玄珪
公公:李旦(唐睿宗);
婆婆:昭成皇后竇德妃、 貞順皇后武惠妃;
丈夫:李瑁(壽王)→李隆基(唐玄宗);
堂兄:楊國忠,本名楊釗;
姐姐:大姐韓國夫人、 三姐虢國夫人、八姐秦國夫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秦國夫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虢國夫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韓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