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8熱點手工做花燈的簡既簡單又漂亮的方法
大家好,本文將圍繞手工做花燈的簡既簡單又漂亮的方法展開說明,怎么做又簡單又好看的花燈手工制作是一個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事情,想搞清楚怎么做又簡單又好看的花燈手工教程需要先了解以下幾個事情。
做花燈簡單又漂亮的方法如下:
1、選材:可以選用鐵絲,塑料小管(吸飲料用的吸管)或者竹木條,彩色紙或者宣紙等。
2、裁度:把吸管或竹木條,截取所需的長度,以燈籠大小而定。如果用鐵絲,就可以直接折成自己喜歡的形狀。
3、扎骨架:用單面膠紙把截取好的材料,扎成花燈的骨架。
4、制作燈身:用彩色紙和宣紙或者灑金宣紙,裁成符合燈籠骨架的長寬,就可以自行設計圖案了。書法、繪畫、剪紙,都可以。糊好后,還可以用窄條的仿綾紙上下鑲邊,看起來更為雅致,很像古式的宮燈。
5、若不太擅長書畫,可以找一些自己喜歡的剪紙圖案,用一張薄紙在字帖上描下來,再用剪刀或小刀刻出來,用白色宣紙做燈身,在把剪紙圖案貼上去,燭光或燈光從鏤空處映射出來,效果相當漂亮。
花燈,又名燈籠。燈籠是起源于中國的一種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制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受漢文化影響,在亞洲華人地區,許多國家的廟宇中,燈籠也是相當常見的物品。
花燈是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花燈是漢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酬神娛人,既有“儺戲”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現代社會多于春節、元宵等節日懸掛,為佳節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制作簡單又漂亮花燈的方法如下:
1 準備一張紅紙和一個瓶子,紅紙裁剪地包裹起瓶子里。
2 再裁一張長兩厘米的紅紙,對折一下,將中間剪細條。
3 背面貼上雙面膠,將兩張紅紙粘貼在一起。
4 從一頭剪掉一條。
花燈,又名燈籠。燈籠是起源于中國的一種漢族傳統民俗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
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制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受漢文化影響,在亞洲華人地區,許多國家的廟宇中,燈籠也是相當常見的物品。
花燈是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花燈是漢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酬神娛人,既有“儺戲”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現代社會多于春節、元宵等節日懸掛,為佳節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花燈,又名"彩燈”“燈籠”。是中國傳統農業時代的文化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
花燈是漢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酬神娛人,既有“儺戲”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是漢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寶。
花燈起源自漢武帝于農歷正月十五日于皇宮設壇祭祀當時天神中最尊貴的太陽神,由于徹夜舉行,必須終夜點燈照明,此為元宵節點燈的開端;
在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術與佛教燃燈禮佛的虔誠互相結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燈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形成一個中西合璧的獨特習俗。
超簡單的花燈制作的步驟:
材料準備:硬紙(或掛歷紙)2張(A4大小)、硬紙(或售樓處宣傳彩頁)1張(A4)、嬰兒撲粉盒蓋2個、剪刀、刻度尺、吸管、筆、壁紙刀、透明膠布、雙面膠、細紅繩、一元硬幣1枚。
1、將硬紙粘成圓筒,然后再把圖案的紙粘到圓筒表面。
2、在有圖案的紙背面先用筆畫上等距豎線,并在上下各畫一條橫線。
3、用刀沿著豎線將紙劃開,然后粘到圓筒上。
4、最后封上上下蓋,并將細繩與吸管掛上,搞定!
還有一種,燈籠直接是用紙杯等圓筒做的。但是制作前,先要把紙杯用水彩筆涂成紅色,然后再剪成一條一條的,兩頭一擠壓,燈籠的雛形就出現了。
很簡單的,最后把紙杯的底穿個洞,綁一根紅繩穿過,加上桿子,加點裝飾,燈籠就基本成型了。
還有最后一種最最簡單的。直接用裝酒的酒盒子,現在有些紅酒或者白酒的盒子非常精美。選一個好看的,用工具把中間開個小窗戶,然后在四周扎上圖案形狀的小孔,里面原來放酒的底座咱們可以用來放蠟燭。
最后,發揮想象力,用彩紙涂料等裝飾下,也是很有范兒。
一、用衛生紙芯筒做元旦燈籠
材料和工具:衛生紙的廢棄紙芯筒、剪刀、直尺、顏料、鉛筆、繩子。
1、用鉛筆在紙芯筒兩頭往里約進4cm左右,然后畫等間距豎線。
2、豎線畫好以后用剪刀剪開,然后,按照圖片那樣把紙芯筒壓扁,兩頭剪出三角形往外伸出的菠蘿邊。另外找兩個紙芯筒按照下面圖片標號2和標號3那樣剪好,把三個紙筒逐一穿在一起。
3、在外面涂上顏色,燈籠掛飾會看起來更加醒目。
4、利用更多的廢棄紙芯筒多做幾種顏色,穿上繩子可以掛在樹上或者吊燈上,漂亮吧。
二、用飲料紙杯DIY制作大紅燈籠。
這就是利用裝過飲料的紙杯做成的燈籠,也可以配合鑰匙、貝殼、珠片等做成更好看的個性風鈴。
1、首先,用剪刀沿著舊紙杯的側面剪成細條,但是要注意剪到距離杯底大概1cm的地方就不要剪了;然后我們仔細地把細條的末端修成梯形。
2、按照比紙杯底部的圓大一點的直徑,用舊卡紙剪一個大圓,從大圓的徑向按照上面紙杯細條的間隔同樣地剪出若干個小等分;用雙面膠把紙杯的細條逐根貼到剛才剪好的圓頂的每一根開枝上。
3、把絲帶用雙面膠貼在剛才剪紙杯時留出的1cm的一圈空白上,再用紅色顏料把紙杯杯身涂成紅色。
4、拿一些染成紅色的廢紙或者包裝紙,剪成細細的條子,用膠紙束成穗子。把穗子貼到舊紙杯做成的燈籠底部,一個廢物利用DIY的鮮艷燈籠就做好了。
三、復古大紅燈籠
所需材料:紅色卡紙、剪刀、紙型、膠水、剪刀、顏料、畫筆。
1、剪下直徑為20cm的圓片紅色卡紙,對折兩次以后如圖沿著折痕疊成四分之一圓的雙層扇形。掀起扇形的兩側,把它壓平變成八分之一圓的四層扇形,用力按緊以讓折痕更加深刻明顯。
2、把疊好的八分之一的四層扇形重新打開,然后用草稿紙剪一小片正八邊形的紙型,把它放在圓片紅色卡紙的正中,讓八邊形的中心正好與圓形圓心重合,八邊形的各邊正好對應著紅色卡紙片上的折痕形成的邊線。沿著八邊形紙型用剪刀從紅色卡紙中間剪出缺口。
3、圓形卡紙的外邊,每隔開兩條邊就在凹入的鈍角位置剪出一個三角形的小缺口。然后,按照圖案紙型,打印并鋪在卡紙上,在紙型鏤空的位置為紅色卡紙涂上白色顏料,或者直接把卡紙也按照紙型上的孔位鏤空。
4、將紅色卡紙如圖拱起成錐形,剪下紅色的紙條包在頂端折起的缺口欄,包邊成燈籠的外框,這樣我們就得到了DIY燈籠的上半身。重復以上4步,利用另外一張紅色卡紙制作燈籠的下半身,然后用膠水把它們錯開粘結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傳統大紅燈籠。
5、做好的紅色宮燈,是不是很復古傳統呢。
制作方法如下:
準備材料:紅紙3張、訂書機1個、膠水1瓶。
1、將紅紙橫向對折;
2、用安全剪刀由折疊處等距離裁剪紅紙內;
3、將黃色畫紙橫向折一小部分后撕去;
4、剩下的畫紙沿長邊卷起;
5、用訂書機固定開口處。也可將這一步的訂書機替換成白乳膠或者膠棒;
6、將剪裁好的紅色畫紙兩長邊涂上白乳膠;
7、按下圖所示圍著黃色直筒卷起來;
8、粘貼細長紅紙條做燈籠提手,彩紙燈籠制作完成。
手工燈的制作方法:
1、把皺紋紙豎向剪成10厘米長,不大于6厘米寬,大約20片,根據慕斯杯的大小增加。把剪好的皺紋紙一端1.5厘米處涂上固體膠,然后擰在一起。如下圖。
2、把擰好的花瓣打開,兩手的食指和拇指捏在中間部位,向后和外邊拉扯,讓花瓣鼓起來,這樣會更立體。接下來把所有的花瓣另一邊貼上雙面膠。
3、等所有的花瓣做好,我們就來把杯子的直徑兩端和底部中間打孔,并穿上線繩,根據需要添加串珠。
4、最后漂亮的荷花燈就做好了。希望看到的小伙伴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改變和添加都可。
最簡單的花燈做法是:
一、做法步驟
1、準備一張紅色的卡紙。
2、剪成一厘米左右的細條。
3、將剪好的條整齊。
4、在上面打個眼。
5、找一根繩子穿過去。
6、另外一端也對齊。
7、打眼將繩子穿過,如果怕繩子掙脫,可以穿一個珠子固定。
8、將綁好的紙條一條條拉開。
9、一個簡單好看的花燈就做好了。
二、花燈的介紹
1、花燈,又名燈籠。燈籠是起源于中國的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紙或者絹作為燈籠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條制作,中間放上蠟燭或者燈泡,成為照明工具。受中華文化影響,在亞洲華人地區,許多國家的廟宇中,燈籠也是相當常見的物品。
2、花燈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產物,兼具生活功能與藝術特色。花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酬神娛人,既有“儺戲”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現代社會多于春節、元宵等節日懸掛,為佳節喜日增光添彩,祈求平安。
3、花燈是漢民族數千年來重要的娛樂文化,它酬神娛人,既有“儺戲”酬神的功能,又有娛人娛樂的價值,是漢民族民間文化的瑰寶。
制作花燈的手工做法如下:
材料準備:紅色卡紙、金色卡紙、鉛筆、刻刀、尺子、熱膠槍。
操作步驟:
1.準備好紅色卡紙,畫出如圖的切割線。
2.沿著縱向的實線切開,并把頂部和底部邊緣折一下。
3.另外從金色卡紙上剪切出細長條。
4.粘貼到紅色卡紙上。
5.這是剪切金色卡紙的圖紙。
6.注意看,要把右側邊緣折一下,用來涂膠粘合。
7.把金色卡紙卷起來,涂膠粘貼后得到一個圓柱形狀。
8.再把紅色卡紙的頂部和底部邊緣分別粘貼到圓柱體的頂部和底部邊緣,讓中間拱起,在頂部打兩個孔,并綁上掛繩,這個美麗的花燈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