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趙高之死的真實原因,趙高最后咋死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趙高,最終于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元年,趙高53歲)被秦王子嬰所殺。(有說趙高死于公元前207年,死時52歲。難定)
趙高(公元前259年-前206),中國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著名宦官(一說并非宦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名氣的宦官。秦始皇死后與李斯合謀篡改詔書,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并逼死始皇長子扶蘇。秦二世即位后設計陷害李斯,并成為丞相。后指使心腹殺死秦二世,迎立秦始皇嫡長孫子嬰(身世無定論)即皇帝位(秦三世)。不久,子嬰依趙高建議,廢帝號,稱秦王。(子嬰在位僅46天,史稱“秦王子嬰”。)
公元前206年九月,趙高要子嬰實行齋戒,到宗廟行禮,接受傳國的玉璽。經過五天,子嬰與他兩個兒子及宦者韓談謀議說:“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了秦二世,害怕群臣們誅殺他,便假作是行德義而立我為王。我聽說趙高竟與楚國約定,消滅我國的宗族后瓜分土地在關中稱王。現在要我齋戒,到宗廟敬祀祖先,這是想趁機在宗廟中殺死我。我推托有病不能去,丞相一定會親自來到我這里;他一來我們就殺了他。”趙高幾次派人來請,子嬰都不去宗廟。果然他親自來到齋宮,子嬰便命令心腹韓談刺死趙高,并誅滅趙高三族。
1、趙高本是趙國的疏遠宗室子弟,家族流亡至秦國。他的母親因觸犯刑法遭到處刑后身體殘缺,被收入秦朝官府專門設立的收容刑滿釋放人員工作的隱官,趙高兄弟皆出生于此。最后趙高被秦子嬰設計殺害。
2、人物簡介
趙高(?-前207年),嬴姓,趙氏。中國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著名宦官(一說并非宦官)。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一說趙國宗室遠親),入秦宮為宦官(一說趙高為“宦官”乃后世曲解),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秦始皇大兒子扶蘇的兒子)為秦王。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誅夷三族。
史書上趙高的出生都是“?”所以只能用推斷大概活了52年。
趙高(?-前207),中國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著名宦官(一說并非宦官)。秦始皇死后與李斯合謀篡改詔書,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并逼死始皇長子扶蘇。秦二世即位后設計陷害李斯,并成為丞相。后派人殺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嬰所殺。
那趙高進入秦宮時的年齡究竟是多少歲呢?趙高的仕宦經歷是:史學童-史-令史-尚書卒史-中車府令-郎中令-丞相。根據上引《張家山漢簡》史律,史學童入學室是十七歲,三年后有揄史的考試,三年后再有統一考試。以此推測,趙高十七歲入學室為史學童,二十歲太史考試合格揄史,二十三歲參加統一大試,以第一名除為尚書卒史入宮任職,時間在秦王政十二年。也就是說,秦王政十二年,趙高二十三歲。以此計算,趙高出生于秦昭王四十九(前258)年,死于秦二世三(前207)年,活了五十二歲。趙高任郎中令,是在五十歲時,出任丞相,是在五十一歲時。簡單列表如下:
前258年秦昭王49年趙高生1歲 。
前242年秦王政5年趙高17歲傅,入學室為史學童 。
前239年秦王政8年趙高20歲考試除為史 。
前236年秦王政11年趙高23歲并課第一除為尚書卒史,進入秦宮 。
40歲以前擔任中車府令
前209年二世元年趙高50歲郎中令 。
前208年二世2年趙高51歲丞相 。
前207年二世3年趙高52歲死。
根據記載,歷史上的趙高最終在他53歲的時候,被秦王子嬰所殺,但是也有人說是死于52歲,具體很難決定奪。
趙高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個宦官,他作為一個太監,每天想著把持朝政。在秦始皇死后,他與李斯一起合謀,逼死了公子扶蘇,篡改詔書,扶持當時年幼的皇子胡亥稱帝。等到胡海當上皇帝之后,他又設計陷害李斯,成為了當朝的丞相。后來他的又讓心腹殺死了胡亥,然后又立扶蘇的兒子為秦王,沒有想到這一次他被扶蘇的兒子子嬰設計殺死,并且滅了三族。
其實秦朝的滅亡與趙高篡位有很大的關系,也就是說趙高加速了秦朝的滅亡。趙高從一名宦官成為了秦朝的丞相,主要是因為秦始皇當初很信任他,在秦始皇死后他又掌控了秦二世,秦二是對他非常信任,也很寵幸他,因此給了趙高機會。趙高當時受到了重用,掌握了大權,因此他就開始了篡位的想法,發動了沙丘政變,導致宮內出現一片混亂。此時正是混亂的時候,在陳勝武廣起義后,劉邦項羽又攻破了秦朝的城池,因此就是說趙高推滅了秦朝的滅亡。
隨著秦朝的滅亡,趙高也沒有好的下場,最終被秦王子嬰刺死,趙高作為秦國的罪人,他有諸多的罪行,可謂是罄竹難書。還有一種說法是趙高就是為了滅秦國,因為趙高是趙國人,本來家庭非常美滿,但是秦國為了統一六國去攻打趙國,因此趙高的家人全部死亡。但是由于此時秦始皇看中了趙高,因此給了趙高報仇的機會。不管是什么原因,趙高是秦國罪人這一點無可非議,他也得到了自己該有的下場。?。
趙高本來要被處死,結果逃亡.估計活了82歲才死.。
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嬴政的第十八子,他胸無大志,昏庸無知,本來論嫡、論長、論才,都不會輪到他繼承皇位。可是,他的老師趙高趁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亡時,脅迫丞相李斯發動沙丘之變,篡改詔書立胡亥為太子,又矯詔賜死大公子扶蘇,將胡亥推上皇位。
胡亥繼位后,被趙高玩弄于股掌之間,實際上成為趙高的傀儡。秦的殘暴統治最終激起民變,而胡亥在趙高的蒙蔽下,依然在皇宮內歌舞升平。及秦將章邯投降了項羽后,昏庸的胡亥才意識到已有亡國之虞,對趙高多有怪罪。而趙高作賊心虛,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為強,伙同其弟郎中令趙成、女婿咸陽縣令閻樂發動望夷宮之變,逼死了胡亥。
從沙丘之變到望夷宮之變,僅僅過了三年時間,胡亥從帝王走向死亡,成也趙高,敗也趙高。那么在歷史上深刻影響著秦朝命運的趙高,他的命運又將如何呢?我們首先來看一下趙高的發跡史。關于趙高的身世,一直存有爭議。有人說他是秦國王族的遠親,也有人說他是趙國宗室的遠族。
歷史上,秦趙兩國的王族本是同宗,都是嬴姓趙氏。而史籍中對趙高的介紹也著墨不多,只散見于秦始皇、蒙恬、李斯等人的傳記中。所以,究竟趙高與秦趙兩國宗室有著怎樣的淵源,目前我們也不得而知。
不管趙高的祖上是否是秦國抑或趙國的貴族,可以確認的是趙高的出身是很低微的。根據《史記·蒙恬列傳》的記載,趙高的母親觸犯了刑法,因身有殘疾,被赦免收容在官府專門設立的作坊做工,趙高兄弟們就出生在這里。遠祖的榮華富貴早已雨打風吹去,因為母親的觸律,趙高家族的身份甚至還不如普通的庶民。
不過,趙高這個人確實聰明,也很勤奮。他精通法律,文章寫得也很好,一手篆字也寫得非常漂亮。趙高大約在二十三歲時,通過考試進入皇宮,成為尚書卒吏。當時,秦始皇親政不久,很有政治報負,也重視選拔人才。趙高很快得到秦始皇的賞識,被任命為“中車府令”。雖然中車府令是個中級官吏,但由于掌管皇帝的車馬,為皇帝鞍前馬后搞服務,是皇帝的近侍,所以擔任此職的人必是皇帝非常信任之人。趙高非常幸運,成為秦始皇的心腹。?。
趙高的確是非常幸運的。他在任中書府令后,曾觸犯刑律,主審官是蒙恬的弟弟蒙毅。蒙毅剛正不阿,認為趙高依律當斬。可是秦始皇憐其有才,赦免了趙高,令其官復原職,趙高才逃過一劫,并與蒙毅兄弟產生宿怨,這也為后來蒙恬兄弟慘死埋下伏筆。如果當時秦始皇沒有庇護趙高,那么后來的沙丘之變就不會發生,扶蘇就會登上王位,大秦帝國又會是走向何處呢?可是,歷史沒有如果。
秦始皇對趙高的確非常賞識。一來趙高確有才華,他撰寫的《爰歷篇》被指定為官方課本的內容,他對書法和法律都有很深的造詣。二來趙高為人圓滑,精通世故,很得秦始皇的歡心。晚年的秦始皇還指定趙高擔任幼子胡亥的老師。而秦始皇的大公子扶蘇為人寬厚仁慈,并不待見精于算計的趙高。
沙丘之變發生在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11年十月,秦始皇開始了他的第五次出巡。陪同出巡的有丞斯李斯、中車府令趙高、上卿蒙毅、秦始皇幼子胡亥。趙高在這次出巡中,還負責保管皇帝的印章和詔書。 秦始皇的這次出巡是為了尋求長生不老之藥。可是仙藥沒求到,秦始皇卻在途中病倒,出巡隊伍只有班師回朝。
次年七月,當隊伍到達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時,秦始皇自知要不久于人世,于是留下詔書,命大公子扶蘇火速回到咸陽,主持秦始皇的喪事。當時扶蘇正在上郡蒙恬部監軍,由于秦始皇生前并未立太子,此時他遺詔扶蘇將軍權交付蒙恬,將身后之事托付扶蘇,實際已確認了扶蘇的儲君之位。 秦始皇在留下遺詔后隨即病亡,但他的遺詔卻被趙高扣發了。
扶蘇一向與趙高不睦,扶蘇的愛將蒙恬又是蒙毅的哥哥。要不是此前秦始皇庇護,趙高觸犯刑律差一點栽在蒙毅的手里。扶蘇若是上臺,趙高肯定是吃不開的。于是,趙高決定篡改遺詔,改立他的學生胡亥為太子。?。
為了穩定局勢,避免皇子們因爭奪皇位造成內亂,丞相李斯封鎖了秦始皇的死訊,這也恰好給趙高提供了搞陰謀詭計的便宜之機。趙高首先找到胡亥,試探胡亥的口風。胡亥表示自己無才,不愿廢兄自立,使自己陷于不義不孝之地。但這只是胡亥的推脫之詞,在趙高的勸說下,兩人一拍即合。搞定了胡亥,趙高又積極游說丞相李斯。
起初李斯極力反對趙高的計劃,但趙高深知李斯的性格弱點。李斯從平民到丞相,一路走來不易,對到手的榮華富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趙高利用這一點,很快擊垮了李斯脆弱的心理防線。他告訴李斯,扶蘇寵信的是大將蒙恬,若扶蘇上位,丞相之位必會被蒙恬取而代之,而去職的丞相的下場就如同商鞅一樣,那就是砍掉腦袋。
原本精明的李斯就這樣和趙高上了一條賊船。 緊接著,趙高和李斯就偽造出兩份詔書。一位詔書立胡亥為太子,另一份詔書賜死扶蘇和蒙恬。 仁厚的扶蘇對父親的遺詔深信不疑,不顧蒙恬的勸阻含悲自盡。而蒙恬卻對遺詔的真偽產生質疑,拒絕自裁,被趙高囚禁。?。
胡亥繼位后,趙高升為郎中令。胡亥昏庸無能,就是趙高的玩偶。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勢,趙高開始排斥異已,對自己的政敵大開殺戮。 首先遭到報復的是蒙恬、蒙毅兄弟。趙高借口蒙氏兄弟對秦始皇的遺詔產生懷疑,在胡亥面前屢進讒言,稱蒙毅不忠,還在始皇面前反對立胡亥為太子。
于是,胡亥下令將蒙毅斬首,而蒙恬也被株連,賜毒酒致死。 接下來,趙高又挑撥胡亥和宗室之間的關系。他又拿沙丘之變說事,稱秦宗室皇族也對秦始皇的遺詔產生懷疑。胡亥于是聽信了趙高的建議,殺害了十二位公子,十位公主,搞得皇族人人自危。公子高嚇得竟請求要給父親殉葬。?。
李斯等朝廷重臣最終也沒逃過趙高的毒手。胡亥繼位后,大興土木,生活極度奢移。面對沉重的賦役,百姓已忍無可忍,民變在全國各地暗流涌動。李斯、馮去疾、馮劫等大臣勸諫胡亥施行仁政,與民生息。胡亥惱羞成怒,將馮去疾、馮劫投入大牢,兩人不堪其辱,隨即在獄中自盡。
李斯位高權重,始終是趙高的心腹大患。李斯的長子李由任三川郡守,趙高向胡亥讒言,稱李由是陳勝的同鄉,李由對陳勝造反消極鎮壓,任由發展,坐視其壯大。于是,李斯被以謀反罪之名,慘遭腰斬。此后,李斯的丞相之位便由趙高取代。
清洗了兵權在握的蒙氏兄弟,秦朝宗室和李斯等重臣,趙高的野心不斷膨脹,意欲取胡亥而代之。 此時的反秦風暴風起云涌,而胡亥卻被趙高連哄帶騙的到望夷宮避災游樂去了。直到章邯投降后,胡亥才如夢初醒,原來天下已大亂。胡亥隨即對曾經夸下海口,稱項羽等人不會成事的趙高深為不滿。
趙高也不是吃素的。他聯合弟弟趙成、女婿閻樂等人,里應外合,發動了望夷宮政變,胡亥被逼拔劍自殺。 胡亥死后,趙高對皇位志在必得。可是百官以集體沉默來反抗趙高。趙高的倒行逆施已犯眾惹,孤掌難鳴的他只得無奈地走下皇位。 最終子嬰被趙高擁立為秦王。
至于子嬰的身份,由于對史籍有不同理解,史學界也一直有爭議,有的說他是秦始皇的弟弟,有的說他是胡亥的堂侄,還有的說他是扶蘇的兒子。 但趙高這次看走了眼,子嬰不想像胡亥一樣成為趙高的傀儡,并且趙高作惡多端,秦朝的宗室及朝廷的忠臣良將都大多被其迫害致死,子嬰決定除掉趙高。?。
于是,子嬰在繼位之日,故意稱病不前。在趙高親自去請子嬰時,被宦官韓談一刀斃命。隨后,趙高被夷三族。 子嬰在當了四十六天秦王后,被劉邦俘獲。后項羽攻入咸陽,殺死了子嬰及其全家。 趙高是沙丘之變的主謀,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秦帝國的走向,他是對秦朝有著深刻影響的歷史人物。
他矯詔廢黜扶蘇,改立胡亥。在胡亥執政期間,把持朝政,陷害忠良,屠戮皇室。伙同胡亥變本加厲地推行殘暴的統治,最終激起民變,加速了秦王朝的滅亡,是秦亡的神助攻手。
可以說秦朝亡國有一大半的責任都在這個趙高身上,這個趙高先搞死了秦始皇,然后有搞死了秦二世(胡亥),最后把自己也搞死了.....。
不過關于趙高的生年,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不過,根據趙高的仕宦經歷,我們可以作大致的推測。
上引《史記》李斯列傳載趙高說李斯擁立胡亥說: 高固內官之廝役也,幸得以刀筆之文進入秦宮,管事二十余年,未嘗見秦免罷丞相功臣有封及世者也,卒皆以誅亡。
趙高說李斯,是在秦始皇三十七(公元前210)年的沙丘政變。此時,趙高進入秦宮為吏,已有二十余年。據此前推二十余年,以二十一到二十九年計算,趙高進入秦宮當在秦王政八年到十六年之間。取其中間,以二十五年計算,可以大致將趙高進入秦宮的時間定在秦王政十二(前235)年。
那么,趙高進入秦宮時的年齡究竟是多少歲呢?已如上述,趙高的仕宦經歷是:史學童-史-令史-尚書卒史-中車府令-郎中令-丞相。根據上引《張家山漢簡》史律,史學童入學室是十七歲,三年后有揄史的考試,三年后再有統一考試。以此推測,趙高十七歲入學室為史學童,二十歲太史考試合格揄史,二十三歲參加統一大試,以第一名除為尚書卒史入宮任職,時間在秦王政十二年。也就是說,秦王政十二年,趙高二十三歲。以此計算,趙高出生于秦昭王四十九(前258)年,死于秦二世三(前207)年,活了五十二歲。趙高任郎中令,是在五十歲時,出任丞相,是在五十一歲時。簡單列表如下。
: 前258年秦昭王49年趙高生1歲。
前242年秦王政5年趙高17歲傅,入學室為史學童。
前239年秦王政8年趙高20歲考試除為史。
前236年秦王政11年趙高23歲并課第一除為尚書卒史,進入秦宮。
40歲以前擔任中車府令
前209年二世元年趙高50歲郎中令。
前208年二世2年趙高51歲丞相。
前207年二世3年趙高52歲死。
趙高,最終于公元前206年被秦王子嬰所殺。
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
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第三年他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為秦王。不久被子嬰設計殺掉,誅夷三族。
擴展資料:
秦二世死后,趙高立子嬰為帝。子嬰早在當公子期間,就已耳聞目睹了趙高的種種罪行。被趙高推上王位,知道自己不過乃是一個傀儡而已。子嬰不愿再重蹈胡亥的覆轍,便與自己的貼身宦官韓談商定了斬除趙高的計劃。
原來趙高要子嬰齋戒五日后正式即王位。等到期限到了,趙高便派人來請子嬰接受王印,正式登基。可子嬰推說有病,不肯前往。趙高無奈,只得親自去請。等趙高一到,宦官韓談眼疾手快,一刀就將他砍死了。子嬰隨即召群臣進宮,歷數了趙高的罪孽,并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趙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