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3特產藍色和黃色是對比色還是互補色調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藍色和黃色是對比色還是互補色調,藍色和黃色是對比色還是互補色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藍色與黃色是互補色。
如果三原色光中某一種色光與某一種三原色光以外的色光等量相加后形成白光,則稱這兩種色光為互補色光。互補色光之間,能夠形成相互阻擋的效果。
德國生理學家黑林(Ewald Herring)于19世紀50年代提出顏色的互補處理(opponent process)理論,認為人眼中有三對互補色處理機制,三對互補色是:藍黃,紅綠,黑白。三對互補機制輸出的信號大小比例不同,人眼色覺就不同。三對互補色光:黃光與藍光、紅光與青光、綠光與品紅光。
藍光與黃光等量重疊后形成白光,因此,藍色與黃色是一對互補色。
擴展資料
相關理論:
德國生理學家黑林(Ewald Herring)于19世紀50年代提出顏色的互補處理(opponent process)理論。他不同意流行的楊-赫爾姆霍茲的三色素理論,認為人眼中有三對互補色處理機制,三對互補色是:藍黃,紅綠,黑白。每一對中兩種不能同時出現,兩種互補,只能有一種占上風。
三對互補機制輸出的信號大小比例不同,人眼色覺就不同。黑林提出這種理論是因為受到顏色負后象現象的支持。顏色負后象現象比如,長久注視紅花之后,再觀看白色背景,你會看到青色的花。先注視紅花上的“十”字半分鐘,在看白紙,白紙上就會隱約顯示出青色的花來。如果花是黃的,白紙上就會顯示出藍色花,如果花是絳色,白紙上會顯示出綠色花。
按照黑林的意思,紅綠是一對互補色,兩種色光相加等于白色。而按照我們日常對“紅”、“綠”的用法,紅綠兩種色光相加等于黃色光,而不是白色光,所以,或一對介于兩者之間的互補色。澄清這一點非常重要(后面我們談到流行的階段模型時還要談到)。
用黑林的理論可以這樣解釋負后象現象:當人眼長久注視紅色時,“紅綠”(紅青)機制中性點向綠色方向偏移,以至白色變成“綠色”(青色)。其實三色素理論解釋負后象現象更加直觀:當人眼長久注視紅色時,紅色敏感細胞敏感性降低,以至白色顯現出青色,即(B,G,R)由(1,1,1)變成(1,1,1-Δ);而(1,1,1-Δ)可以分解成白色(1-Δ,1-Δ,1-Δ)和青色(Δ,Δ,0)。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互補色。
黃色和藍色是對比色,在色彩盤里是180度對應的。
對比色是人的視覺感官所產生的一種生理現象,是視網膜對色彩的平衡作用。兩種可以明顯區分的色彩,叫對比色。包括色相對比、明度對比、飽和度對比、冷暖對比、補色對比、色彩和消色的對比等。
是構成明顯色彩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賦予色彩以表現力的重要方法。其表現形式又有同時對比和相繼對比之分。
對比色的對比要素
1、色相對比:
因色相不同而形成的對比,如:紅與綠,紅與黃,黃與綠等。
2、明度對比:
除色相之間存在對比外,一個色相加入不等量的黑或白,而產生的不同明度差別,差別愈大,對比愈強。
3、純度對比:
任何一種標準色在不含有黑、白、灰或其他顏色時,他的純度相對很高,混入黑、白、灰等色時,純度降低。利用這種色相純度差別而形成的對比,稱純度對比。
互補色有紅色與綠色互補,藍色與橙色互補,紫色與黃色互補。
黃和藍、紫和綠、紅和青,任何色彩和黑、白、灰,深色和淺色,冷色和暖色,亮色和暗色都是對比色關系。
1、對比色的規模比互補色廣,包含色相比照、明度比照、冷暖比照、純度比照、面積比照、也包含互補色比照。
2、互補色是對比色的一個方面,包含在對比色當中;對比色沒有包含在互補色當中。
配色方法:
1、色光三原色?:紅、綠、藍? ?印刷三原色:青、品、黃。
2、互補色:以某一種顏色為基準,與此色相隔180°的任一兩色互補,互補色的色相對比量為強烈,畫面相較對比色更豐富,更有感官刺激性。
3、鄰近色:以某一顏色為基準,與此色相隔60°-90°的顏色為鄰近色,鄰近色對比屬于色相的中對比,可保持畫面的統一感,又能使畫面顯得豐富、活潑。
4、對比色:以某一顏色為基準,與此色相隔120°-150°的任一兩色互為對比色。對比色相搭配是色相的弱對比。其效果鮮明、飽滿,有吸引目光的作用。
既是互補色又是對比色。
紅綠是對比色也是互補色。補色是指在色譜中一原色和與其相對應的間色間所形成的互為補色關系。
原色有三種,即紅、黃、藍,它們是不能再分解的色彩單位。如紅與綠、橙與藍、黃與紫即是互為補色的關系。
對比色是指色相環上相距120度到180度之間的兩種顏色。比如黃和藍、紫和綠、紅和青,任何色彩和黑、白、灰,深色和淺色,冷色和暖色,亮色和暗色都是對比色關系。
兩種以上色彩組合后,由于色相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效果稱為色相對比。它是色彩對比的一個根本方面,其對比強弱程度取決于色相之間在色相環上的距離(角度),距離(角度)越小對比越弱,反之則對比越強,如圖所示。
根據顏色在色環上的角度差別的遠近,可分為類似色、鄰近色、對比色、互補色等不同對比類型。
對比色和互補色的區別:
一、互補色:當兩個顏色的色相,在色相環中的夾角為180°時,這兩個顏色互為補色,也就是“互補色”。
黃色和藍色在色相環中的夾角為180°,所以他們互為補色。如果我們把這個180°角想象成一個旋轉開關,旋到哪里那相應的在180°線上的兩個顏色就互為補色。
二、對比色:對比色,顧名思義也就是在色相上具有對比關系的顏色。當兩個顏色的色相,在色相環中的夾角大約為130°時,這兩個顏色就有明顯的對比關系了,夾角越大,對比關系越強。
當夾角小于130°時對比關系并不是那么明顯;而大于130°時對比關系就很強烈了,這個時候兩個顏色之間互為對比色。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互補色其實也是對比色的一種。
藍色的互補色是黃色。
光學中的互補色有紅色與青色(水藍色)互補,藍色與橙黃色互補,黃綠色與藍紫色互補,青綠色與品紅色互補。在光學中,兩種色光以適當的比例混合而能產生白光時,則這兩種顏色就稱為“互為補色”。
美術中的色相環為紅黃藍(RYB)色相環,因此互補色略有差異,紅色與綠色互補,藍色與橙色互補,黃色與紫色互補。補色并列時,會引起強烈對比的色覺,會感到紅的更紅、綠的更綠。
光學中的互補色:
等量的紅光+綠光=黃光,互補于藍光。
等量的紅光+藍光=亮紫光,互補于綠光。
等量的綠光+藍光=青光(水藍色光),互補于紅光。
如果三原色光中某一種色光與某一種三原色光以外的色光等量相加后形成白光,則稱這兩種色光為互補色光。互補色光之間,能夠形成相互阻擋的效果。于是可知以下三對互補色光:黃光與藍光、紅光與青光、綠光與紫光。
色彩理論是這樣說的,色彩構成有個叫色環的東東,這個色環是由三原色和三原色倆倆之間混合后再再相互混合而構成的,三原色分別是紅 黃 藍,再由這三種顏色互相倆倆混合,倆倆顏色混合之后的顏色叫間色,分別混合之后就是紅和黃混合變成橙色,黃和藍混合變成綠色,藍和紅混合變成紫色,把這些顏色和間色以紅 橙 黃 綠 藍 紫的順序按照逆時針的方向排成一個色環,并且要間隔相等的排開,在色環上180度角對應的顏色稱為補色,也稱對比色,那么找到180度對應的顏色分別就是紅對應著綠,黃對應著紫,藍對應著橙,所以你說的黃色和藍色按照正規來說不是補色對比,應該是冷暖色對比,黃色的補色是紫色,藍色的補色是橙色,黃色和藍色在色彩學上講也可以說是相同純度的明度對比,也可以說是相同明度的純度對比,你研究研究吧,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