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3生活西部大開發西部地區包括我國多少個省、市、自治區?
大家好,給大家分享一下西部大開發西部地區包括我國多少個省、市、自治區?,很多人還不知道這一點。下面詳細解釋一下。現在讓我們來看看!
西部大開發范圍包括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上述10個省市自治區,是"西部地區"最主要的。另外,內蒙古自治區因東西方向很長,其西部很大范圍內也屬"大開發"之列。再有廣西壯族自治區的西部和山西省也列入西部大開發的的范圍。
注意事項
國家對西部投資的安排上,主要安排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建設。力爭用五至十年的時間,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包括續建項目在內,國家對西部地區安排的投資要比有較大增加。
基礎設施落后仍然是制約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實施西部大開發,必須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有關人士認為,要在“九五”以來優先安排和近兩年利用國債資金建設的項目的基礎上,從戰略眼光出發,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多的投入,先行建設,適當超前。
同時要多渠道、多方面籌集資金,鼓勵企業、社會和國外資金加大對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從這個意義上說,西部大開發不僅僅是西部的事、國家的事,東部、中部地區的企業都可以從參與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中找到共同發展的結合點。
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包括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云南省、貴州省、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西部大開發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的一項政策,目的是“把東部沿海地區的剩余經濟發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鞏固國防。”2000年1月,國務院成立了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由時任總理朱镕基擔任組長,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擔任副組長。經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之后,國務院西部開發辦于2000年3月正式開始運作。
西部大開發,指的西部包含: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云南省、貴州省、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擴展資料
西部大開發取得的成效:
實施西部大開發2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部地區廣大干部群眾艱苦奮斗,全國人民大力支持,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也擴展了國家發展的戰略回旋空間。
1、經濟實力顯著提升。
2、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截至2019年底,西部地區90%以上的貧困縣實現脫貧摘帽。
3、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交通運輸網絡不斷拓展加密,空間可達性大幅提升。
4、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建成了一批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制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大數據、健康養生、旅游文創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持續推進。
5、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得到鞏固截至2019年底,西部地區累計實施退耕還林還草1.37億畝,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高。草原、濕地等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6、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2019年西部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5萬元和1.3萬元,是1999年的6.5倍和7.8倍。“兩基”攻堅計劃如期完成,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西部大開發
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包括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三個單列地級行政區: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云南省、貴州省、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實施西部大開發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也是一項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既要有緊迫感,又要有長期奮斗的思想準備。總的戰略目標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到21世紀中葉全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時,從根本上改變西部地區相對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個山川秀美、經濟繁榮、社會進步、民族團結、人民富裕的新西部。
21世紀頭10年,力爭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有較大發展,重點地帶開發步伐明顯加快,科技教育和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出現新局面,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奠定堅實的基礎。
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包括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加上湖北省恩施、湖南省湘西、吉林省延邊州):
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云南省、貴州省、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西部大開發的意義:
1、西部大開發有利于縮小東西部經濟發展的差距。
2、充分利用西部經濟發展的資源,既有利于開發西部邊疆地區的經濟建設,又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物質基礎,有利于拉動國民經濟的增長以實現共同富裕。
3、有利于加強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穩定的國內環境。
4、有利于鞏固邊防,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西部大開發,是實現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戰略構想的一個重大舉措,是對我國經濟發展布局進行的一次重大戰略調整,同時也是黨中央在新世紀對西部地區人民的一個重大政治承諾。
擴展資料
啟動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歷史動因?。
世紀之交的1999年,黨中央啟動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五年多來,西部大開發成為國內外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學術界及政府從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意義、作用等方面對此做出了回答,明確指出: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是黨中央總攬全局、面向新世紀做出的重大決策。認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直接關系到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關系到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邊防鞏固,關系到東西部協調發展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是黨中央審時度勢、總攬全局,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重大決策.。
實施西部大開發,就是要依托亞歐大陸橋、長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線,發揮中心城市作用,以線串點,以點帶面,逐步形成我國西部有特色的西隴海蘭新線、南(寧)貴、成昆(明)等跨行政區域的經濟帶,帶動其他地區發展,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西部大開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西部大開發。
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包括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三個單列地級行政區(加上湖北省恩施州、湖南省湘西州、吉林省延邊州,三個地級行政區),具體如下:
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云南省、貴州省、重慶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城市面積
面積為685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億人,占全國的25%。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西部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戰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歷史、社會等原因,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西部大開發。
西部大開發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自治區、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為68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71.4%。
主要意義:
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建設與實踐,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確保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勝利實現的重大部署,是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和富裕的重要舉措,是保障邊疆鞏固和國家安全的必要措施,關系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
有利于推動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有利于改善全國的生態狀況,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有利于培育全國統一市場,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用好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廣西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人數是:陜西。
常住人口為3762萬人(2008年)
寧夏
截至2007年底,我區常住人口已達612.65萬人。
甘肅
人口2600萬
四川
年末常住人口8138萬人
重慶
2007年底,重慶戶籍人口總量已達到3235.32萬。
貴州
年末常住總人口(常住一年及以上)達到3762.36萬人。
廣西
2007年末,全區總人口5016萬人。
云南
總人口4316萬(2008年)。
西藏
全區總人口為281萬人(2006年末數字)
青海
200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54.3萬人。
新疆
2007年,新疆人口穩步增長常住人口達2095.19萬(約數,還有一些不知道)
西部地區一共包括12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分別是:
陜西省、四川省、云南省、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以及重慶市。
擴展資料
中國西部地區位于東亞大陸西部,包括中國的西南地區與西北地區,地域遼闊,除四川盆地和關中平原等少數精華部分外,人口較稀少。
中國的西部民族眾多、有44種少數民族,是中國少數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區。在西部地區的少數民族包括: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西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