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4數碼塞內加和塞涅卡是一個人嗎
大家好,給大家分享一下塞內加和塞涅卡是一個人嗎,很多人還不知道這一點。下面詳細解釋一下。現在讓我們來看看!
塞內卡
俗稱的"海盜"
塞內卡(4年-65年)是古羅馬最重要的悲劇作家,他受斯多葛哲學影響,精于修辭和哲學,并曾擔任過著名暴君尼祿的老師。他主張人們用內心的寧靜來克服生活中的痛苦,宣傳同情、仁愛。他一生共寫過9部悲劇和1部諷刺劇,多半取材自希臘悲劇。其作品風格崇高嚴肅,夾雜大量的道德說教,使得其筆下的對話和人物都缺乏真實感。其代表作是悲劇《特洛伊婦女》。塞內卡晚年因參加元老院貴族反對尼祿暴政而被尼祿賜死。
《石膏像素描大觀》——遼寧美術出版社,1992年出版,編者:薄貫休 。
該書159頁是這樣介紹“塞內卡”:這件青銅像直到現在還無法確定究竟是何許人的肖像。根據國外的(俄、英、日等派蔽)一些美術辭書和史籍記載,都傳稱此像為哲學家“塞內卡”。把它說成是“海盜”,純屬誤傳。這件雕像的外貌不同尋常,它的寫實深度和性格描寫,都塑造了很高的水平。凹陷的面頰,臉上的皺紋,脖子上的大筋,都表現出了老年人的突出特征。但更主要的不是外貌,而是通過探索的眼神,緊閉的嘴唇,深刻地表達了人物的內在精神世界和緊張的情緒,確實堪稱為肖像雕刻的杰作。
《6種角度畫“阿里斯托芬”》湖北美術出版社2001年出版,編者李峰 。
在該書封二這樣介紹“阿里斯托芬”的,《阿里斯多芬》誤稱《海盜》原作于公元前200年,現保留于意大利那波利博物館,是一件青銅摹制品。阿里斯多芬是古希臘喜劇作家,相傳他寫過44部喜劇,現僅僅有《阿卡奈人》、《騎馬》、《和平》等十多部。被譽為“喜笑腔劇之父”。
前者說是哲學家,后者說是古希臘喜劇作家,有待再考證,所謂訛傳叫海盜,純屬最初吃螃蟹的人,觀察該肖像,頭發成縷像由水中剛鉆出來,觀察雙目瞪視和所謂鷹勾鼻等丑相,定為“海盜”,我認為這是國內藝術界一大冤案,(注:新日本造型株式會社2000年出版的美術畫材畫具目錄中也標名為 )。
更不可理解的是:2002年1月由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碰羨衫社出版的《美術必考石膏像范本》第二輯“海盜”與“馬塞”仍然在封面上大書特書,把“塞內卡”寫成“海盜”,嗚呼,誤導何時了。
《道德書簡》
強者的溫柔
--塞涅卡倫理文選/兩希文明哲學經典譯叢(兩希文明哲學經典譯叢) 。
面包里的幸福人生/醒客悅讀
作 者: (古羅馬)塞涅卡|譯者:趙又春//張建迅迅軍 。
出 版 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7年08月 版 次: 1 。
印刷時間: 2007年08月 開 本: 2 。
I S B N : 9787201056463 包 裝: 1 。
內容簡介
塞涅卡早年信奉畢達哥拉斯的神秘主義和東方的宗教崇拜,后皈依斯多葛派。他曾任帝國會計官和元老院元老,后又任掌管司法事務的執政官和后來的皇帝尼祿的家庭教師。尼祿即位后,他成為尼祿的主要顧問之一。失寵后閉門謝客,潛心寫作,但仍被控企圖謀害尼祿而被判處死刑。塞涅卡一生著作頗豐,觸及了可以作為研究對象的一切實際領域。他的思想對于鎮伏后世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他的倫理學對于基督教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他的言論被圣經作者大量吸收,他因此有了基督教教父之稱。 趙又春、張建軍的翻譯清秀典雅、親切活潑,是國內第一個完整的塞涅卡作品譯本,為塞涅卡作品和斯多葛學派的思想在國內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
本書目錄
前言 傾聽命運,順應自然 1 論讀書 2 論友誼 3 論生活方式 4 論情誼 5 論交往 6 論人生之路 7 論友情 8 論靦腆 9 論暮年 10 論智慧 11 論哲學 12 論貧困 13 論死亡 14 論幸福 15 論律己 16 論創新 17 論箴言 18 論演說 19 論神明 20 論好書 21 論奴隸 22 論朋友 23 論疾病 24 論生死 25 論處世 26 論寧靜 27 論節哀 28 論原因 29 論老年 30 論治療 31 論嗜酒 32 論浴室 33 論七藝 34 論哲學的使命 35 論災難 36 論旅行 37 論交談 38 論命運 39 論學習 40 論文風 41 論生活的價值 42 論善的生活塞涅卡年表 。
精彩書摘
看到你持續不斷地學習,專心致志地努力使自己的人品、學問與日俱增,我是很高興并且很贊賞的。我不僅竭力主張你孜孜不倦于此,實際上是要懇求你這樣做下去。不過我還是要給你一個忠告:有些人渴求的只是別人的注意,而不是自己的進步,因此他們只去做那些估計會引起別人評論他們儀表和生活方式的事情,你切莫學這種人的樣子。不要衣衫襤褸,長發披肩,胡須蓬松;不要明顯地表露出對銀器的厭惡;不要躺在地上睡覺,也不要采用其他任何方式自我吹噓。不管哲學的研究方式多么質樸,哲學這個名稱本身卻可謂不那么通行。試設想一下,要是我們完全不顧社會習俗而我行我素,人們的反應該是怎樣?就內在本質而言,一切事物都彼此不同,但在外表上,我們則應同民眾保持一致。我們的衣著既不要過于艷麗而俗氣,也不可破爛而骯臟。我們不必擁有鍍著純金的銀盤,同時也不要以為無金無銀就證明我們生活樸實。我們追求的目標應該是生活方式高于民眾,但又不與民眾的格格不入。否則,我們就會排斥和疏遠民眾,而我們是希望改造民眾的。更重要的是,我們甚至會因此使民眾擔心必須一切都仿效我們,從而在任何方面都不愿意仿效我們。哲學應允我們的頭一件事就是友情,這是我們作為人類一分子的感情,作為共同體中一個成員的感情。我們脫離民眾,就意味著放棄這個宣言。必須注意,我們希望借以獲得贊揚的行為方式,并未遭受嘲笑和被人敵視。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的座右銘是:順應自然。因此,使身體過分疲勞,主張不干不凈吃了沒病,進食的不是普通飯菜,而是骯臟可怕和令人作嘔之物,這都是違逆自然的。同樣,一味追求食物精美畝旅此是生活奢侈的標志,不愿再吃家常便飯是精神病癥的預兆。哲學所提倡的是質樸的生活,并非要人苦苦修行,而質樸的生活方式不必是粗魯野蠻的。我的標準是:人的生活應介于理想和普通美德之間。我們的生活方式應受到民眾的贊揚,同時又要為民眾所理解。 這是不是說我們應該完全同別人一樣,我們和別人不存在任何區別呢? 肯定會有區別的。任何一個觀察周密的人都知道,我們同下層民眾并不相同。但是,到我們家來的人贊頌的應該是我們的為人,而不應是我們家中的陳設。能夠視陶器為銀器的人是偉大的,視銀器為陶器的人也并不稍少一點偉大。把財富當作難以忍受的負擔,這是心理不正常的表現。 讓我同往常一樣來和你一起分享今天的小小收獲吧。(今天發現的這個思想,我曾在斯多葛派作家赫卡托那里讀到過。)對人的欲望加以限制,實際上有助于醫治他的恐懼癥。赫卡托說:“不再希望,也就不再害怕。” 你會問:“希望和害怕如此不同,怎么聯系在一起了?”但是,呂西里阿,它們看來似乎沒有聯系,實際上卻是密切相關的;盡管很多方面不同,但是一起行進,就像犯人和給他戴上手銬的警衛隊要一起行進一樣。害怕和希望同步,這并不使我感到驚訝,因為二者都屬于猶豫不決的心理,都是由于焦心于未來而造成的一種心理狀態。它們主要起因于思想不適應現實,遠遠地跑到了現實的前頭。于是,預見這一賜予人類的最偉大的神恩,競成了一個禍根。野生動物只逃離它們眼下實際看到的危險,一旦危險過去,也就不再擔心。但我們卻既為過去的事受苦,又為將來的事著急。我們的許多福分都使我們受到傷害,因為記憶會帶回害怕的極度痛苦,預見又提前引起這個痛苦。沒有一個人能把他們的不幸局限于現在。
塞涅卡是古羅馬政治家、哲學家、悲劇作家、雄辯家、新斯多葛主義的代表。他早年信奉畢達哥拉斯的神秘主義和東方的宗教崇拜,后皈依斯多葛派。他曾任帝國會計官和元老院元老,后又任掌管司法事務的執政官和后來的皇帝尼祿的家庭教師。尼祿即位后,他成為尼祿的主要顧問之一。失寵后閉門謝客,潛心寫作,但仍被控企圖謀害尼祿而被判處死刑。塞涅卡一生著作頗豐,觸及到了可以作為研究對象的一切實際領域。他的思想對于后世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他的倫理學對于基督教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他的言論被圣經作者大量吸收,他因此有了基督教教父之稱。文藝復興以來,他的妙言佳句在歐洲一直為人們廣泛采用。“塞涅卡說”之類的話猶若中國的“子曰詩云”一般為西方人所耳熟能詳。尤其是他的這部《道德書簡》,歷來都是為大家所公認的首選必讀書。
內容充實的生命就是長久的生命,我們要以此為而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生命。 類別:時間 。
沒有比人生更難的藝術,因為其他的藝術和學問,到處都可以找到很理想的老師。 類別:人生 。
應以事業而不應以壽數來衡量人的一生。 類別:事業 。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要駛向哪頭,那么任何風都不是順風。 類別:志向 。
一切都不是我們的,而是別人的,只有時間是我們的財產。 類別:時間 。
未嘗過艱辛的人,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面,而不知其另一面。……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之后才能實現。 類別:人生 。
不能擺脫是人生的苦惱根源之一,戀愛尤其是如此。 類別:人生 。
人生如同故事。 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長,而是在有多好。 類別:人生 。
幸福的時候需要忠誠的友誼,患難的時刻尤其需要。 類別:友誼 。
不能擺脫是人生的苦惱根源之一,戀愛尤其是如此。 類別:修養 。
不能擺脫是人生的苦惱根源之一,戀愛尤其如此。 類別:愛情 。
未嘗過艱辛的人,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面,而不知其另一面。……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之后才能實現。 類別:理想 。
服從真理,就能征服一切事物。 類別:真理 。
沒有比人生更難的藝術,因為其他的藝術和學問,到處都可以找到很理想的老師。 類別:理想 。
把每時每刻都用在自己的事業上的人,對他來說都是足夠的原因 類別:事業 。
談話有一種魅力,就像愛情和醇酒,神不知鬼不覺地就能誘使我們說出自己的秘密 類別:愛情 。
沒有比人生更艱難的藝術了,因為其他的藝術或學問,到處都有教師。 類別:人生 。
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經過艱難卓絕的斗爭之后才能實現。 類別:人生 。
不能擺脫是人生的苦惱根源之一,戀愛尤其如此。 類別:人生 。
不相信任何人和相信任何人,同樣都是錯誤的。 類別:友誼 。
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長,而是在有多好。 類別:人生 。
應以事業而不應以壽數來衡量人的一生。 類別:人生 。
不能擺脫是人生的苦惱根源之一,戀愛尤其是如此。 類別:道德 。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期,而是心靈的一種狀況。 類別:人生 。
內容充實的生命就是長久的生命,我們要以此為而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生命。 類別:人生 。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時期,而是心靈的一種狀況。 類別:青春 。
愿意的,命運領著走,不愿意的,命運拖著走。類別:人生。
百度知道
為什么說古羅馬文明是希臘文明的繼續與發展...展開。
石家莊天下無賊
TA獲得超過1萬個贊
關注
成為第6位粉絲
古羅馬文化在自身的傳統上廣泛吸收東方文明、希臘文化的精華并融合而成。古羅馬建筑與雕塑發展迅速,現存的建筑有:
羅馬斗獸場
君士坦丁凱旋門
龐培城
萬神廟
拉丁文字母成為許多民族創造文字的基礎。羅馬法和法學對世界各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凱撒 、西塞羅為代表的拉丁文散文,以維吉爾、賀拉斯、奧維德等人為代表的羅馬詩歌,是世界各國學者研討的對象。在羅馬帝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基督教,給整個人類特別是歐洲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
著名歷史學家塔西佗著有《編年史》、《歷史》、《日耳曼尼亞志》等不朽著作;李維著有《羅馬史》。曾經擔任羅馬帝國埃及總督的阿庇安也著有著名的《羅馬史》。同時,凱撒大帝本人也著有《高盧戰記》等一系列以第三人稱描述的戰記。哲學家盧克萊修著作的《論物性》是流傳至今唯一闡述古代原子論的著作,著名學者老普林尼所寫的《自然史》是研究古羅馬科技史的重要文獻。
最佳答案 - 由投票者1年前選出。
文藝復興
古羅馬文學指紀元前后繁榮于古羅馬政權(包括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治下的文學。其主要語言是拉丁語。盡管古羅馬共和國誕生于公元前510年(擺脫伊特魯利亞王朝的統治),但按照慣例,真正意義上的古羅馬文學則從公元前240年算起。
起源與概述
羅馬城建立于公元前8世紀。在古羅馬人生活的伊特魯利亞以南、臺伯河以西地區,包含文藝活動的拉丁朱庇特慶祭節的設立應該不遲于公元前7世紀。受伊特魯利亞文明的影響,包括羅馬人在內的拉丁人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鄉土文化。
古羅馬的文化主要是繼承希臘文化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在希臘化時期,羅馬就輸入了許多希臘作品,加以翻譯和摹仿。在公元前146年羅馬滅亡希臘之后,更是將全部希臘神話、詩歌和戲劇據為己有,找了許多從希臘俘虜來的奴隸來做家庭教師,讓他們編劇作詩,并研究各種科學,這使得古羅馬文學染上了濃厚的希臘色彩。以神話為例,同希臘文化接觸后,許多羅馬的神祗便同希臘的神祗結合起來。如羅馬人信奉的主神朱庇特便等同于希臘的宙斯頃此,他的妻子朱諾則等同于赫拉。至于太陽神阿波羅和文藝女神繆斯等則直接進入羅馬神話,連名字都沒有變。
歷史沿革
古羅馬文學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共和時代、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應該指出的是,“共和時代”是一個政治概念,而“黃金時代”和“白銀時代”則是兩個主要根據拉丁語言的發展和問題特征定性的名稱。共和時代止于公元前30年,實際上也包含了70年的黃金時代。此外,作為一個政治概念,共和時代始于公元前510年,但作為一個與文學發展相關的名稱好明,它的起始則從前240年算起。而盡管以羅馬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覆滅于公元476年,學術界通常仍習慣于將公元2世紀中期(130-150)作為古羅馬文學的終點。2世紀中期以后的拉丁語文學被定義為“后古典拉丁文學”,這一時期的拉丁語文學已經開始向中世紀基督教文學過渡,不屬于傳統意義上的古羅馬文學了。
共和時代(前240年-前30年)
古羅馬文學的正式形成與一位生活在公元前3世紀的叫做利維烏斯·安德羅尼斯庫的希臘人密切相關。他是古羅馬文學的奠基人,翻譯了荷馬史詩《奧德賽》和大量古希臘抒情詩。利維烏斯的功績主要在于把古希臘文學中的某些精品介紹給了缺少書面文學傳統的羅馬人,把古希臘文學的某些主要形式移栽到了缺少骨干文學類型的古羅馬。
詩歌
早期的古羅馬詩人中頗多全能型作家。詩人埃紐斯(前239-前168)不僅改寫和創作過悲劇,而且還寫過戲劇和4至6卷諷刺詩。他的史詩《編年史》追溯羅馬的歷史,始于埃涅阿斯的經歷,止于作者生活年代的友乎告戰爭,洋洋18卷篇幅,不過已基本散佚,僅剩不到600行傳世。從文學史角度看,《編年史》擯棄了古老的神農格,采納了荷馬史詩所用的六步音長短短格。但在風格上,有明顯的模仿荷馬的痕跡。埃紐斯對古羅馬文學影響深遠,西塞羅、盧克萊修和維吉爾都表示自己曾受其影響,他被尊為“古羅馬文學之父”。
喜劇
普勞圖斯(約前254年-前184年)精通古希臘文,是共和時代最著名的劇作家。相傳普勞圖斯著有戲劇130部,但據考證僅有21部出自他的手筆,其他均系后人偽作。他的喜劇主要以希臘新喜劇作家米南德的風俗喜劇為藍本改作,諷刺羅馬社會的腐化風習。其主要作品包括《孿生兄弟》、《俘虜》、《商人》、《驢》、《蝗蟲》等。
泰倫提烏斯(前190年-前159年)生于迦太基,本是奴隸,后來獲釋。他一生共寫過六部喜劇,包括《婆母》、《兩兄弟》等代表作品都是從古希臘新喜劇改編或翻譯過來的。其喜劇結構嚴謹、語言文雅但欠生動,人物內心矛盾刻畫細膩,人物形象自然。他的喜劇不如普勞圖斯的滑稽有趣,在當時僅受到有教養的觀眾喜愛。泰倫斯對后世的喜劇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法國的莫里哀、英國的斯梯爾和謝里丹都曾模仿過他的作品。
黃金時代(前100年-17年)
“黃金時代”即拉丁語和廣義的拉丁文學(包括修辭、歷史和哲學)發展史上的古典或輝煌時期,涵蓋兩位著名人物的活動年代,即“西塞羅時期”(前70-前30)和“奧古斯都時期”(前31-14)。這一時期的羅馬進入了大規模擴張階段,并于公元前27年結束了共和制政體,建立了帝國。古羅馬帝國在奧古斯都(即屋大維)治下(前31-14)進入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拉丁語文學和藝術也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詩歌
盧克萊修(前99年-前55年)生于共和國末期,唯一的傳世之作《物性論》(一譯《論自然》)共六卷,每卷千余行,是一部哲理詩。全詩著重闡述伊壁鳩魯的哲學思想和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表示物質不滅、凡人不必懼怕死亡的生活觀。盧克萊修是古羅馬文學史上著名的智者,維吉爾曾稱羨慕他知曉事物的起因,是個“幸福的人”。
卡圖魯斯(前84年-前54年)生于意大利北部維羅那一個富有的家庭,經常出入羅馬上流社會,是黃金時代成就最高的抒情詩人。他是堅定不移的共和派,曾公然反對過愷撒,曾創作過許多辛辣的諷刺短詩。卡圖魯斯的詩作現存116首,他善用警句式的語言表達濃郁熱烈、復雜微妙的感情。他的抒情詩對后世歐洲許多偉大詩人都產生過影響。
維吉爾(前70年-前19年)是古羅馬最偉大的詩人,其史詩《埃涅阿斯紀》是西方文學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詩。維吉爾出生于農民家庭,其抒情詩充滿浪漫的田園風光。代表作品包括《牧歌》、《農事詩》和《工作與時日》,主要抒發對愛情、時政以及鄉村生活的種種感受。然而,維吉爾成就最高的作品卻是史詩《埃涅阿斯紀》。全詩計12卷,長達近萬行,是遵照奧古斯都的旨意創作出來的。史詩講述特洛伊王和女神維納斯所生之子埃涅阿斯到意大利建立新王朝的故事,歌頌羅馬祖先建國的功績和羅馬的光榮。詩人把埃涅阿斯寫成愷撒和屋大維的祖先,因而肯定了屋大維的“神統”。維吉爾在創作《埃涅阿斯紀》的時候雖有意摹仿荷馬史詩,但全詩強調使。
命感、責任感,洋溢著嚴肅、哀婉和悲天憫人的情調,是典型的羅馬風格。在語言特色和藝術手法上,《埃涅阿斯紀》辭藻華麗,行文略顯呆板。維吉爾對后世的影響是巨大的。但丁認為維吉爾最有智慧,最了解人類,因而在《神曲》中讓他作為地獄和煉獄的向導。斯賓塞的《仙后》和彌爾頓的《失樂園》也有模仿《埃涅阿斯紀》的痕跡。
黃金時代的另一位偉大的作家是奧維德(前43年-18年),年輕時曾在羅馬學習修辭。不過成年以后,他卻并沒有按照父親的意愿成為訴訟師而是成為一位詩人。他的代表詩作包括《愛情詩》49首以及《愛藝》和《古代名媛》。然而奧維德最著名的作品則是神話詩《變形記》,以史詩格律寫成,包括250個神話故事,集希臘、羅馬神話之大成,為后世文學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和創作靈感。《十日談》、《坎特伯雷故事集》等故事集都在框架上模仿《變形記》。此外,但丁、莎士比亞、蒙田、莫里哀、歌德等大文豪的創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的影響。
散文
古羅馬的散文發源于加圖(前234-前149)的演說文,繁榮于“黃金時代”,即共和國末期和屋大維執政時期。這一時期羅馬的政治斗爭、階級矛盾一場激烈,統治階級的法律體系已經開始形成,這就使得許多政治家熱心于雄辯術的研究,致使散文這一文體得以迅速發展。
愷撒(前102年-前44年)是奧古斯都的養父,古羅馬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獨裁者,于前44年被共和派刺殺。他在散文上的貢獻主要包括歷史著作《高盧戰記》七卷和回憶他和龐培之間戰爭的《內戰記》三卷。其散文語言簡潔凝練,樸實無華,體現了和西塞羅迥異的風格。
白銀時代(17年-130年)
屋大維死后的一百年間,史稱羅馬文學的“白銀時代”。這一時期羅馬在政治上不斷衰弱,內部矛盾日趨激烈,其文學發展的特點是宮廷趣味日趨濃厚,崇尚文風的花哨和濫用修辭,使得文體顯得逼擠、臃腫。這一特點在2世紀前半葉達到高潮。貴族青年以公開朗誦空洞無物的詩歌為時髦,文學更成為少數人的消遣。白銀時代成就最高的文學樣式是反映奴隸主下層思想的諷刺文學和反映舊共和派不滿情緒的作品。
詩歌
盧肯(39年-65年)是白銀時代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創作了繼《埃涅阿斯紀》之后最優秀的史詩《法薩利亞》。馬提阿利(40-104)則是這一時代最優秀的碑銘體詩人,主要詩作是《碑銘體詩集》(一譯《警句詩集》)12卷,1500余首。其風格短小精悍,含蓄突兀,富于機智和幽默。朱文納爾(60-127)則以諷刺詩著稱。他長于借古喻今,詩風嚴峻而尖銳,其詩句“即使沒有天才,憤怒出詩句”已經成為名言。19世紀歐洲資產階級革命高漲的年代,朱文納爾的作品受到人們極大的重視,席勒、雨果和別林斯基都曾給予他很高的評價。
戲劇
塞內卡(4年-65年)是古羅馬最重要的悲劇作家,他受斯多葛哲學影響,精于修辭和哲學,并曾擔任過著名暴君尼祿的老師。他主張人們用內心的寧靜來克服生活中的痛苦,宣傳同情、仁愛。他一生共寫過9部悲劇和1部諷刺劇,多半取材自希臘悲劇。其作品風格崇高嚴肅,夾雜大量的道德說教,使得其筆下的對話和人物都缺乏真實感。其代表作是悲劇《特洛伊婦女》。塞內卡晚年因參加元老院貴族反對尼祿暴政而被尼祿賜死。
散文
這里的“散文”并非現代文學上所講的狹義上的散文,而是泛指拉丁語文學中的“散文體”,和詩體相對,包括散文、小說、傳記文學和編年史等。
從嚴格的意義上說,歐洲文學史上“小說”這一體裁就誕生于古羅馬時期。彼特隆紐斯(生卒不詳)的《薩蒂里卡》是傳奇式小說,現存兩章殘篇,廣泛記錄了意大利南部半希臘化城市流行的享樂生活。書中人物語言符合方言特點,文筆典雅,機智風趣。盡管其形式和傳統意義的小說還存在差別,但學術界還是傾向于將它看作歐洲文學史上的第一部流浪漢小說。
然而公認的“小說之父”卻是阿普列尤斯(124年-175年),他出生于北非的軍官家庭,曾漫游各地,研究過哲學和幻術。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小說《金驢記》,用自敘形式寫成,是西方文學史上第一部產生了深遠影響的長篇小說。
在編年史和傳記文學方面,代表人物包括塔西佗(55年-118年)、普魯塔克(46年-120年)和蘇維托尼烏斯(69年-140年)。
塔西佗是共和貴族派的最后一個代表,主要著作包括《歷史》和《編年史》。這兩部著作雖然都是歷史著作,卻具有強烈的文學性,其歷史觀源于“個人創造歷史”,其中對歷代帝王將相的實錄描寫非常真實且具感染力。普魯塔克的代表作品是《希臘、羅馬名人傳》,記載從半神話人物一直到1世紀的羅馬皇帝的生平,莎士比亞、歌德等人均曾從中取材創作。但這部著作在史實上有諸多失真的地方,從19世紀之后影響力逐漸減弱。蘇維托尼烏斯則著有《羅馬十二帝王傳》,記述了羅馬社會及自愷撒到圖密善共12個皇帝的概況,行文樸實流暢,是古羅馬文學中難得的不事辭藻的作品。此外,他還著有《名人傳》,后世對古羅馬文學家的生平的了解幾乎都出自此書。
古希臘早期自然哲學四大學派:
1、伊壁鳩魯學派
伊壁鳩魯派宣揚無神論,認為人死魂滅,這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大進步,同時提倡尋求快樂和幸福。但他們所主張的快樂決非肉欲物質享受之樂,而是排除情感困擾后的心靈寧靜之樂。伊壁鳩魯派生活簡樸而又節制,目的就是要抵制奢侈生活對一個人身心的侵襲。
2、懷疑學派
懷疑學派否認任何事物有美與丑、正當與不正當之分,否定美的認識與藝術認識的任何客觀性。認為建立在傳統習慣基礎上的美與丑的判斷與真理無關。反對古希臘羅馬以來關于藝術具有教育作用、凈化作用的觀點,認為音樂不能陶冶性情。
3、斯多葛派
斯多葛派認為世界理性決定事物的發展變化。所謂"世界理性",就是神性,它是世界的主宰,個人只不過是神的整體中的一分子。所以,斯多葛學派是唯心主義的。
在社會生活中,斯多葛派強調順從天命,要安于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要恬淡寡欲。自稱是世界主義者,打破了模告希臘人和野蠻人之間的傳統界限,宣揚人類是一個整體,只應有一個國家,一種公民,即宇宙公民。而這個國家也應由智慧的君主來統治。
4、犬儒主義
犬儒學派認為:人們的苦痛分兩種,一種源自物質,另外一種是精神。精神上的幸畢碼念福快樂才是真正的滿足。認為人類社會不公產生的本身不是階級,而是家庭。即子女與父母關系的確立,丈夫和妻子對對方的唯一認同,家庭,子女,配偶的相對性是一切貪婪的根源,導致了社會的不公。
擴展資料:
古希臘道德哲學的重要階段:
古代對道德的思考始于公元前6世紀的第一批古希臘思想家,終于一千年之后的基督教思想盛行的5世手困紀。傳統將其區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叫做“前蘇格拉底時期”,主要包括德謨克利特和智者學派的思想,提出自然與法律的對立。這一時期有關倫理道德的思想豐富多姿,獨立于蘇格拉底派而存在(事實上,這些作者們是與蘇格拉底同時代的人,卻很不恰當地被劃分為“前蘇格拉底派”)。
第二階段包括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事實上,這三位哲學家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朋友和信徒,而亞里士多德則在柏拉圖學園學習了很長時間。
古代哲學的第三階段涵蓋了所有“希臘化”哲學,其中包括斯多葛學派、伊壁鳩魯學派和懷疑學派三大支柱。這些學派的思想之所以留存久遠,與后人的致力發展有關。比如斯多葛學派的主要著作就是由塞內卡和馬克·奧勒留在克里西波斯和芝諾創立該學派的六個世紀之后編撰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伊壁鳩魯學派。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懷疑學派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斯多葛學派。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犬儒主義
參考資料:中國社會科學網-古希臘人如何回答我們的道德困境。
希則讓臘后蘇格拉底時期的四個哲學流派的最后一個:斯多葛學派。前面我們分享了另外三個思想學派:伊壁鳩魯學派、犬儒學派和懷疑主義學派。
在后蘇格拉底時期,這些學派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人文主義,他們關注的重點從大自然轉向了人類自身的幸福和快樂,比如主張“快樂主義”的伊壁鳩魯學派;主張淳樸自然生活的犬儒學派,以及主張不做任何決定,懸置判斷的懷疑主義學派。雖然他們的思想主張不同,但是他們的共同目的都是追求人類的幸福。這一時期的哲學思想和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思想非常不同。
前面我們的文章講過,在古希臘的哲學思想大概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泰勒斯提出“水是世界的本原”開始,標志著人類開始理性認識這個世界,此后的古希臘5,6世紀,有一大批自然主義傾向的思想家,比如提出“火本原論”的赫拉克利特、提出“原子論”的德謨克利特、提出“存在論”的巴門尼德等等。這一時期的思想主義是關注外在的自然界。
第二階段是古希臘三位鼎鼎大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而這一時期還有一位重要的哲學家,那就是普羅泰戈拉,他首次提出了“人是萬物的尺度”,將古希臘哲學的研究反向從大自然和宇宙,拉回到了人類自身,他們開始討論知識的起源、人類的認知、人類的道德等等哲學問題,比如蘇格拉底提出的“認識你自己”、“知識即美德”等等,都是這一時期哲學思想的典型代表。
第三階段是從亞里士多德之后,古希臘從繁榮的頂峰逐漸走向衰落,古希臘經歷了長年的戰亂,在這種大背景下,這一時期的哲學思想也發生了轉變,他們從研究人類道德、知識的起源等等問題,轉而開始關注人類的幸福和快樂。而這一時期也產生了四大哲學流派:斯多葛學派、伊壁鳩魯學派、犬儒學派和懷疑主義學派。
說到斯多葛學派,有一個著名的觀點,和我們古代的道家思想非常類似,那就是“尊重自然規律”。斯多葛學派的創始人,芝諾說:“與自然相一致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自然指導我們走向作為目標的道德。”
斯多葛派強調順從天命,要安于自己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要恬淡寡欲,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幸福。所以,斯多葛學派強調人和自然的和諧共處,他們認為自然界的一切發展和變化都是有規律的、是符合理性的。用通俗的話來理解的話,就是: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此基礎上,好擾斯多葛學派對后世最大的影響是,他們首次提出了人人平等的觀念。他們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論證了天賦人權,人生而平等這一西方人文主義的核心理論。后世的近現代哲學家法國哲學家,在其經典著作《社會契約論》中進一步闡述了這一思想,提出了“人生而平等”的觀點。
好了,還是回到我們今天要了解的斯多葛學派,這個學派的創始是芝諾,當然這里要指出的是,這里的芝諾不是巴門尼德的學生芝諾,而是另外一個芝諾,他出生于大約公元前336~約前264年),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創立的學派,這個學派的名稱“斯多葛”,是因為他們經常在雅典集會廣場的畫廊聚眾講學,而這個廣場的名稱在古希臘語轉寫為(Stoa Poikile),翻譯過來就是斯多葛。
那斯多葛學派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呢?他的創始人芝諾當時接受了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論”觀點,同時也對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非常認同。前面我們講過,所謂邏各斯,就是宇宙萬事萬物背后的底層規律或者法則,和我們道家思想中的“道”有點類似,同時也可以引申為理性、尺度等等,這個概念是赫拉克利特最早引入哲學的。
因此芝諾相信,在復雜多變的現象背后,一定有一個普遍的法則,而這個法則是永恒不變的,因此他們思想中有順應自然的思想。同時,相信復雜多變世界背后有一些普遍的永恒的法則,這是斯多葛學派對“知識論”又一大的貢獻。柏拉圖認為知覺都是虛假的,斯多葛派反對這種觀點。他們認為知覺上雖然有一定的欺騙性,但是只要稍加用心,就能辨別真假。另外,他們認為一些先天的、普遍的原則是正確的。希臘的邏輯都是演繹的,演繹就要有出發點,這些出發點正確與否呢?這是一個老問題了。斯多葛派認為一些無可爭議的原則、先天的觀念可以作為出發點,這個觀點影響深遠。知識可以脫離于經驗,從純粹理性中獲得,這是理性主義者區別于經驗主義的重要觀點。
在道德倫理思想上,芝諾也接受了蘇格拉底的學說,最終形成了自己的斯多葛學派主體思想。斯孫襪局多葛學派相對于伊壁鳩魯的快樂哲學,他們更加保守,他們用理性節制自己的欲望,以達到心靈的安寧和幸福,所以,他們也可以說是一種禁欲主義思想。
斯多葛學派在公元前3世紀左右非常有名,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主要有三位:塞內卡、愛比克泰德、馬可·奧勒留,其實奧勒留是第一位哲學家皇帝,著有《沉思錄》,是學派晚期最著名的代表。
塞內卡出生在公元前4年左右,是古羅馬的政治家、悲劇作家和雄辯家,其主要著作包括:《道德書簡》、《美狄亞》、《俄狄浦斯》、等等。他的基本觀點是:對各種世俗的誘惑,我們都要保持一種不動心的態度。他有一句名言:愿意的被命運領著走,不愿意的被命運拖著走。有一種聽天由命的消極態度。愛比克泰德一開始是一位奴隸,后來因為才華出眾,精通哲學,被主人釋放了,但正因為他之前的痛苦經歷,成為了他一生的財富。另外一位斯多葛主義哲學家是,最后一位羅馬“五賢帝”時期的皇帝奧勒留,他精通哲學,有驍勇善戰,他一生都遵循道德的準則,并寫下了著名的《沉思錄》。
好了,今天對斯多葛學派的主要介紹就是這些,斯多葛學派是古希臘后蘇格拉底時期重要的四個學派之一,他們繼承了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的觀點,認為,'邏各斯'是一個貫穿萬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自然界的一切發展和變化都是有規律的、是符合這個理性的;所以人應該尊重自然和順應自然。同時指出,人類都是具有理性的,人和自然界一樣都產生于最高的理性:邏各斯,從而得出人人平等的結論,對后世的西方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