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星座混凝土的配比比例是多少合格
大家好,本文將圍繞混凝土的配比比例是多少合格展開說明,混凝土的配比比例是多少合適是一個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事情,想搞清楚混凝土的配比比例是多少啊需要先了解以下幾個事情。
混凝土的配比比例: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現場砂子含水率為m,石子含水率為n,則施工配合比調整為: 1:(x-y*m-z*n):y*(1+m):z*(1+n)。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原則: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能夠滿足施工的需要。
2、混凝土的強度能夠滿足設計的要求。
3、混凝土應有良好的耐久性。
4、在滿足上述的要求時,盡量減少成本,增加效益。
擴展資料:
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配、調整與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混凝土試配時應采用工程實際使用的原材料,每盤混凝土的最小攪拌量不宜小于25L。
2、試配時,首先應進行試拌,先檢查拌合物自密實性能必控指標,再檢查拌合物自密實性能可選指標。當試拌得出的拌合物自密實性能不能滿足要求時,應在水膠比不變、膠凝材料用量和外加劑用量合理的原則下調整膠凝材料用量、外加劑用量或砂的體積分數等,直到符合要求為止。
3、混凝土強度試驗時至少應采用三個不同的配合比。當采用不同的配合比時,其中一個應為本規程第5.2.2條中第2款確定的基準配合比,另外兩個配合比的水膠比宜較基準配合比分別增加和減少0.02;用水量與基準配合比相同,砂的體積分數可分別增加或減少1%。
4、制作混凝土強度試驗試件時,應驗證拌合物自密實性能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并以該結果代表相應配合比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標。
5、混凝土強度試驗時每種配合比至少應制作一組試件,標準養護到28d或設計要求的齡期時試壓,也可同時多制作幾組試件。
按《早期推定混凝土強度試驗方法標準》JGJ/T 15早期推定混凝土強度,用于配合比調整,但最終應滿足標準養護28d或設計規定齡期的強度要求。如有耐久性要求時,還應檢測相應的耐久性指標。
6、應根據試配結果對基準配合比進行調整。
7、對于應用條件特殊的工程,宜采用確定的配合比進行模擬試驗,以檢驗所設計的配合比是否滿足工程應用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間的比例關系。
有兩種表示方法:
一種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種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
另一種是用單位質量的水泥與各種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來表示,例如前例可寫成:C:S:G=1:2.3:4.2,W/C=0.6。
01 C20
水:175kg
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為:0.51:1:1.81:3.68。
02 C25
水:175kg
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為:0.44:1:1.42:3.17。
03 C30
水:175kg
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為:0.38:1:1.11:2.72。
在以標號表達混凝土強度分級的原有體系中,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用“R”來表達。
根據有關標準規定,建筑材料強度統一由符號“f”表達。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為“fcu”。其中,“cu”是立方體的意思。而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以“fcu,k”表達,其中“k”是標準值的意思。
混凝土配制強度應按下式計算:
fcu,0≥fcu,k+1.645σ。
其中:σ——混凝土強度標準差(N/mm2)。取σ=5.00(N/mm2);
fcu,0——混凝土配制強度(N/mm2);
fcu,k——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N/mm2),取fcu,k=20(N/mm2);
經過計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
混凝土配比是要根據混凝土的型號來決定的。
1、C15的混凝土,每立方所需要加入的水、水泥、沙子、石子,分別為175kg、284kg、702kg、1351kg,比例則是0.61:1:2.47:4.76。
2、C20的混凝土,每立方所需要加入的水、水泥、沙子、石子,分別為175kg、343kg、621kg、1261kg,比例則是0.51:1:1.81:3.68。
3、C25的混凝土,每立方所需要加入的水、水泥、沙子、石子,分別為175kg、398kg、566kg、1261kg,比例則是0.44:1:1.42:3.17。
4、C30的混凝土,每立方所需要加入的水、水泥、沙子、石子,分別為175kg、461kg、512kg、1252kg,比例則是0.38:1:1.11:2.72。
混凝土配比注意事項
混凝土配料是指把水泥、碎石、砂、水和規定加入的外加劑按一定要求的比例進行組合。混凝土配料是混凝土進行施工前的第一道工序,也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第一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應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確保混凝土工程質量,且達到經濟合理的目的。因此應緊緊圍繞以下四項基本要求展開。
(1)施工性能混凝土拌和物應具備滿足施工操作的和易性。
(2)力學性能硬化后的混凝土應滿足工程結構設計或施工進度所要求的強度和其他力學性能。
(3)耐久性硬化后的混凝土應滿足與使用條件相適應的耐久性,如抗凍性、抗滲性、耐磨性等。
(4)經濟性能應在保證混凝土全面質量的前提下,盡量節約水泥,合理利用原材料,降低成本。
混凝土的配比比例:水泥:水:砂子:石子=1:x:y:z,現場砂子含水率為m,石子含水率為n,則施工配合比調整為: 1:(x-y*m-z*n):y*(1+m):z*(1+n)。
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據水泥、石子、以及砂的質量和含水率確定的,混凝土等級分為查C15、C20、C25、C30、C35、C40等C后面數字越大,強度越高,一般規范要求樓板混凝土不應低于C20,且不應高于C40,因為混凝土強度越高越脆。
設計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要求:
(1)滿足混凝土設計的強度等級。
(2)滿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和易性。
(3)滿足混凝土使用要求的耐久性。
(4)滿足上述條件下做到節約水泥和降低混凝土成本。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原則:
(1)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能夠滿足施工的需要。
(2)混凝土的強度能夠滿足設計的要求。
(3)混凝土應有良好的耐久性。
(4)在滿足上述的要求時,盡量減少成本,增加效益。
;?????
??????1、混凝土配合比一般在三分之一左右。
??????2、按照目前國內砼技術規范要求,C10砼能達到每平方米承受1000噸(100萬公斤)的重量,即便是C5也能達到100噸/平米(10萬公斤/平米),這樣的砼隨便就能配制出來,根本用不著按C50砼要求配制。
??????3、即便是C5也能達到50噸/平米(5萬公斤/平米)補充:一般工程的C20砼配合比每盤用料:P32.5水泥50公斤;水27.5公斤;砂子106公斤;石子174公斤;折合大概體積比為——水泥1:水0.5:砂子2:石子1.55。
??????4、混凝土等級分為查C15、C20、C25、C30、C35、C40等C后面數字越大,強度越高。一般規范要求樓板混凝土不應低于C20,且不應高于C40,因為混凝土強度越高越脆。
不同強度混凝土配方比例是有差異的,比如說C15混凝土的配合比為246千克的水泥,767千克的沙子,1199千克的石子,175千克的水,即1比3.12比4.87比0.71。
混凝土入模施工時要避免全部倒入模板內,否則就會沖擊、損傷模板,特別是澆筑高度超過兩米的時候,必須使用專業的材料來處理才行。混凝土配置完畢以后,必須要在5個小時內全部用光,這樣能夠避免在施工的時候出現冷縫,并且兩次澆筑的時間差不可以大于半個小時,否則就會降低混凝土的質量。
混凝土注意事項
混凝土外加劑可達到改善混凝和易性、提高強度、調節凝結時間、改善耐久性的效果。應根據的使用目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藝、氣候條件等:結合混凝土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對水泥的適應性等因素,通過實驗確定其類型和用量。
另外砂石質量必須符合混凝土各標號所用砂石質量標準的要求。混凝土強度只有在溫度、濕度在正常范圍條件下才能保證正常發展,應按施工規范的規定給予養護,夏季要防暴曬脫水,冬季保濕防凍害。
混凝土的配料比例:混凝土拌合物三相所占的體積大致為,固相占總體積的73%~84%、液相占15%~22%、氣相占1%~5%。
三相的體積并非一成不變,在建筑后的凝結硬化過程中,三相所占的體積將不斷的發生變化,但終凝以后變化減少,表現為總體積和液相在減少,而氣相卻在增加,主要是液相流失、蒸發和被固相所吸收造成。
另外,三相的體積也會隨環境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三相體積的改變是混凝土產生裂縫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混凝土產生終凝之前較為明顯(即通常認為隨行收縮,干燥收縮等引起的裂縫),但這種裂縫如果在澆筑后及時采取有效的養護措施,能夠獲得明顯的控制效果。
滿足耐久性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不僅要滿足結構設計提出的抗滲性、耐凍性等耐久性的要求,而且還要考慮結構設計未明確的其他耐久性要求,如嚴寒地區的路面、橋梁,處于水位升降范圍的結構,以及暴露在氯污染環境的結構等。
為了保證這些混凝土結構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不僅要優化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同樣重要的工作就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前,應對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進行優選,選用良好的原材料,是保證設計的混凝土具有良好耐久性的基本前提。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混凝土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