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5生活七律的押韻是怎么回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七律的押韻是怎么回事,以及七律押韻規則 一三五,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押韻嚴格。全篇四韻或五韻,一般逢偶數句押韻,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個字要同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
還要求按韻書中的字押韻。原則上只能用本韻,不能用鄰韻;即使稍微松一點,也只允許入韻的首句可以用鄰韻,叫作“借韻”。七言律詩根據首句是否押韻,可分為首句入韻和首句不入韻兩種格式,其中首句入韻為正格,與五言律詩不同。
擴展資料:
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況下,以兩個音節(兩個字)為一個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據首句頭兩字的平仄,七言律詩分為平起和仄起兩體。
根據平仄律,七言律詩有四個標準句型:
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
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這四種句型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七言律詩。
七律是格率詩,兩個字一個音節。在用韻上有嚴格的要求。
一、必須一韻到底,一首詩中不能夠換韻。
二、首句仄起平收的,第一句就必須入韻。如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最后一個字必須壓韻。
三,其他的每聯的最后一個字是平聲的必須壓韻。
四、韻腳至少要按詩韻新編里的規則,不能亂來。
律即七言律詩的簡稱。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聲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韻到底,當中不換韻。
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按照規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七律有四個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
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第一種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
說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二種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為第一種格式后半首的重疊。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
第三種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第四種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為第三種格式后半首的重疊。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一般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韻腳要大體一致
“青爐煮水斗新茶,綠水相沏展嫩芽。”這句很符合還都押a這個音。
后三句有些不太符合規律
七律有四個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
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第一種格式: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
說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二種格式:首句平起仄收式,為第一種格式后半首的重疊。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
第三種格式: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第四種格式:首句仄起仄收式,為第三種格式后半首的重疊。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七律即七言律詩的簡稱。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聲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韻到底,當中不換韻。 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按照規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什么叫對仗呢?首先要符合讀音平仄相對的格律——上句某字位是平聲,下句對稱字位就必須是仄聲;反之,上句某字位是仄聲,下句對稱字位就必須是平聲。然后,必須符合詞性、詞義對稱的格律,即對稱字位的字詞只能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如有違律,則不能算律詩。 七律格律較嚴,二、四、六、八句要押韻,三四句、五六句要對偶。 七律有四個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 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說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首句平起仄收式 為第一種格式后半首的重疊。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首句仄起仄收式 第三種格式后半首的重疊。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編輯本段]基本句式 七律有四個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 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說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首句平起仄收式 為第一種格式后半首的重疊。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首句仄起仄收式 第三種格式后半首的重疊。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〇〇●●句◎〇⊙●●〇〇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七言律詩對格律要求非常嚴謹,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稱為“首聯”,三、四句稱為“頷聯”,五、六句稱為“頸聯”,七、八句稱為“尾聯”。
二、押韻嚴格。全篇四韻或五韻,一般逢偶數句押韻,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個字要同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一韻到底,中間不換韻。還要求按韻書中的字押韻。
三、講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況下,以兩個音節(兩個字)為一個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據首句頭兩字的平仄,七言律詩分為平起和仄起兩體。
四、要求對仗。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七言律詩以首聯、尾聯都不對仗為常格。
擴展資料
七言律詩盛唐杜甫手中成熟。其格律嚴密,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由八句組成,每句七個字,每兩句為一聯,共四聯,分首聯、頷聯、頸聯和尾聯,中間兩聯要求對仗。代表作品有崔顥的《黃鶴樓》、杜甫的《登高》、李商隱的《安定城樓》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詩體格律
七言律詩
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格律嚴密.發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沈佺期、宋之問時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時期.律詩要求詩句字數整齊劃一,律詩由八句組成,七字句的稱七言律詩. 七言律詩是律詩的一種.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因其格律嚴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必須對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聲.分五言、七言兩體.七字的稱七言律詩,簡稱七律.。
律詩每首有四聯(即八句),每句五個字的是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每句七個字的是七言律詩,簡稱“七律”.律詩的第一、二句稱為“首聯”,三、四句稱為“頷聯”,五、六句為“頸聯”,七、八句為“尾聯”.“頷聯”和“頸聯”必須對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個字必須同韻.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為唐代新興的詩體,因與古體有別而得名.近體詩分為絕句、律詩二種,四句為絕句,八句為律詩.。
詩體格律
基本句式
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聲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韻到底,當中不換韻.。
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按照規定,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 。
七律有四個基本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了兩字是平仄,稱之為平仄腳);
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了兩字是仄平,稱之為仄平腳);
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了兩字是仄仄,稱之為仄仄腳);
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了兩字是平平,稱之為平平腳). 。
這四種句式是律詩平仄格式變化的基礎,由此構成七言律詩的四種基本格式.。
第一種格式
首句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〇〇●●句◎〇⊙●●〇〇韻 。
說明:〇表示平;◎表示平可做仄;●表示仄;⊙表示仄可做平.。
第二種格式
首句平起仄收式
為第一種格式后半首的重疊.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〇〇●●句◎〇⊙●●〇〇韻。
第三種格式
首句仄起平收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〇〇●●〇韻◎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第四種格式
首句仄起仄收式
為第三種格式后半首的重疊.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〇〇●●句◎〇⊙●●〇〇韻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〇⊙●〇〇●句⊙●〇〇●●〇韻?。
七言律詩之韻
我們先講近體詩,后講古體詩,這是因為徹底了了解了近體詩之后,才能更好地了解古體詩.。
第一,古體詩既然是以不受近體詩格律的束縛為其特征的,我們就必須先知道近體詩的格律。
是甚么,然后能知道甚么是古體詩.第二,自從有了律詩以后,古體詩也不能不受律詩的影。
響,所以要先了解律詩,然后能知道古體詩所受律詩的影響是甚么.。
古人寫律詩,是嚴格地依照韻書來押韻的.韻書的歷史,這里用不著詳細敘述.清代一般人。
常常查閱的《詩韻集成》、《詩韻合璧》等韻書,不但可以說明清代律詩的押韻,而且可以。
說明唐宋律的用韻.一般人所謂“詩韻”,也就是指這個來說的.。
《佩文詩韻》共有106個韻:平聲30韻,上聲29韻,去聲30韻,入聲17韻.律詩只可以用平。
聲韻,所以我們在這一節里只談平聲韻;至于仄聲韻,留待下文講古體詩時再行討論.。
在韻書里,平聲分為上平聲、下平聲.平聲字多,所以分為兩卷,等于說平聲上卷,平聲下卷,沒有別的意思.。
律詩的四聯,各有一個特定的名稱,第一聯叫首聯,第二聯叫頷聯,第三聯叫頸聯,第四聯叫尾聯。我們讀《全唐詩》中的五律、七律,可以看出中間兩聯講對仗的占大多數;所以按照正體頷聯和頸聯則須對仗,首聯和尾聯可對可不對。絕句、排律的首聯也是可對可不對,中間各聯都須對仗,最后一聯亦可對可不對。律詩的四聯。
逢雙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與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復就形成了節奏感。但是逢單卻可反可不反,這是因為重音落在雙數音節上,單數音節就相比而言顯得不重要了。
對句相對、鄰句相粘:組成近體詩的句子是以兩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類推)稱為一聯,同一聯的上下句稱為對句,上聯的下句與下聯的上句稱為鄰句。簡言之,近體詩的構成規則就是:對句相對,鄰句相粘。
對句相對:是指一聯中的上下兩句的平仄剛好相反。如果上句是:仄仄平平仄,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同理,如果上句是:平平平仄仄,下句就是: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聯,其它各聯的上句不能押韻,必須以仄聲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韻,必須以平聲收尾,所以五言近體詩的對句除了第一聯,只有這兩種形式。七言的與此相似。第一聯上句如果不押韻,跟其它各聯并無差別,如果上、下兩句都要押韻,都要以平聲收尾,這第一聯就沒法完全相對,只能做到頭對尾不對.。
鄰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來是相同,但由于是用以仄聲結尾的奇數句來粘以平聲結尾的偶數句,就只能做到頭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聯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下一聯的上句要跟上一聯的下句相粘,也必須以平聲開頭,但又必須以仄聲收尾,就成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為什么鄰句必須相粘呢?原因很簡單,是為了變化句型,不單調。如果對句相對,鄰句也相對,就成了: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第一、第二聯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謂齊梁體律詩,就是只講相對,不知相粘,從頭到尾,就只是兩種句型不斷地重復。唐以后,既講對句相對,又講鄰句相粘,在一首絕句里面就不會有重復的句型了。
詞的平仄押韻
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詞,又稱長短句。人們為了便于記憶和使用,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有時候,因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個格式又有幾個詞牌。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
楊慎在《詞品》中評曰:“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
七律的平仄格律:
(1)平仄腳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腳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腳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腳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個類型,這四個類型也可以構成兩聯,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聲與平仄:
四聲,是指漢語中的四種聲調。聲調是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其中,高低和升降是主要因素。
古代漢語有四個聲調:平、上、去、入。平聲就是詩歌中的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就是詩歌中的仄聲,按照字義,仄,就是不平的意思。
現代普通語里,已經沒有入聲了,在一些方言里,還保留得有入聲和古音,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覺得用粵語讀古詩特別好聽,很多我們現在讀起來不押韻的詩用粵語讀起來就押韻了,因為粵語保留了很多入聲字,粵語也跟古代漢語比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