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8游戲源于三國演義中的成語有哪些
大家好,給大家分享一下源于三國演義中的成語有哪些,很多人還不知道這一點。下面詳細解釋一下。現在讓我們來看看!
三國演義的成語如下:
1、【張燈結彩】掛上燈籠,系上彩綢。形容節日或有喜慶事情的景象。
2、【招兵買馬】舊時指組織或擴充武裝力量。后比喻組織或擴充人力。
3、【擇主而事】事:侍奉。舊指選擇明主,為他辦事。
4、【坐視不救】坐視:坐著看。見別人遇到困難或危險,坐在一旁看著不去援救。
5、【掌上觀文】見“掌上觀紋”。
6、【執鞭隨鐙】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隨左右。
7、【指南攻北】猶聲東擊西。
8、【指囷相贈】囷:圓形的谷倉。指著谷倉里的糧食,表示要捐贈給他人。形容慷慨資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9、【知遇之恩】給予賞識和重用的恩情。
10、【自有公論】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眾自然會有評論。
11、【一面之詞】爭執的雙方中一方所說的話。
12、【養精畜銳】養:休養;蓄:積蓄;銳:銳氣。保養精神,蓄集銳氣。
在中國《三國演義》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名著人們不僅熟知三國故事,三國人物,就是在日常的交談中,人們也大量使用于三國故事,三國人物有關的成語俗語。
單刀赴會。本是寫蜀漢荊州守將關羽只身前往充滿敵意的東吳參加會談。現在用來表達獨身一人前往敵營的意思。
大意失荊州。本事寫關公麻痹輕敵,被東吳陸遜長途奔襲攻占了荊州。現在用來表達,因麻痹大意而造成重大失誤。
舌戰群儒。本是寫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前夕,只身前往東吳說服孫吳集團同心抗曹。現在用來表述以出色的辯才使眾人折服。
空城計。本來是寫諸葛亮以詐術嚇退司馬懿。現在用來泛指力量,空虛而騙過對方的方針策略。
除了以上,還有,走麥城,過五關斬六將,身在曹營心在漢,三顧茅廬,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賠了夫人又折兵,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樂不思蜀,等等。
1、青梅煮酒(曹操、劉備)
2、三顧茅廬(劉備、諸葛亮)
3、初出茅廬(諸葛亮)
4、錦囊妙計(諸葛亮)
5、樂不思蜀(劉禪)
6、才高八斗(曹植)
7、舌戰群儒(諸葛亮、東吳眾將)
8、力排眾議(孫權、東吳眾將)
9、草船借箭(三國演義:諸葛亮、曹操。
三國志:孫權、曹操)
10、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出師表)
11、身在曹營心在漢(徐庶)
12、桃園結義(劉、關、張)
13、刮骨療毒(關羽、華佗)
14、單刀赴會(三國演義:關羽、周瑜+東吳眾將。
三國志:魯肅、關羽+荊襄眾將)
有關三國演義的成語大全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身在曹營心在漢
欲擒故縱
樂不思蜀
刮骨療毒
計收姜維
計取陳倉
苦肉計
江東赴會
呂布戲貂禪
擊鼓罵曹
蔣干盜書
走馬薦諸葛
張飛賠罪
設連環計
義放曹操
桃園結義
水淹七軍
諸葛亮吊孝
轅門射戢
黃忠請戰
回荊州
橫槊賦詩
三英戰呂布
曹操獻刀
單騎救主
馬躍檀溪
初出茅廬
過五關斬六將
捉放曹操
大意失荊州
三國歸晉
火燒連營
赤壁大戰
草船借箭
三顧茅廬
畫餅充饑
望梅止渴
妄自菲薄
智取陳倉
七擒七縱
六出祁山
舌戰群儒
單刀赴會
得隴望蜀
負重致遠
出言不遜
兵貴神速
吳下阿蒙
斷頭將軍
車載斗量
勢如破竹
老牛舐犢
如嚼雞肋
堅壁清野
巢毀卵破
顧曲周郎
一身是膽
超群絕倫
七步之才
才占八斗
空城計
如魚得水
髀肉復生
如飲醇醪
步步為營
偃旗息鼓
七步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