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2育兒筆畫最多的前十個漢字有哪些
大家好,本文將圍繞筆畫最多的前十個漢字有哪些展開說明,筆畫最多的前十個漢字是什么是一個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事情,想搞清楚筆畫最多的漢字是哪個漢字?需要先了解以下幾個事情。
筆畫最多的字前十名是:龘、靐、齉、齾、龗、龖、鱻、麤、郁、吁。
1、龘(dá),形容龍騰飛的樣子,《玉篇》音沓。龍行龘龘也。
2、靐,讀作bìng,漢字生僻字、不規范漢字,雷聲的意思 。
3、齉,拼音:nàng,漢語二級字, 意指鼻子不通氣,發音不清。
4、齾,拼音:yà,基本字義: 缺齒。(器物)缺損:“每行凡七十九字,其下多斷~不存。”挫損。又音:è,基本字義:野獸吃剩的東西。
5、龗,拼音:líng,龍。古同"靈",神靈。
6、龖,拼音:dá,字是兩個繁體的龍字組成的,屬于龍字部,用作名詞時表示雙龍,用作形容詞時為龍騰飛的樣子,現在寫作"龘",也指五龍;震,龖之赫,霆之砉。
7、鱻 ,拼音:xiān,三條魚,味道鮮美。這個字讀作鮮,同時,也是鮮的異體字。
8、麤,拼音:cū,段玉裁注;鹿善驚躍,故從三鹿。引申之為鹵莽之稱。
9、郁,拼音:yù,基本釋義:隆盛;繁多。幽深。阻滯;閉塞。
10、吁,拼音:yù,呼喊;呼告。和諧;和順。
世界上筆畫最多的字前十名有:龘,靐,齉,龗,龖,鱻,郁,吁,齾,麤。
龘,讀作“dá”,筆劃達48劃,形容龍騰飛的樣子,屬于生僻字、三疊字,不僅是中國一般字典中筆畫最多的一個字,也是中國最難寫的漢字、世界上筆畫最多的字之一。該字隸屬龍部,古代同“龖”,是“龖”字之異體字。在中國現存最早字典《說文解字》中,“龖”解作“飛龍”。
在中國古代第一部由政府主修的韻書《大宋重修廣韻》中,該字義為“龍飛之狀”,龍騰飛的樣子。除此,該字也是全世界所有常用語言中,極為少見筆劃相當多的單音節單字;亦是現今中文電腦中,不必另外造字,即可用電腦編碼顯現中,筆劃最多的漢字。
靐,讀作“bìng”,筆劃達39劃,雷聲的意思,漢字生僻字、不規范漢字。自“雷”人在網絡流行后,“靐”又被應用到網絡用語,衍生為很“雷”的意思,意為“丑或爛等負面形容到了極點而使人驚詫懾服”。
雷的意思與更早一些的網絡用語“暈”,“絕倒”,“faint”等比較相似,但是更強調驚詫的程度。雷的內涵與惡搞,腦殘及山寨等文化有密切關系,這類次文化的極品都可以被稱為雷。
筆畫最多的十個漢字如下:
1、龘,讀作“dá”,筆劃達48劃。
2、靐,讀作“bìng”,筆劃達39劃。
3、齉,讀作“nàng”,筆劃達36劃。
4、麤,讀作“cū”,筆劃達33劃。
5、鱻,讀作“xiān”,筆劃達33劃。
6、爨,讀作“cuàn”,筆劃達30劃。
7、飍,讀作“xiū”,筆劃達27劃。
8、纛,讀作“dào”,筆劃達25劃。
9、驘,讀作“luó”,筆劃達23劃。
10、饕,讀作“tāo”,比劃22劃。
中國筆畫最多的字排名如下:
1、筆畫高達172畫的漢字
中國這個筆畫最多的字念huang(第二聲),它一共有172畫,這個字是比較少見的,而且人們也是很少使用的,因為它是一種古字,所以我們在電腦上是無法打出來的。這個字看著像是很多字組成在一起的感覺,目前對它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可能混亂對它來說也是一種解釋,這個字看著真的是太復雜了。
2、筆畫高達160畫的漢字
這個有160畫的漢字讀lai(第四聲),這個字在《集韻》中解釋是“雷”的古字,是由四個“雷”組成的。
3、筆畫高達128畫的漢字
128畫的漢字也是“雷”的古字,它是由16個田字會和8個回字組成的。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字是非常對稱的,讓人看起來也是非常舒適的,并沒有給人一種非常復雜的感覺,也會讓人更好的去接受。這個字在《玉篇》、《釋文》和《楚辭·九歌》等文章中皆有出現。
4、筆畫高達84畫的字
由3個大寫的中國字“龍”和3個大寫的中國字“云”組成,共84畫。中國古字,表示龍在飛翔;日本漢字,收錄于日本的TRON計劃,是迄今為止TRON計劃筆畫最多的字。
5、筆畫高達64畫的字
其不同寫法的筆畫數在54至71畫之間不等,(biang二聲),陜西一種特色面食的意思;關于此字的寫法,亦有口訣可記:“一點一橫長,言字當中梁,兩邊水裊裊,中間一匹馬在扛;東邊長,西邊長,心作底,月搭墻,關公出來踢一腳,婆婆出來戳一刀,一個小孩飛上墻。”
6、筆畫高達48畫的字
雙龍。龍騰飛的樣子。
7、筆畫高達39畫的字
讀bing(四聲)。自"雷"人在網絡流行后,"靐"又被應用到網絡用語,衍生為很"雷"的意思。
8、筆畫高達36畫的字
鼻子不通氣,發音不清。
9、筆畫高達35畫的字
拼音ya(四聲),第一個意思是缺齒。第二個意思是(器物)缺損:“每行凡七十九字,其下多斷~不存。”
10、筆畫高達34畫的字
讀音是ling,二聲,是靈的繁體字形式,“龗”。
最難寫的簡體的中國漢字:
1、龘(dá)筆畫數:51。
2、靐(bìng)筆畫數:39。
3、齉(nàng)筆畫數:36。
4、齾(yà)筆畫數:35。
5、麤(cū)筆畫數:33。
6、龖(dá)筆畫數:34。
7、龗(líng)筆畫數:34。
7、鱻(xiān)筆畫數:33。
9、爩(yù)筆畫數:33。
10、(biáng)筆畫數:56。
相關信息:
據記載,中國的漢字是上古時代的華夏族人發明創造的,大約有五千年的歷史。不過目前確切的來說,只能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這個時期有了商朝的甲骨文。按時間計算,應該是公元前1300年+公元2018年,也就是產生于3300多年前。
漢字從古代發展至今,關于筆畫最多的漢字一直是個爭議問題。就在幾年前,中國語言研究院正式宣布,目前漢字中筆畫最多的字是由4個中國繁體漢字“龍”組成,讀音為zhé,一共64畫。意思是嘮嘮叨叨,話多,是“詟”的異體字,收錄于《漢語大詞典》、《中華大字典》、《字匯和字匯補》《康熙字典補》中。
雖然官方公正了,但并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因為還是有一些漢字的筆畫遠遠多于64畫。
文字的發明是件很艱辛的工程,耗時長久,動輒幾百至幾千年,其產生的基本條件是農業文明的發展。階層社會有記錄事務的需求,而富余的財富才可供養文字工作人員。一個地區一旦形成系統的文字書寫系統,便基本扼殺相鄰地區獨立創造文字的可能。
齉nang四聲,鼟teng一聲,。
鼴yan三聲,齇zha一聲,
巉chan二聲,鬣lie四聲,
耰you一聲,龢he二聲,
灝hao四聲,氍qu二聲
1、中樞 ?
造句:這還解釋了為什么大多數女人的筆跡要比男性的更清晰可辨??因為女人特定的語言中樞是預先就設定好的,所以說話和書寫的語言能力更佳。
解釋:在一事物系統中起總的主導作用的部分:電訊~|交通~。
2、鼻中隔 ?
造句:許多耳鼻喉科醫師施行鼻中隔成形術時對鼻甲要么進行手術要么不作處理,而且手術方式很大程度上依賴外科醫生的臨床判斷。
解釋:把鼻腔分成左右兩部分的組織,由骨、軟骨和黏膜構成。
3、地中海氣候 ?
造句:馬德里此番是連續第二次申奧,希望借助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的經驗和宜人的地中海氣候,來贏得2016年奧運主辦權,但外界普遍認為馬德里的勝算不大。
解釋: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多出現在緯度30度至40度左右的大陸西岸。以地中海沿岸最典型,故名。
4、初級中學 ?
造句:如今,她的女兒就讀于私立寄宿學校,正在為進入一所頂尖初級中學準備入學考試。陳女士本人已經重返工作崗位,在一家石油公司擔任中層經理。
解釋:我國實施的前一階段的中等教育的學校。簡稱初中。
5、中碳鋼 ?
造句:該方程不僅適合微合金中碳鋼的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而且也適合高碳微合金鋼的珠光體組織和低碳微合金鋼的鐵素體組織。
解釋:碳素鋼的一種,含碳量在0.25??0.6%之間,主要用于制造鋼軌和機器零件。
6、中生界 ?
造句:該研究探索了中生界油藏的成藏規律,形成了老油田新層系的研究模式,具有指導遼河盆地內部中生界的勘探的意義。
解釋:地層系統上的第四個界,是中生代所形成的地層,分為三疊系、侏羅系和白堊系。參看〖中生代〗。
7、卒中 ?
造句:結論??:我們的數據表明:有選擇的阻斷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關鍵性信號通路,會帶來不同的關于卒中后果和出血并發癥方面的影響。
解釋:見〖中風〗。
8、中子星 ?
造句:也就是說,那些最小的黑洞恐怕真是轉瞬即逝或者壓根就沒存在過。這使得最大的中子星與由最小質量恒星產生的黑洞間存在巨大的差距。
解釋:中子態的恒星,是由質量相當大的恒星演變而來。中子星自轉速度很快,并輻射出周期性的脈沖形式的無線電波。
9、中級 ?
造句:這個團體不是正式的組織或者委員會,這個“團隊”代表著從高級到中級再到直線經理的每一個管理人員,但他們不是行政領導團隊的成員。
解釋:介于高級和初級之間的:~人民法院。
10、中道 ?
造句:文化間哲學也因此成為可能,作為單一文化主義和多元文化主義之間的中道,為我們在這個文化多元的世界提供了一個合適的選擇。
解釋:(1)半路;中途:~而廢。(2)<書>中庸之道。參看〖中庸〗。
中國漢字筆畫最多的字如下:
1、爨(cuàn)。
讀過歸有光的《項脊軒志》的人大部分都認識這個字,古代兄弟分家過日子叫分居異爨,它含有燒火煮飯的意思,在書面語里它還指“灶”。除此之外,它還是一個姓氏。
2、齉(nàng)。
這個字還是比較常見的,意思是鼻子不通氣,發音不清。比如“他感冒了,說話有點齉”。
3、龖(dá)。
最新出版的修訂本《漢語大詞典》收錄了4個繁體龍字合并的字,共有64畫,是我國漢字中筆畫最多的。
以前出版的《漢語大字典》只收錄了兩個繁體龍字合并的字。但《中華大字典》、《字匯和字匯補》和《康熙字典補》中均收錄了字。
4、纛(dào)。
指古代軍隊里的大旗。這個字在古詩文里還是比較常見的,比如“柳營出號風生纛。(許渾《中秋夕寄大梁劉尚書》)”。
5、璩(qú)。
書面語中指“玉環”,另外這也是一個姓氏,如果你身邊有姓璩的,就會認識這個字。說到姓璩的,其實與這個字同音的姓還有很多,比如瞿姓,還有蘧姓,都是這個音。
中國漢字之最的字:
1、乙(yǐ)筆畫最少的漢字。
“乙”讀yǐ,是天干的次位,通常指第二位,但亦有作分類用,如乙類、乙種等。(當然“一”也是最少筆畫的漢字)。
2、猋(biāo)最鬧的漢字。
“猋”讀作“標”,字形很明顯,三條狗糾纏在一起,表示狗群奔跑的樣子。引申一步,便派生出迅速、飆升的意思。
3、掱(pá)最無賴的漢字。
“掱”讀作“爬”。典型的“三只手”,從別人身上竊取不義之財。“掱手”一詞,變成了“四只手”,仍然脫不了“賊皮”,讀作“扒手”。
4、赑(bì)最昂貴的漢字。
“赑”讀作“必”。表示“用力的樣子”,圖錢圖利,怎么能不費勁?另作像龜的動物,“龍生九種之一”。
5、犇(bēn)最牛的漢字。
“犇”,讀“奔”,也是“奔”的異體字。三頭牛碰面的場面,意味奔跑、急匆匆的意思。
纛(dào),指古代軍隊里的大旗。這個字在古詩文里還是比較常見的,比如“柳營出號風生纛。(許渾《中秋夕寄大梁劉尚書》”)
璩(qú),書面語中指“玉環”,另外這也是一個姓氏,如果你身邊有姓璩的,就會認識這個字。說到姓璩的,其實與這個字同音的姓還有很多,比如瞿姓,還有蘧姓,都是這個音。
饕餮(tāo tiè),傳說中一種兇惡貪吃的野獸,現在常用來比喻兇惡的人或貪吃的人。另外蘇軾曾寫過美食作品《老饕賦》,估計吃貨們都讀過,所以應該認識這個字。
藳(gāo),收藏盔甲、弓矢的器具,也有“儲藏”意。
傳說中的饕餮
以上這些都是依舊保持原形的,沒有被簡化字替代的漢字,還有一些已經淘汰或者被簡化字取代了,這一類筆畫繁多的字就更多了。比如被人們盛傳的有160個筆畫的漢字:
“雷”的古字
這個字讀作“léi”,共有160畫!據說這是史上具有最多筆畫的漢字,《集韻》中解釋,它是“雷” 的古字。不過早已淘汰了!類似的字還有:
“詟”的異體字
這個漢字讀作zhé(64畫),由4個中國繁寫漢字“龍”組成,意為“嘮嘮叨叨,話多”,是“詟”的異體字,收錄于《漢語大詞典》《中華大字典》《字匯和字匯補》《康熙字典補》。
這個漢字普通話讀“zéi”,意為“盜賊”,72畫。
這個漢字讀作zhèng(64畫),由4個繁體的“興”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