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0汽車武漢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旅游景點
大家好,小編為大家解答武漢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旅游景點的問題。很多人還不知道武漢屬于哪個省哪個市哪個縣,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武漢所屬的省:湖北。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是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武漢市淡水資源豐富,水域面積是全國大城市第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為全國平均水平40倍,全球人均水平10倍。
位置境域:
武漢市位于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
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最東端位于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端位于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于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于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截至2019年末,武漢市土地面積8569.15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812.39平方千米。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武漢。
截至2019年,武漢隸屬于湖北省。
截至2019年,湖北省全省有12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39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其中3個省直管市),37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
省轄市依次是武漢市、黃石市、襄陽市、荊州市、宜昌市、十堰市、孝感市、荊門市、鄂州市、黃岡市、咸寧市、隨州市,自治州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武漢,簡稱“漢”,俗稱“江城”,位于中國中部、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江交匯處,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是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湖北省省會。
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在平面直角坐標上,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形如一只自西向東翩翩起舞的彩蝶。
武漢的最東邊在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邊在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邊在江夏區湖泗街均堡村,最北邊在黃陂區蔡店街李沖村。
擴展資料:
武漢歷史悠久,早在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先民們就在這水網之域繁衍生息,用石制器具拓現遠古文明。
黃陂區盤龍湖畔的盤龍城,筑于商代,距今約有3500年的歷史。東漢末年,江北先后稱曲陽縣、沌陽縣、漢津縣、漢陽縣(606年),江南先后稱汝南縣、江夏縣(589年)。
自漢以降經南北朝至元、明,武漢成為水陸交通樞紐,商賈輻輳。明代中期成化年間,由漢陽龜山之南入江的漢江主道改由山北入江,由此而形成漢口新鎮,奠定了武漢三鎮的地理基礎。
明末清初,漢口以商業大鎮卓立華中,與北京、蘇州、佛州?并稱“天下四聚”,又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
清康熙四年(1665年),清政府在漢陽門外白鱔廟下設“常關”,征收國內商貨通過稅。清咸豐七年?(1857年),湖廣總督官文又分設宗關(今漢口上茶庵)、漢關(今漢口下茶庵)等10個征稅關卡。
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后,漢口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1861年3月,漢口正式對外開埠。漢口對外開放后,湖廣總督官文上奏清政府于1862年1月1日設立江漢關,并于次年正式征收關稅。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分漢水以北地置夏口廳,治所即今漢口。至此,漢口與漢陽城區、武昌城區統稱“三鎮”。
1889年,張之洞出任湖廣總督后,在漢施行洋務“新政”,興辦工廠和學校,編練新軍,民族工業乘勢得到發展,為武漢近代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使武漢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
1911年10月10日,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在武漢爆發,建立了湖北軍政府,推翻了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926年12月,國民政府遷都武漢。1927年1月,漢口、武昌合并為武漢市,劃為京兆區。
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武漢市正式建置。三鎮合并建制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6月改為湖北省轄的省會城市,1984年5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為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計劃單列市。
1986年12月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2年7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對外開放城市。
2007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文批準設立武漢城市圈(位于湖北東部,以武漢市為龍頭,由武漢市和周邊黃石市、鄂州市、黃岡市、孝感市、咸寧市、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等9個城市組成,
土地面積5.78萬平方千米,人口3123萬人,圈域生產總值占湖北生產總值總量的61%,集中了湖北工農業、交通建設、文化教育的精華部分)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
2010年1月,國務院《關于同意支持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批復》,使東湖高新區成為繼中關村后中國第二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也是中部地區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2010年11月國務院批準,同意武漢吳家山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商務部同意武漢吳家山經濟開發區更名為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至此,武漢市正式形成了三大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分立三鎮鼎足開發的局面。
2015年,武漢市被國家定位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同年7月,武漢城市圈獲批成為首個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2016年,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國家發改委發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明確支持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同年,《武漢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復。6月,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重點布局三大城市群,將武漢列為超大城市,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2017年武漢蟬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再次奪得“長安杯”,榮膺首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中國旅游休閑示范城市,成功入選世界設計之都,再次獲得C40城市(致力于應對氣候變化、城市碳低排放的國際城市聯合組織)的“城市的未來獎”。
參考資料來源:湖北省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參考資料來源:武漢市人民政府—地理位置。
湖北省,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地處中國中部地區,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陜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介于北緯29°01′53″—33°6′47″、東經108°21′42″—116°07′50″之間,東西長約740千米,南北寬約470千米,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占中國總面積的1.94%。最東端是黃梅縣,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來鳳縣,最北端是鄖西縣。
武漢是湖北省。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湖北省省會。最東端位于新洲區徐古鎮將軍山村,最西端位于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于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于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下轄13個行政區,6個功能區,156個街道、1個鎮(新洲區鳳凰鎮)、3個鄉,2個行使社會事務管理職能的辦事處。
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近代史上數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湖北簡介
湖北省,簡稱“鄂”,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地處中國中部地區,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陜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占中國總面積的1.94%。共轄12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
湖北省地勢大致為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略呈向南敞開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總面積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區占20%,屬長江水系。湖北省地處亞熱帶,全省除高山地區屬高山氣候外,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湖北
武漢屬于湖北省,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在城中交匯,形成武漢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四分之一。
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漢文化: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春秋戰國以來,武漢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明清時期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天下四聚之一。
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近代史上數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湖北省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中國內陸地區最繁華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中心城市。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北郊的盤龍城遺址作為武漢建城開端,距今有3500年歷史。民國時期漢口高度繁榮,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于上海,位居亞洲前列。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1] 地處中國腹地中心,江漢平原東部。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2] 。
武漢市幅員面積8494.41k㎡,下轄7個中心城區和6個遠城區,2014年末常住人口1033.80萬人[3] 。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2217.6平方公里,[4] 占地約四分之一,構成了具有的濱江濱湖水域特色的生態環境。[5] [2] 。
武漢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全國重要的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6] 是承東啟西、接南轉北的國家地理中心,[7] 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8] 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9] 是中國鐵路大型中轉站[10] 及內河重要港口[11] 。
武漢是中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數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國城市第三;[12] 2013年全市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已達到118.33萬人,居全國第一。
武漢是屬于湖北省,湖南省的省會,是市。
拓展資料:
武漢簡介: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也是中央軍委武漢聯勤保障基地駐所。全市下轄13個市轄區,總面積8494.41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1091.4萬人。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中心城區一分為三,形成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水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構成了武漢濱江濱湖的水域生態環境。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擁有55條國際和地區航線,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四大洲的城市。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盤龍城遺址有3500年歷史。春秋戰國以來,武漢地區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清末洋務運動促進了武漢工業興起和經濟發展,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武漢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發祥地,武昌起義作為辛亥革命的開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發布的《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將武漢列為超大城市;同年12月,國家發改委明確要求武漢加快建成以全國經濟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四大功能為支撐的國家中心城市。
2019年10月,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行。
參考資料:武漢市人民政府-《大江大湖大武漢》
武漢市屬于湖北省,武漢市現為湖北省省會,是中部唯一的副省級城市,華中地區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國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