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9育兒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有哪些做出奉獻的事跡
大家好,本文將圍繞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有哪些做出奉獻的事跡展開說明,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他們分別有什么貢獻是一個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事情,想搞清楚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有哪些做出奉獻的人需要先了解以下幾個事情。
1、鄧稼先
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為了我國研究原子彈,在一次實驗失敗的時候,冒著被輻射的危險,只做了簡單的防護措施,然后親自抱起原子彈的部分碎片,使得我們得到了寶貴的數據。
但是一個星期后,他的身體就出現了多種癌細胞,最后很快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2、布魯諾
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他勇敢地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他到處熱情宣傳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把哥白尼的學說傳遍了整個歐洲。他成為反教會、反經院哲學最堅決、最勇敢的戰士。
1600年2月6日,宗教裁判所判處布魯諾火刑,布魯諾以輕蔑的態度聽完判決書后,正義凜然地說:“你們對我宣讀判詞,比我聽判詞還要感到恐懼”。最后,52歲的布魯諾在熊熊烈火中英勇就義。
他死后,教會甚至害怕人們搶走這位偉大思想家的骨灰來紀念他,匆匆忙忙把他的骨灰連同泥土一起拋灑在臺伯河中。
3、居里夫人
1934年,著作《放射性》(兩卷)寫成,1935年年出版。約里奧居里夫婦在居里夫人指導下,發現人工放射性。1934年6月,住進上薩瓦省桑塞羅謨療養院。7月4日,以惡性貧血癥(由鐳引起)逝世于療養院。
托貝醫生寫下了這樣的報告:“他所得的疾病是一種發展迅速、伴有發燒的繼發性貧血。骨髓沒有造血反應,可能是因為長期積累的輻射量造成的傷害。”聞此噩耗,她最喜歡的一個學生喬治·福尼埃寫到:“我們失去了一切。”
4、塞爾維特
西班牙醫生,文藝復興時代的自然科學家,肺循環的發現者。1553年,他秘密出版了《基督教的復興》(Christianism Restitutes)一書,在此書中,他用一元論的觀點,并闡述了上述有關肺循環的看法。
他的書,被天主教徒與基督教徒視為異端邪說,宗教裁判所對他進行緝捕并判處火刑。他拒絕放棄自己的觀點,于1553年在日內瓦被燒死在火刑柱上。他的所有著作也同他一起上了火刑場,通通被燒毀。
5、林俊德
林俊德是我國著名的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專家,一生都在為祖國的爆破事業而奮斗。
2012年解放軍總醫院的檢查結果證實林俊德罹患膽管癌晚期,但是他拒絕接受手術。病情突然惡化的林俊德被送入重癥監護室。醒來后,得悉生命留給自己的時間只能以日來計數后,他堅決要求搬出無法工作的重癥監護室,轉回普通病房。
轉回普通病房的林俊德出現完全腸梗阻,肚子充滿脹氣和腹水,心率每分鐘達130次。醫生建議做腸梗阻手術,林俊德再一次拒絕了。感到坐在病床上無法工作的林俊德,要求把辦公桌搬進病房。
林俊德已極度虛弱,脹氣和腹水使膈肌上抬,導致呼吸困難,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醫護人員提出要下床工作。病危的林俊德,在眾人的攙抬下,向數步之外的辦公桌,2小時后,已近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最終,林俊德離開人世。
為國家做出過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有錢學森、袁隆平、楊振寧、侯德榜。
(一)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因為其愛國主義精神及對提高國家地位作出的貢獻,所以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極高。跟其類似的科學家還有鄧稼先、錢三強等著名科學家。沒有他們的貢獻,我們的大國地位很難實現。
(二)袁隆平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他解決了世界性的糧食問題,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對全人類的貢獻巨大,讓中國人民吃飽飯,讓世界人民不挨餓,是全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三)楊振寧在是全中國物理成就第一人,并且其對中國的貢獻也非常巨大,由于其的回歸,作為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創始人,該研究院已在理論凝聚態物理、冷原子物理、理論計算機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匯聚了眾多國際一流學者。他還讓更多留美國學者的回歸,比較典型的是姚期智院士。
(四)侯德榜是著名科學家,杰出化學家,侯氏制堿法的創始人,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是世界制堿業的權威。
內容拓展
其實全國有近2000名院士,這些都是國家最頂尖的科學家,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各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而還有一些名教授、知名專家雖說不是院士,但一樣在為國家做貢獻。而我們也別忘記那些留學國外為人類做貢獻的科學家,雖說科學家有祖國,但科學是無國界的,只要是為全人類進步做出貢獻的科學家,一樣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參考資料──人才網《中國科學貢獻排名》
1、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的理論為核能的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為幫助對抗納粹,他曾在利奧·西拉德等人的協助下曾致信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直接促成了曼哈頓計劃的啟動,而二戰后他積極倡導和平、反對使用核武器,并簽署了《羅素—愛因斯坦宣言》。
愛因斯坦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之后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2、伽利略
伽利略是第一個把實驗引進力學的科學家,他利用實驗和數學相結合的方法確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學定律。1582年前后,他經過長久的實驗觀察和數學推算,得到了擺的等時性定律,接著在1585年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
離開比薩大學期間,他深入研究古希臘學者歐幾里得,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他根據杠桿原理和浮力原理寫出了第一篇題為《天平》的論文。不久又寫了論文《論重力》,第一次揭示了重力和重心的實質并給出準確的數學表達式,因此聲名大振。與此同時,他對亞里士多德的許多觀點提出質疑。
3、牛頓
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并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
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并推動了科學革命。
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頓運動定律。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望遠鏡,并基于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察,發展出了顏色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4、楊振寧
楊振寧(英語:Chen-Ning Franklin Yang,1922年10月1日–),中國理論物理學家,在統計力學和粒子物理學等領域貢獻卓著,在物理學界影響力很大。
他曾在抗日戰爭時的西南聯合大學念本科、碩士,后赴美念博士。他與李政道于1956年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恒理論,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最早的華人諾獎得主。
5、邁克爾·法拉第
邁克爾·法拉第(英語: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國物理學家,在電磁學及電化學領域做出許多重要貢獻,其中主要的貢獻為電磁感應、抗磁性、電解。
雖然法拉第沒有得到足夠的正式教育,卻成為歷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著名科學家的事跡和成就是以下幾個:
1、錢學森
為國家做出杰出貢獻的十位偉大科學家錢學森,漢族,吳越王錢镠第33世孫,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臨安。世界著名科學家,空氣動力學家。
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錢學森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2、李四光
為國家做出杰出貢獻的十位偉大科學家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
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勛,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3、袁隆平
為國家做出杰出貢獻的十位偉大科學家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與此同時,袁隆平提出并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
運用超級雜交稻的技術成果,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發表論文60余篇。2017年7月,任青島海水稻學院首席教授。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項剔除水稻中重金屬鎘的新成果。
為科學獻身的科學家有:
居里夫人
路易斯·斯洛汀
托馬斯.米基利
布魯諾
博格丹諾夫
伊麗莎白·福列希曼·阿夏姆
薛定諤
帕里·托馬斯
漢弗萊·戴維
李林塔爾
居里 皮埃爾
讓·弗朗索瓦·德羅齊耶
卡爾·威爾海姆·舍勒
李四光
科學研究是對自然界基本事實的發現、歸納、揭示的活動。它不僅有助于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并與自然和諧共處,還可以造福于社會,向人類展示進步的價值觀與發展觀。然而,未知領域充滿危險,從事科學研究必須有獻身精神,如果因為有危險便望而卻步、畏葸不前,那將會功虧一簣乃至前功盡棄、一事無成。在人類進步的歷程中,眾多科學家在這方面為后人做出了榜樣,他們以可歌可泣的獻身精神和自我犧牲精神,堅韌不拔地探尋奧秘、揭示真理推動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在這一充滿崎嶇和危險的領域,諸多科學家為人類科學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有的在科學探索實驗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尤其是有多位著名科學家是獻身于他們自己的創造發明。科學家們的努力和自我犧牲為后世的重大發現和重要發明鋪平了道路。
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華沙,世稱“居里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odowska Curie),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1903年,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由于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因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療癌癥。由于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
喬爾丹諾.布魯諾(Giordano Bruno,1548—1600年2月17日),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作為思想自由的象征,他鼓勵了16世紀歐洲的自由運動,成為西方思想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他勇敢地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并把它傳遍歐洲,被世人譽為是反教會、反經院哲學的無畏戰士,是捍衛真理的殉葬者。由于批判經院哲學和神學,反對地心說,宣傳日心說和宇宙觀、宗教哲學,這些在他所處的時代中,都使其成為了風口浪尖上的人物,1592年被捕入獄,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
埃爾溫·薛定諤(Erwin Schr?dinger,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奧地利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奠基人之一,發展了分子生物學。維也納大學哲學博士。蘇黎世大學、柏林大學和格拉茨大學教授。在都柏林高級研究所理論物理學研究組中工作17年。因發展了原子理論,和狄拉克(Paul Dirac)共獲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又于1937年榮獲馬克斯·普朗克獎章。
物理學方面,在德布羅意物質波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波動力學。由他所建立的薛定諤方程是量子力學中描述微觀粒子運動狀態的基本定律,它在量子力學中的地位大致相似于牛頓運動定律在經典力學中的地位。[1]??提出薛定諤貓思想實驗,試圖證明量子力學在宏觀條件下的不完備性。亦研究有關熱學的統計理論問題。在哲學上,確信主體與客體是不可分割的。主要著作有《波動力學四講》《統計熱力學》《生命是什么?——活細胞的物理面貌》等。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9B%E4%B8%BD%C2%B7%E5%B1%85%E9%87%8C/3675053?fr=aladdin&fromid=49701&fromtitle=%E5%B1%85%E9%87%8C%E5%A4%AB%E4%BA%BA。
從世界歷史來說,對人類發展進步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有很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有三個,第1個就是牛頓,第2個就是愛因斯坦,第3個就是當代物理學家霍金。
牛頓的出現,給力學帶來了質的突破,牛頓對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研究,直接是科學技術進入了現代化的發展軌道,科學第1次是可以量化的,力學和數學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牛頓的力學發現給資本主義國家帶來了第1次工業革命,大量的機械基于牛頓的級大原理,幾大定理被制造出來。使人類第1次從農業社會邁入了工業社會。
愛因斯坦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在微觀力學學方面對人類科學技術的突破,愛因斯坦聯署特斯拉對電學的研究,幫助人類從第1次工業革命邁入第2次工業革命,電的技術被得到廣泛的應用,人類第1次可以持續的利用電來完成工作。
雖然愛因斯坦一生都在和愛迪生做對抗,但是愛因斯坦在基礎理論知識方面完成的突破之后愛迪生在實際應用方面,做出了同樣大的貢獻,一個負責理論,一個負責實踐,這兩位在電的應用上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突破。
至于霍金,霍金對人類最主要的貢獻就是給現代人類科普了大量的宇宙學知識是人類的思想和目光不僅極限與地球之上,更望向了遼闊的宇宙,給人類在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礎。
1、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市,畢業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猶太裔物理學家。1900年畢業于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
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歲。
愛因斯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2、斯蒂芬·威廉·霍金
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出生于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盧伽雷氏癥),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獲得CH(英國榮譽勛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勛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
3、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逝世于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明家、企業家。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愛迪生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9名。
4、尼古拉·哥白尼
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享年70歲,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波蘭天文學家、數學家、教會法博士、神父。
在哥白尼40歲時,他提出了日心說,否定了教會的權威,改變了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當時羅馬天主教廷認為他的日心說違反《圣經》,哥白尼仍堅信日心說,并認為日心說與其并無矛盾,并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
哥白尼的“日心說”更正了人們的宇宙觀。哥白尼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巨人。他用畢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學,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5、瑪麗·居里
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于華沙,世稱“居里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 Sk?odowska Curie),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1903年,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由于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因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療癌癥。由于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