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1熱點功能模塊圖和功能結構圖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功能模塊圖和功能結構圖,具有一定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作用不同
模塊結構圖表現的是上下級模塊之間層次化的調用和控制關系;功能層次圖只展示任務的分解,不涉及數據的流動;
2、矩形框表示不同。
只表示上層任務可同哪些子任務協同完成,不管順序與調用;嚴格按層次畫出,不同任務的相同子任務也分別重畫。
方框代表一個模塊;方框之間的直線表示模塊的調用關系;尾部是空心圓箭頭表示傳遞的是數據;尾部實心圓箭頭表示傳遞的是控制信息。
3、連線不同。
可以說,功能層次圖實際上就是數據流程圖去掉數據處理外的所有其他元素,再按層次集成為一張完整的圖。
個矩形框代表一個模塊方框間的連線表示調用關系而不像層次方框圖那樣表示組成關系。
描述了軟件的模塊結構,表示了一個系統的層次分解關系;反映了模塊間的聯系以及塊內聯系;反映了模塊間的信息傳遞。
擴展資料
結構圖(SC):
描述了軟件的模塊結構,表示了一個系統的層次分解關系;反映了模塊間的聯系以及塊內聯系;反映了模塊間的信息傳遞。
1、組成元素:方框,內有名稱,表示模塊;直線,表示上層模塊對下層模塊的調用;尾部帶空心圓的箭頭,表示按方向傳遞的數據信息。尾部帶實心圓的箭頭,表示按方向傳遞的控制信息;
2、注意:層次圖和結構圖并不嚴格表示模塊的調用次序,層次圖和結構圖只表明一個模塊調用那些模塊,至于模塊內還有沒有其他成分則完全沒有表示。
(3)作用:描述模塊間參數交換情況、評價模塊間耦合情況、確定模塊間的接口。結構圖一般不列入設計文檔,只用于設計階段檢查模塊設計的正確性和模塊獨立性。
HIPO圖:
即層次圖+輸入/處理/輸出圖的英文縮寫,由一張H圖和一組IPO圖組成。
H圖,是給每個模塊加上編號的層次圖。IPO圖,要為H圖中的每個模塊畫一張IPO圖。通常將HIPO圖作為軟件結構的描繪,列入設計文檔。
系統結構圖:反映的是系統中模塊的調用關系和層次關系,誰調用誰,有一個先后次序(時序)關系。圖中的有向線段表示調用時程序的控制從調用模塊移到被調用模塊,并隱含了當調用結束時控制將交回給調用模塊.。
功能結構圖就是按照功能的從屬關系畫成的圖表,圖中的每一個框都稱為一個功能模塊。功能模塊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分的大一點或小一點,分解得最小功能模塊可以是一個程序中的每個處理過程,而較大的功能模塊則可能是完成某一個任務的一組程序。
功能結構圖是對硬件、軟件、解決方案等進行解剖,詳細描述功能列表的結構,構成,剖面的從大到小,從粗到細,從上到下等而描繪或畫出來的結構圖。從概念上講,上層功能包括 (或控制)下層功能,愈上層功能愈籠統,愈下層功能愈具體。功能分解的過程就是一個由抽象到具體、由復雜到簡單的過程。圖中每一個框稱為一個功能模塊。功能模塊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分得大一點或小一點。分解得最小的功能模塊可以是一個程序中的每個處理過程,而較大的功能模塊則可能是完成某一任務的一組程序。
它們的區別在于,功能范圍不同。
功能模塊圖的功能范圍是小于功能樹。
功能樹是由若干個功能模塊組成的。
就是函數,一個函數實現一個功能(就稱為功能模塊)
軟件功能模塊顯示的是軟件實現的代碼結構,硬件框圖顯示的是電路實現的組合結構,前者是功能實現的軟件表達,后者是功能實現的硬件表達,二者有機結合才能構成產品設計的完整解決方案。
用例圖和功能模塊圖不是一回事。用例圖是功能模塊圖的進一步細化!
至于畫功能模塊圖,我覺得應該在需求規格說明書中就應該畫!
功能結構圖設計過程就是把一個復雜的系統分解為多個功能較單一的的過程。這種分解為多個功能較單一的模塊的方法稱做模塊化。模塊化是一種重要的設計思想,這種思想把一個復雜的系統分解為一些規模較小、功能較簡單的、更易于建立和修改的部分,一方面,各個模塊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分別加以設計實現,另一方面,模塊之間的相互關系 (如信息交換、調用關系),則通過一定的方式予以說明。各模塊在這些關系的約束下共同構成統一的整體,完成系統的各項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