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0女性簡單介紹一下長城小學二年級的作文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簡單介紹一下長城小學二年級的作文,簡單介紹長城建筑小學2年級的題,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二年級簡單描寫長城如下:
篇一
到了長城的腳下,遠遠看去,高山上臥著一條彎彎曲曲的巨龍,又一看像一條大大的毛毛蟲,小點聲,它在睡覺呢。爸爸說:“不到長城非好漢。”我想:我要作一次好漢。我鼓起力氣向長城爬去。
我先登的是半米高的臺階,用石灰砌成的。往上爬是很陡的斜坡,走起來像得了恐高癥似的,我往下一看,我已登上了長城的腰部。我往上一看,看見了好漢碑,我興高采烈的跑呀跑,跑到了好漢碑前,我已經汗流浹背了,我一看我登上了長城最高處了。高高的山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
篇二
放假了,我和爸爸去北京旅游。我們游覽了我國偉大的長城。長城一共有三種,分別是海長城、路長城和山長城。長城的起點在秦皇島,終點在嘉峪關,長約6000千米。
我們爬的是聞名中外的山長城——八達嶺長城。我看見長城就像一條巨龍趴在起伏的山峰上。盡管天氣炎熱,坡高路陡,但我還是克服困難,一鼓作氣地登上了長城的頂峰,領取了“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證書”。在山頂上我有一種騰云駕霧的感覺。
可以這么介紹: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其中河北省境內長度2000多千米,陜西省境內長度1838千米。
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現存長城文物本體包括長城墻體、壕塹/界壕、單體建筑、關堡、相關設施等各類遺存,總計4.3萬余處(座/段)。
擴展資料:
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時期長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記載,但各朝各代在修筑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這些不同的名稱,有的在同一歷史時期互相通用,有的僅在某個歷史時期或某個地域用過。
在史書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況有兩種意義:一是用以表示關口要隘。這些被稱之為塞的關隘,有的就在長城之上,有的則在離長城很遠的地方。另一個意義是用以表示長城。如《史記·匈奴列傳》載:“漢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復繕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后漢書·烏桓傳》載:“秦筑長城,漢起塞垣。”
小學二年級簡單描寫長城可以從長城的外觀、形態、精神上等進行描寫。
一、我們爬上一座高大的敵樓朝下看,此刻巍峨的長城就像一條巨龍靜靜地匍匐在山崗上,而呼嘯的山風仿佛奔騰著的千軍萬馬。巨龍抵擋著敵人的侵襲,保證了中華民族的安全。
再看長城上努力攀爬著的人們,顯得那么渺小,這時媽媽鼓勵我說:“你看,我們已經爬了那么高了,可不能半途而廢啊!再加把勁,爬到頂上去。”爸爸也笑道:“加油啊,不到長城非好漢,我們都要做好漢。”
二、星期天,爺爺、奶奶帶我去北京,游覽了舉世聞名的長城。
長城建在連綿起伏的八達嶺上,它好像一條長龍,蜿蜒在崇山峻嶺之間。城墻非常厚,也非常高。據導游說,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有五萬多公里。當我們爬到八達嶺的頂峰時,已經是汗流浹背,氣喘喘吁吁。
我站在八達嶺的頂峰上,登上長城才感受到長城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和艱巨工程。風掀起了我的短發,有一個雕像很高大。放眼望去,游客們上上下下,熙熙攘攘。有白皮膚的、黑皮膚的、黃皮膚的,人們爭相拍照留念。
居高臨下,盡覽崇山峻嶺的壯麗景色。長城腳下長滿了花草樹木,小鳥在林間飛來飛去,蝴蝶在花間飛舞……簡直讓我目不假接。這情景讓我想起:“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古詩。長城是我們祖國的象征,我愛長城,我更愛偉大的祖國!
小學生介紹長城如下:
人們都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來北京游長城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今天,我們準備去長城一日游。
我們早上早早的就起床了,坐了兩個多小時的車才到達長城腳下。我們來的這段長城的名字叫一莫田峪。它坐落在北京懷柔區,這里風景優美,綠樹成蔭,世界著名的APEC會議就是在這里召開的。
開始爬長城了,長城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坡度,有的地方平緩,有的地方陡峭,竟然有些階梯都成90度的直角,這里人山人海,我還看到了許多外國人,看來連外國友人也想當一回中國的好漢啊!我們一行人有說有笑,我還和同來的小朋友來了一段爬長城比賽,不知不覺中我們就爬到了這段長城的最高點。
站在高處向遠方眺望,只見氣勢宏偉的長城隨著延綿起伏的山脈向遠處延伸,一眼望不到頭,像一條巨龍在云霧繚繞的山林中騰飛,我真佩服這些古人,在沒有吊車,沒有機械的情況下修了這么一座震驚中外的長城,那是多少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啊!。
今天我游覽了著名的長城,當了一回”好漢",我為我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最!。
小學生介紹長城可以這樣寫:
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也是中國和世界唯一的,雄偉的,壯觀的,工程艱苦的建筑之一。
長城是我們祖國的的象征,它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欲關,共有一萬三千多里長,是世界上最長的古代防御性建筑。
長城的城墻高低不一,平均約7.5米,長城還有重要的東西——烽火臺,烽火臺的作用很大,如果有軍隊來侵略,士兵就在在烽火臺上放火,提醒了自己的軍隊有抵抗的準備。
在秦朝,修長城的大多是囚犯、俘虜,后來連士兵,老百姓都參與了筑城。全國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參與了筑城。很多人因不堪過度的勞累、饑餓及疾病而死,但死后不但不立碑、不表彰,就連尸體也被當作建筑材料筑入長城中,故有“修萬里城,筑萬里人”之說。
所有筑城的材料完全憑勞動者的智慧和體力搬運上山。筑城用的大石條是通過山體的自然斜坡,在條石下放上滾木,利用當時的“土制”滑輪拖上山來。小型的磚石是通過“手遞手”的方式一塊一塊自山下傳到山上。
1、長城是人類最偉大的建筑工程,始建于二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之后連成萬里長城,后經漢、明兩代又增大規模修筑。
2、萬里長城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從北京出發,不過一百里就到長城腳下,這一段修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
3、長城是由關城、敵樓、煙墩、烽火臺、敵臺、墻臺、宇墻、垛口、望洞、射孔等組成的。烽火臺和煙墩是用來傳遞敵情的。
4、白天在煙墩上燃煙,煙堆的多少代表敵兵的數量。晚上看不見煙,就在烽火臺上生火。這種傳遞信息的方式,在那個時代是最迅速、最有效的,烽火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關于長城的短語如下:
1、我登上雄偉壯麗的長城,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2、長城綿延六千多公里,號稱“萬里長城”。
3、我們登上長城,環視周圍的景色。
4、我們在北京參觀了雄偉壯麗的長城,金碧輝煌的故宮……。
5、古老的長城經過整修,又煥發出青春。
6、登上長城,眺望塞外風光,心里感到無比暢快。
7、中國長城是馳名于世的偉大工程。
8、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用血汗筑成的。
9、登上萬里長城,我不禁心潮起伏,百感交集。
10、登上長城,眺望塞外,令人心曠神怡。
11、我登上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12、萬里長城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13、萬里長城和秦始皇陵兵馬俑,都是令人贊嘆的偉大奇跡。
14、我和媽媽去北京回來,讓我念念不忘的是萬里長城。
15、為了修筑長城,秦國勞民傷財,百姓怨聲載道,死傷無數。
16、舉世馳名:中國的萬里長城是舉世馳名的重大建筑。
17、這些外國游客,面對萬里長城的宏偉壯觀無不交口稱譽,驚嘆不已。
18、長城在地球上是絕無僅有的。
19、長城像一條巨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20、萬里長城盤踞于群山之巔,雄偉壯觀,氣勢磅礴。
1. 長城是人類最偉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朝統一中國后,它成為長城,然后在漢代和明代,它的建設規模越來越大。
2. 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13000多英里。它從北京出發,但是到長城腳下只有一百英里。這一段建在八達嶺上,高大結實。
3.長城由觀城、敵樓、煙扶壁、烽火臺、敵樓、城墻塔、建筑墻、垛口、瞭望孔、孔洞等組成。烽火臺和煙扶壁被用來傳達敵人的情況。
4. 白天在香煙扶壁上燃燒煙霧,香煙的數量代表敵軍的數量。如果你在晚上看不到煙,就在烽火臺上生火。這種傳遞信息的方式在那個時代是最快、最有效的,而烽火臺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長城是古代中國為抵御不同時期塞北游牧部落聯盟的侵襲,修筑規模浩大的隔離墻或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
現存的長城遺跡主要為始建于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長城遺址跨越北京、天津、山西、陜西、甘肅等15個省市自治區,總計有43721處長城遺產,長城也是自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單一建筑物。
文化意義:
長城是中國古代建造的最為宏大的工程之一,中國的歷朝歷代長城都發揮了很重要的防御作用,1987年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長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長城的存在,對古代中國來說,也是一個防御入侵的精神防線。
而在近代,中國人以長城作為中國的象征。在今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中,有“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歌詞,號召人們在國家最危急的時刻,抵御入侵。
1、長城,是不同時期的古代中國的為抵御不同時期的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筑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跡主要為始建于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東、內蒙等15個省市自治區,總計有43721處長城遺產。
2、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最偉大的奇跡,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與天安門、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征。
3、同時,長城于1987年12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7月7日,長城成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