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晦怎么讀怎么組詞,具有一定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晦[huì]
陰晦;隱晦;晦澀;晦氣;晦明;晦冥;韜晦;晦朔;晦暝;悖晦。
釋義
晦[huì]:農歷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夜晚;昏暗不明;不順利,倒霉。
組詞
陰晦?[ yīn huì ]:陰暗;陰沉。
隱晦?[ yǐn huì ]:含糊、不易理解、不明朗或不清楚;有歧義而意義不清楚或不明確的。
晦澀?[ huì sè ]:文辭等隱晦,不流暢,不易懂。
晦氣?[ huì qì ]:倒霉;不吉利。
晦明?[ huì míng ]:黑夜和白晝;昏暗和晴朗。
造句
這篇文章中包含許多專此術語,讓學生們晦澀難懂。
雜文的言語有的隱晦曲折,言近旨遠;有的明白曉暢,酣暢淋漓。
子時,納米亞森林一片幽暗晦冥,到處充滿了一種沉悶壓抑的感覺。
媽媽的臉本來就布滿黑褐色汗斑,這時就越發顯得晦暗,皺得像個苦瓜。
所謂心理學,就是用艱深晦澀的說法,來解釋生活中簡單的道理。
晦 [huì]
蠅 [yíng]
線 [xiàn]
爨 [cuàn] ?
魑 [chī]
遞 [dì]
團 [tuán]
鬯 [chàng]
知識擴充
晦?[huì]
1、農歷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朔。
2、夜晚:~明。風雨如~。
3、昏暗不明:~暝。~暗。~澀(意義隱晦,文字僻拗)。隱~(意義不明顯)。
4、不順利,倒霉:~氣。
蠅[yíng]
多指蒼蠅。動物名。屬昆蟲類中的雙翅類。
上無枝上蜩,下無盤中蠅。——唐· 韓愈《秋懷詩》
又如:蠅頭小楷(非常小的正楷毛筆字);蠅頭細批(用小字密密批注);蠅附狗偷(比喻依附低俗下作的行徑);蠅營(如蠅到處營鉆。比喻贏小利而不休);蠅名蝸利(蒼蠅頭般的微名,蝸牛角樣的小利。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蠅利(比喻微小的利益);蠅頭小字(指極小的字);蠅聲蛙噪(蒼蠅、青蛙無休止地叫。比喻低劣的、無病呻呤的詩文)。
線[xiàn]
用絲、棉、麻、金屬等制成的細長可以任意曲折的東西:絲~。棉~。~圈。~材。~繩。
幾何學上指一個點任意移動所構成的圖形:直~。曲~。~條。
像線的東西:光~。視~。~索(a.事情的頭緒或門徑;b.文學作品中情節發展的脈絡或文章的思路)。戰~。生命~。
量詞,用于抽象事物,數詞限用“一”,表示極少:一~希望。
爨[cuàn]
燒火做飯:分居各~。
灶:“客傳蕭寒~不煙。”
中國宋雜劇、金院本中某些簡短表演的名稱:《講百花~》。《文房四寶~》。
演戲:“夫優伶~演,實始有唐《目連救母》之起。”
姓。
魑 [chī]
〔~魅〕傳說中指山林里能害人的怪物,如“~~魍魎”(指各種各樣的壞人)。
遞[dì]
傳送,傳達:傳~。投~。~送。~交。~眼色(以目示意)。呈~國書。
順著次序:~補。~變。~增。~減。~升。~降(jiàng )。
古代指驛車。
團[tuán]
圓形:~扇。~臍。
結成球形的東西:湯~。飯~。
把東西揉成球形:~煤球。
會合在一起:~聚。~圓。
工作或活動的集體組織:~體。~伙。集~。
軍隊的編制單位,營的上一級。
舊時某些地區相當于鄉一級的政權機關:~練。~丁。
量詞,用于成團的東西:一~槽。
鬯[chàng]
古代祭祀用的酒,用郁金草釀黑黍而成。
同“暢”。
晦澀讀作:huì sè
晦澀的解釋:
文辭等隱晦,不流暢,不易懂。現代的社論是措辭既復雜又晦澀的杰作。
詞語分解
晦的解釋:晦huì? ?部首:日。
農歷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晦朔。 夜晚:晦明。風雨如晦。 昏暗不明:晦暝。晦暗。晦澀(意義隱晦,文字僻拗)。隱晦(意義不明顯)。 不順利,倒霉:晦氣。
澀的解釋: 澀 (澀)sè?? 部首:氵。
不光滑,不滑溜:輪軸發澀。 一種使舌頭感到不滑潤不好受的滋味:苦澀。這個柿子很澀。 文字難讀難懂,不流暢:晦澀。生澀。澀訥。
近義詞
沉滯?艱澀?生澀
反義詞
通俗?深奧?明快?流暢?曉暢?暢達?高雅?典雅?高貴?朗潤。
用晦澀造句
1.現在人們都把晦澀當成聰明。
2.這會讓人以為是一本內容晦澀而詳盡的大部頭自傳。但正好相反,這本書簡短明了。
3.孫皓陽自己剛從學生時代過來,所以他很清楚該如何把晦澀難懂的物理公式說得深入淺出。
4.臨到要做結論時, 希思的話變得晦澀難懂起來。
5.恰克巨大的板球計劃沒能成行,他消失于晦澀陰暗、令人不快的環境中。
杜如晦晦,讀音: ?dù?rú?huì?huì。
1.杜
基本釋義
1.落葉喬木,果實圓而小,味澀可食,俗稱“杜梨”,亦稱“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擔或刻圖章。
2.阻塞(sè),堵塞(sè):~絕。~塞(sè)。~門謝客,防微~漸。
3.〔~撰〕憑自己的意思沒有根據地編造。
4.姓:~康(相傳最早發明釀酒的人,文學作品中借指酒)。
詳細釋義
〈名〉
(形聲。從木,土聲。本義:杜梨,棠梨,一種木本植物)。
同本義 [birch-leaf pear]。
〈動〉
堵塞
關門,封閉 。
2.如
基本釋義
1.依照順從:~愿。~意。~法炮制。
2.像,相似,同什么一樣:~此。~是。~同。~故。~初。游人~織。
3.比得上,及:百聞不~一見。自嘆弗~。
4.到,往:~廁。
5.假若,假設:~果。~若。假~。
6.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
7.與,和:“公~大夫入”。
8.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
9.用在形容詞后,表示動作或事物的狀態:突~其來。
10.表示舉例:例~。
11.應當:“若知不能,則~無出”。
12.〔~月〕農歷二月的別稱。
13.姓。
詳細釋義
〈動〉
(會意。從女,從口。本義:遵從,依照)。
同本義
〈介〉
按照
假如,如果
〈助〉
用于語末,相當于“然”
用于語末,相當于“焉”
3.晦
基本釋義
1.農歷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朔。
2.夜晚:~明。風雨如~。
3.昏暗不明:~暝。~暗。~澀(意義隱晦,文字僻拗)。隱~(意義不明顯)。
4.不順利,倒霉:~氣。
詳細釋義
〈名〉
(形聲。從日,每聲。本義:陰歷每月的最后一天)。
同本義
〈形〉
昏暗
義理深微;隱晦;含蓄
〈動〉
掩蔽;隱秘 。
參考資料
百度漢語:http://hanyu.baidu.com/s?wd=%E6%9D%9C&from=zici。
百度漢語:http://hanyu.baidu.com/s?wd=%E5%A6%82&from=zici。
百度漢語:http://hanyu.baidu.com/s?wd=%E6%99%A6&from=zici。
[辟] bì 同音字(畢)。
1. 君主:復辟。
2. 指君主招來,授予官職:辟召。辟引。辟書。辟除(征召推舉授官)。辟舉。
3. 古同“避”,躲,設法躲開。
4. 古同“睥”,睥睨。
[辟] pì 同音字(屁)。
1. 開發建設:開辟。
2. 駁斥,排除:辟邪。辟謠。辟蠹。
3. 透徹:精辟。透辟。鞭辟入里。
4. 法,刑:大辟(古代指死刑)。
[掣] chè 同音字(徹)。
1. 拉,拽:掣肘。掣后腿。風馳電掣。
2. 抽:掣簽。
[舫] fǎng 船:畫舫。游舫。石舫。舫樓(船樓)。同音字(紡)。
[晦] huì 同音字(會)。
1. 農歷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晦朔。
2. 夜晚:晦明。風雨如晦。
3. 昏暗不明:晦暝。晦暗。晦澀(意義隱晦,文字僻拗)。隱晦(意義不明顯)。
4. 不順利,倒霉:晦氣。
[瞰] kàn 同音字(看)。
1. 從高處往下看,俯視:鳥瞰。
2. 窺看。
3. 遠望:“東瞰目盡”。
[韜] tāo 同音字(掏)。
1. 弓或劍的套子。
2. 隱藏,隱蔽:韜光養晦(隱藏才能,收斂鋒芒,不使外露。亦作“韜晦”)。
3. 用兵的謀略:韜鈐。韜略。
[懸] xuán
1. 掛,吊在空中:懸垂。懸吊。懸梯。懸河。懸心。懸念(a.掛念;b.文藝作品對故事情2. 節發展和人物今后命運的伏筆)。懸梁刺股。
3. 沒有著落,沒有結束:懸斷。懸案。懸而未決。
4. 距離遠:懸隔。懸殊。
5. 危險:懸崖。懸乎(“乎”讀輕聲)。
6. 公開提示:懸賞。
1、晦庵拼音:[huì ān]。
2、晦庵是朱熹的號。
3、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中國南宋時期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
4、朱熹十九歲考中進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等職,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講學。晚年遭遇慶元黨禁,被列為“偽學魁首”,削官奉祠。慶元六年(1200年)逝世,享年七十一歲。后被追贈為太師、徽國公,賜謚號“文”,故世稱朱文公。
5、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他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學集大成者,閩學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稱為朱子。他的理學思想影響很大,成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學。
6、朱熹著述甚多,有《四書章句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說》《周易讀本》《楚辭集注》,后人輯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語象》等。其中《四書章句集注》成為欽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