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1熱點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實施方案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實施方案,具有一定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成都師范學院省級公費師范生鄉村振興是畢業后將回生源地,為鄉村地方經濟和教育服務。省級公費師范生在校期間免繳學費、住宿費,并享受生活補助。省級公費師范生實行服務期制度,凡錄取考生應按相關規定簽訂定向就業培養協議。
鄉村振興。公費師范生和鄉村振興計劃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鄉村振興計劃全稱是鄉村振興緊缺專業大學本科定向培養計劃,所以省屬師范和鄉村振興相比較,鄉村振興比較好。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持續抓緊抓好,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
鄉村振興就是發展鄉村經濟。
怎么發展鄉村經濟,無非就是找人找錢找資源。有人有錢有資源鄉村就振興啦!
怎么找。三步走。
一是摸底數。村里實際情況是什么,有多少人,多少地,多少錢?村里有哪些能干人,有哪些資源,區位優勢如何?想發展能干啥,能靠啥?
二是定方向。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可依靠的能人,也可以。方向一定不可隨便更改。發展說白了是積累的過程。正方向就是正向積累!負方向就是負面影響。好的方向可以凝心聚力,方向是旗幟,帶隊伍用的。方向不定就是內耗。
三是聚資源。要發展就得聚集各類資源。對發展有利的都是資源,人,錢,物,政策還有民心向背都是資源。想方設法聚集資源,形成資源聚集效應就鄉村振興啦!人可招人,錢可招錢,這是正向循環。
最后就是記住兩點。
一是永遠向前看。歷史不可改變,干成什么樣就什么樣。永遠向前看,千萬別走回頭路。
二是永遠大膽干。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無論前景如何,不要迷茫。先走兩步看看,爬山的時候,走幾步再看,風景大為不同!
鄉村振興教育是一項政府的政策,旨在通過基礎教育等措施來提高鄉村的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以及教育水平。
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內涵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鄉村振興包含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所以鄉村振興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久久為功求實效。
__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黨管農村工作,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
鄉村振興工作要堅持規劃先行原則,以規劃來統領、指導、驗收鄉村振興工作。鄉村振興規劃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堅持黨的領導、以國策實施為導向;生態為本、空間規劃為基礎;產業為核、現代產業體系構建為關鍵;鄉建特色、生態和諧宜居宜業;文化繁榮、傳統復興現代創新并舉;人才驅動、開放共享思維激活;組織保障、法治德治自治相得益彰;以人為本、村民生活幸福為根本追求;可持續發展、發揮內外動力系統的長效機制;跟蹤服務、強化規劃的穩定性和實施的可操行性。
鄉村振興規劃按照規劃的對象、范圍、目的,具體可以分為:區域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含省級、地市級、縣區級、鄉鎮級及其他區域發展共同體)、具體鄉村的鄉村振興規劃、鄉村振興項目規劃設計。每一類規劃的對象和重點不同,內容體系也有差異。
(一)區域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區域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是對一定區域內的鄉村振興工作做總體調查、研究、頂層設計、工作部署、任務考核等工作,要嚴格遵循以下原則:因地制宜、分類引導原則;多規合一,生態優先原則;產業主導,五項聯動原則;機制創新,政策落實原則;政府主導,村民主體原則。
區域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12個方面:。
1. 區域鄉村發展現狀調查分析。
區域內鄉村發展現狀調查,包括土地、人口、生產情況、民俗文化、歷史、地理、經濟發展、各類組織、特殊人群,也包括區域內涉農、涉鄉企業發展情況,規模性的產業發展情況等。
鄉村振興的現狀調查務必翔實、系統,采取表格化、問卷化的方法,并結合訪談、大數據比對等,要注意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在調查資料的基礎上,進行深度的縱向分析、橫向對比分析,建立區域鄉村發展數據庫。
鄉村振興導向的基礎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區域鄉村發展環境綜合分析;。
(2)區域鄉村土地及其利用現狀分析;。
(3)區域鄉村空間分析及分類研究;。
(4)區域鄉村建設現狀及特點分析;。
(5)鄉村人口結構及特殊人才群體分析;。
(6)鄉村產業現狀分析;
(7)鄉村歷史及傳統文化的傳承分析;。
(8)鄉村特色挖掘:特色資源、特色產業、特色人群等;。
(9)分片區(組團)資源對比分析;。
(10)區域鄉村與城鎮發展的結構關系分析。
2. 區域鄉村振興發展綜合研究。
在對鄉村資源和現狀進行系統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各項政策、外部發展、驅動因素,對區域鄉村的發展環境進行動態的觀察和分析,主要包括:。
(1)區域鄉村振興發展優劣勢分析;。
(2)區域鄉村振興發展機遇、挑戰分析;。
(3)區域鄉村振興發展環境動態分析;。
(4)鄉村振興發展的難點所在。
3. 確定總體思路,明確振興路徑。
明確區域鄉村振興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思路和突破性路徑,聚焦鄉村的發展動力。一般來說,該部分內容包括:。
(1)區域鄉村振興發展的指導思想;。
(2)區域鄉村振興發展的基本原則;。
(3)區域鄉村振興發展的總體思路;。
(4)區域鄉村振興發展的主要戰略;。
(5)區域鄉村振興經濟社會發展結構;。
(6)區域鄉村振興發展的路徑設計。
4. 空間管制與空間布局
在總體戰略指導下,根據鄉村的資源基礎和發展分析,進行空間管制規劃,確定區域鄉村發展的分區思路。
(1)區域鄉村振興空間管制要求;。
(2)區域鄉村振興空間布局思路;。
(3)區域鄉村振興發展空間布局;。
(4)分區發展指引。
5. 區域鄉村生態振興規劃
在生態文明發展的總體要求下,探索區域鄉村振興的生態式發展,對總體生態肌理、生活空間生態發展、生產空間及產業發展的生態化、生態空間的優化與保障等進行規劃。
(1)鄉村生態振興的總體思路;。
(2)鄉村生態空間梳理與有機再生規劃;。
(3)鄉村產業體系的生態發展規劃;。
(4)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深化攻堅規劃;。
(5)區域鄉村生態圈構建規劃。
6. 區域鄉村產業振興規劃
就區域鄉村發展層面,要因地制宜,對產業發展進行分類指導規劃,把握優勢,突出特色,著力構建動力充足的現代產業體系。
(1)區域鄉村產業振興的總體思路、目標與路徑;。
(2)鄉村產業振興發展的結構設計;。
(3)鄉村現代產業體系構建;
(4)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
(5)鄉村產業振興發展的保障;。
(6)村民深度參與、最大化共享機制規劃。
7. 區域鄉村文化振興規劃
鄉村文化振興的核心目標是提升鄉村精神文明水平,促進鄉村文化生活繁榮,激發文化生產的活力。
(1)區域鄉村文化振興目標;
(2)區域鄉村文化振興重點工程;。
(3)區域鄉村傳統文化復興路徑;。
(4)區域鄉村文化創新發展規劃。
8. 區域鄉村人才振興規劃
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建設立體、多元、復合的人才體系,是促進鄉村振興快速高效進行的基本驅動力。
(1)區域鄉村人才振興體系構建;。
(2)專家智庫及社會人才體系共建規劃;。
(3)返鄉就業創業人才體系規劃;。
(4)新村民、新鄉賢規劃;
(5)動態持續的人才培養機制規劃。
9. 區域鄉村組織振興規劃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工作實施的根本保障,組織振興規劃應該重點包括:。
(1)區域鄉村組織振興的基本原則、思路;。
(2)現代鄉村治理體系規劃;
(3)鄉村黨組織與黨員隊伍建設規劃;。
(4)鄉村法治體系規劃;
(5)鄉村自治體系規劃;
(6)平安鄉村建設規劃。
10. 區域鄉村振興戰略的領導與組織。
鄉村振興要堅持在黨的領導下進行,運用扎實、科學的工作方法,同時探索各項工作機制創新,保障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的落地實施。
(1)鄉村振興戰略的領導機制規劃;。
(2)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體系規劃;。
(3)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保障規劃;。
(4)鄉村振興戰略的考核機制規劃。
11. 重點示范性鄉村振興項目概念性規劃。
在區域內,選擇重點的、近期能夠啟動的、具有示范帶動意義的鄉村,進行深度規劃,進一步探索鄉村振興規劃的可操作性,并在區域內形成示范效應。
(1)重點示范鄉村的基本分析與示范意義;。
(2)重點示范鄉村的振興發展思路;。
(3)重點示范鄉村的生態振興規劃;。
(4)重點示范鄉村的產業振興規劃;。
(5)重點示范鄉村的鄉村建設提升規劃;。
(6)重點示范鄉村的文化振興規劃;。
(7)重點示范鄉村的人才振興規劃;。
(8)重點示范鄉村的組織振興規劃;。
(9)重點示范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規劃;。
(10)重點示范鄉村振興的保障體系規劃。
12. 區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和近期工作計劃。
規劃主體內容之后,要對總體規劃方案進行任務分解、節奏安排、主體責任安排等,形成規劃實施方案,并進一步根據地方實際,形成近期工作計劃。
(1)區域鄉村振興規劃實施方案;。
(2)區域鄉村振興近期工作計劃。
畢業自愿到農村基層工作。
高考鄉村振興專項的意思是畢業自愿到農村基層工作,各省為了培養振興農村發展急需人才,而實施鄉村振興專項計劃。
在畢業后回生源所在地,崗位主要有農業科技、農村信息化建設、鄉村規劃、產業園建設、鄉村教育服務、生態和文化服務等崗位。
大學鄉村振興(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University Involvement)是指通過大學的參與,促進農村的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和生態等方面的持續改善與發展。
大學鄉村振興是一種以大學為核心的農村振興戰略。它要求大學以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多種形式參與農村振興,幫助農村解決現代化發展中的各種問題,促進農村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大學鄉村振興是推動農村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中國特色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