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8熱點牛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什么時期
大家好,本文將圍繞牛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什么時期展開說明,牛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個世紀是一個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事情,想搞清楚牛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什么時候需要先了解以下幾個事情。
出自西周時期“牛醫先生”的封國,屬于以國名為氏。
周文王的重孫遇見一名牛醫,他精通韻律,遂拜其為先生,賜封之邑叫牛國。這位牛醫后晉升為太常卿,職任協律郎,以牛國國名為姓氏,稱牛氏。
傳至該支牛氏先祖牛孝時,曾參與制定雅樂,他按照君主旨意改造了前世的金、石樂器,編制了武舞之樂以贊頌君王功德,舞樂編成后,君主對此非常滿意。后來牛孝還時常創作出新的樂曲。依《靈臺牛氏家譜》的記載,說明了該支牛氏家族的起源,而且應當是牛氏淵源最早的一支,是為牛氏之始。
擴展資料:
牛姓,唐《元和姓纂》曰:“宋微子之后司寇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戰國時趙有牛翦、秦有牛缺等名人。東漢時期,牛邯擔任護羌校尉,牛姓遂成隴西望族。十六國后趙石季龍“以韋杜牛辛皇甫胡梁七姓衣冠華胄,不在戌后限。”
北朝時期,隴西大量牛姓因官播遷到山西、河南等地。唐宋以來,山西牛氏日漸繁衍壯大,尤其在晉東南地區廣為分布。
起源一
源于牛國,出自西周時期“牛醫先生”的封國,屬于以國名為氏。據文獻《靈臺牛氏家譜·序》中記載:“當周盛時,文王之小子子之子遇牛醫先生,封牛國,為太常卿、協律郎。祖牛孝參定雅樂,后附帝意,銷設前代金石,以自異議,以作武舞,以象功德,至是樂成,詔行之樂,常有新樂,孝義此一志也。”這在《靈臺縣志》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起源二
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開國帝王成湯的后裔,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該支牛氏始祖為西周初期宋國君主微子啟(一說為微仲衍)。
商時紂王殘暴奢侈,荒淫無道,微子多次規勸,他都充耳不聞。眼見國家行將滅亡,微子十分痛苦,于是求教朝中三公之一的父師(箕子)。父師說:“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微子聽了父師的勸告,便毅然離開王宮。傳說微子離宮出走時,在正午時分,便將“午”字出頭為“牛”字作為姓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以及《唐書·世系表》等的記載,周王朝建立以后,周公旦封商朝皇族微子啟(紂王庶兄)于宋地(今河南商丘),以奉湯王之祀,建立宋國。有“宋微子之后,司寇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之記載。
清代著名的姓氏研究專家張澍編著的《姓氏尋源》載:“牛出隴西,本自殷,周封微子于宋,其裔司寇牛父帥師敗狄長丘死之,子孫以王父字為氏。”
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牛人,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牛人,是西周時期所設官位,專職負責飼養國家牛畜,然后按典制貢送諸侯,保障諸侯的肉食、祭祀之用。牛人隸屬于地官府司管轄,職位上大夫。在牛人之下還設有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四人,丞四人,徒十二人,役若干,是兩周時期很重要的官職。
在典籍《周禮·地官》中記載:“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
起源四
源于改姓,出自尞姓回復為牛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隋書》及《路史》記載,隋朝時期的牛弘,其父名為尞允,曾在北魏朝廷做侍中時,被賜恢復祖姓牛氏。古代尞、寮、了三字通假,故尞氏也稱寮氏、了氏。
另外,還有記載說三國時期,魏國名將牛金被司馬懿毒殺,其家人避難逃亡,因祖先名為宜僚,遂改姓尞氏。至尞允被賜復本姓后,也都隨著一起改回為牛氏。
起源五
源于民間,屬于以職業技能為氏。農家與牛為伴,終日不離,有的就以牛為姓;在北方有一種說法,砸鍋牛是一家;還有一種說法,姓牛的祖先是以放牛為生,故以職業為姓氏,稱牛氏,世代相傳至今。
起源六
源于其他少數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今藏族、土家族、東鄉族、回族、朝鮮族、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牛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牛氏,世代相傳至今。
牛姓起源于宋微子之后裔牛父。與其姓氏一樣,牛姓多勤苦勞作,踏實肯干之人;牛姓源于北而盛于北。據《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所載,明清進士牛姓及第者共有六十五名,其中南方人僅有兩名,人言江南才子山東將,其寥寥幾人足以表明牛姓是典型的北方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