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0美食牤牛是什么意思是公是母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牤牛是什么意思是公是母,具有一定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牤牛。沒有閹割過的公牛。
牤牛為哺乳動物,草食性,部分種類為家畜(包含家牛、黃牛、水牛和牦牛)。體型粗壯,部分公牛頭部長有一對角。公牛俗稱牤牛,也稱牯牛,小牛俗稱牛犢。
牛還具多種用途:肉和乳可供食用,牛皮可做工業原料及衣料,牛角可做藥材及工藝品等;牛還可為農業生產等提供役力。
擴展資料
依不同牛種(屬)而異。其共同點為牙齒32枚,其中門齒8枚,上下臼齒24枚,無犬齒。上顎無門齒,只有齒墊。胃分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等4室,以瘤胃最大,反芻。蹄分兩半。鼻鏡光滑濕潤,如出現干燥,即為患病的征兆。單胎,雙胎率一般僅占1~2.3%。
除高寒地區的牦牛因終年放牧,受氣候影響,屬季節性發情外,舍飼的牛一般均為常年多次發情,四季均可。發情周期基本相似,平均21天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牤牛
牛加忙右半部分叫牤(mang)。一個牛一個忙的右邊讀牤。這個牤字通常是指牤牛,即是公牛的意思。必須要克苦認真,因為中國漢字要求比較嚴格,同樣是一個字如果是換了偏旁它的意思就不一樣的,如牤字換成樹心旁,就變成了忙字,是幫忙的忙,它和牤字意思完全不一樣的。
讀音:māng??
聲母:m
韻母:ang
音調:陰平
漢字:牤
意思:哺乳動物,草食性,部分種類為家畜(包含家牛、黃牛、水牛和牦牛)。體型粗壯,部分公牛頭部長有一對角。公牛俗稱牤牛,也稱牯牛,小牛俗稱牛犢。牛還具多種用途:肉和乳可供食用,牛皮可做工業原料及衣料,牛角可做藥材及工藝品等;牛還可為農業生產等提供役力。
引證:周立波《暴風驟雨》:前邊一頭大牤子趁著這個空,在地邊上吃起苞米苗來了。
組詞
1、牤牛
讀音:māng niú
意思:公牛。
2、牤子
讀音:māng zi
意思:公牛。
牤:mang 陰平
牤牛就是中國俗語里 公牛的意思 也叫牤犍 牤子。
一、牛組詞如下:
水牛?老牛?公牛?吹牛?放牛?種牛?牛角?牛頭?黃牛?牛奶?牛皮?奶牛?牛肉?鐵牛。
二、釋義:
1.哺乳動物。草食,反芻。家牛有黃牛、水牛和牦牛等。黃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嶺間的馱運役畜。中國黃牛有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延邊黃牛等;水牛有溫州水牛、濱湖水牛等良種。云南產的一種野牛是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2.比喻固執、倔強,也比喻威風、神氣:~脾氣。~哄哄。他的樣子可真~。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牛頓的簡稱。
擴展資料:
一、字形演變:
牛,甲骨文是象形字典,字形像動物頭部的線描,突出了鼻孔在鼻尖上形成“V”字形狀,以及向兩側弧形伸出的一對尖角。
有的甲骨文淡化了牛鼻的形象。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篆文加強了中間的豎筆,徹底抹去牛鼻的形象,同時也淡化了牛角的形象。造字本義:名詞,哺乳動物,體型粗壯,角中空,力大,能耕田、拉車。
文言版《說文解字》: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凡牛之屬皆從牛。
白話版《說文解字》:牛,大型牲口。牛,也有“件”的意思;件,表示事理分析。像角頭三、封尾的形狀。所有與牛相關的字,都采用“牛”作邊旁。
二、詞組釋義:
1、放牛[fàng niú]
把牛散放掉,住其所往。
2、種牛[zhòng niú]。
專供繁殖的牛。
3、牛奶[niú nǎi]
母牛的乳腺分泌出的白色或略帶黃色的流汁,用來哺育它們的幼畜,其中含有成為懸浮狀的各種不同比例的脂肪、蛋白質、糖和無機鹽。
4、牛皮[niú pí]
牛的皮(多指已經鞣制的)。
5、牛肉[niú ròu]
閹牛、奶牛或其它成年牛宰殺后供食用的肉。
6、蝸牛[wō niú]
軟體動物,頭部有兩對觸角,眼長在后一對的頂端上,腹面有扁平的腳,殼略呈圓形或橢圓形,黃褐色,有螺旋紋。生活在潮濕地區,吃草本植物。有的地區叫水牛兒。
7、牛腩[niú nǎn]
〈方〉牛肚子上和近肋骨處的肌肉。也指用這種肉做成的菜肴。腩(nǎn)。
8、牤牛[māng niú]
公牛。
9、牛頓[niú dùn]
伊薩克·牛頓(1642—1727)英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主要貢獻是總結出成為經典力學基礎的牛頓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
10、牯牛[gǔ niú]
公牛。
亡字加偏旁組成的新字有:忘、忙、芒。
一、忘拼音: wàng?
釋義:忘記:喝水不~掘井人。這件事我一輩子也~不了。
二、忙拼音: máng?
釋義:
1.事情多,不得空(跟“閑”相對):繁~。這幾天很~。~里偷閑。
2.急迫不停地、加緊地做:你近來~些什么?。他一個人~不過來。
三、芒拼音:máng
釋義:
1.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山地和田野間,葉子條形,秋天莖頂生穗,黃褐色,果實多毛。
2.某些禾本科植物(如大麥、小麥)子實的外殼上長的針狀物。
3.(Máng)姓。
四、亡拼音: wáng?
釋義:
1.逃:逃~。流~。
2.失去:~佚。~羊補牢。
3.死:傷~。死~。
4.滅:滅~。~國奴。救~。興~。
擴展資料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存亡[cún wáng]
生存和死亡;存在和滅亡:~未卜。1937年到1945年的抗日戰爭是關系中華民族生死~的戰爭。
2.亡失[wáng shī]
丟失;散失:那套書已~多年。
3.亡靈[wáng líng]。
迷信的人指人死以后的靈魂。比喻某種舊事物殘留下來的精神或影響。
4.淪亡[lún wáng]
(國土)失陷;(國家)滅亡。
5.衰亡[shuāi wáng]。
衰落以至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