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7數碼什么是平法?平法的圖集代號以及所表達的內容是什么?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什么是平法?平法的圖集代號以及所表達的內容是什么?,平法圖集包括哪些內容,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平法圖集是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程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編制的標準圖集。
《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16G101-1、2、3》,共分三冊:第一冊講的是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梁、板;第二冊講的是現澆混凝土板式樓梯;第三冊講的是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樁基礎。
對于建筑施工從業人員來說,該圖集是必須要學的,而且是必須要掌握的,因為建筑施工設計圖紙都是按照該圖集進行設計,作為現場一線施工管理人員,只有掌握了該圖集才能進行現場的管理與施工。
建筑介紹:
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資產,屬于固定資產范疇,包括房屋和構筑物兩大類。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學習、生產、經營、娛樂、儲藏物品以及進行其他社會活動的工程建筑。
與建筑物有區別的是構筑物,構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圍墻、道路、水壩、水井、隧道、水塔、橋梁和煙囪等。
圖集
1. 圖片的集合,如地圖集,影集,把圖片分門別類裝訂成冊。
2. 圖示的集合。如設計圖集,按照一定規則編制的規范樣本及說明文件的集合。
3. 國家指定的技術科研部門出版的圖集,是指導規范各種專業實體,具有鑒定與約束效力的法規性質的技術文件。
平法施工圖
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簡稱“平法”. 。
平法就是用平面來表達結構尺寸、標高、構造、配筋等的繪圖方法,是用在建筑里面的結構施工圖。平法專門有圖籍,是要學習的。
過去的結構施工圖有剖面的表達,就是把結構圖中的各構件剖面開,通過剖面形式來反映構件的截面大小和鋼筋尺寸,但信息表達重復,雜亂,基本現在不大規模使用,只是作為一種補充出現在結構圖中。后來的九十年代廣東出現的梁表,是專門針對很多的梁來立的一張表,象填空一樣把梁構件的一切信息都填在上面,再在上面立梁的構件構造圖,于是形成梁表,雖比剖面節省了不少重復信息,但梁表填起來很容易出現錯誤,數據扎堆,極易填錯,而且不直觀,要對照結構平面布置圖來對看梁表,除小范圍使用,現在也基本淘汰。
現在與國際接軌,就是平法了,是種通行的語言,直接在結構平面圖上把構件的信息(截面,鋼筋,跨度,編號等)標在旁邊,整體直接表達在各類構件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再與標準構造詳圖相配合,即構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結構設計。改變了傳統的那種將構件從結構平面布置圖中所引出來,再逐個繪制配筋詳圖的繁瑣方法。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簡稱“平法”,平法的表達形式概括來講,是把結構結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整體直接表達在各類構件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再與標準構造詳圖相配合,即構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結構設計。改變了傳統的那種將構件從結構平面布置圖中索引出來,再逐個繪制配筋詳圖、畫出鋼筋表的繁瑣方法。
平法用圖集的方法,統一其制圖標準(標注方法),即××G101-×圖集,前面代表年份,最后代表第幾冊。
平法的創始人是陳青來教授。1996年,國家科委和建設部共同推廣這一技術,在03年的03G101圖集已基本成熟,但幾乎每年均在不斷完善和改進,因此出現了多種版本,但均是圍繞梁、柱、板、扶梯與基礎這幾個對象開展的。當國家對混凝土、抗震規范作了較大修改后,因此,在11年出了11年新平法版本,新平法并合并為三冊,以前的版本自然作廢。
平法的最大受益者是設計院,用它可大大減少圖紙量,并加快了設計出圖速度。
平法一是指“5維全息療法”中的一種方法,它還包括針法、灸法,平法,刮法和補發!這5種方法結合了5行的屬性!還有猶持法和公平之法的意思。
平法
1.猶持法,執法。亦謂執法平正。《書·立政》“準人” 孔 傳:“準人平法,謂士官。” 孔穎達 疏:“平法之人,謂獄官也。”《漢書·宣帝紀》:“吏務平法。” 唐 李益 《秋晚溪中寄懷大理齊司直》詩:“國典唯平法,伊人方在斯。”
2.指公平之法。 唐 高適 《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外》詩:“翠羽干平法,黃金撓直繩。”
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
平法就是用平面來表達結構尺寸、標高、構造、配筋等的繪圖方法,是用在建筑里面的結構施工圖。平法專門有圖籍,是要學習的。
平法的表達形式,概括的是把結構構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整體直接表達在各類構件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再與標準構造詳圖相配合,即構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結構設計。改變了傳統的那種將構件從結構平面布置圖中索引出來,再逐個繪制配筋詳圖的繁瑣方法。
擴展資料
建筑工程建施圖一般有正立面圖剖立面圖樓梯剖面圖,這些圖有工程立面尺寸信息;建施平面圖結施平面圖上,一般也標有本層標高;
梁表中,一般有梁表面標高;基礎大樣圖其它細部大樣圖,一般也有標高注明通過這些施工圖,可掌握工程的立面尺寸正立面圖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是窗臺門窗的高度等細部尺寸,第二道是層高尺寸,并標注有標高;
第三道是總高度審查方法與審查平面各道尺寸一樣,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檢查立面圖各樓層的標高是否與建施平面圖相同,再檢查建施的標高是否與結施標高相符建施圖各樓層標高與結施圖相應樓層的標高應不完全相同;
因建施圖的樓地面標高是工程完工后的標高,而結施圖中樓地面標高僅結構面標高,不包括裝修面的高度,同一樓層建施圖的標高應比結施圖的標高高幾厘米這一點需特別注意,因有些施工圖,把建施圖標高標在了相應的結施圖上,如果不留意,施工中會出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平法
平法圖集是:
是混凝土結構施工圖采用建筑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的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
建筑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簡稱平法)對我國目前混凝土結構施工圖的設計表示方法作了重大改革,九五年被國家科委列為重點推廣項目。
已經推出的版本:101圖集,03G101,,最新的1101圖集等。
一、建筑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簡稱平法施工),對混凝土結構施工圖的傳統設計表達方法作了重大改革,它是將結構構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體表示方法的制圖規則,直接將各類構件表達在結構平面布置圖上,再與標準構造詳圖配合,即構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結構設計圖紙,避免了傳統的將各個構件逐個繪制配筋詳圖的繁瑣方法,大大地減少了傳統設計中大量的重復表達內容,變離散的表達方式為集中表達方式,并將內容以可重復使用的通用標準圖的方式固定下來。目前已有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03G101-1)可直接采用。
二、按平法設計繪制的結構施工圖,一般是由各類結構構件的平法施工圖和標準詳圖兩部分構成,但對于復雜的建筑物,尚需增加模板、開洞和預埋件等平面圖。按平法設計繪制結構施工圖時,應將所有梁、柱、墻等構件按規定進行編號,使平法施工圖與構造詳圖相一一對應。同時必須根據具體工程,按照各類構件的平法制圖規則,在按結構層(標準層)繪制的平面布置圖上直接表示各構件的尺寸和配筋。出圖時,宜按基礎、柱、剪力墻、梁、板、樓梯及其他構件的順序排列。
為了簡明扼要的表示結構圖中的鋼筋分布 用平面注釋的方法來取代原先的截面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