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5教育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具有一定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指地方財政上劃完中央、省級財政收入之后地方留成部分收入。
一般公共預算是對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維持國家機構正常運轉等方面的收支預算。一般公共預算包括中央各部門的預算和中央對地方的稅收返還、轉移支付預算。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包括中央本級收入和地方向中央的上繳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包括本級支出、對地方的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包括稅收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公共預算收入提高的好處: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提高,表明該地財政可支配的財力增加,也就是有錢了,如果該地在保證政府運轉,救濟民生的前提下,可以增加公共服務的支出,比如搞些城市基礎設施改造提升,村容村貌治理扮靚,還可以增加農業水利投入,完善提高農業生產水平,還有招商引資等。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高非常好,也可以說明地方經濟發展較快,稅收較好,政府財力充足,為城市發展和建設,為民生改善和公共事業發展提供了財力保障。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包括稅收收入、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轉移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和其他收入。
財政總收入是最大的概念,包括財政部門、國稅組織和地稅組織的收入。一般預算收入是指地方實際可支配的財政資源,扣除向中央繳納的稅收后,如上繳中央財政60%的所得稅,上繳中央財政75%的增值稅都屬于財政總收入,不計入一般預算收入。
一般預算收入包括國家稅收地方留成部分和從上繳中央的部分中扣除的地方稅收以及財政部門組織的收入。
稅收收入標準
稅收是政府依靠其政治權利,根據特定標準,為實現其職能而征收的一種強制性和無償的財政收入。它是現代國家最重要的財政收入形式和主要來源。在中國稅收可分為五種稅種,即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和行為稅。
其中的流轉稅是以商品交換和勞務流轉為征稅對象的稅種。流轉稅是我國稅收的主要稅種,占稅收的60%以上,流轉稅的主要稅種是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關稅等;所得稅是指以納稅人的收入為征稅對象的稅收,目前我國的注冊所得稅包括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主要包括稅收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
一般預算收入,財政收入的來源之一,有計劃有組織并由國家支配的納入預算管理的資金。一般預算收入是與原來的“財政機關總預算會計制度”中的“預算收入”相對應的概念。1997年6月頒布的“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取消預算內、預算外收支界限后,財政總預算的收支體系也隨之變化,將一部分原來屬于預算外的收入納入預算管理,但對這部分新納入預算的收入又需要保持其專用性,不能與原來的預算收入統一分配。因此,預算收入被分為一般預算收入和基金預算收入兩部分。
財政收入包括的內容:
1、各項稅收:包括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城市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關稅、農牧業稅和耕地占用稅等。
2、專項收入:包括征收排污費收入、征收城市水資源費收入、教育費附加收入等。
3、其他收入:包括基本建設貸款歸還收入、基本建設收入、捐贈收入等。
4、國有企業計劃虧損補貼:這項為負收入,沖減財政收入。
財政收入,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財政收入表現為政府部門在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個財政年度)所取得的貨幣收入。財政收入是衡量一國政府財力的重要指標,政府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的范圍和數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財政收入的充裕狀況。
公共預算收入包括稅收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轉移性收入和其他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是指政府憑借國家政治權力,以社會管理者身份籌集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維持國家行政職能正常運轉,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
1、稅收收入:稅收收入是指國家按照預定標準向經濟組織和居民無償地征收實物或貨幣所取得的一種財政收入。
2、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是指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有關規定,依照國務院規定程序批準,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務的過程中,按照成本補償和非盈利原則向特定服務對象收取的費用收入。
3、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包括土地出讓收入,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海域使用金,探礦權和采礦權使用費及價款收入,場地和礦區使用費收入,出租汽車經營權,公共交通線路經營權,汽車號牌使用權等有償出讓取得的收入,政府舉辦的廣播電視機構占用國家無線電頻率資源,取得的廣告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國有資源取得的收入。
4、轉移性收入:就是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居民家庭的各種轉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間的收入轉移。包括政府對個人收入轉移的離退休金、失業救濟金、賠償等,單位對個人收入轉移的辭退金、保險索賠、住房公積金、家庭間的贈送和贍養等。
5、其他收入:是指各類企業主管業務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動所取得的收入,一般情況下其他業務活動的收入不大,發生頻率不高,在收入中所占比重較小。
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是指政府憑借國家政治權力,以社會管理者身份籌集以稅收為主體的財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維持國家行政職能正常運轉、保障國家安全等方面。
2.公共財政收入是政府為了供應政府公共活動支出的需要,履行政府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務以及國民經濟的市場化管理等職能而從企業、家庭等社會目標群體中所獲得的一切貨幣收入的總和。
3.公共財政收入的規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公共財政支出的規模,從而決定著政府活動的范圍,進而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因此,各國政府都十分重視對公共財政收入的管理,科學設定財政收入的規模、結構,明確規定財政收入的范圍、形式,建立規范的公共財政收入制度以實現政府的經濟意志,促進公共財政分配的科學化和規范化,有效實現政府的各項管理職能。
拓展資料:
公共財政收入形式:
公共財政收入一般包括稅收、公債、非稅收入三種形式。
稅收是政府為了履行其職能,憑借政治權力,按照法律預先規定的標準,強制地、無償地獲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
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稅收是政府調節經濟和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公債是政府在資金持有者自愿的基礎上,按照信用原則,有償地獲取公共收入的一種手段。相比于由法律預先規定的稅收而言,政府可以根據公共收支的狀況,更加靈活地確定是否需要發行公債來調節經濟、平衡收支。非稅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公共收費、罰沒收入、特許權收入、國有資產收益與境內外機構和個人捐贈等多種形式。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公共財政收入
百度百科-公共財政預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