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旅游提示語的三種用法句子舉例說明
大家好,小編為大家解答提示語的三種用法句子舉例說明的問題。很多人還不知道提示語的三種形式的作用,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提示語在前面:他頑皮的眨了眨眼,說:“哈哈!我就知道會這樣。”
2、提示語在后面:“你怎么來了?”她睜大眼睛,一臉驚訝的問我。
3、提示語在中間:“什么?”她說,“你是說今天要就要出差了?為什么我事先不知道?”
提問技巧如下
就是運用問題作為提示語,以激起人們的思考,增強感染力。如“現在,人類渴了有水喝;將來,地球渴了會怎樣?”構思新穎,提問巧妙,發人深省。
通過字詞的巧妙排列,造成語音,語義上的循環往復,使人產生深刻的印象,如“讓您的痰吐與談吐同樣高雅”,“人護綠,綠護人”,“別因有意思就有意‘撕’”,“你玩游戲可以,游戲玩你不可以;游戲不是人生,人生更不是游戲(網吧)”等都屬此類。
“這位同學,你怎么亂扔垃圾?快撿起來!你是哪個班的?扣你們班的分了!”校長嚴厲地說。看到我隨手扔在地上的果皮紙屑,校長顯然有些生氣。
“別別……我就這一次,下次不敢了,這次別扣了……”我紅著臉說。邊說邊彎腰把果皮紙屑撿了起來。“不行,不遵守學校紀律就要扣分。
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咱們的學校不就變成垃圾場了嗎?”校長聲色俱厲的說。“我下次真的不敢了,我錯了……”我自責的說。由于激動,我都快哭了。“好吧,這次原諒你,下次你還這樣,我就給你加倍扣分了。”校長看到我可憐的神情,態度終于緩和了。我得到了原諒,高興地笑了。
1、提示語在前:”我對爸爸說“時間不早了,我們回家吧。”
2、提示語在中:“時間不早了”我對爸爸說,“我們回家吧。”
3、提示語在后:“時間不早了,我們回家吧。”:我對爸爸說。
4、提示語省略:“時間不早了,我們回家吧。”
5、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后、省略:今天天氣很好,媽媽說:“我們去郊游吧!”“好啊,我最喜歡游玩了!”女兒說。“那我們就走吧!”
提示語的三種用法題型訓練:
1.提示語在前面。
這種方法是寫人物對話最常用的形式,需要在提示語后加冒號、雙引號。
例如:螞蟻隊長說:“照樣要受處罰。”
2.提示語在中間。
這種方法就是先寫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話,然后交代話是誰說的,接著寫人物繼續說的話。在提示語前、后的說話內容加雙引號,提示語后加逗號。
例如:“不要緊,”小公雞說道,“第一次能這樣就很不錯了。”
3.提示語在后面。
使用這種對話形式,能夠強調說話的內容。先標雙引號,在提示語后加句號。例如:“救命啊!救命啊!”紅頭拼命地叫起來。
練習題:
1、爸爸說()今天()你在干什么()。
2、()小芳()你昨天干什么去了()老師問()。
3、文文搖了搖了頭()小聲說()我不知道()。
4、媽媽生氣地質問小紅()放學了()你為什么不回家()。
5、好疼呀()明明傷心地哭泣()我的腳都腫起來了()。
6、是你嗎()爸爸嘆了口氣()小剛你為什么不說話()。
7、太好吃了()弟弟開心地說()這蛋糕實在是太好吃了()。
8、你怎么啦()老師摸摸小玉的頭()為什么哭呀()。
9、花園真漂亮()妹妹高興地說()。
10、再見()老師一邊搖手()一邊大聲說()下次再來老師家玩()。
11、母親興奮地說()多美啊()。
12、哎呀()真是美極了()皇帝樂滋滋地說()我十分滿意()。
13、我一定會回來的()灰太狼氣急敗壞地說道()。
人物對話使用提示語有三種不同的方式.提示語在前面,提示語在后面,提示語在中間。
一、提示語在前面:
1、待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不要了就燒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2、挑山工說:“我們哪里有近道?還不是和你們一條道?”
3、我怕父親說出哥哥來,就這樣搶著說:“是的,我是最大的.”
二、提示語在后面:
1、“我們哪里有近道?還不是和你們一條道?”挑山工問。
2、"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親說出哥哥來,就這樣搶著說了。
3、“哈哈!我就知道會這樣.”他頑皮的眨了眨眼,說。
三、提示語在中間:
1、“我們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說,“還不和你們是一條道?”
2、“不要了就燒掉.”待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3、“哈哈!”他頑皮的眨了眨眼,說,“我就知道會這樣.”
1、提示語在前面,“說”的后面打冒號。如:
媽媽好奇地問:“這是誰送的禮物呀?這么精致。”
我傷心極了,對著小狗的尸體大聲喊:“美美,你醒醒,你醒醒!”
2、提示語在中間,“說”的后面打逗號。比如:
“是你嗎?”爸爸在電話那頭焦急地說,“紅紅,快回來吧,我們找你一天了。”
“孩子,別難過。”老師撫摸著我的頭,關切地說,“以后,我就是你的媽媽。”
3、提示語在最后,“說”的后面打句號。比如:
“孩子,你看見過三只灰雀嗎?”列寧著急地說。
“沒,沒看見。”我低著頭,紅著臉回答。
公園、廣場提示語
1、公共場所,測試美德,要監考,祝您合格。
2、繞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綠。
3、距離產生美,謝絕親密接觸,保護草坪。
4、“痰吐”得體,從我做起。
5、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請不要弄臟她美麗的衣裳。
6、讓你的痰吐與談吐同樣高雅。
7、帶走的花兒生命短暫,留下的花兒才是永遠。敬請腳下留“青”。
提示語就是對人物說話時的表現進行記敘描寫,提示一下當前的情況。
例如關于圖書館的提示語:
1、帶走滿腹知識,留下一架好書。
2、靜心吸吮知識源泉,更顯真才實學本色。
3、風流不在談鋒健,袖手無言意味長。
4、眼觀古今中外,耳須一時清靜。
擴展資料:
提示語擬寫要求:緊扣主題,傾向鮮明;語言簡明,注意錘煉詞語;語言得體,語氣委婉、親切友善、充滿人文關懷,讓人能愉快接受;善用修辭,兼顧內容和形式。
通過字詞的巧妙排列,造成語音,語義上的循環往復,使人產生深刻的印象,如“讓您的痰吐與談吐同樣高雅”,“人護綠,綠護人”,“別因有意思就有意‘撕’”,“你玩游戲可以,游戲玩你不可以;游戲不是人生,人生更不是游戲(網吧)”等都屬此類。
提示語一般有三種,分別放在說話內容的前面、中間和后面。如:
王xx高興地說:“今天天氣真好呀!”
往哪兒看呢?”爸爸嚴厲地說,“我在跟你說話呢!”
“路上注意安全!”媽媽關切的叮囑道。
人物對話使用提示語有三種不同的方式.提示語在前面,提示語在后面,提示語在中間。
一、提示語在前面:
1、待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不要了就燒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2、挑山工說:“我們哪里有近道?還不是和你們一條道?”
3、我怕父親說出哥哥來,就這樣搶著說:“是的,我是最大的.”
二、提示語在后面:
1、“我們哪里有近道?還不是和你們一條道?”挑山工問。
2、"是的,我是最大的.”我怕父親說出哥哥來,就這樣搶著說了。
3、“哈哈!我就知道會這樣.”他頑皮的眨了眨眼,說。
三、提示語在中間:
1、“我們哪里有近道?”挑山工說,“還不和你們是一條道?”
2、“不要了就燒掉.”待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3、“哈哈!”他頑皮的眨了眨眼,說,“我就知道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