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鱖魚和桂魚的區別,鱖怎么讀什么意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jué或guì。形聲。字從魚,從厥,厥亦聲。“厥”意為“上半身憋氣發力”,引申為“欠身”。“魚”和“厥”聯合起來表示“背部隆起之魚”。本義:隆背(欠身)之魚。
讀作guì時,指鱖魚。中國產的一種美味食用魚,俗名花鯽魚,亦稱“桂魚”,東北俗名叫”鰲花“。屬鮨科,體側扁,青黃色或橄褐色,具許多不規則的暗棕色或黑色斑點,背隆起,口大,下頜突出,背鰭一個,鱗細小、圓形,性兇猛,捕食水中魚蝦。
讀作jué時,指鱖鯞(juézhǒu),別稱鳑鲏(pánɡpí)是鯉形目鯉科鱊亞科所屬魚類的通稱,又稱四方皮、鏡魚、彩圓兒,為一群小型淡水魚,分為鳑鲏屬,鱊屬,田中鳑鲏屬。體呈卵圓形或菱形;頭短,口小;須1對或無;臀鰭始于背鰭基下方,背、臀鰭頗長,有或無硬刺;腹鰭腹位;尾鰭叉狀;側線鱗完全或不完全。生殖期的雌魚出現產卵管,雄魚產生婚姻色或珠星。鳑鲏是雜食性魚類,棲息在緩慢流動或靜止的水域,依靠淡水河蚌繁殖,活動范圍小,壽命短。廣泛分布于東亞、東南亞和歐洲。
鱖的讀音:jué;guì。
釋義:
[?jué?]。
1.〔~鯞〕即“鳑鲏”。
2.(鱖)
[?guì?]。
動物名。硬骨魚綱鱸形目鱸科。體側扁,顏色淡黃帶褐,具不規則的黑色斑紋。口大有細鱗,背鰭具硬棘。為兇猛的魚類,以捕食水中魚蝦為生,我國各大河流、湖泊均產。肉質鮮嫩美味,為名貴的淡水食用魚類之一。
編碼信息:
五筆86:QGDW。
五筆98:QGDW。
倉頡:NMMTO。
四角號碼:21182。
UniCode:U+9CDC。
規范漢字編號:6442。
筆順讀寫:撇折豎折橫豎橫橫橫撇捺撇橫折豎撇撇折撇捺。
康熙字典釋義:
《唐韻》居衞切《集韻》姑衞切,??音劌。《說文》魚名。《玉篇》魚大口細鱗斑彩。《爾雅·釋魚》鱊鮬鱖鯞。《注》小魚也。詳鮬字注。《本草》鱖然背有黑點。昔仙人劉憑嘗食石桂魚,今此魚猶有桂名,恐是此也。
生江溪閑。《正字通》魚扁形闊腹,大口細鱗,皮厚肉緊,味如豚。一名水豚,又名鱖豚。焦氏《筆乗》謂鱖名鮰魚,誤。蓋因鄕語謂鱖為計,故以鱖本音桂,與鮠近也。
又《廣韻》《集韻》??居月切,音厥。
又《集韻》於月切,音噦。
又居逵切,音龜。義??同。《本草》鱖魚背有黑點。
“鱖”是多音字,有2種讀法,讀“?[ jué ]”或者“?[ guì ]”。
1. [ jué ]:〔鱖鯞(?jué?zhǒu)〕即“鳑鲏”
2. [ guì ]:〔鱖魚(guì yú)〕體側扁,性兇猛,生活在淡水中,味鮮美。是中國特產。亦作“桂魚”;有些地區稱“花鯽魚”。
鱖:guì 形聲。字從魚,從厥,厥亦聲。“厥”意為“上半身憋氣發力”,引申為“欠身”。“魚”和“厥”聯合起來表示“背部隆起之魚”。本義:隆背(欠身)之魚。
簡體部首:魚
部首筆畫:8
總筆畫:20
繁體部首:魚
部首筆畫:11
總筆畫:23
康熙字典筆畫( 鱖:23; )。
首尾分解查字:魚厥(yujue)。
漢字部件構造:魚廠丷一屮欠
“鱖”的讀音是:guì 或者 jué。
鱖 ?guì
1. 〔~魚〕體側扁,性兇猛,生活在淡水中,味鮮美。是中國特產。亦作"桂魚";有些地區稱"花鯽魚"。
2. (鱖)
● 鱖
jué
1. 〔~鯞〕即"鳑鲏"。
2. (鱖)
組詞:
1.鱖豚
【拼音】:jué tún
【詞義】:1.鱖魚的別名。
2.鱖鯞
【拼音】:jué zhǒu
【詞義】:1.魚名。即鳑鲏。
鱖 【拼音】:[guì] [jué] 【字義】:[guì] 1.〔~魚〕體側扁,性兇猛,生活在淡水中,味鮮美。是中國特產。亦作“桂魚”;
鱖 jué
基本字義
1. 〔~鯞〕即“鳑鲏”。
2. (鱖)
鱖
讀音:[jué][guì]
部首:魚
釋義:
[jué]
1.〔~鯞〕即“鳑鲏”。
2.(鱖)
guì
1.〔~魚〕體側扁,性兇猛,生活在淡水中,味鮮美。是中國特產。亦作“桂魚”;有些地區稱“花鯽魚”。
2.(鱖)
鱖的讀音是:guì。
筆畫:20。部首:魚。結構:左右結構。繁體:鱖。五筆:QGDW。五行:木。
筆順:撇、橫撇、豎、橫折、橫、豎、橫、提、橫、撇、點、撇、橫、豎折、豎、撇、撇、撇、捺。
常用詞組:鱖魚、鱖鯞、鱖豚。
基本釋義:
1、用作“鱖鯞 ”,也稱作“鳑鲏”,魚類的一種,頭小,體側扁,體色銀灰,尾鰭叉形。應用:鱖鯞。
2、鱖魚 。中國產的一種美味食用魚(Siniperca chuatsi ),俗名花鯽魚,亦稱“桂魚”。屬鮨科,體側扁,青黃色或橄褐色,具許多不規則的暗棕色或黑色斑點,背隆起,口大,下頜突出,背鰭一個,鱗細小,圓形,性兇猛,捕食水中魚蝦。
相關例句:
1、一帶山溪名產桃花鱖,采用多種烹調方法精制而成。
2、原名石級魚,在黃山桃花盛開時最肥美,故名桃花鱖。
3、上游產鱖魚,這種魚在黃山桃花盛開時最肥美,故名“桃花鱖”。
4、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桃花鱖魚以鱖魚為主要材料,烹飪以干燒為主。
5、桃花鱖生活在山區溪間石縫中,體形比江河鱖魚稍長,背色稍黑,有花紋條。
《漁歌子》鱖怎么讀?鱖魚怎么讀鱖 【拼音】:[guì] [jué] 【字義】:[guì] 1.魚〕體側扁,性兇猛,生活在淡水中,味鮮美。是中國特產。
鱖魚是什么魚鱖魚(Siniperca?chuatsi),又名鱖花魚、桂花魚、桂魚、鱖花魚、鰲魚、脊花魚、胖鱖、花鯽魚等,是一種家常的可以食用的魚類。
體高側扁,背隆起,頭大、口裂略傾斜,兩頜,犁骨均具絨毛狀齒,上下頜前部的小齒成犬齒狀;體色棕黃,腹灰白,圓鱗甚細小;體側有不規則暗棕色斑塊、斑點鱖魚分布很廣,除青藏高原外,分布于全國各主要水系,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