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1汽車海底兩萬里的作者是誰被譽為什么和什么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海底兩萬里的作者是誰被譽為什么和什么,海底兩萬里是哪個國家哪個作者寫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法國的 儒勒·凡爾納 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1828.2.8-1905)生于法國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構成市區一部分的勞阿爾河上的菲伊德島生活學習到中學畢業。父親是位頗為成功的律師,一心希望子承父業。但是凡爾納自幼熱愛海洋,向往遠航探險。11歲時,他曾志愿上船當見習生,遠航印度,結果被家人發現接回了家。為此凡爾納挨了一頓狠揍,并躺在床上流著淚保證:“以后保證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許正是由于這一童年的經歷,客觀上促使凡爾納一生馳騁于幻想之中,創作出如此眾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海底兩萬里》的作者儒勒.凡爾納,他的驚人之處不但只是他寫的夸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盡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并在小說發表25年后,人們制造出的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說描寫的大同小異,這是怎樣的預見力,所以說凡爾納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學為依據。他的許多作品中所描繪的科學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膽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動、美麗如畫令人讀來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所有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海底兩萬里》作者是儒勒·凡爾納。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科幻小說題材的創始人,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19世紀最后的25年,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們對科學幻想的愛好蔚然成風。凡爾納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寫了大量的科幻題材的傳世之作。代表作是幻想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八十天環游地球》《氣球上的星期五》《地心游記》等。
儒勒·凡爾納其他情況簡介。
儒勒·凡爾納筆下的主人公多是志趣高尚的人,都是一些天才的發明家,能干的工程師和勇敢的探險家、航海家,他們全身心地獻身于科學,從不計較個人的物質利益。他力圖將集高度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于一身的人作為自己的正面人物。《神秘島》中的工程師史密斯,《海底兩萬里》中的浪漫主義英雄人物尼摩艇長。
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1828年生于法國南特,1848年赴巴黎學習法律。
1863年因長篇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而一舉成名,此后開始從事寫作,其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代表作為凡爾納三部曲和《氣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環游地球》等。1905年3月24日,凡爾納于亞眠逝世。
《海底兩萬里》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仆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波蘭人民反對沙皇獨裁統治的起義遭到殘酷鎮壓是凡爾納創作《海底兩萬里》的一個導火索。他在小說中塑造了尼摩船長這個反對沙皇專制統治的高大形象,賦予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以此來表達對現實的批判。
作品主題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巔峰之作,在這部作品中,他將對海洋的幻想發揮到了極致,表現了人類認識和駕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類意志的堅韌和勇敢。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科幻小說,科學性是它的一大特征。教授阿龍納斯一行在被尼摩船長控制之初,面對潛艇這一人類的偉大杰作,阿龍納斯竟然不顧人身安危,暫時放棄了從鸚鵡螺號逃走的念頭。他勸阻魚叉手尼德·蘭德說:“這艘潛艇是現代工業的杰作,要是沒有見到我會感到遺憾的!因此你要保持冷靜,盡量仔細地觀察我們周圍所發生的一切,多看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海底兩萬里。
《海底兩萬里》的作者是儒勒·凡爾納,是法國的。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全書共2卷47章。
該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其仆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作者:儒勒·凡爾納(Jules&Verne,1828-1905)是19世紀法國作家,是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的鼻祖”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的鼻祖”。
其著作:《快樂王子》 《魯濱遜漂流記》 《海底兩萬里》 《雅庫布的珠寶店》在國際上享有名譽,其部分作品還被改編拍成影視劇,非常喜歡他的創作風格。
《海底兩萬里》作者是儒勒·凡爾納。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全書共2卷47章。
《海底兩萬里》最先以連載的形式,于1869~1870年刊登于《教育與娛樂》雜志上。雖說當時法國正處于內憂外患(普法戰爭、巴黎公社)的時候,但《海底兩萬里》一開始就得到了讀者的歡迎,它所帶來的“奇妙的異域風情”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于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愿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后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第二多的作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的統計顯示,全世界范圍內,凡爾納作品的譯本已累計達4751種,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次數最多法語作家。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1828.2.8.??1905)生于法國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構成市區一部分的勞阿爾河上的菲伊德島生活學習到中學畢業。父親是位頗為成功的律師,一心希望子承父業。但是凡爾納自幼熱愛海洋,向往遠航探險。11歲時,他曾志愿上船當見習生,遠航印度,結果被家人發現接回了家。為此凡爾納挨了一頓狠揍,并躺在床上流著淚保證:“以后保證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許正是由于這一童年的經歷,客觀上促使凡爾納一生馳騁于幻想之中,創作出如此眾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18歲時,他遵父囑,去巴黎攻讀法律,可是他對法律毫無興趣,卻愛上了文學和戲劇。一次,凡爾納自一場晚會早退,下樓時他忽然童心大發,沿樓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紳士身上。凡爾納非常尷尬,道歉之后隨口詢問對方吃飯沒有,對方回答說剛吃過南特炒雞蛋。凡爾納聽罷搖頭,聲稱巴黎根本沒有正宗的南特炒雞蛋,因為他即南特人而且拿手此菜。胖紳士聞言大喜,誠邀凡爾納登門獻藝。二人友誼從此開始,并一度合寫戲劇,為凡爾納走上創作之路創造了有利條件。這位胖紳士的名字是??大仲馬。畢業后,他更是一門心思投入詩歌和戲劇的創作,為此不僅受到父親的嚴厲訓斥,并失去了父親的經濟資助。他不得不在貧困中奮斗,以讀書為樂。他十分欣賞雨果、巴爾扎克、大仲馬和英國的莎士比亞。在巴黎,他創作了20個劇本(未出版)和一些充滿浪漫激情的詩歌。
后來,凡爾納與大仲馬合作創作了劇本《折斷的麥稈》并得以上演,這標志著凡爾納在文學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繼續創作的過程中,凡爾納感到文學創作似乎缺乏出路,而且他發現當時文壇上的人都在找出路,都在試圖把其他領域的知識融進戲劇。比如大仲馬是將歷史學融進文學,而巴爾扎克則把社會倫理學融進文學…… 這時凡爾納發現,只剩下地理學還沒有被開發。
于是凡爾納利用一年的時間進行試驗,創作出《冰川上面過冬》等作品,但未發表。
1856年凡爾納乘火車來到北部城市亞眠,遇到一名帶著兩個孩子的漂亮寡婦,一見終情并求婚,繼而結婚。接著凡爾納搬家過去,從此開始認真創作。其時29歲。
凡爾納創作出《氣球上的五星期》后,16家出版社無人理睬,憤然投入火中,被妻子搶救出來,送入第17家出版社后被出版。賞識此書的編輯叫赫茨爾,從此凡爾納遇到了知音,與之結下終身友誼。黑格爾與凡爾納簽訂合同,一年為其出版兩本科幻小說。
《氣球上的五星期》出版之后,凡爾納的創作進入了一個多方面的探索時期,他試驗多種寫法,朝多種方向進行探索,一發不可收拾。每年出版兩本,總標題為《奇異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記》《從地球到月球》《環繞月球》《海底兩萬里》《神秘島》等等,囊括了陸地、海洋和天空……此后探索停止,開始成熟,進入平穩的發展時期,創作出《80天環繞地球》《太陽系歷險記》(中譯《大木筏》)《兩年假期》等優秀作品。隨著聲望的增高,凡爾納的財富也在迅速增長。
凡爾納的晚年不是十分幸福,創作減少并進入衰弱期,其《卡爾巴阡的古堡》有一定的自傳性,表現了生活中隱秘的側面。
1905年3月17日凡爾納出現偏癱,24日失去知覺,25日晨8:00去世。
1905年3月28日大出殯,全世界紛紛電唁,悼念這位偉大的科幻作家。
凡爾納的故事生動幽默,妙語橫生,又能激發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熱愛科學、向往探險的熱情,所以一百多年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表明,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凡爾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通俗小說作家,有一種能夠把自己的幻覺變得能夠觸摸的本領,其感覺是全方位的,從平淡的文學中傳達出某種人類的熱情。但凡爾納的小說中人物除了少數幾個外都是一模一樣的,他似乎塑造不出更重要的人物,人物都是臉譜化的簡單的好人壞人,沒有什么心理活動;從其作品人物性別單一化上還可看出他對女人的偏見,隱隱流露出深受其苦的心態。此外凡爾納的作品中充滿了明顯的社會傾向,是一個愛國者(法國人最好)、民族解放主義者(支持被壓迫民族斗爭),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從某些作品中表現出無秩序者),最后還是一個銀河帝國主義者(有締造宇宙帝國的欲望)。
凡爾納的作品里充滿了知識,但他本人卻是一名宇宙神秘主義者,對世界有一種神秘的崇拜。在他的小說中,有時候思考問題不夠深刻,主題也常常重復。
但總的來說,凡爾納的嘗試仍然是偉大的。他寫的雖然都是平凡小事,但讀后仍使我們激動不已。正如1884年教皇在接見凡爾納時曾說:“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
------------------------------------------------- 。
--百神護佑的凡爾納
不惜
從地圖上看,法國略呈五邊形,有點像一個人。我們可以把法國向地中海和大西洋伸出的兩個角當成是兩只手臂,左手上捧著的明珠,是馬賽;右邊的明珠藏得比較嚴實,在胳肢窩下,是南特。這里就是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的故鄉。
小凡爾納的家就在港口附近,孩提時的好奇心促使他一趟趟地往碼頭上跑。這艘漂亮的三桅帆船是從什么地方開來的?這艘雙桅橫帆船又要開往什么地方?他很快地就同船上那些差不多同齡的小水手打成一片,幻想著自己也能有那么一天遠渡重洋,到神秘的異域國度探險。
18歲那年,他的律師父親放他去巴黎學法律。這真是放鳥出籠,凡爾納玩性大發。一天在一個晚會上,意欲早退的他趁人不備,沿著樓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紳士身上。凡爾納異常尷尬,道歉之后隨口詢問對方吃飯沒有(看來這種問候并非中國特有),對方回答說剛吃過南特炒雞蛋。凡爾納聽罷搖頭,聲稱巴黎根本沒有正宗的南特炒雞蛋,因為他就是南特人而且拿手此菜。胖紳士聞言大喜,誠邀凡爾納登門獻藝。這位胖紳士并非他人,乃是當時法國最著名能吃會寫的作家大仲馬。
從此以后,凡爾納就在大仲馬家里連吃帶住,也似模似樣跟著大仲馬學寫戲劇。他受大仲馬影響之深,以至于小仲馬曾經感慨地說,就文學而言,凡爾納更應該是大仲馬的兒子。
原本希望凡爾納子承父業的父親知道再也拴不住這個花樣百出的兒子,加上兒子有大仲馬這么知名的人物提攜,故而全不干涉他的選擇。不僅繼續為兒子提供生活資助,而且還在自己的案例匯編里為兒子尋找創作戲劇的題材。
好像有好父親、良師還不夠,上天還給了凡爾納一位著名的賢妻。他的處女作《氣球上的五星期》連投16家出版社而不中,凡爾納一氣之下將手稿扔進火里,凡太太空手入烈火搶出手稿,讓他有機會遇到識貨的第17家出版社。
要照中國人的說法,凡爾納還真是百神護佑,想不成功都不容易。
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世界
儒勒·凡爾納(Jules&Verne,1828.2.8-1905.3.25)生于法國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構成市區一部分的勞阿爾河上的菲伊德島生活學習到中學畢業。父親是位頗為成功的律師,一心希望子承父業。但是凡爾納自幼熱愛海洋,向往遠航探險。11歲時,小凡爾納背著家人,偷偷地溜上一艘開往印度的大船當見習水手,準備開始他夢寐以求的冒險生涯。不過由于發現及時,父親在下一個港口趕上了他。這次以受到嚴厲的懲罰而告終的旅行換來的是更為嚴格的管教,并躺在床上流著淚保證:“以后保證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這使他徹底喪失了成為冒險家的可能性。當然,蔚藍色的大海在心中的形象是永遠也無法磨滅的。也許正是由于這一童年的經歷,客觀上促使凡爾納一生馳騁于幻想之中,創作出如此眾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18歲時,他遵父囑,去巴黎攻讀法律,可是他對法律毫無興趣,卻愛上了文學和戲劇。一次,凡爾納自一場晚會早退,下樓時他忽然童心大發,沿樓梯扶手悠然滑下,不想正撞在一位胖紳士身上。凡爾納非常尷尬,道歉之后隨口詢問對方吃飯沒有,對方回答說剛吃過南特炒雞蛋。凡爾納聽罷搖頭,聲稱巴黎根本沒有正宗的南特炒雞蛋,因為他即南特人而且拿手此菜。胖紳士聞言大喜,誠邀凡爾納登門獻藝。二人友誼從此開始,并一度合寫戲劇,為凡爾納走上創作之路創造了有利條件。這位胖紳士的名字是大仲馬。畢業后,他更是一門心思投入詩歌和戲劇的創作,為此不僅受到父親的嚴厲訓斥,并失去了父親的經濟資助。他不得不在貧困中奮斗,以讀書為樂。他十分欣賞雨果、巴爾扎克、大仲馬和英國的莎士比亞。在巴黎,他創作了20個劇本(未出版)和一些充滿浪漫激情的詩歌。
后來,凡爾納與大仲馬合作創作了劇本《折斷的麥稈》并得以上演,這標志著凡爾納在文學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繼續創作的過程中,凡爾納感到文學創作似乎缺乏出路,而且他發現當時文壇上的人都在找出路,都在試圖把其他領域的知識融進戲劇。比如大仲馬是將歷史學融進文學,而巴爾扎克則把社會倫理學融進文學…… 這時凡爾納發現,只剩下地理學還沒有被開發。
于是凡爾納利用一年的時間進行試驗,創作出《冰川上面過冬》等作品,但未發表。
1856年凡爾納乘火車來到北部城市亞眠,遇到一名帶著兩個孩子的漂亮寡婦,一見終情并求婚,繼而結婚。接著凡爾納搬家過去,從此開始認真創作。其時29歲。
凡爾納創作出《氣球上的五星期》后,16家出版社無人理睬,憤然投入火中,被妻子搶救出來,送入第17家出版社后被出版。賞識此書的編輯叫赫茨爾,從此凡爾納遇到了知音,與之結下終身友誼。黑格爾與凡爾納簽訂合同,一年為其出版兩本科幻小說。
《氣球上的五星期》出版之后,凡爾納的創作進入了一個多方面的探索時期,他試驗多種寫法,朝多種方向進行探索,一發不可收拾。每年出版兩本,總標題為《奇異的旅行》,包括《地心游記》《從地球到月球》《環繞月球》《海底兩萬里》《神秘島》等等,囊括了陸地、海洋和天空……此后探索停止,開始成熟,進入平穩的發展時期,創作出《80天環繞地球》《太陽系歷險記》(中譯《大木筏》)《兩年假期》等優秀作品。隨著聲望的增高,凡爾納的財富也在迅速增長。
凡爾納的晚年不是十分幸福,創作減少并進入衰弱期,其《卡爾巴阡的古堡》有一定的自傳性,表現了生活中隱秘的側面。
1905年3月17日凡爾納出現偏癱,24日失去知覺,25日晨8:00去世。
1905年3月28日大出殯,全世界紛紛電唁,悼念這位偉大的科幻作家。
凡爾納的故事生動幽默,妙語橫生,又能激發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熱愛科學、向往探險的熱情,所以一百多年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表明,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凡爾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通俗小說作家,有一種能夠把自己的幻覺變得能夠觸摸的本領,其感覺是全方位的,從平淡的文學中傳達出某種人類的熱情。但凡爾納的小說中人物除了少數幾個外都是一模一樣的,他似乎塑造不出更重要的人物,人物都是臉譜化的簡單的好人壞人,沒有什么心理活動;從其作品人物性別單一化上還可看出他對女人的偏見,隱隱流露出深受其苦的心態。此外凡爾納的作品中充滿了明顯的社會傾向,是一個愛國者(法國人最好)、民族解放主義者(支持被壓迫民族斗爭),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從某些作品中表現出無秩序者),最后還是一個銀河帝國主義者(有締造宇宙帝國的欲望)。
凡爾納的作品里充滿了知識,但他本人卻是一名宇宙神秘主義者,對世界有一種神秘的崇拜。在他的小說中,有時候思考問題不夠深刻,主題也常常重復。
但總的來說,凡爾納的嘗試仍然是偉大的。他寫的雖然都是平凡小事,但讀后仍使我們激動不已。正如1884年教皇在接見凡爾納時曾說:“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佚名)
儒勒·凡爾納作品集
《八十天環游地球》 《海底兩萬里》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環繞月球》 《神秘島》 《世界主宰者》
《米歇爾·斯特羅哥夫》 《氣球上的五星期》 《空中歷險記》
《墨西哥的“幽靈”》 《佐奇瑞大師》 《牛博士》
《一個在冰雪中度過的冬天》 《征服者羅比爾》 《兩年假期》
《從地球到月球》 《八十天環繞地球》 《奧蘭情游》
《升D先生和降E小姐》 《隱身新娘》 《昂梯菲爾奇遇記》
《大海入侵》 《烽火島》 《太陽系歷險記》
《巴爾薩克考察隊的驚險遭遇》 《哈特拉斯船長歷險記》 《大木筏》
《喀爾巴阡古堡》 《金火山》 《魯濱遜叔叔》
《多瑙河領航員》 《魯濱遜學校》 《馬丁·帕茲》
《旅行基金》 《漂逝的半島》 《桑道夫伯爵》
《黑印度》 《南非洲歷險記》 《突破封鎖》
《沙皇的郵件》 《印度貴婦的五億法郎》 《小把戲》
《迎著三色旗》
(1)《海底兩萬里》的作者是(法)國的(儒勒*凡爾納),他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之父(2)《海底兩萬里》中的潛艇叫(鸚鵡螺號) 。
試題分析: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他的“海洋三部曲”,指的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
點評:本題不難,此名著信息學生比較了解。閱讀名著是必要,閱讀名著,可以陶冶情操,了解各種文化,豐富知識,還可以借鑒學習,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