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文將圍繞動漫包括什么專業展開說明,動漫包括什么藝術是一個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事情,想搞清楚動漫包括什么類型需要先了解以下幾個事情。
二次元:在ACGN文化圈被用作對“架空世界”或夢想世界的稱呼。
電視動畫(TV動畫):視頻播映的動畫。
網絡動畫(WEB動畫):網絡配信平臺動畫。
劇場版動畫(動畫電影):公映動畫,動畫傳播方式一種。
OVA動畫/OAD動畫:動畫獨立錄影帶。一般情況OVA單獨發售,OAD隨書捆綁發售。
動畫音樂:一部動畫作品音樂,包括OP(片頭曲)、ED(片尾曲)、TM(主題曲,一般專指劇場版)、IN(插入曲)、BGM(背景音樂)、CS(角色歌)、IM(印象歌)等。
動畫原創:動畫改編某作品,劇情是獨立的。
同人:也叫二次創作,由漫畫、動畫、影視等作品甚至現實的人物、設定衍生出來的文章及其他如圖片影音游戲等等,或“自主”的創作。
周邊:由動漫、動畫、小說、游戲、影視等作品衍生如手辦,海報等象征性產品。
COSPLAY:扮成漫畫、動畫、游戲、小說等人物,可以是原創。
STAFF:參與制作動畫人員
監督:導演。
系列構成:編劇。
腳本:各話劇本。
CAST:角色-配音表/陣容
制作:在日本制作委員會制度常指出品。“動畫制作”通常指作品負責制作。
聲優:配音演員
新番:日本“新番組”,即新作影視作品。國內常指動畫新作。
表紙:書籍(用于雜志)封面。內頁有一定的專題報道,一般會有3-4張左右。
同人志:某漫畫人或愛好者出資運作的小團體,有其自己內部的小雜志。
大賞:日本是獎。動畫賞指動畫獎。
人物設定:指在某部動畫、游戲等中專司人物設計的。
少女漫畫:少女漫畫傳統是指以9至17歲的少女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漫畫,實際上在其作者和連載的雜志增加后,有針對6-12歲的女童和18-25青年少女的作品。
少年漫畫:少年漫畫是指以青少年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漫畫,另外讀者組別甚廣,有少女,甚至成人也是少年漫畫的忠實讀者。一般以打斗、懸疑、冒險、科幻為主,而大部份主角都為一個目標努力奮斗。
動漫分為很多類型,具體有:情感;推理;動作;戰爭;后宮;寵物;歷史;搞笑;機戰;少年;冒險;治愈;童話;格斗;少女;懸疑;科幻;競技;社會;神魔;熱血;校園;耽美;原創;魔法;教育;恐怖;驚悚;政治;哲理;經典;勵志;倫理;惡搞;血腥;言情。
1、兒童動畫:《貓和老鼠》《迪迦奧特曼》《葫蘆兄弟》《小豬佩奇》《大頭兒子小頭爸爸》
主要圍繞讀小學幼兒園以下的群體兒童,劇情簡單,容易懂,基本上屬于搞笑類和劇情類。
2、少年動畫:《爆速合體》《少年錦衣衛》《少年駭客》《足球江湖》《太空堡壘》
少年動漫是指以青少年為主要讀者對象的漫畫,另外讀者組別甚廣,有少女,甚至成人也是少年動漫的忠實讀者。少年動漫一般以打斗、懸疑、冒險、科幻為主,而大部份主角都為一個目標奮斗。
3、少女動畫:《狐妖小紅娘》《巴啦啦小魔仙》《舞法天女》《小花仙》《小馬寶莉》
少女動漫”和“美少女動漫”是完全兩種不同類型,不同受眾的動漫(Anime)。這是一個常識,卻有人經常混淆定義。少女動漫是指以12至18歲的少女為主要觀眾對象的動漫,泛指擁有少女情結,唯美主義、美型、戀愛類的女性向動漫。
4、男性向動畫:《吸血鬼騎士》《染紅的街道》《灼眼的夏娜》《我的裘可妹妹》
主要為男性題材的動畫。也被稱作やおい或者以日語中同音的數字801表記。由于除了感情線以外并沒有其他的限定,因此動畫跟正常向動畫一樣也有奇幻、現實、未來、戰爭、中世紀等等各種不同的背景題材。
5、女性向動畫:《無法逃離的背叛》《元氣少女緣結神》《學園天堂》《眾神的惡作劇》
女性向就是消費對象為女性的意思。這是最基本的。在一些漫畫中少女戀愛類型的一般會有多個追求者,也屬于女性向后宮,日本發行有部分相對于女生的戀愛游戲也是指女性向后宮。
6、國民動畫:《海賊王》《火影忍者》《名偵探柯南》《七龍珠》《數碼寶貝》
國民動漫的含義來自于日本動漫。國民意味著全年齡,不管老幼都會喜歡的動漫作品。這些作品通常是表現童真、友誼的漫畫或動畫作品,幾十年如一日的連載獲得人們的肯定。
基本概念
動漫(Animation&Comic)即動畫(Animation)和漫畫(Comic)的合稱,因兩者在華語圈存在密切聯系而產生,指動畫與漫畫的合并簡稱。常見的類似情況還有“蔬果”、“糧油”、“影視”、“報刊”等。
舉個例子,紙筆、歌舞、歌曲、舞蹈這些也是兩個名詞合成的合稱詞,但是紙是紙、筆是筆,歌是歌、曲是曲、舞是舞、蹈是蹈。不能說一支筆是紙筆,也不能說歌星的新歌叫歌舞,更不能把新番動畫(animation)稱為動漫。
起源
《動漫時代》創刊號目錄頁
《動漫時代》創刊號封面
該詞現可考最早出處為1993年創辦的動漫出版同業協進會于1998年11月創刊的動漫資訊類月刊《動漫時代Animation & Comic Time》,后經由《漫友》雜志傳開,因概括性強在中國大陸地區的使用開始普及起來。
《動漫時代》的英文名是《Animation & Comic Time》,表示“動”的是Animation(動畫)而不是Anime(日式動畫),表示“漫”的是Comic(漫畫)而不是Manga(日式漫畫),該雜志創刊伊始就刊有《美國動漫發展史專欄》,動漫一詞從未有過產地或風格限定性。
誤用
當今網絡、電視、雜志等媒體上“動漫”一詞已經被頻繁使用,但因為大量媒體的誤用,對這一詞的誤解也越來越多。由于我國沒有成熟,嚴格的ACGN市場與文化,日系動畫的影響全靠網絡傳播和口耳相傳,動漫這個詞匯誤用情況非常嚴重。
甚至現今大部分群眾漸漸認為動漫指日本動畫、動漫指漫畫改編動畫、動漫指會動的漫畫、動漫指青少年向動畫,以上種種皆屬誤解。動漫文化圈內通常將此類誤用諷刺為凍鰻。
動漫僅是動畫與漫畫的單純合稱,并無其他含義。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兩種作品類別的合稱,但不可用于單指一部動畫或漫畫作品。
動漫一詞僅在華語圈使用,其他國家地區沒有類似表述。
動漫≠卡通
美琳和愛莎卡通作品
卡通,是一種視覺藝術的幾種形式,有著不同的意義,從一個意義發展到另一個。
動漫不是卡通的別稱,卡通是Cartoon的音譯,而非Animation或Comic。在當今華語圈,對于普通大眾,常以卡通泛指動畫,但此為錯誤用法。 Cartoon原指畫在cartone紙上的草圖,現指一個藝術門類,Cartoon包含多種藝術形式,各種形式間有些關系,卻也大有分別。其關聯性在于風格夸張變形、幽默色彩、諷刺性,卡通更多指的是風格而非形式,不是所有動畫、漫畫都能稱之為卡通。畫面的非寫實性是卡通的天然屬性,而動畫、漫畫可以有寫實風格。例如美漫:《怪誕小鎮》,《日常工作》,《探險活寶》等是典型的卡通風格動畫。卡通漫畫是漫畫這一藝術形式下一類特殊風格的作品,卡通漫畫是卡通藝術風格的一種表現形式。
動畫
編輯
龍珠的動畫
動畫技術較規范的定義是采用逐幀拍攝對象并連續播放而形成運動的影像技術。不論拍攝對象是什么,只要它的拍攝方式是采用的逐格方式,觀看時連續播放形成了活動影像,它就是動畫。
動畫是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解后畫成許多動作瞬間的畫幅,再用攝影機連續拍攝成一系列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視覺暫留原理。
漫畫
編輯
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常采用夸張、比喻、象征等手法,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事,具有較強的社會性,也有純為娛樂的作品,有較強娛樂性,娛樂性質的作品往往存在搞笑型和人物創造型。
龍珠的漫畫
漫畫二字起源于中國北宋,最初用“漫畫”二字的是北宋學者畫家晃以道《景迂生集》中說:“黃河多淘河之屬,有曰漫畫者,常以嘴畫水求魚。”這里說的漫畫是一種水鳥的名稱,因為它捕魚時瀟灑自如,像在水上作畫而得名。
西方漫畫源自英國,19世紀法國畫家杜米埃在西方漫畫史上取得了最優秀的成就。
20世紀初,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漫畫書誕生于美國,它是通俗文學刊物與報紙連環漫畫兩種文藝形式相結合的產物。
發展現狀
漫畫藝術在今天呈現出三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在報刊雜志上十分常見的單幅或者四格漫畫,以諷刺、幽默為主要目的;
另一種是與動畫結合非常緊密的故事漫畫,一般在專業的漫畫雜志上連載或者集結成冊出版;
還有一種是今天已經比較少見、但在20世紀乃至19世紀卻興盛一時的連環畫。其中現代故事漫畫是如今最常見的漫畫形式,其中尤以日本漫畫最為突出,集娛樂性、藝術性、商業性于一身。
由漫畫衍生而出的的產品,其中之利潤更是令人眼紅。
而動畫,世界上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機構、不同的大師對“動畫”的定義有很多,其中以日本為例,《日本大百科全書》對“動畫”一詞的闡述是:動畫就是將那些本體不會動的圖畫、木偶等等,每次逐漸變化其形態拍攝一格(有時是多格),這樣反復地拍攝使之看上去能動的一種影視的總稱。
動畫本身亦可以作為純技術而獨立應用,大家普遍觀看和接觸的動畫,其實是和影視藝術等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的一種復合藝術。
概念
Manga(まんが,manga)為日語“漫畫”的羅馬字注音。另外,英文詞cartoon的中文音譯“卡通”,也是漫畫與動畫的合稱,但被用來特指美國動畫。
電視動畫(TV):電視頻道上播映的動畫作品。
劇場版(MOV):影院公映的動畫作品,是日本動畫按傳播方式分類的一種,在中國又被稱為電影版。
OVA(OAD):原創動畫錄影帶,其中OVA是單獨發售,OAD是隨書發售的。
網絡動畫(NET):以網絡為播放平臺的動畫。
動畫音樂:一部動畫作品中的音樂,包括OP(片頭曲)、ED(片尾曲)、TM(主題曲,一般專指劇場版)、IN(插入曲)、BGM(背景音樂)、CS(角色歌)、IM(印象歌)等。
動畫原創:依漫畫改編的動畫,由于動畫的更新速度比漫畫快的關系,當動畫的劇集快趕上漫畫時,動畫的劇情就要脫離漫畫劇情,開始動畫原創。
同人:也叫二次創作,由漫畫、動畫、游戲、小說、影視等作品甚至現實里已知的人物、設定衍生出來的文章及其他如圖片影音游戲等等,或“自主”的創作。
COS:全稱COSPLAY,裝扮成漫畫、動畫、游戲、小說等中的人物,也可以是原創。
COSPALY
監督:導演,日本影視劇制作的導演是決定整部作品,掌管故事進行的步調,出演方式,美術、音樂效果等。是要對整個作品,按照對劇情,劇本的獨自解釋從整體上指導(如,演員演技,美術,攝影,音樂等等)整個作品的人。
原作:原漫畫或小說的作者
腳本:依據原作進行創作劇本人員,即寫劇本的人,也叫故事構成。
CAST:角色-配音表/陣容
STAFF:參與制作動畫的人員。
制作:指負責制作該動畫的公司或部門。
聲優:(日語“聲優”,假名“せいゆう”,英語“VA”,全稱“Voice Actor”)給動畫人物配音的人員(在日本,一部動畫通常是要數個部門或公司共同合作制作完成的,分工明確,流水線操作。一部動畫的制作水準往往會受到制作單位的影響。所以在一些情況下,知道制作某部動畫的公司或部門就知道該動畫的水準。)
命運石之門動畫海報
新番:源自日語詞匯“新番組” 意思是新節目。新番的原意是對新出的影視節目的統稱,但由于新番這詞是屬日本影視界所特有,且由于日本影視界中以動畫出現“新番”一詞的頻率最高,所以新番可以說就是新番動畫的代名詞(也可以說是簡稱),如果沒做出任何說明的話,新番就是日本最新出播出的動畫的意思。一般新番動畫播出的時間在一、四、七、十這4個月份上面。一周一話,三個月為一季。一季剛好13話左右。所以日本動畫大多都是(一季稱季番)11~13話、(兩季稱半年番)22~26話、(四季稱年番)52~56話。1998年-2005年的動畫也有很多嘗試了(三季)36-39話的集數特點,但是已沉寂。
表紙:書籍(一般用于雜志)的封面。內頁會有一定的專題報道,一般性總會有3-4張左右。
同人志:某些漫畫人或愛好者自己出資運作的小團體,有其自己的內部流通的小雜志。
大賞:在日本當獎的意思。動畫賞就指動畫獎。
圓筆尖:較小巧,可畫出纖細的線條。
G筆尖:許多漫畫家愛用的筆尖,可畫出粗細不同的線條。
刮網刀:可用于網點紙的創做,能刮出許多種不同效果。
人物設定:指在某部動畫、游戲等中專司人物設計的。
魔法少女奈葉 劇場版
故事設定:寫劇本的。
周邊產品:指一切和動漫(Anime)有關的東西。
OP:全稱為“Opening Song”,片頭曲。
ED:全稱為“Ending Song”,片尾曲/結束曲。
IN:插曲
TM:題歌/主題曲。
BGM:背景音樂
IMA:印象歌/角色曲。
OST:原聲配樂。
CAST:角色與其聲優。
STAFF:全體制作人員。
BL:原英文為Boy's Love,特指男同性戀,又稱gay,玻璃,同志,斷背,基友等。
GL:原英文為Girl's Love,特指女同性戀,又稱百合,蕾絲邊,蕾絲,Les,拉拉,拉子等。
BG:原英文為Boy and Girl,特指男女之間的配對,即異性戀。
CP:指的是配對。
馬鹿:馬鹿(ばか,baka)有笨蛋、傻瓜等意思。也可讀作ばが,baga。(正確的讀音應該為ばか,baka,但由于日本人喜歡在口語上濁化,baka的ka,濁化成了ga,所以也可讀作ばが,baga)
殘念:日語音譯,意思為遺憾,引申詞語有“碎碎念” 。與殘念同樣意思的還有殘壘(出自《歸宅部活動記錄》第6集)
貧乳 saber
平胸:指女性胸部扁平,也稱“貧乳、飛機場、搓衣板”。衡量標準可用13歲以上,(胸圍)77(cm)以下。
腹黑:通常用來指表面和善溫和,內心卻想著奸惡事情或有心計的人。
蘿莉:指很可愛的小女孩,語源來自洛麗塔,不過已分化為兩個意思。洛麗塔(ロリータ,Lolita;源于美籍俄裔小說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于1955年所作的長篇小說《Lolita》)。
正太:指外貌在12歲以下的很可愛的男生。普遍把8~14歲左右的年紀小、沒有胡子和很可愛、很萌的男孩子稱為正太。正太可以是漫畫、動漫、游戲、小說中的,也可以是現實的。一般把外形是男孩,且符合“萌”的特征的都歸為正太之列。
soso:在日文中為“是的,是的”的意思,與英文發音不同,更接近“索”。
御姐 波雅·漢庫克
幼齒:泛指小孩,多見于港臺澳日等地區。
御姐: 由日文中姐姐的含義引申過來,在動漫中常指有姐姐個性的女子。長發,豐滿的多見,但主要是指個性強勢,有愛護人的性格。
少女漫:以女性為主要受眾對象的漫畫。第一主角為女性,故事以女主角的戀愛為發展中心。雖然大多畫風較浪漫、夢幻,但并無特殊要求。如:《守護甜心》,《小女神花鈴》,《元氣少女緣結神》等。
少年漫:以努力,友情,勝利為主題的作品,主要受眾為學生,如:《家庭教師》、《海賊王》、《火影忍者》、《死神》、《全職獵人》、《妖精的尾巴》、《犬夜叉》等。
腐女:腐女是“腐女子”的簡稱。腐女或腐女子主要是指喜歡BL,也就是幻想中男男愛情的女性,“同人女”與“801”也有此意。不過同人女多幻想的是已有作品中的角色。
歐巴桑/歐巴/巴巴:基本意是“阿姨”(有親屬關系的),但也可用于泛指,源自日語“おばさん”;老婆婆的話通常稱為“歐巴醬”。
歐吉桑/歐吉/吉吉:基本意是“叔叔”(有親屬關系的),但也可用于泛指,源自日語“おじさん”;老爺爺的話通常稱為“歐吉醬”。
廢柴:很無用的動漫主角,通常指男性,如:《家庭教師》中沢田綱吉、《哆啦A夢》中野比大雄等。但也可用于女性。
后宮:就是N大于等于3的異性把圍繞著主角的情況和故事,通常見于戀愛養成游戲,包括BL向與GL向,特點是人物極為美型,音樂等非常優美。還有點H比如說《管家后宮學園》“KEY社3部曲(《AIR》《KANON》《CLANNAD》)等。
逆後宮:與后宮相反,通常是一群男性圍繞著一個女性。
同人:指“自創、不受商業影響、干擾的自我創作”,或“自主”的創作。即以已存在角色為對象進行的二次創作。這種創作方式受到了眾多漫迷的喜愛與推崇。
OTAKU:御宅族(日文假名:おたく,羅馬音:otaku)常直接稱為otaku,一般指對ACGN具有超出一般人知識面,鑒賞,游玩能力以及熱情的特殊群體,是究級ACGN愛好者的代名詞。
這個字在日文字面上的意思是指“你的家”,是一種對對方比較尊敬的稱呼。到了80年代,當時動漫畫迷之間以御宅來互相稱呼,例如說“請展示你(御宅)的收藏”。“御宅”比普通的稱呼保持距離,同時也暗示了大家不要太接近。
二次元:泛指動畫和游戲的世界。
三次元:是指現實世界。
女王角色代表 c.c.
耽美狼:喜歡BL(男同性戀)漫畫的人。詳細解釋則是「包含一切美麗事物,能讓人觸動的,最無暇的美」。后來這個詞被日本的漫畫界用于BL(boy's love)漫畫上、結果引申為代指一切美形的男性,以及男性與男性之間不涉及繁殖的戀愛感情,最后更發展為男同性戀漫畫的代稱之一。
控:對某種屬性具有狂熱的喜愛與執著。比如熱愛百合類作品的,就可以叫百合控,大愛傲嬌的,就是傲嬌控,鐘情拖鞋的,也可以叫拖鞋控……
其中,以以下種類的“控”較為常見:
【兄控】:指喜歡上自己哥哥的情結。ACGN作品中出現喜歡上親哥哥、干哥哥、繼哥哥(因父母再婚而來的無血緣哥哥)情節的也可以算是兄控取向作品。相對于“妹控”。
【姐控】:姐控是以“控”代表“情結(complex)”的諸多專門語之一。指熱衷于姐系角色的情結。一般姐控并不限定血緣,實姐,堂表姐,義理姐都在涉獵范圍以內,當然姐系幼馴染也必不可少。總而言之,姐控就是指對姐姐型女生有著純潔或不純潔的向往的人。
【妹控】:指喜歡上自己妹妹的情結。除了親妹妹外,喜歡上干妹、繼妹(因父母再婚而來的無血緣妹妹)、堂妹、表妹情節的也可以算是妹控取向作品。
【弟控】:意指對弟弟懷有“喜歡,溺愛,保護”情結的人,與姐控相對。
【傲嬌控】喜歡性格傲嬌的女性角色。
傲嬌角色代表明日香
【女王控】:女王:指個性強勢、習慣指使別人做這做那,能力很強說一不二的千金大小姐或女強人。女王控就是指對這類人物十分喜愛的人。通常有自虐傾向。
【女仆控】指的是男性(今亦有指女性)對女仆更具性方面的興趣的一種性向。多是迷戀ACGN的人群。
【正太控】指比起對成年男性,對少年抱有更大的性方面的關心之性向。以及具有此類性嗜好之女性(今亦有指男性)。亦指對0~18歲左右之未成年男性、少年本身及以這兩者為對象之繪畫少年、漫畫、小說抱有強烈愛情、感情的人們。
【蘿莉控】指的是男性(今亦有指女性)比起對成年女性而言,對于未成年的少女更具性方面的興趣的一種性向,或是指有著這種性向的人。
【偽娘控】偽娘是相貌、身材接近于(幾乎是)女性,心理、性格介于男性與女性之間,同時擁有男性與女性魅力(在女性眼中擁有男性魅力,在男性眼中擁有女性魅力。)的非女性人物。偽娘控就是指萌這類人物的人。
偽娘 木下秀吉
【大叔控】指喜歡了一個年齡比青年大的男人。
(或許更喜歡他的內在),大叔外貌特征:年齡已超越了青年,一般是有胡子的,喜歡說"大叔"的這個詞的多數都是動漫迷,所以,大叔一般都是動漫人物。大叔的內涵在于不同于正太和少年的成熟,在無助孤獨的時候這類人往往充當著安慰者的角色。
【御姐控】意為對年輕的成年女性的特別喜好,也指對比自己年齡大的女性的偏好。
【獸耳控】就是指萌有獸耳的動漫角色的癖好(不論男女)其中包括貓、狗、兔、狐貍、熊貓等。
【百合控】喜歡GL(女同性戀)情節的人。
三無始祖綾波麗
【襪控】非常喜愛襪子,如棉襪、長筒襪等。
【巨乳控】喜歡胸部較大的女性角色。
【貧乳控】喜歡胸部扁平的女性角色。
【腹黑控】意為對腹黑型的人的特別喜好(不論男女),如自己有這類傾向的也這樣稱呼(和上述差不多)。
【制服控】指非常喜歡那種制服的人。
【三無控】即喜歡三無少女的人,三無指無心、無口、無表情。引申詞語:三無少女。
萌屬性:又叫“萌元素”。是指一個人物所具有的帶有萌點的屬性,是依據萌點所概括出的特殊屬性。其意義不同于傳統意義的“可愛”,是一種只要擁有公認的特殊萌點即可的特殊屬性需求。常見萌屬性有:蘿莉、御姐、貓耳、貧乳、正太、三無、腹黑、黑長直、黑化等。
系:指的是動畫和漫畫(主題)類別。比如:催淚系、治愈系等。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與縮寫。在其他語言相當少用。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動畫(animation或anime)和漫畫(comics,manga;特別是故事性漫畫)之間聯系日趨緊密,兩者常被合而為“動漫”。
顧名思義,動漫就是動畫和漫畫的統稱,因為二者有很緊密的遞進關系,在政府泛指的概念下動漫還包括游戲,這是一個行業或者產業,從屬文化產業范疇,是文化產業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往大了說動漫產業可以帶動一個國家的GDP,目前看來,這個行業非常有前途,也有錢途。
所謂ACG指的是動畫、漫畫和游戲,是源于日本的一種生活方式,在中國還沒有ACG生活的土壤。
動漫即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因兩者間存在密切聯系而(漢語里)一般把兩者合稱為動漫。當今網絡、電視、雜志等媒體上“動漫”一詞已經被頻繁使用,但因為部分傳媒的誤用,對這一詞的誤解也越來越多。
動漫是動畫或漫畫的合稱與縮寫,是在華人地區才有的稱呼,另外西方國家將日本動畫稱Anime、漫畫則稱為Manga。
而現今,動漫的發展已屬于文化創意產業,同時是目前全世界熱門且高人氣的流行文化。
擴展資料:
動漫的歷史淵源:
隨著現代傳播媒體技術的發展,動畫和漫畫之間聯系日趨緊密;取這兩個詞的第一個字合二為一稱之為“動漫”,尤其在青少年中甚為常用。
“動漫”一詞的起源,現可考證為1993年創辦的中華動漫出版同業協進會與1998年創刊的動漫資訊類月刊《動漫時代》(AnimeComicTime)。
經由雜志的宣傳,齊概括性在華語地區迅速發展起來,因此常習慣將動畫(animation)、漫畫(comic)、游戲(game)合稱為ACG,而近年來在輕小說改編的動畫、漫畫、游戲越來越多之際,又衍生出“ACGN”現在ACG所指內容也涵蓋輕小說。
因此雖有人提出使用ACGN作為該詞的演進說法,但實際上大多數場合仍在使用ACG,不過由于輕小說的發展,使用ACGN作代名詞的人群在逐漸增多。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動漫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的縮寫,取這兩個詞的第一個字合二為一稱之為“動漫”,只是中國(大陸)地區的特有的合成名詞,不能單指一部動畫或漫畫(因為部分傳媒的不負責任,誤用的狀況相當普遍)。比較大的誤區還有“動漫是會動的漫畫”說法,屬邏輯錯誤,實際上不管是漫畫改編動畫、游戲改編動畫、小說改編動畫或原創動畫等都被包含在動畫之內。
除動漫之外,華文圈亦較多地習慣性將動畫(anime或animation)、漫畫(comic)、游戲(game)三者合稱作ACG,或加上輕小說(novel)合稱為ACGN。
日本則不使用ACG這個詞,較常使用的類似概念有MAG(マグ),即Manga(漫畫)、Anime(動畫)、Game(游戲)之縮寫。
愛好者間常用2次元來代指一系列的動漫文化(包括輕小說,手辦等)。一般則以オタク文化(otaku/御宅文化)泛指相關領域次文化、オタク產業指相關領域業界。另外,英語cartoon的中文音譯“卡通”,也是漫畫與動畫的合稱,但有時特指美國式動畫。
額……應該可以這樣分吧
“動”是動畫。但是動畫的分類沒有一定之規。從制作技術和手段看,動畫可分為以手工繪制為主的傳統動畫和以計算機為主的電腦動畫。按動作的的表現形式來區分,動畫大致分為接近自然動作的“完善動畫”(動畫電視)和采用簡化、夸張的“局限動畫”(幻燈片動畫)。如果從空間的視覺效果上看,又可分為二維動畫(如《七龍珠》《灌籃高手》)和三維動畫(如《最終幻想》)。從播放效果上看,還可以分為順序動畫(連續動作)和交互式動畫(反復動作)。從每秒放的幅數來講,還有全動畫(每秒24幀,迪士尼動畫)和半動畫(少于24幀,三流動畫)之分,中國的動畫公司為了節省資金往往用半動畫做電視片。
“漫”是漫畫,可以稱作動漫的基礎,因為沒有漫畫,動漫就只是一個空架子了。漫畫的三種主要形態,即諷刺幽默的傳統漫畫、敘事的多幅或連環卡通漫畫、探索性的先鋒漫畫。我們動漫中的漫畫就是卡通漫畫。卡通漫畫是借鑒卡通手法、風格而編畫的連環漫畫。
按用途可分為:諷刺漫畫、幽默漫畫、實用漫畫、實驗漫畫、教育漫畫、宣傳漫畫、治愈漫畫。(。
按形式可分為:單幅漫畫、多幅漫畫(包括四格漫畫)、連環漫畫、插圖小說和漫畫條 。
按色彩可分為:黑白漫畫、單色漫畫、彩色漫畫。
按地域和流派可分為:法國漫畫(BD)、美國漫畫(Comics)、日本漫畫(Manga)、比利時漫畫、英國漫畫、意大利漫畫(Komix)、德國漫畫、巴西漫畫、阿根廷漫畫、菲律賓漫畫、韓國漫畫、阿拉伯漫畫、埃及漫畫、南非漫畫、澳大利亞漫畫、奧地利漫畫、波蘭漫畫、芬蘭漫畫、港臺漫畫(不完全統計,以形成完整的漫畫基礎產業為準)。 中國漫畫、俄羅斯漫畫、南斯拉夫漫畫、捷克漫畫、挪威漫畫、以色列漫畫、伊 漫畫人物、朗漫畫、肯尼亞漫畫、喀麥隆漫畫、印度尼西亞漫畫、馬來西亞漫畫、哈薩克斯坦漫畫(不完全統計,以擁有著名漫畫家為準)。
按受眾可分為:兒童漫畫、青年漫畫、少年漫畫、軍事漫畫、地下漫畫和少女漫畫等(不完全統計) 。
按內容可分為:科幻類、神話類、競技類、格斗類、冒險類、愛情類、偵探類、幽默類、恐怖類(不完全統計)
(僅是個人觀點,希望你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