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4網絡整齊的齊的繁體字是多少筆畫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整齊的齊的繁體字是多少筆畫,以及整齊的齊繁體字多少畫呀,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齊
齊,多音多義詞,讀作qí,jì,zī,zhāi,有整齊的意思,也指整治、整理。該文字在《周禮·天官·醢人》和《禮記·樂禮》等文獻均有記載。
"齊"字的繁體字為"齊",總筆畫為14畫。
筆畫數
拼音
qí,jì,zī,zhāi
注音
ㄑㄧˊ;ㄐㄧˋ;ㄗ;ㄓㄞ
結構
上下結構
部首
齊
繁體字
齊
詞性
名詞、形容詞、動詞、介詞、副詞。
【筆畫數】共十四畫,分別是:點、橫、點、撇、豎、橫折鉤、撇、撇、豎提、捺、撇、豎、橫、橫。
[ qí ]
1.整齊;平齊。
2.引申指物體平直或兩者表面相平。
3.指思想或行動一致;同心協力。
4.正;正常。
5.相同;一樣。
6.猶如;好像。
7.齊備;齊全。
8.一齊;都。
9.召集;集合。
10.陳列;并排。
11.謂布列。
12.平等;平均。
13.平靜;寧息。
14.謂同某一線或點取齊。指高低一樣。
15.告誡;戒飭。
16.整治;整理。
17.傳說中的古樂曲。
18.古國名。公元前11世紀周分封的諸侯國。
19.古地名。今山東省·泰山以北黃河流域和膠東半島地區,為戰國時齊地,漢以後仍沿稱為齊。
20.朝代名。
21.唐末起義軍領袖黃巢所建的政權。
整齊[ zhěng qí ]
下課後,同學們都自覺地把實驗器材碼放整齊。
百花齊放[ bǎi huā qí fàng ]。
春天來了,百花齊放,草長鶯飛,多麼美麗啊!
齊的繁體字經過我仔細的算了一遍,確實是樓上說的:14筆。
15劃
“齊”的繁體字是齊,筆順讀寫:捺橫捺撇豎折撇撇折捺撇豎橫橫。
齊,讀音qí和jì
齊(齊)qí
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
達到,跟什么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
同時;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力。一齊前進。?。
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
中國朝代名:南朝齊。北朝齊。
齊 (齊) jì :通“劑”。調味品。
百花齊放( bǎi huā qí fàng):意思是形容百花盛開,豐富多彩。
并駕齊驅 (bìng jià qí qū):指并排套著的幾匹馬一齊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比肩齊聲(bǐ jiān qí shēng) :?比喻地位、聲望相等或相近。
福壽齊天 (fú shòu qí tiān):意思為福壽與天一樣高,是祝頌之辭。
鼓角齊鳴(gǔ?jiǎo?qí?míng):形容軍隊出擊時的雄壯陣勢。詞目?鼓角齊鳴發音。
多元輸入法(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輸入 ef 見簡體【齊】字;再按翻頁(PgDn)鍵 即見繁體【齊】字。注意:網頁采用的UTF-8字符集不能顯示出繁體字或異體字,且自動篡改成簡體字。這里制成圖片顯示如下:
齊字的繁體與簡體寫法對照圖片如下:
拼 音 ? ?qí???jì???zī???zhāi 。
部 首?齊
筆 畫?6
[ qí ]
1.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整。參差不~。
2.達到,跟什么一般平:見賢思~。河水~腰深。
3.同時;同樣;一起:~名。~聲。~心協力。一~前進。
4.全;完全:~全。人到~了。
5.中國周代諸侯國名,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
6.中國朝代名:南朝~。北朝~。
[ jì ]
1.調劑:夫匠者手巧也,而醫者~藥也。后作“劑”。
2.藥劑:處~不過數種。后作“劑”。
3.界限;分際:百年,壽之大~。
4.成功;成熟:事能得~。后作“濟”。
[ zī ]
同“粢”。古代用于祭祀的谷物。
[ zhāi ]
1.同“齋”。
2.齋戒:~三日而后行。
3.莊敬:~莊。~嚴。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文字書寫又分為繁體與簡體,其中齋齊兩個字極易難以區分,其實這兩個字也是很好區分的.。
這本來是齊和齋兩個字的繁體,本身讀法就不同,其次筆畫也不同,之所以容易被混淆,完全是因為人的視覺宏觀觀測一個物體范圍欺騙的原因,兩個字上半部分是完全一樣的,寫法與落筆停頓的點也近似,唯獨下半部分有些不同所以經常認錯。
齋是齋字的繁體,最早出現在春秋文字中,本義原是指古人在祭祀或者舉行典禮前整潔身心以表示虔敬的活動。一共是17畫,上半部分是京字頭,中間由三個部分組成,左側是個刀字,中間是個丫字,右側為氏字去掉中間一橫,而下半部分是一個川字去掉中間的短豎,加入了一個示字。
齊是齊字的繁體,最早出現于商代的甲骨文,一共14畫,上半部分與中間部分和齋字是一樣的,兩個字的區別在于下半部分,齊字的下半部分其實并不是個月字,而是川去掉中間的短豎,加了兩道橫。而書寫書法時的連筆,導致下半部分經常會被寫成月字,所以極易混淆。
說起齋齊兩字還有個小故事,大連金州區有一座天齋廟,建成之時有一僧侶和一尼姑同時觀禮參拜此廟宇,因為廟宇的牌匾就是以繁體字書寫,所有兩人遠遠看去分辨不清,尼姑說是齊字,僧侶說是齋字,兩個人就為到底是什么字吵了起來,這時路過一個書生,聽到兩個人吵架的原因就笑話兩個人:“你二人分不清齋和齊,我還分不清你們兩個小禿頭誰是僧誰是尼呢! ”于是提筆在路旁寫了一首打油詩:
天字廟前兩僧尼,
一說齋來一說齊,
僧尼齋齊要分清,
腿襠里面看仔細。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窮極一生也無法學遍所有,可作為中國人,自己國家的文字還是要認清的,不然就會出現這一僧一尼的鬧劇。而齋齊這兩個字在書法中雖然極其相似,但只要仔細辨認兩條腿里的字就可以分辨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