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1女性夔怎么讀音是什么意思 視頻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夔怎么讀音是什么意思 視頻,夔怎么讀夔的讀音和意思,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夔的拼音:kuí
夔:聲母k,韻母ui,聲調:二聲。
釋義:
1、古代傳說中一種形狀像龍而只有一足的動物。
2、夔州,古地名,在今重慶奉節一帶。
詞性:名詞
簡體部首:夂,部外筆畫:18,總筆畫:21。
繁體部首:夊,部外筆畫:19,總筆畫:22。
五筆86:UHTT 五筆98:UTHT 倉頡:TCHE。
筆順編號:431325111212151534354 四角號碼:8040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914。
漢字筆畫:
擴展資料
相關詞組
1、夔魍?[ kuí wǎng ]。
釋義:指夔和魍魎。皆為傳說中的山林精怪。亦用以泛指精怪。
2、夔頭?[ kuí tóu ]。
釋義:夔 為 舜 樂官。
3、鐘夔?[ zhōng kuí ]。
釋義:指精辨樂音的人。
4、夔夔?[ kuí kuí ]。
釋義:戒懼敬慎貌。
5、夔鼓?[ kuí gǔ ]。
釋義:戰鼓。
6、首夔?[ shǒu kuí ]。
釋義:比喻最知音者。
讀法:kuí
基本釋義:
1、古代傳說中一種形狀像龍而只有一足的動物。
2、夔州,古地名,在今重慶奉節一帶。
神獸
夔(kuí)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山海經·大荒經》記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譯文: 夔牛是古時代神獸,古時生于東海流波山,形狀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沒有長角,只長了一只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
它身上還閃耀著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一樣震耳欲聾。后來黃帝得到這種獸,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獸的骨做槌,敲擊鼓,鼓聲響徹五百里之外,威懾天下。 )夔(kuí)是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
擴展資料
其他傳說
相傳為堯、舜時代的國家樂官。傳至商代及西周時期傳說中一種近似龍的動物,形象多為一角、一足、口張開、尾上卷,在鐘鼎彝器等青銅器上經常會釋有夔紋。外形像夔聲音如雷,僅有一足。據說黃帝依照九天玄女的指示將夔殺死,以其皮制成戰鼓。
特色
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口、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
青銅器上的龍紋常被稱為夔紋和夔龍紋,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象都稱之為夔,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記載。其實,一足的動物是雙足動物的側面寫形,故不采用夔紋一詞,稱為夔龍紋或龍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夔 (古代傳說神獸)
夔拼音:kuí ,筆劃:21部首:夂五筆輸入法:uhtt | 有關夔的漢字演變 。
基本解釋: 夔
kuí
〔夔夔〕敬謹恐懼的樣子。
〔夔立〕肅立。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形異獸。
筆畫數:21;
部首:夂;
筆順編號:431325111212151534354 。
詳細解釋: 夔
kuí
【名】
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aone-leggedmonsterinfable〗。商周銅器上多夔狀紋飾 。
人名。相傳為堯、舜時樂官〖musicaloffical〗。如:夔摯(夔:舜時樂官名。摯:太史摯,周官) 。
夔州〖Kuiprefecture〗,舊府名,府治在今四川奉節縣 。
相關詞語:更多有關夔的詞語>> 鐘夔玉夔龍伊夔一夔一夔足一夔一契一夔已足四夔首夔山夔皋夔稷契皋夔后夔姜夔夔牛夔襄夔樂夔跜夔一足夔門夔頭夔曠夔鳳紋夔鼓夔魍夔牙夔律夔府夔子夔皋夔夔夔峽夔契夔卨夔龍紋夔龍禮樂夔魖夔龍伶夔靈夔龍夔蟠夔紋蟠夔</TD></TR></TBODY></TABLE>。
漢字:夔
讀音:kuí
部首:艸
筆畫:21
筆順名稱:
點、 撇、 橫、 豎、 橫、 豎、 提、 撇、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橫折、 橫、 豎彎鉤、 撇、 點、 撇、 橫撇/橫鉤、 捺。
釋義:
1.古代傳說中一種形狀像龍而只有一足的動物。
2.夔州,古地名,在今重慶奉節一帶。
讀作:kuí,意思是:敬謹恐懼的樣子。
夔注音:ㄎㄨㄟˊ,簡體部首:夂部,部外筆畫:18畫,總筆畫:21畫,繁體部首:夊部。
部外筆畫:19畫,總筆畫:22畫,五筆86:UHTT,五筆98:UTHT,倉頡:TCHE。
釋義:
1、〔夔夔〕敬謹恐懼的樣子。
2、〔夔立〕肅立。
3、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形異獸。
擴展資料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夔紋[kuí wén]
古代銅器上所鑄刻的夔形花紋。
2、伶夔[líng kuí]
傳說中黃帝時樂官伶倫和舜時樂正夔的并稱。
3、夔府[kuí fǔ]
唐置夔州,州治在奉,為府署所在,故稱。
4、夔峽[kuí xiá]
即?瞿塘峽。
5、龍夔[lóng kuí]
舜時賢臣龍與夔的并稱。后泛指賢士。
夔 【拼音】:[kuí]
二聲
【字義】:1.〔~~〕敬謹恐懼的樣子。2.〔~立〕肅立。3.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龍形異獸。
讀音:kuí
詳細注解
(1) 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商周銅器上多夔狀紋飾 。
(2) 人名。相傳為堯、舜時樂官。如:夔摯(夔:舜時樂官名。摯:太史摯,周官) 。
(3) 夔州,舊府名,府治在今重慶市奉節縣,杜甫曾去過的地方。
示例:
(1) 〔~~〕敬謹恐懼的樣子。
(2) 〔~立〕肅立。
說文解字
神魖也。如龍,一足,從夊;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四目頡,一足夔"「夔」是舜的臣子,據說只有一只腳。《孔子叢》魯哀公問孔子曰∶『吾聞夔一足,有異于人,信乎?』子曰∶『昔重黎舉夔而進,欲求人佐焉。』舜曰∶『一夔足矣非言止一足也。』魯哀公曰∶『善』。夔,并非只有一足。
多音字:也讀lv 同驢字。
漢字示例
宋·石介《慶歷圣德頌》詩:“惟仲淹弼,一夔一契,天實賚予,予其敢忽。”宋·方岳《竹下》詩:“一夔一契付公等,某水某丘如我何。”
相關詩詞
1. 登夔州城樓(作者:李復 朝代:宋)
2. 賀李萬州守夔(作者:陽枋 朝代:宋)
3. 思夔州(作者:陸游 朝代:宋)
4. 送戴子厚赴張夔州之辟(作者:郭印 朝代:宋)
5. 遺夔門故書(作者:馮時行 朝代:宋)
6. 次韻元翁從王夔玉借書(作者:黃庭堅 朝代:宋)
7. 夔府書懷四十韻(作者:杜甫 朝代:唐)
8.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作者:杜甫 朝代:唐)
9. 送韓美成都大赴夔帥(作者:郭印 朝代:宋)
10. 夔帥范太尉生日(作者:馮時行 朝代:宋)
11. 和兒咨夔夜坐韻(作者:洪鉞 朝代:宋)
12. 答郡守趙師夔(作者:金梁之 朝代:宋)
13. 鄉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間省墳客夔適逢此時凄然(作者:陸游 朝代:宋)
14. 次韻和劉夔判官對雪(作者:范仲淹 朝代:宋)
15. 韶美歸舟過夔,留半月語離,作惡詩以送之,(作者:王十朋 朝代:宋)
16. 送夔州班使君(作者:盧綸 朝代:唐)
17. 上卿翁請修武侯廟遺像缺落時崔卿權夔州(作者:杜甫 朝代:唐)
18. 伯夔酬詩相獎感而次韻卻寄不自禁哀音之發越(作者:陳三立 朝代:近代)
19. 迭韻再答伯夔(作者:陳三立 朝代:近代)
20. 喜待制王丈歸自夔門(作者:喻良能 朝代:宋)
21. 費文達除夔漕作此賀之三首(作者:李流謙 朝代:宋)
22. 和景夔梅四首(作者:張明中 朝代:宋)
23. 別夔州眾官(作者:李復 朝代:宋)
24. 送程左史以右撰知夔州分韻得重字(作者:魏了翁 朝代:宋)
25. 荊江漁父竹枝詞九首和夔師□侍郎韻為荊師范(作者:項安世 朝代:宋)
26. 次陳肩夔韻(作者:姚勉 朝代:宋)
27. 元夔以詩留別用韻示之(作者:韓元吉 朝代:宋)
28. 送嚴上舍并寄諸公十首·寄張次夔縣丞(作者:陳造 朝代:宋)
29. 夔州重陽(作者:陸游 朝代:宋)
30. 暮春抵滬同大武伯夔子言游半淞園泛舟小溪作(作者:陳三立 朝代:近代)
31. 送游考功將漕夔門七絕(作者:洪咨夔 朝代:宋)
32. 成都贈別席夔(作者:陸暢 朝代:唐)
33. 送外舅郭大夫夔路提點刑獄(作者:陳師道 朝代:宋)
34. 夔州撫屬陳行之座上作(作者:馮時行 朝代:宋)
35. 送侍御帥夔府(作者:喻良能 朝代:宋)
36. 送夔州班使君(作者:皇甫冉 朝代:唐)
37. 奉謁夔州何異侍郎(作者:度正 朝代:宋)
38. 送田四弟將軍將夔州柏中丞命,起居江陵節度(作者:杜甫 朝代:唐)
39. 送田使君都統離夔赴合州(作者:陽枋 朝代:宋)
40. 下江南向夔州(作者:張說 朝代: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