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0汽車服裝制作過程圖片學生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服裝制作過程圖片學生,具有一定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1、面料、輔料物料進廠檢驗
面料進廠后要進行數量清點以及外觀和內在質量的檢驗,符合生產要求的才能投產使用。把好面料質量關是控制服裝成品質量重要的一環。
2、技術準備
技術準備是確保批量生產順利進行以及最終成品符合客戶要求的重要手段。在批量生產前,首先要由技術人員做好生產前的技術準備工作。技術準備包括工藝單、樣板的制定和樣衣的制作三個內容。
3、裁剪
縫制是服裝加工的中心工序,服裝的縫制根據款式、工藝風格等可分為機器縫制和手工縫制兩種。在縫制加工過程實行流水作業。
4、鎖眼釘扣
一般服裝生產中的鎖眼和釘扣通常由機器加工而成,扣眼根據其形狀分為平型和眼型孔兩種,俗稱睡孔和鴿眼孔。睡孔多用于襯衣、裙子、褲等薄型衣料的產品上。鴿眼孔多用于上衣、西裝等厚型面料的外衣上。
5、整燙
服裝通過整燙使其外觀平整、尺寸準足。熨燙時在衣內套入襯板使產品保持一定的形狀和規格,襯板的尺寸比成衣所要求的略大些,以防回縮后規格過小,熨燙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80℃~200℃之間較為安全,不易燙黃、焦化。
6、服裝成衣檢驗,包裝
成衣檢驗是服裝進入銷售市場的最后一道工序,因而在服裝生產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影響成衣檢驗質量的因素有許多方面,因而,成衣檢驗是服裝企業管理鏈中重要的環節。
擴展資料
成品檢驗的主要內容有:
(1)款式是否同確認樣相同。
(2)尺寸規格是否符合工藝單和樣衣的要求。
(3)縫合是否正確,縫制是否規整、平服。
(4)條格面料的服裝檢查對格對條是否正確。
(5)面料絲縷是否正確,面料上有無疵點,油污存在。
(6)同件服裝中是否存在色差問題。
(7)整燙是否良好。
(8)粘合襯是否牢固,有否滲膠現象。
(9)線頭是否已修凈。
(10)服裝輔件是否完整。
(11)服裝上的尺寸嘜、洗水嘜、商標等與實際貨物內容是否一致,位置是否正確。
(12)服裝整體形態是否良好。
(13)包裝是否符合要求。
衣服制作的過程:量體型、版型設計、選面料、打樣、縫制。
1、量體型
做衣服肯定是要知道自己的胸圍和肩部的尺寸才更方便下手啊,有了尺寸后面選款式也更容易了,也確保了成衣上身的舒適度。
2、版型設計
設計是做衣服最關鍵的一步,要確定衣服的版型、款式以及設計的小細節,還可以加入自己時尚的小心機,讓衣服從小細節處見潮流。
3、選面料
面料要根據衣服款式來定,不同面料可塑性不一樣,做成的衣服感覺自然也就是不一樣的了,而且舒適度也不一樣。
4、打樣
把設計圖按1:1比例還原出來,再把樣板放到選好的布料上就可以直接上手裁剪了,這就省去了很多的麻煩。尺寸一定掌控好,尺寸會嚴重影響穿著舒適度。
5、縫制
按著模板裁剪好后,就可以開始縫制了,要用縫紉機縫制,針腳細密衣服穿著才舒服,也更結實。縫制好熨燙一下,再洗洗衣服就可以拿來穿了。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服裝設計百度百科-服裝制作。
衣服做成只要三個小步驟,如下:
01、設計選料,衣服的制作,設計是第一步。包括服裝的版型和款式,以及細節的點綴處理。也可以說設計是一件衣服的靈魂,你想要的風格,都可以通過服裝的設計來呈現。除了設計自己的想要的款式以外,面料的選擇也很重要,不同的面料質感不同,舒適度也是不同的。
02、剪裁打樣,也就是畫圖紙,把設計好的服裝,在圖紙上按照1:1的比例畫出來,這樣的作法就是為了方便我們以后的剪裁。只有在圖紙上畫出精準的比例,然后將不了對著圖紙剪裁,才能剪裁出合適的款式。這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操作,可以影響到衣服穿著的舒適度。
03、服裝縫制,當然最常見的是縫紉機來縫制,如果你沒有縫紉機的話,也是可以手工縫制的。不過手工縫制,針腳沒有那么細密,縫起來也比較費時費力。如果可以的話,還是需要嘗試一下縫紉機的縫制。
定制工作服的注意事項
1、面料:不要選化纖,推薦羊毛或75%羊毛+25%桑蠶絲混紡。羊絨最佳。
2、做工:工作服對外展現的是企業的形象,質量不能太差,為員工們定做做工中上乘的工作服,讓他們穿的舒適,這樣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去。
3、印花還是繡花:繡花的優點就是感覺衣服會比較高檔,不容易掉,但制作起來費事,只可小范圍的制作。印花操作起來快捷,適合大批量的工作服的定做。
1、服裝設計
服裝設計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成衣設計,根據大多數人的號型比例,制定一套有規律性的尺碼,進行大規模生產。設計時,不僅要選擇面料、輔料,還要了解服裝廠的設備和工人的技術;第二類是時裝設計,根據市場流行趨勢和時裝潮流設計各款服裝。
2、紙樣設計
當服裝的設計樣品確認后,下一步就是按照客戶的要求繪制不同尺碼的紙樣。將標準紙樣進行放大或縮小的繪圖,大型的服裝廠多采用電腦來完成紙樣的放碼工作,在不同尺碼紙樣的基礎上,還要制作生產用紙樣,并畫出排料圖。
3、生產準備
生產前的準備工作很多,例如對生產所需的面料、輔料、縫紉線等材料進行必要的檢驗與測試,材料的預縮和整理,樣品、樣衣的縫制加工等。
4、裁剪工藝
一般來說,裁剪是服裝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其內容是把面料、里料及其他材料按排料、劃樣要求剪切成衣片,還包括排料、鋪料、算料、坯布疵點的借裁、套裁、裁剪、驗片、編號、捆扎等。
5、縫制工藝
縫制是整個服裝加工過程中技術性較強,也較為重要的成衣加工工序。它是按不同的款式要求,通過合理的縫合,把各衣片組合成服裝的一個工藝處理過程。
6、熨燙工藝
成衣制成后,經過熨燙處理,達到理想的外形,使其造型美觀。熨燙一般可分為生產中的熨燙(中燙)和成衣熨燙(大燙)兩類。
擴展資料:
服裝制作前量體的方法:
1、總體高:代表服裝“號”,由頭部頂點垂直量至腳根。
2、衣長:由前身左側脖根處,通過胸部最高點,量對需長度,一般量至手的虎口。
3、胸圍:代表上衣類服裝“型”,在襯衫外,沿腋下,通過胸部最豐滿處,平衡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4、肩寬: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頂點量至右肩骨外端頂點(軟尺在后背中央貼緊后脖根略成弧形)。款式需要夸張時,肩可適當放寬。燈籠袖款可適當改窄。
5、袖長:由左肩骨外端頂點量至手的虎口,按需要增減長度。
6、腰節:一般體型可按總體高算出。遇到特殊體型時,就需要量取前后的腰節尺寸(在腰部最細處,圍一條皮尺成水平),分別量取前后腰節的尺寸。
7、褲長:由腰部左側胯骨上端,向上4厘米往下量至腳跟減3厘米。
8、腰圍:代表褲子類服裝“型”。在單褲外沿腰間最細處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尺寸。
9、臀圍:沿臀部最豐滿處平衡圍量一周,按需要加放松度。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服裝
衣服制作流程
一、設計:
一般來說,大部份中型和大型的制衣廠都會雇用設計師來創作服裝系列,以滿足顧客的需求。在設計工作方面,電腦的應用日益廣泛。
設計工作可分為兩個不同的范疇:。
1,創作設計
就是設計師參考時裝潮流和市場走勢來設計并草繪各款衣服。
2,技術設計
設計師嘗試制成自己設計的服裝,他們要知道該選用甚么衣料,以及制衣廠的設備和員工技術。
二、頭樣制作:
當有了初步的設計之后,下一步就是按照設計的圖樣繪畫所需的紙樣。第一個由原設計繪出的紙樣,在成衣行業中,一般稱為頭樣或原樣,而頭樣通常是標準尺碼或中間的尺碼。而繪制頭樣所需的技術要求較高,在行內一般被尊稱為師傅。
三、樣辦制作:
當完成初步的頭樣后,下一步的工序就是根據頭樣裁制樣辦。這個程序一般都是安排在廠內的辦房完成的,可分為裁辦及車縫樣辦等工序。樣辦制作通常只做一件或數件,所以成衣廠內的辦房員工一般都是挑選較熟練的技術工人,例如辦房的車縫工人一般都能將件樣辦的車縫工序完成。當樣辦完成后,如果某些地方不能滿足顧客的要求,或顧客有某些地方或款式需要更改,通常的過程都需從初步的頭樣開始在紙樣改動再從新做樣辦,可能需反覆數次,直至顧客完全滿意為止,樣辦制作才算完成。
四、紙樣放碼:
當服裝的樣辦為顧客接納之后,下一步是按照顧客的要求來繪制不同尺碼的紙樣。在紙樣放碼的工作方面,電腦的應用在成衣生產的過程中最為廣泛及最早發展之電腦生產輔助設計之一。
五、訂購所需布料及輔料:
顧客接納了樣辦之后,制衣廠就需要根據所需用量訂購布料及輔料,以供生產之用。很多制衣廠在這個環節出現的問題最多,。
例如:
估計用量不準確,供應商所供應的布料及輔料的質量和數量出現問題,延遲交貨。
這些最終導致阻礙生產,延誤交貨給客人,質量問題在成品時才出現嚴重者可能導致客人退貨。
六、裁剪布料:
這項工作可以再細分為以下各項工序。
1.計劃衣服裁片的尺碼和數量及裁剪的布料層數等通常是根據客人所訂購(訂購合同)的指示的尺碼及件數的配搭,來計劃拉布的層數及所需裁剪的床數。
2.排嘜架制作
一般而言,制衣廠將布匹裁成衫片形狀,然后組合為可穿著的成衣。為了準確剪裁大量成衣,需采用特別的裁剪儀器及安排嘜架。檢查了紙樣的準確性之后,把紙樣片鋪在紙上排列,造成一個組合,這個組合在行內叫嘜架。嘜架的作用是以最省料的原則下安排,使直接成本減至最低,最準確的用量是從嘜架計算出來。嘜架的編排是一項技巧工作,必須考慮多項技術需求,。
例如:
布紋的方向、布料的闊度、布料的性質、尺碼的組合及預備拉布的長度等等,電腦輔助嘜架設計亦是最早及最廣泛為制衣業所應用之技術之一。
第1個步驟是面料的整理和縮水,有很多棉質的面料是有縮水的過程,所以在制作之前一定要清洗完成縮水,這樣子做出來的衣服不容易變形。同時還要檢查面料,看上面是否有破損或者不規則的地方,在才減的時候都要避開。
第2步是要確定制作服裝的樣式,畫出草圖并且測量。人體各個部位的尺寸。
第3步是根據制作的樣式算出各部位的具體尺寸,并且畫出草圖。
第4步是在面料上用畫粉畫出衣服的裁片。并用剪刀把它們剪下來。
第5步是用縫紉機縫合面料,把它們做成成衣釘釘上紐扣。
第6步是。熨燙做好的衣服。使之更加平整。經過以上7個步驟,一件衣服就制作完成了。
1、面料、輔料物料進廠檢驗
面料進廠后要進行數量清點以及外觀和內在質量的檢驗,符合生產要求的才能投產使用。把好面料質量關是控制服裝成品質量重要的一環。
2、技術準備工作
技術準備是保證大批量生產順利進行和最終產品滿足客戶要求的重要手段。在批量生產前,技術人員首先要做好生產前的技術準備工作。技術準備包括工藝流程表、樣品制定和樣品服裝制作三個內容。
3、裁剪
縫紉是服裝加工的中心環節。服裝縫制按款式和工藝風格可分為機器縫制和手工縫制。在縫制過程中實現流水作業。
4、鎖眼釘扣
在一般的服裝生產中,鈕孔和釘扣通常是經過加工的。按其形狀,鈕孔分為兩種類型:平孔和眼孔,俗稱睡孔和鴿孔。用于襯衫、裙子、褲子等薄型材料產品。鴿眼孔用于外套、西服等厚面料上。
5、整燙
衣服經過熨燙,使其外觀光滑,尺寸準確。熨燙時,內襯板放入衣服內,使產品保持一定的形狀和規格。里襯板的尺寸比衣服要求的尺寸稍大,以免縮松后規格太小。熨平溫度一般控制在180℃~200℃之間,安全且不易發黃、結焦。
6、成衣的檢驗和包裝
服裝檢驗是服裝進入銷售市場的最后一步,在服裝生產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影響服裝檢驗質量的因素很多,服裝檢驗是服裝企業管理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擴展資料:
制作衣服過程中瑕疵問題:
1、在縫制的過程中,一些裁片出現了缺陷,導致太多的片被更換。工作人員沒有及時更換碎片。另外,在生產過程中,車間積壓了太多的半成品,一些裁片在車間被掩蓋或丟失,導致數量少。然后是部分工藝裁斷件的定位誤差,導致最小碼數和最大碼數占少數。
2、如果出現這些問題,一般都需要重新補齊。一旦數量補足,可能需要重新申請表面附件。有的外發印花繡花加工,這還耽誤了太多時間,補一些回來車間還得加班,所以服裝廠有的經常會出現通宵趕貨。
3、為了趕貨,簽到流程要改,線路要改,車要改,流程要改。在這個時候,整個計劃將被打亂。
1、排料:先進行衣服的預縮排料,根據樣板繪制出排料圖,“完整、合理、節約”是排料的基本原則。
2、裁剪:每輔料與裁剪一次稱之為一床或一刀,裁床可以提高生產效率,相對的節約原材料,比手工裁剪更能確保質量,一般裁剪的層數越少成本越高。
3、縫制:縫跡和縫型是縫合的基本要素,服裝的縫制根據款式、工藝風格等可分為機器縫制和手工縫制兩種。在縫制加工過程實行流水作業。 縫制時有制程分析圖表。
4、鎖眼釘扣:服裝中的鎖眼和釘扣通常由機器加工而成,扣眼根據其形狀分為平型和眼型孔兩種,俗稱睡孔和鴿眼孔。睡孔多用于襯衣、裙子、褲等薄型衣料的產品上。鴿眼孔多用于上衣、西裝等厚型面料的外衣上。
5、服裝整燙:整燙的作用是用噴霧整燙使服裝得到預縮,使衣服外形美觀,改變材料的伸縮度,進行塑型。熨燙時在衣內套入襯板使產品保持一定的形狀和規格,襯板的尺寸比成衣所要求的略大些,以防回縮后規格過小,熨燙的溫度一般控制在180℃~200℃之間較為安全,不易燙黃、焦化。
疊好之后,一件新的衣服就完成了。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