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id="jntth"></font>
<dfn id="jntth"><i id="jntth"><form id="jntth"></form></i></dfn>
    <dfn id="jntth"><i id="jntth"></i></dfn>

<mark id="jntth"><ruby id="jntth"><big id="jntth"></big></ruby></mark>

    <dfn id="jntth"></dfn><dfn id="jntth"></dfn>

      <listing id="jntth"></listing>
    <dfn id="jntth"><dl id="jntth"><big id="jntth"></big></dl></dfn>

        <dfn id="jntth"><i id="jntth"></i></dfn>

                <meter id="jntth"><del id="jntth"></del></meter>
                  <listing id="jntth"></listing>

                    <dfn id="jntth"><ruby id="jntth"></ruby></dfn>

                  穿山甲種類

                  2023-03-04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穿山甲的種類有哪八種,穿山甲的種類有幾種,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穿山甲種類的相關圖片

                  穿山甲的種類有哪些?

                  世界上一共有8種穿山甲,分別是印度穿山甲、中華穿山甲、馬來穿山甲、菲律賓穿山甲、大穿山甲、南非穿山甲、樹穿山甲和長尾穿山甲。前四種主要分布在亞洲,后四種主要分布在非洲。

                  穿山甲共有多少種?

                  1、馬來穿山甲:生活在東南亞,這種穿山甲棲息在樹上,它們用爪子 爬樹、進入樹上的蟻穴捕食,它們也常穴居在樹洞里。

                  2、中華穿山甲:生活在不丹、中國大陸、香港、印度、老撾、緬甸、尼泊爾、臺灣、泰國和越南。這種穿山甲通常在地下掘洞,吃睡都在里面,尤其容易被帶著獵狗搜尋它們的捕獵者發現。

                  3、菲律賓穿山甲:被認定為一個新種類,從馬來穿山甲種類中獨立出來,為菲律賓六個島嶼所獨有,生活在低地森林和草地。

                  4、印度穿山甲:生活在南亞,這種穿山甲在地上生活的時間要比在樹上的時間長,穴居在巖石縫中,擅長攀爬。

                  5、白腹穿山甲:主要生存在安哥拉、貝寧、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科特迪瓦、赤道幾內亞、加蓬、加納等國家,喜歡潮濕的環境,主要生活在熱帶低地森林和茂密的林地中。

                  穿山甲有多少種?

                  世界上共有八個穿山甲種類,四個在亞洲,四個在非洲,分布在51個國家(其中分布在亞洲19個棲息地國家,分布在非洲32個棲息地國家)。這八個種類都是從 7,000 萬年前的食肉動物進化而來,屬鱗甲。

                  所有八個穿山甲種類均被列入《瀕危野生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主要用于商業目的的“野生捕獵零出口配額”的保護,有效地禁止了所有的對亞洲各個穿山甲種類的國際間和商業性交易。

                  穿山甲是什種類的動物呢?

                  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類動物。穿山甲是特化物種、視覺基本退化,尤以嗅覺靈敏。

                  穿山甲的肝臟不大,肝解毒功能弱,免疫系統弱。穿山甲屬于單室胃,胃中披著角質膜,胃腺部的黏膜處密布許多呈“S”型的皺襞,借吞食時吞進胃中的小砂石將食物磨碎。穿山甲腸管表面平滑,小腸長。

                  穿山甲生活習性

                  穿山甲平時獨居于洞穴之中,只有繁殖期才成對生活。與洞穴生活相適應,穿山甲有愛清潔的習性,每次大便前,先在洞口的外邊1-2米的地方用前爪挖一個5-10厘米深的坑,將糞便排入坑中以后,再用松土覆蓋。

                  洞穴的結構也很有講究,常常隨著季節和食物的變化而不同,一般有兩種主要形式:一種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風涼爽,地勢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進雨水,洞內隧道較短,大約為30厘米左右,里面結構比較簡單;另一種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

                  筑于背風向陽,地勢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有4米多,洞內結構比較復雜,隧道彎彎曲曲,形似葫蘆,每隔一段距離還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墻,長度可達10余米,還經過二、三個白蟻的巢,成為其冬季的糧倉。

                  洞的盡頭有一個較為寬敞的凹穴,里面鋪墊著細軟的雜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臥室,也用作育嬰室。

                  世界上的穿山甲還剩多少只?

                  目前全世界的穿山甲數量應該超過100萬只。“森林衛士”穿山甲,它能吃掉白蟻,保護森林免受侵害。為了更好保護穿山甲,人類把每年的2月20日定為世界穿山甲日。

                  穿山甲是什么呀?

                  穿山甲

                  穿山甲母子

                  這個長著滿身盔甲的古怪小動物

                  又被稱為“森林衛士”

                  一只穿山甲每年會吃700萬只螞蟻和白蟻。

                  維持森林健康非常有功勞

                  你所不了解的穿山甲

                  外表堅硬,內心柔軟的小生靈

                  「鱗甲是穿山甲最堅硬的保護甲」

                  穿山甲是唯一一種有鱗甲的哺乳動物。

                  穿山甲的尾巴

                  而且它的鱗甲超級堅硬

                  穿山甲的鱗片

                  然而,穿山甲的一身盔甲看似堅不可摧。

                  但是實際上,攻擊力約等于零!

                  它是一個只會防御的小可愛

                  不過,作為它立足于食物鏈的殺手锏。

                  它的防御技能還是很厲害的

                  首先,這身鎧甲可以在敵人近身的時候張開。

                  用來割傷對手

                  如果對方不怕它這一招

                  它就會使出終極絕招

                  ——縮成球

                  你可能不知道

                  穿山甲的英文名字pangolin。

                  就是“卷起來”的意思

                  可不要小瞧縮成球的穿山甲

                  這個時候,

                  就連獅子都拿它沒辦法

                  穿山甲科共三屬8種,穿山甲屬4種,分布于亞洲;長尾穿山甲屬2種,分布于非洲;地穿山甲屬2種,也分布于非洲。穿山甲身披覆瓦狀排列的鱗甲,遇敵害可全身蜷縮成球狀。穿山甲可分為樹棲和地棲兩個類型,但地棲者也可爬樹,樹棲者如非洲中西部的長尾穿山甲有很長的尾,尾部有纏繞性。[2]。

                  體形狹長,全身有鱗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長,背面略隆起。各種穿山甲外形上大體相似,體重和身長差異極大。其中小型種類體重1-2千克,而非洲的巨地穿山甲體重可達25-35千克。頭呈圓錐狀,眼小,吻尖。舌長,無齒。耳不發達。足具5趾,并有強爪;前足爪長,尤以中間第3爪特長,后足爪較短小。全身鱗甲如瓦狀。自額頂部至背、四肢外側、尾背腹面都有。鱗甲從背脊中央向兩側排列,呈縱列狀。鱗片呈黑褐色。鱗有三種形狀:背鱗成闊的菱形,鱗基有縱紋,邊緣光滑。縱紋條數不一,隨鱗片大小而定。腹側、前肢近腹部內側和后肢鱗片成盾狀,中央有龍骨狀突起,鱗基也有縱紋。尾側鱗成折合狀。鱗片之間雜有硬毛。兩頰、眼、耳以及頸腹部、四肢外側、尾基都生有長的白色和棕黃色稀疏的硬毛。絨毛極少。成體兩相鄰鱗片基部毛相合,似成束狀。雌體有乳頭1對。

                  穿山甲有白色的嗎

                  穿山甲有白色的嗎

                  沒有

                  穿山甲都是灰褐色的

                  穿山甲是鱗甲目穿山甲科下所有哺乳動物的統稱,現存的穿山甲有3個屬8個不同的種類,它們僅分布在亞洲和非洲大陸上,其中亞洲和非洲大陸上各有四種。雖然亞洲有4種穿山甲,但是在我國僅有一種:中華穿山甲。

                  當然,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對穿山甲的記載,那個時候它們還不叫這個名字。在我國最早關于穿山甲的記載是在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的《天問》(后收錄于《楚辭》中):

                  延年不死,壽何所止? 鯪魚何所?鬿堆焉處?羿焉彃日?烏焉解羽?禹之力獻功,降省下土四方。

                  詩句中的鯪魚就是指穿山甲,那個時候的人從穿山甲全身覆蓋著鱗片酷似鯉魚魚鱗的特點,將其命名為鯪魚。

                  穿山甲是什么動物?

                  唯一具有鱗片的現存哺乳動物。

                  穿山甲屬于哺乳動物中古老的鱗翅目。有3屬8種,其中4種產于亞洲。另外四種產于非洲。

                  雖然在動物分類學上,鱗翅目與常見的捕食者如豺、虎、豹、小貓和狗有“親緣關系”,但穿山甲的身體結構與那些有鋒利牙齒和爪子的動物大不相同。

                  所有種類的穿山甲除了臉和腹部外都覆蓋著一層又大又硬的鱗片。這些鱗片和指甲由相同的角蛋白組成。這是穿山甲用來自衛的“秘密武器”。

                  當被天敵攻擊時,沒有攻擊性武器的緩慢移動的穿山甲會縮成一個球,變成一個包裹在巨大鱗片中的大硬球,使敵人無法撕咬。如果這還不夠的話,穿山甲可以突然打開鱗片,用鋒利的鱗片邊緣切割敵人。讓捕食者措手不及。

                  穿山甲的生活習性:

                  1、筑穴:穿山甲平時獨居于洞穴之中,只有繁殖期才成對生活。與洞穴生活相適應,穿山甲有愛清潔的習性,洞穴的結構也很有講究,常常隨著季節和食物的變化而不同,一般有兩種主要形式,一種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另一種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

                  2、活動: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帶的草叢中或丘陵雜灌叢較潮濕的地方挖穴而居,晝伏夜出,遇敵時則蜷縮成球狀,堅硬的硬殼令猛獸難以咬碎或下咽,穿山甲的外殼是由被稱作角蛋白的有機骨骼結構組成,大約占穿山甲總體重的20%。

                  3、繁殖:穿山甲是胎生動物,其發情交配時間以4-5月為主,發情期雌雄同居,交配后便分開,分娩期為12月至翌年1月,妊娠期5-6個月左右,雄性穿山甲發情持續時間較長,雄性發情期一直發情,不呈現周期性。

                  雌性發情期有2-5個發情周期,發情周期12-25天,雌性受孕后不再發情,雄性發情期到處尋找雌性,發情交配期雌雄同居,交配后分開,每年1胎,在人工飼養條件下,2年時間可產3胎。

                  穿山甲這么可愛,你難道還不知道么?

                  (圖片來自網絡)

                  提到“穿山甲”這三個字,大家的第一反應往往是動畫片《金剛葫蘆娃》中在打洞時不慎鉆穿鎮妖石,放出了被鎮壓千年的蛇精和蝎子精,最后為了掩護爺爺和葫蘆娃們不被妖怪傷害,而犧牲自己生命的善良又勇敢的形象。

                  然而,現實中的穿山甲們,卻正在由于人類難填的欲壑而經歷著一場滅頂之災。

                  穿山甲種類知多少

                  (圖為中華穿山甲,圖片來自網絡)

                  (圖為印度穿山甲,圖片來自網絡)

                  穿山甲屬于哺乳綱中的鱗甲目這個古老的大家族,現存的種類一共有3屬8個種,其中4種產于亞洲。

                  它們分別是產于中國南部(包括臺灣),印度北部,尼泊爾,不丹,孟加拉,緬甸和中南半島北部的中華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產于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和不丹的平原和丘陵的印度穿山甲Manis crassicaudata,產于包括泰國,印尼的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婆羅洲和小巽他群島,越南,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在內的東南亞地區的馬來穿山甲Manis javanica和產于菲律賓巴拉望省的菲律賓穿山甲。

                  (圖為馬來穿山甲,圖片來自網絡)

                  (圖為菲律賓穿山甲,圖片來自網絡)

                  另外4種產于非洲,它們分別是產于幾內亞,西非大部分地區和肯尼亞西南部,坦桑尼亞西北部低地熱帶雨林的樹穿山甲Phataginus tricuspis,產于非洲中部的塞內加爾,烏干達和安哥拉等地的低地森林和農田的長尾穿山甲Phataginus tetradactyla,產于烏干達,坦桑尼亞和肯尼亞的草原和森林的巨穿山甲Smutsia gigantea和廣泛分布于非洲東南部15個國家的草原和干燥林地的南非穿山甲Smutsia temminckii。

                  穿山甲的“秘密武器”

                  (圖為南非穿山甲,圖片來自網絡)

                  雖然在動物分類學上,鱗甲目與我們熟悉的豺狼虎豹、小貓小狗等食肉目動物是“親戚”,但是穿山甲的身體結構卻與這些尖牙利爪的家伙截然不同。

                  所有種類的穿山甲身上除了面部和身體腹面之外的部分,其余都覆蓋著一層大而堅硬的鱗片,這些鱗片由角蛋白構成,成分與人類的毛發和指甲差不多,這是穿山甲賴以防身的“秘密武器”。

                  當遭遇天敵的攻擊時,行動遲緩且缺乏攻擊性武器的穿山甲便會就地縮成一團,變成一個被巨大鱗片包裹的大硬球,讓敵害無從下口。

                  如果這樣還不夠的話,穿山甲還能突然張開鱗片,利用鋒利的鱗片邊緣割傷敵害,或像黃鼠狼一樣從肛腺釋放帶有惡臭味的液體。

                  (圖片來自網絡)

                  穿山甲的眼睛很小,視力較差,外耳殼也很小或消失不見,它們白天通常躲藏在地下的洞穴或樹洞中,夜晚才外出活動,依靠敏銳的嗅覺尋找食物。

                  穿山甲的嘴里沒有牙齒,主要以白蟻、螞蟻等小昆蟲為食,中華穿山甲、印度穿山甲等地棲的種類主要以在地面和地下筑巢的白蟻和螞蟻為食,而喜歡棲息在樹上的樹穿山甲、長尾穿山甲等則更喜歡光顧樹上的蟻巢。

                  (圖為樹穿山甲,圖片來自網絡)

                  捕食時,穿山甲會用長著大而發達的爪的強壯前肢挖開蟻巢,再用布滿粘液的長舌頭舔食蟻類,穿山甲的胃壁厚且堅韌,在進食時常常會吞入一些砂礫,小石子等,像鳥類用吞食的砂礫磨碎嗉囊中的食物一樣利用它們磨碎吃進胃里的昆蟲。

                  (圖為長尾穿山甲,圖片來自網絡)

                  (圖為巨穿山甲,圖片來自網絡)

                  穿山甲這類以白蟻和螞蟻為主食、晝伏夜出的小動物,與虎、白鱀豚等處于食物鏈頂端的大型食肉動物,和亞洲象這樣的大型食草動物相比,對生境要求要低得多,對于人類的農業、畜牧業和漁業也不會造成危害,一些種類的穿山甲的存在甚至對于控制森林中白蟻的危害起著重要的作用。

                  穿山甲的“滅頂之災”

                  (圖片來自網絡)

                  然而,由于民間流傳著“穿山甲鱗片能疏經通絡幫助婦女下奶”、“穿山甲的肉和血能滋補”這樣毫無科學根據的謠言,現存的8種穿山甲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捕殺。

                  由于穿山甲行動能力弱且體表有濃烈的氣味,遇到危險無法逃脫時會像刺猬一樣本能的就地縮成一團,帶著獵犬的盜獵者捕捉起它們來簡直不費吹灰之力,穿山甲那賴以防身的堅硬鎧甲,卻給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

                  (圖片來自網絡)

                  現在產于亞洲的4種穿山甲中,中華穿山甲已經是極度瀕危物種,數量比大熊貓,滇金絲猴等“明星物種”還要稀少得多。

                  由于每年可能超過一萬只的捕殺量,中華穿山甲在其分布區內的絕大多數區域內都被捕殺殆盡,僅在如臺灣島等少數地區還殘留著部分種群,隨時可能滅絕。

                  馬來穿山甲也沒有逃過同樣的命運,也被捕殺至極度瀕危,而印度穿山甲和菲律賓穿山甲也由于相同的原因成為了瀕危物種。

                  相比亞洲的近親們,非洲的四種穿山甲遭受大量捕殺的歷史較短,但是近年來數量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其中南非穿山甲的種群數量在27年內下降了30-40%,和巨穿山甲、長尾穿山甲、樹穿山甲一起被列入了易危物種。

                  這場由于人類的貪婪和迷信所導致的浩劫,將現存的8種碩果僅存的鱗甲目推到了滅絕的邊緣。我們的子孫后代是否還能繼續有幸看到穿山甲這類身披鱗甲的獨特小獸,就取決于我們每一個人的態度。

                  (作者:胡愷,動植物科普自由撰稿人,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

                  (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胡小雨

                  本文系原創作品,商業合作及轉載請聯系jiangq@cast.org.cn 投稿請聯系jial@cast.org.cn。

                  穿山甲是屬于哪個類群的動物,它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一面?

                  這幾年穿山甲已經成為野生動物界的“網紅”,人們紛紛為它神奇的樣貌而著迷,又為它瀕臨絕種的命運而惋惜。然而大眾對穿山甲的生物學知識仍所知甚少,本文將向大家介紹這類動物不為人知的幾個方面。

                  中華穿山甲

                  爬蟲的樣貌,獸王的血統

                  穿山甲,鱗甲目鯪鯉科動物的總稱。這是一類長得很奇怪的動物,大眾很難看出它屬于哪個類群。在我國,穿山甲古稱鯪鯉,顯然古人認為它是一種魚。這類動物頭尖而身體扁平,渾身長滿了鱗片,而且頗通水性,這些特征容易讓人相信它是一種魚或者爬行動物。

                  現在我們知道,穿山甲是根正苗紅的哺乳動物,它甚至不屬于原始哺乳動物,而是和人類、老鼠、蝙蝠、牛和大象一樣,屬于先進的有胎盤類,即真獸下綱。

                  科學家為穿山甲的系統發育位置操了兩個世紀的心,在博物學時代,多數學者相信穿山甲是貧齒目的近親,因為它沒有牙齒,以蟻為食,與犰狳、食蟻獸這些動物有幾分相似。

                  然而,分子遺傳學興起以后,穿山甲與食肉目的關聯不斷被證實。現在學術界公認,穿山甲所在的鱗甲目,屬于由食肉目領銜的猛獸大目。該大目現僅存這兩個目,但在地質史上還曾有個鬣齒獸目(肉齒類),是穿山甲類的姐妹群。

                  鱗甲目的系統位置

                  ?鬣齒獸曾在約2000萬年前稱霸大地,大鬣獸、獅鬣獸體重可超過一噸,是那個時代的王者。后來由于環境變遷,鬣齒獸全部滅絕了,王位由其表親食肉目繼承,獅子、老虎至今仍是威風凜凜的獸中之王。

                  可以說,穿山甲這一支是有獸王血統的,但它本身沒有成為獸中之王,而是選擇了食蟻的進化路線。它的所有結構、習性都是為食蟻而設計的,就好比帝王家族里出了一位不愛江山卻有一技之長的才子。

                  在距今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所有真獸的共同祖先還是一群長得像老鼠、體重不到一千克的小家伙。恐龍滅絕以后,這群小家伙開始迅速接管地球的各個角落。約6500萬年前,猛獸類、有蹄動物和蝙蝠所屬的勞亞獸總目,與人類、老鼠所屬的統獸總目分家。在勞亞獸總目內,猛獸大目和飛馬大目分家是在約6300萬年前,而猛獸大目的分裂,即食肉目和鱗甲目分道揚鑣,發生在距今6000萬年前。

                  鱗甲目系統發育樹

                  ?穿山甲家族在祖上也曾闊過,有著眾多種類,分布遍及歐亞非三大洲,另一類鱗甲形動物古乏齒獸則生活在北美洲。而現在,鱗甲目僅存一科、三屬、八種動物,分布局限于亞洲東南部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目前已知最早的穿山甲,是產于德國梅塞爾組的歐食蟻穿山甲(歐食蟻獸)和始穿山甲,距今約有4900萬年。與現代穿山甲一樣,它們也是尖頭、無齒,碩大的爪子可以挖開蟻丘。歐食蟻穿山甲身上還長著硬毛,始穿山甲也已經披鱗帶甲了。古穿山甲與現生種類驚人相似,說明穿山甲的進化是很保守的,今天僅存的八種穿山甲可以稱得上是活化石了。

                  現生八種穿山甲中,穿山甲屬的四種都生活在華南和東南亞。我國產該屬中華種、印度種和馬來種,而除云南以外,廣大華南地區所產皆為中華種。印度種主要分布在南亞,而馬來種主要分布在東南亞。該屬還有個菲律賓種,僅見于巴拉望島。

                  現存鱗甲目家族

                  ?非洲還有兩屬四種穿山甲,體型較小、樹棲的樹穿山甲屬,有樹穿山甲和長尾穿山甲兩種;體型較大、地棲的地穿山甲屬,有巨地穿山甲和南非穿山甲兩種。亞洲穿山甲和非洲穿山甲是鯪鯉科的兩大分支,分化已有4000萬年之久。

                  渾身解數,只為食蟻

                  穿山甲沒有牙齒,也沒有顴弓,因此它的嘴沒有咀嚼能力。這點與長有尖牙利齒、粗大顴弓上附著有發達咀嚼肌的食肉動物截然不同。雖是近親,穿山甲與食肉目在解剖學上很難找到共同點。

                  沒有牙齒那怎么吃飯呢?事實上,穿山甲取食螞蟻和白蟻,靠的是鼻子、爪子、舌頭和胃的團結協作。

                  穿山甲挖開蟻丘,舔食螞蟻

                  首先,作為夜行性動物(僅長尾穿山甲一種在白天活動),穿山甲視力很差,是個高度近視眼,而且它外耳廓很不發達,聽覺也不咋樣,但其嗅覺非常靈敏,能通過氣味探查到螞蟻的存在。

                  然后,穿山甲前爪中間的三個趾爪非常粗大,能輕易撕開蟻丘。爪子可是它吃飯的家什,終其一生都會小心呵護,越老的個體爪子就越大。

                  直立行走的南非穿山甲

                  大家可以看到,穿山甲走路的姿勢很奇怪,只用手腕著地,彎曲的大前爪不觸碰地面,有時候快走幾步,干脆只用后腳走,兩只前腳揣在胸前,這是為了防止前爪磨損。這樣看來,穿山甲也算是“兩腳獸”,尤其是非洲兩種地穿山甲,更傾向于直立行走。

                  非洲兩種樹穿山甲還會用尾巴將自己倒掛在樹上,用爪子揭開樹皮,吞食藏在里面的蟻群。樹穿山甲尾尖裸露無鱗,是個重要的觸覺器官,能摸到并抓住樹枝。中華穿山甲尾尖腹面也有這樣一塊裸露區,它也擅長爬樹。而印度穿山甲就沒有這塊裸露區,尾尖也為鱗甲覆蓋,它就很少在樹上活動。

                  印度穿山甲(左)和中華穿山甲(右)尾尖的區別。

                  一旦把蟻丘撕開了一道口子,穿山甲長長的舌頭就派上用場了,它可以把長舌頭伸進蟻丘錯綜復雜的孔道中,將螞蟻粘出來。它的舌頭不長在嘴里,而是長在胸腔里,伸直了比腦袋還長,能把食物直接送到胃里。穿山甲尤其愛吃軟嫩的蟻卵和幼蟲。

                  食物未經咀嚼就吃進肚里,不會消化不良嗎?不用擔心,穿山甲的腹部肌肉發達、胃動力特別強大,結合為助消化而吞進肚里的小石子,能輕易將螞蟻和白蟻碾得粉碎。

                  樹穿山甲

                  御敵有方,自然界小壽星

                  穿山甲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身上披著鱗甲,但它的鱗片與魚、爬行動物的不是同源器官。而且,在穿山甲的鱗片之間生有稀疏的粗毛,腹部和腿內側沒有鱗的裸露區域也長了毛,這是哺乳動物的特征。鱗片和毛的組合在動物世界非常罕見,哺乳動物長鱗的就獨此一家。

                  穿山甲的鱗甲厚重,占其體重的1/4~1/3,而尾巴由于整體被鱗片覆蓋,尤其沉重,因此穿山甲是時刻負著重的。再加上它是小短腿,跑不快,行動非常遲緩。那么,在強敵環伺的自然界,穿山甲是如何生存的呢?

                  首先,穿山甲是深居簡出的穴居動物。它很擅長挖洞,“穿山甲”就是因此而得名的。但它其實只能挖得動泥土和樹干,挖不動石頭,而且通常只挖個幾米深,遠做不到穿山那么夸張啦。

                  南非穿山甲蜷成一團,令獅子束手無策。

                  穿山甲的洞穴分覓食穴和生活穴兩種,覓食穴相當于穿山甲的“食堂”,洞比較小,它到里邊是去舔螞蟻吃的。生活穴則是穿山甲的“家”,是它白天睡覺以及母獸生育幼仔用的,洞內寬闊,可能深達幾米,每隔幾個月就搬一次家。菲律賓穿山甲和樹穿山甲常在離地幾米高的地方挖樹洞。

                  穿山甲的鱗甲在防御掠食者方面非常有效,當受到威脅時,它蜷縮成一個球,就像松球一樣,護住自己柔軟的腹部,用尾巴蓋住臉。同時將鱗片外翻,鱗片邊緣很鋒利,若掠食者強行下嘴,很容易被割傷嘴巴。

                  南非穿山甲的防御姿勢

                  穿山甲大而笨重的尾巴不僅能在爬樹和直立行走時保持身體平衡,還可以充當武器。穿山甲是獨居動物,雄、雌穿山甲只有在交配季節才結伴而行,當兩雄看上了同一雌,就會用尾巴作為武器一決勝負。據報道,南非穿山甲在遭遇敵害時不僅會蜷縮成一個球,還會將尾巴像鞭子一樣抽打,并發出威脅性的嘶嘶聲。?。

                  在穿山甲家族的進化史上,鱗甲的覆蓋面積越來越大,歐食蟻穿山甲沒有鱗的,始穿山甲只有背上披著鱗,而所有現生種類背、身體兩側、四肢外側和整個尾巴都覆蓋有鱗片。這說明厚重的鱗甲對穿山甲來說絕不是累贅,而是對其生活有重大意義。

                  穿山甲還有一招,就是肛腺分泌惡臭難聞的黃色液體,把掠食者熏跑。總而言之,穿山甲肉少,喜歡鉆洞,咬不動,還動不動“放臭屁”,通常不是掠食者感興趣的對象。

                  歐食蟻穿山甲(上)和始穿山甲(下)復原圖。

                  根據衰老的突變積累理論,一種動物天敵越少,其晚年表達的有害基因就越容易被自然選擇篩除掉,其壽命就越長。穿山甲就是在野外幾乎沒有天敵的動物,壽命相對其體型而言是比較長的,可以活到19歲。

                  渾身是寶,被走私最多的野獸

                  現在,整個穿山甲家族的生存正在面臨困境。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評估,穿山甲屬中華種、馬來種和菲律賓種現已極度瀕危,印度種和非洲的樹穿山甲、巨地穿山甲亦已瀕危,而長尾穿山甲、南非穿山甲現處在易危狀態。整個目都處在受威脅狀態,這引起了自然保育工作者的廣泛關注。鱗甲目也因此成為整個哺乳綱最瀕危的一目。

                  穿山甲已經以這個樣貌生存了5000萬年前了,到今天怎么就活不下去了呢?這都是人類害的。

                  黑市上繳獲的穿山甲鱗片制品

                  在傳統中醫藥中,穿山甲鱗甲被認為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有通乳之神奇功效。越南和一些西非國家亦有食用和藥用穿山甲的傳統。“懷璧其罪”,穿山甲就這樣遭殃了。

                  穿山甲蜷成一團的防御令猛獸無可奈何,但對人類來說就太好捉了,人類只需把它揀起來裝進袋子里。這種在自然界無懈可擊的防御,反而使它成為最容易捕捉的野生動物。

                  穿山甲走的是“少生優生”的路線,雌獸通常每年只產一仔,幼仔比較早成,生下來就會走,兩天后鱗甲就變硬。在之后的3個月里,母獸對“獨生子女”悉心照料,常用尾巴馱著幼仔,形影不離。一旦發生危險,母獸懷抱幼仔蜷成一個球,將幼仔完全護起來。

                  菲律賓穿山甲幼仔拍打母親

                  穿山甲的這種繁殖策略,是建立在幼體成活率高、成體壽命長的基礎上,在野外幾乎沒有動物威脅它。然而,這也導致了其種群一旦因人類濫捕而遭到毀滅性打擊,就難以再恢復。

                  1960年,我國穿山甲的種群數量估計有90萬只,每年都能捕獲15萬只,到1995年,各地都很難再捕捉到穿山甲了。吃貨們用了40年的時間,將這種“爛大街”的動物吃到了商業性滅絕。

                  由于穿山甲在東亞市場需求極大,每年有10萬只穿山甲被從非洲販賣到東亞,穿山甲因此成為全球被走私最多的野生動物,據估計,穿山甲貿易額占全部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總額的20%之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在2016年將八種穿山甲全部列入附錄Ⅰ,一切未經許可的進出口都被嚴格禁止。

                  事實上,穿山甲的通乳功效源自古人對“穿山”的聯想,屬于以形補形、吃啥補啥的樸素觀念,是沒什么科學依據的。穿山甲鱗甲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和人類指甲相同,是不可能有這種神奇功效的。而穿山甲是野生動物,身上可能攜帶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病毒,是人類流行病的潛在中間宿主。

                  穿山甲母獸馱著幼仔

                  2020年2月,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背景下,我國頒布了全面禁止獵捕、交易和食用野生動物的禁令,這邁出了非常積極的一步。然而,中華穿山甲在我國至今仍只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我國是CITES締約國,凡列入附錄Ⅰ的非原產物種,在我國都能自動享受一級保護待遇,而穿山甲由于在我國有產,以國內保護級別為準,只能享受二級保護待遇。這意味著國家對穿山甲的保護是嚴重滯后的。然而在穿山甲已經商業滅絕20多年的今天,即使將它升格為一級保護動物,還來得及嗎?

                  保護穿山甲人人有責,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為了讓我們的子孫后代還能看到這種神奇的動物,我們每個人都應對穿山甲產品說不。

                  文章來源:http://www.412cn.com/1040ohvc.html

                    <font id="jntth"></font>
                  <dfn id="jntth"><i id="jntth"><form id="jntth"></form></i></dfn>
                    <dfn id="jntth"><i id="jntth"></i></dfn>

                  <mark id="jntth"><ruby id="jntth"><big id="jntth"></big></ruby></mark>

                    <dfn id="jntth"></dfn><dfn id="jntth"></dfn>

                      <listing id="jntth"></listing>
                    <dfn id="jntth"><dl id="jntth"><big id="jntth"></big></dl></dfn>

                        <dfn id="jntth"><i id="jntth"></i></dfn>

                                <meter id="jntth"><del id="jntth"></del></meter>
                                  <listing id="jntth"></listing>

                                    <dfn id="jntth"><ruby id="jntth"></ruby></dfn>

                                  哎呦视频在线资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