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1數碼君子不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大家好,本文將圍繞君子不器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展開說明,君子不器周而不比的意思是什么解釋是一個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事情,想搞清楚君子不器周而不比的意思是什么呢需要先了解以下幾個事情。
意思是:孔子說:“君子不像器具那樣,(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出處: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的《論語·為政》。
原文節選: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子貢問如何才是一君子,孔子說:“君子做事在說話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說。”
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
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獲;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論語》成書于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流傳。東漢末年,鄭玄以《魯論語》為底本,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編校成一個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釋。
鄭玄的注本流傳后,《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便逐漸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釋《論語》的版本主要有:三國時魏國何晏《論語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論語義疏》,宋代邢晏《論語注疏》、朱熹《論語集注》,清代劉寶楠《論語正義》等。
《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內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范。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并無緊密聯系,只是大致歸類,并有重復章節出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論語·為政。
這是孔子說的,解釋為:孔子說質樸勝過文采,就顯得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顯得虛浮。文采和質樸兼備,然后才能成為君子。君子團結但是不搞幫派,和諧但是不茍同,君子是不會嫉妒有才干的人。重點是君子不器這句爭議比較大,我認為是不嫉妒有才干的人。
“君子不器”下一句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出自《論語·為政》。
君子,特指有學問有修養的人。“君子”觀念在中國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對之極為重視。雖然,在人格塑造的理想中,儒家有圣人、賢人;道家有真人、至人、神人,究其境界均似高于君子,然而圣賢究竟不世出,真人、至人、神人尤其高遠而不易攀及,世間完人總是不多,因而一較普遍的、較易至的、較完美的人格典型——君子,也就特別值得注意與追求。
小人,通常指儒家定義的“君子”的反義詞,古語亦有多種涵義。但當下定義中普遍認定儒家對小人的定義,指像小孩子那樣說翻臉就翻臉,說變臉就變臉,出自孔子“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說。
您好,以上依次是《論語》中的四句話,原句分別是:
1.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
[譯文]:孔子說:“質樸超過了文采,就會粗野;文采超過了質樸就浮華。文采和質樸相輔相成,配合恰當,這才是君子。”
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
[譯文]:孔子說:“君子以公正之心對待天下眾人,不徇私護短,沒有預定的成見及私心;小人則結黨營私。”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譯文]:孔子說:“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茍同于對方。小人習慣于在對問題的看法上迎合別人的心理、附和別人的言論,但在內心深處卻并不抱有一種和諧友善的態度。”
4.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從字面上看,孔子說:“君子不應該像器具一樣。”這句話有多種解釋,個人更傾向于解釋成:“君子不器”為君子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從政,都應該博學且才能廣泛,如此才不會像器物一樣,只能作有限目的之使用。君子之氣度應似江海納百川,不像器物一般有容量之限制。是指君子待人處事時,不應像器物一般定型不變,而應適時適地適人適事地采取合宜之行動。三者合一。
希望能幫到您,如果滿意請采納,若有疑問可我。
是指君子是不擅長于某一種技能的,也就是君子不是專家。在孔子的理念中,“器”不過是人們在追求“道”的過程中,學習各種“法”,使用各種“術”時憑借的才能和工具。
在個人修養的范疇中,使用“器”來追求“道”是一個比較低級的層次,因為相對于“君子之道”,某一方面的才能是淺薄的,雖然專精卻同時是受到局限的。
擴展資料:
作為一個真正的君子,在思想追求上要打開這個局限,才能領悟“道”,從而一通百通。真君子不能為“器”所局限,也不能被“術”、“法”所迷惑,這些都只是通往“道”的某一個階段能幫助我們盡量靠近“道”的手段和工具。我們不能沉醉于這些而失去追求君子之道的本心。
就好像一個大領導,他更需要的是公司前進方向的把舵,一個真正高層領導,絕不是“器”,但是他手底下有一大把的“器”:各個部門的經理,就必須要是自己部門的專家。
而這些“器”的作用,就是讓“君子”從這些具體的事情中解脫出來,為整個公司、社團、國家追求更高層次的發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