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生活內蒙最大的草原叫什么草原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內蒙最大的草原叫什么草原,內蒙草原哪里比較好玩,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貢格爾草原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的西北、西南部,巴彥高勒蘇木、克旗達來諾日蘇木和達日罕烏拉蘇木境內,距離旗政府所在地經棚鎮35公里,占全旗天然草牧場的18.8%。是距離北京最近的內蒙古草原,303國道橫穿其間,交通十分方便。
2、烏蘭布統草原
烏蘭布統草原有遼闊的草原、幽靜的白樺林、世界珍稀樹種沙地云杉;有包括灤河源頭、金蓮花灘在內的6萬畝濕地;有歷史文化遺跡:烏蘭布統古戰場、將軍泡子、十二座連營、佟國綱墓。
3、錫林郭勒草原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境內,面積107.86萬公頃,1985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建立,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接納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濕地生態系統。
4、輝騰錫勒草原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中南部,陰山北麓,距首都北京430km,距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135km。距烏蘭察布市政府所在地集寧區75km。
5、科爾沁草原
又稱科爾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稱命名。科爾沁草原處于西拉木倫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間的三角地帶,西高東低,綿亙400余千米,面積約4.23?萬平方千米?。
蒙古有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烏蘭察布、鄂爾多斯等。1.呼倫貝爾: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因呼倫湖和貝爾湖而得名。2.錫林郭勒:內蒙古自治區下轄盟,以錫林浩特為主中心,二連浩特、多倫為副中心,東部以烏里雅斯臺為關鍵節點。3.科爾沁:科爾沁草原位于內蒙古東部,大興安嶺南坡,松遼平原西端——也就是從大興安嶺到松遼平原。4.烏蘭察布:內蒙古自治區的一個地級市,位于中國北方,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歷史上烏蘭察布是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數民族交匯的地區。5.鄂爾多斯:鄂爾多斯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為多數的地級市。鄂爾多斯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為多數的地級市。
內蒙古的三大草原是呼倫貝爾大草原、勒錫林郭勒草原、科爾沁草原。
1、呼倫貝爾大草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地處大興安嶺以西的呼倫貝爾高原上,因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呼倫貝爾草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是全國旅游二十勝景之一。呼倫貝爾草原是眾多古代文明、游牧民族的發祥地,東胡、匈奴、鮮卑、室韋、回紇、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曾繁衍生息于此,被史學界譽為“中國北方游牧民族搖籃”,在世界史上占據較高地位。
2、錫林郭勒草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中部錫林郭勒盟境內,草原面積17.96萬平方公里,優良牧草占草群的50%,是水草豐美的牧場,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草原牧區。境內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納入國際生物圈監測體系的錫林郭勒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四大草原之一。錫林郭勒草原是在溫帶草原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草原,更是京津地區和我國北方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
3、科爾沁草原:位于西拉木倫河西岸和老哈河之間的三角地帶,西高東低,西與錫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鄰呼倫貝爾草原,地域遼闊,風景優美,資源豐富,綿亙400余千米,面積約4.23萬平方千米。
呼倫貝爾草原、錫林郭勒草原(含烏珠穆沁草原等)、科爾沁草原。
內蒙古有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和烏拉蓋6個著名大草原。
呼倫貝爾草原:在呼倫貝爾市。
錫林郭勒草原:在錫林郭勒盟錫林浩特市。
科爾沁草原:在興安盟全境和通遼市一部。
烏蘭察布草原:在烏蘭察布市。
鄂爾多斯草原:在鄂爾多斯市杭錦旗。
烏拉蓋草原:在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
地理位置
從地理地貌上看,內蒙古高原東起大興安嶺和蘇克斜魯山,西至甘肅省河西走廊西北端的馬鬃山,南沿長城,北接蒙古國。海拔1000多米,地勢起伏微緩,有明顯的季相變化。適宜禾本科、菊科的生長,從而造就了廣袤無垠的內蒙古大草原。漢武帝在此筑城以屯田、養馬,作為防御和進攻匈奴的基地。
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翦伯贊曾在其名著《內蒙訪古》一文中指出,“一出居庸關,經過了一段崎嶇的山路以后,便在我們面前敞開了一片廣闊的原野,一片用望遠鏡都看不到邊際的原野,這就是古之所謂塞外。”可見內蒙古高原的自然延伸,使得中國北方許多地區都具有相類的地貌特征,這為內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延伸奠定地質基礎。
擴展資料
內蒙古草原
內蒙古草原是指以北部呼倫貝爾為中心的大興安嶺西麓林緣草甸草場,也是目前中國最佳的天然牧場之一,更是一處旅游勝地。西部是黃沙浩瀚的戈壁荒漠地帶,高原上的大漠駝影,與草原的翠綠草色相映成趣。
其位于我國北邊中部,東經97°12’至126°04’,北緯37°34’至53°23’,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居全國第三。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多草原(6大草原)和湖泊(1000多個)。
氣候:內蒙古屬半干濕的中溫帶季風氣候,東部為半濕潤地帶,西部為半干旱地帶。最主要的特點是晝夜溫差較大,一般可達10度左右,所以到這里旅游要多帶衣服。內蒙古的災害性天氣有春旱和冬季暴風雪 內蒙古從東至西可分作兩大氣候區: 草原氣候區,從東端呼倫貝爾盟至陰山河套平原一帶,冬季冰天雪地,歷達半年之久,平均氣溫為攝氏零下28°C左右。夏、春、秋幾乎相連,五月至九月氣候溫和,是旅游草原最佳季節。 沙漠氣候區,從陰山以西阿拉善沙漠高原至巴丹吉林沙漠,春日(四月中至五月底)多風暴,夏日酷熱,冬日奇寒。
最佳旅游時間:秋季(八月中至九月底,約40天)氣候溫和,是涉足沙漠最佳季節。
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 約占國土面積的12.3%。 西部是黃沙浩瀚的戈壁荒漠地帶,高原上的大漠駝影,與草原的翠綠草色相映成趣。
地方特產
風干牛肉、干奶酪、馬奶酒、麥飯石、刀沙果 、干炒米、奶片 、奶茶 、酥油茶、羊奶酒、蒙古袍、皮畫 、蒙古皮畫畫草編、銀器、藍莓。
風干牛肉
奶茶:摻和著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飲料。
蒙古奶茶
奶豆腐: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盤子里做點心,并不是豆腐。
亞麻籽油:內蒙古草原康神是亞麻油主產區。
奶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習慣把羊肉切成大塊,煮熟了吃。吃的時候用刀手把肉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奶酒:一般以馬、牛、羊、駱駝的鮮奶為原料釀制而成,尤以馬奶酒居多。傳統的釀制方法主要采用撞擊發酵法。
內蒙古地大物博,物產豐盈。全區境內生長著經濟價值較高的野生植物600多種,其中羅布麻、蘆葦等70多種纖維植物是造紙、制繩和人造棉的重要原料;榛子、山杏、文冠果、紅豆等是良好的油料植物和制酒野果;柞樹的橡子、沙棗等50多種植物含有豐富的淀粉,可以加工成面粉、粉條、糖稀、糖色等。
內蒙古還是中國中草藥生產基地之一。現已發現藥用植物500多種,有譽稱為中國“國老”的甘草、補氣藥材之最黃芪、中國地精——肉蓯蓉,還有赤芍、麻黃、桔梗、知母、柴胡、蒼術、遠志、車前子、龍膽草等藥材幾十種。鳥獸類有雁鴨類和雉雞類;紫貂、馬鹿和駝鹿等。犴鼻、熊掌、鹿尾被譽為大興安嶺佳肴中的三大珍品。
內蒙古又是牛、羊、駝、馬之鄉,盛產駝峰、駝掌、牛鞭、牛黃、馬寶之地。還有黃河美鯉、河套蜜瓜、中華麥飯石、珍稀名貴的巴林彩石等,都是內蒙古特產 。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內蒙古草原。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些美麗的詩句都在說著內蒙古的草原。那么內蒙古的十大草原是哪幾個呢?。
1、烏蘭布統草原
烏蘭布統景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西南部,曾是清朝皇家木蘭圍場區,烏蘭布統為蒙語,漢語的意思為紅色的壇形山,實指大、小紅山,是木蘭圍場的一部分。烏蘭布統景區自然旅游資源以草原、湖泊、沙地、濕地、林地為主,以林木花卉、野生動物為輔,而且大多保存完好;人文旅游資源以蒙古民族風情、古戰場遺址遺跡、特色旅游商品為主,以蒙古文化、特色飲食等為輔,是開展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旅游和產業觀光旅游的載體 。《還珠格格》《康熙王朝》《漢武大帝》等古裝和現代影視劇在這里拍攝。
2、貢格爾草原
貢格爾草原是一個自然風光、民族風情、人文景觀、名勝古跡與草原文化于一體的獨特的旅游、觀光圣地,是攝影愛好者的最佳攝影地。400多年來,各族人民在一起和睦相處共同進步,培育出不可多得的人文資源,從衣食住行到傳統的歌舞,無不帶有濃厚的傳統色彩、地方色彩。貢格爾草原之美,美在“野闊牛羊同雁鶩”。這里水草豐美,風光秀麗,景色宜人,雄渾壯闊,草原如茵似毯,野生動植物繁多,河流牽沼串泊,查干突河、貢格爾河繞貢格爾草原而過。似戴在草原上的翡翠項鏈,為青青的草原平添秀色。
3、錫林郭勒大草原
美麗遼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位于祖國首都北京的正北方、內蒙古自治區中部,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尤其以草原旅游資源豐富、草原類型完整而著稱于世,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備,地上植物達 1200 多種。境內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生物圈網絡的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錫林郭勒草原自然保護區。這里是騎馬馳騁草原體驗游牧民族風情的最佳場所,也是騎自行車、摩托車或駕四輪驅動車越野旅游的首選之地。
4、輝騰錫勒草原
輝騰錫勒草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察哈爾右翼中旗中南部,西距呼和浩特13km,東距烏蘭察布75km。輝騰錫勒系蒙古語,意為“寒冷的山梁”;海拔1800m,東西長100km。輝騰錫勒草原是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平均海拔2100m,面積600平方公里,植被覆蓋率80%~95%,輝騰錫勒草原上天然湖泊星羅棋布,素有“九十九泉”之稱,99個天然湖泊,點綴在碧綠的輝騰錫勒草原草原上,既有牧區草原蒼茫雄渾的格調,又有江南水鄉明媚清秀的色彩。
5、呼倫貝爾草原
呼倫貝爾草原位于大興安嶺以西,由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地勢東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間,是中國保存完好的草原,有"牧草王國"之稱。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總面積約10萬平方千米,天然草場面積占80%,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這里地域遼闊,3000多條縱橫交錯的河流,500多個星羅棋布的湖泊,一直延伸至松濤激蕩的大興安嶺。伊利集團在此地建有專屬伊利牧場,并于2014年7月作為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第二季》拍攝地進行拍攝。
6、葛根塔拉草原
葛根塔拉草原,蒙古語意為“明亮的草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境內,距呼和浩特市128㎞,距四子王旗政府所在地烏蘭花鎮30㎞,是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區和全國首批農業旅游示范點和國家旅游局和自治區投資興建的草原旅游景點。在這里,游人可以觀賞到美麗的草原風光,領略大自然之美, 到牧民家作客,了解塞北草原的民俗風情;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策馬奔馳或騎乘高大的駱駝緩緩漫游,還可觀賞到蒙古式摔跤和賽馬表演。
7、鄂爾多斯草原
鄂爾多斯草原地處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境內,距杭錦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錫尼鎮9公里。東距世珍園旅游區70公里,北距夜鳴沙旅游區80公里,自然形成黃金旅游一條線。這里被銀川市、烏海市、臨河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榆林市和鄂爾多斯市所擁抱。視野草場面積約30平方公里,核心區由一個蒙古大營和300多個蒙古包組成的蒙古包群:設計獨特,別具一格。按功能區劃分為綜合服務區、汽車營地區、民俗文化體驗區、草原休閑娛樂區、草原休閑度假區、草原生態觀光區六個功能區。
8、科爾沁草原
科爾沁,蒙語意為“弓箭手”,在元代,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管轄的游牧區之一,位于內蒙古東部,在松遼平原西北端,興安盟和通遼市的部分地方。科爾沁草原西與錫林郭勒草原相接,北鄰呼倫貝爾草原,地域遼闊,風景優美,資源豐富。原始的泉河,原始的植被,原始的天空,原始的風味。平坦而又柔軟的天然綠茵場,置身其中,有如親臨大海,當人們或乘車或徒步走過的時候,無不被她的美麗所吸引。仰天望去,云在走,鳥在飛;閉眼聆聽,鳥兒在鳴叫羊群在合唱,那已經不是一種聲音,而是大自然創作的一首交響樂。
9、蘇泊罕大草原
蘇泊罕大草原取名自“蘇布爾嘎大草原”,蘇布爾嘎為蒙語,意為塔的意思,因蘇泊罕大草原內有白塔而得名。蘇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區,是內蒙古富有游牧草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區,中國西部游牧激情浪漫的旅游休閑度假勝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坐落于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西部美麗的蘇泊罕153平方公里的草原。蘇泊罕游牧大草原旅游景區,以十三世紀游牧草原文化為背景,以伊克昭盟352年歷史為記憶,以激情蘇泊罕,浪漫大草原為主題。
10、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希拉穆仁蒙古語意為“黃河”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俗稱“召河”,因在希拉穆仁河畔有一座清代喇嘛召廟“普會寺”而得名。寺院原為呼和浩特席力圖召六世活佛的避暑行宮,建于乾隆34年(1769年)。寺內二重殿洞,雕梁畫棟,頗為壯觀。普會寺背后環繞著希拉穆仁河,跨過河上大橋可達阿勒賓包山上觀賞草原風光。一望無際的景色,讓人如醉如癡。
蒙古草原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和烏拉特6大著名草原。
內蒙古大草原是國家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單就內蒙古自治區內的大草原來看,從北部的呼倫貝爾草原到西南部的鄂爾多斯草原,從東部的科爾沁草原到西部的阿拉善荒漠草原,總面積達8666.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場6818萬公頃,約占全區土地面積的60%,占全國草場總面積的1/4以上,居全國五大草原之首。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和烏拉特6大著名草原,生長著1000多種飼用植物,其中飼用價值高的就有100多種。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無芒雀麥、披堿草、野黑麥、黃花苜蓿、野豌豆、野車軸草等禾本和豆科牧草,是著名的優良牧草。肥美的草原,孕育出豐富的畜種資源。內蒙古大草原所處緯度較高,主要位于北緯40—45度之間,世界畜牧專家確認,40—45度左右是最佳的奶源緯度帶。而內蒙古大草原恰恰位于北緯40—45度左右這一天然養牛帶上,與歐洲、南美、新西蘭處于同一緯度;內蒙古大草原日照充分,全年太陽輻射量從東北向西南遞增,日照時數從東部的2700小時,逐步增至西部阿拉善盟、巴彥淖爾市的3400小時以上。充足的日照,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豐富自然的植被食物鏈,尤其是獨特的飼草飼料資源,富含奶牛所需的粗蛋白、粗脂肪、鈣、磷等多種營養素,為奶牛提供了最優質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