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7生活硬盤的尺寸大小分哪幾種型號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硬盤的尺寸大小分哪幾種型號,具有一定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機械硬盤尺寸有很多種,現在普遍使用的是3.5英寸硬盤。除此之外,還有5寸硬盤以及2.5寸或體積更小的硬盤,小體積硬盤常用于筆記本電腦中。
尺寸分類如下:3.5英寸臺式機硬盤:風頭正勁,廣泛用于各種臺式計算機。2.5英寸筆記本硬盤:廣泛用于筆記本電腦,桌面一體機,移動硬盤及便攜式硬盤播放器。1.8英寸微型硬盤:廣泛用于超薄筆記本電腦,移動硬盤及蘋果播放器。1.3英寸微型硬盤:產品單一,三星獨有技術,僅用于三星的移動硬盤。1.0英寸微型硬盤:最早由IBM公司開發,MicroDrive微硬盤(簡稱MD)。因符合CFⅡ標準,所以廣泛用于單反數碼相機。0.85英寸微型硬盤:產品單一,日立獨有技術,已知用于日立的一款硬盤手機,前Rio公司的幾款MP3播放器也采用了這種硬盤。
硬盤從最根本的原理上分為兩種。一種是磁存儲介質的硬盤,機械硬盤。一種是閃存介質的硬盤,固態硬盤。
硬盤從接口類型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IDE接口、SATA接口、SCSI接口、光纖通道接口、SAS接口、PCI-E接口。至于其它的比如:mSATA、eSATA、USB 等都是轉換出來的接口類型。
IDE接口的硬盤又叫做并口硬盤,是比較古老的接口類型,目前基本淘汰了。
SATA接口的硬盤又叫做串口硬盤。SATA接口根據傳輸速度的不同又分為三種:SATA(1.5Gb/s)、SATAⅡ(3.0Gb/s)、SATAⅢ(6.0Gb/s) 。SATA 接口是現在最常見、最通用的硬盤接口。
SCSI接口、光纖通道接口、SAS接口這三種接口基本都用在服務器上面。
PCI-E接口是高端固態硬盤的專用接口。
隨著技術的進步,很多的硬盤接口類型已經逐步被淘汰。目前的硬盤主要有三種接口類型:SATA(通用接口)、SAS(服務器專用)、PCI-E(固態硬盤專用) 。
硬盤從尺寸大小上可以分為:3.5英寸、2.5英寸、1.8英寸三種。3.5英寸硬盤多用于臺式電腦;2.5英寸硬盤多用于筆記本電腦;1.8英寸硬盤多用于超薄的、MiNi的筆記本電腦。固態硬盤使用的是閃存介質,其外形和尺寸大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為了和機械硬盤保持通用性,因此多半也做成3.5英寸、2.5英寸的。
硬盤從可靠性等級上可以分為:企業級硬盤;監控硬盤;民用級硬盤。
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明顯高于傳統的機械硬盤,而機械硬盤所使用的SATA、SAS接口已經不能滿足固態硬盤的數據傳輸需要了,因此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接口類型PCI-E。PCI-E接口的固態硬盤也是現在速度最快的硬盤。
1、移動硬盤(盒)的尺寸分為1.8寸、2.5寸和3.5寸三種。
2、判斷他的們的厭上可以用尺子量一下對角線有多少厘米,換算成英寸就可以了。
3、1英寸(in)=2.54厘米(cm)。
移動硬盤:
移
動硬盤(Mobile Hard 。
disk)顧名思義是以硬盤為存儲介質,計算機之間交換大容量數據,強調便攜性的存儲產品。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移動硬盤都是以標準硬盤為基礎的,而只有很少。
部分的是以微型硬盤(1.8英寸硬盤等),但價格因素決定著主流移動硬盤還是以標準筆記本硬盤為基礎。因為采用硬盤為存儲介質,因此移動硬盤在數據的讀寫。
模式與標準IDE硬盤是相同的。移動硬盤多采用USB、IEEE1394等傳輸速度較快的接口,可以較高的速度與系統進行數據傳輸。截至2009年,主流。
2.5英寸品牌移動硬盤的讀取速度約為15-25MB/s,寫入速度約為8-15MB/s。
不同接口類型的尺寸有很多種分類:\r\n\r\n1)標準sata接口:分1.8寸和2.5寸,這是盤體來分。\r\n還可以分9mm和7mm,這是盤體厚度來分。\r\n一般用戶買的ssd,基本都是這個接口,價格合理。\r\n2)msata接口:按長度來分,半高和全高。\r\n筆記本上用的多些,部分臺式機主板也會提供這種接口。\r\n3)ngff接口,也就是M2接口:按長度來分,有4種不同的長度規格,\r\n42mm,60mm,80mm和110mm。\r\n現在intel主推的接口,速度提升不少,但是價格提升更多。\r\n4)pci-e接口,直接插在pci插槽上的,\r\n這種接口的ssd,速度是最快的,但是價格也是最貴哦。\r\n\r\n一點建議供你參考。
硬盤容量的單位為兆字節(MB)或千兆字節(GB),目前的主流硬盤容量為320~1500GB,影響硬盤容量的因素有單碟容量和碟片數量。許多人發現,計算機中顯示出來的容量往往比硬盤容量。
硬盤的容量是以MB(兆)和GB(千兆)為單位的,早期的硬盤容量低下,大多以MB(兆)為單位,1956年9月IBM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臺磁盤存儲系統只有區區的5MB,而現今硬盤技術飛速的發展數百GB容量的硬盤也以進入到家庭用戶的手中。硬盤的容量有40GB、60GB、80GB、100GB、120GB、160GB、200GB、250GB、300GB、320GB、500GB、640GB、750GB、1000GB、1.5TB、2TB、3TB,硬盤技術還在繼續向前發展,更大容量的硬盤還將不斷推出。
現在常用的只用IDE和SATA。
IDE已經接近被淘汰了。現在的新主板上已經沒有這種接口了。
SATA是主流的接口,主要有三種規格:1.0、2.0、3.0,三種規格完全兼容,只是傳輸速度不同。1.0是1.5G/S,2.0是3G/S,3.0是6G/S。
硬盤的尺寸主板有三種:3.5、2.5、1.8,前者是臺式機使用的,后兩種多用于筆記本。機械硬盤的轉速現在基本上都是7200轉的,WD的綠盤是5400轉的。
現在新的固態硬盤(SSD)還有一種MSATA接口,這種接口是PCIE總線接口的變形,多用于上網本,華碩用的比較多。現在市場上一些高端的主板也開始配備此類接口。
普通硬盤分2中尺寸
3.5寸和2.5寸
臺式機上一般都是3.5寸的
移動硬盤和筆記本硬盤用2.5寸。
當然,有的移動硬盤也有用3.5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