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汽車木頭屬于易燃物體嗎還是易燃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木頭屬于易燃物體嗎還是易燃,具有一定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不是。公交車上經常有告示:禁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上車。但是木制品卻可以上車。由此說明木頭不是易燃品。
是的。
可燃物定義: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燃燒化學反應的物質稱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狀態分為氣體可燃物、液體可燃物和固體可燃物三種類別。可燃燒物質大多是含碳和氫的化合物,某些金屬如鎂、鋁、鈣等在某些條件下也可以燃燒,還有許多物質如肼、臭氧等在高溫下可以通過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熱。(來自百科)
對照查看,木頭顯然屬于可燃物。
三種材料對比的話,木材更容易點燃,因為木材的燃點是180度,塑料的是220度,橡膠的燃點是270度。
木材屬于固體易燃物,可以考慮使用干粉滅火器。但是現在新型的水基滅火器針對木材類起火的撲滅效果更好。不僅有滅火作用,還有阻燃和抗復燃作用。遇到火患,大面積掃過去,所到之處都不會再被燒起來。如果只是少量的木材制品發生火災,那么首選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迅速,而且不會給周圍造成附加的污染;其次可以直接用水澆滅,如果有泡沫滅火器也可以用,這個就是會對現場造成濕漉漉的結果;以上無法用到的情況下,最后方可選擇干粉滅火器,不過對這個用量要大,而且給火災現場造成附加的粉末污染,不好處理,以上三種方法都可以滅火!
一般可燃物如紙張,棉花,柴草,木材等的燃點不高。不少金屬的燃點高。還有,二氧化硅燃點1600度,煤的燃點1200多。
這些都屬于易燃物品,容易引發火災的發生,造成火災擴大。
木材的特點有:
1、天然性:木材是一種天然材料,我們常用的鋼、木、水泥、塑料四大主材中,只有它直接取自天然,因而木材具有生產成本低、耗能小、無毒害、無污染等特點。
2、質感好:木材具有易被人接受的良好觸覺特性,遠遠優于金屬和玻璃等材料。
3、保溫性:木材的導熱系數很小,同其它材料相比,鋁的導熱性是它的2000倍,塑料的導熱性是它的30倍。因此,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木材可以調溫解濕,有很好的環境學特性。
4、強重比高:木材的某些強度與重量的比值比一般金屬的比值都高,是一種質輕而強度高的材料。
5、保溫性:木材的導熱系數很小,同其它材料相比,鋁的導熱性是它的2000倍,塑料的導熱性是它的30倍。是以,木材具有良好的保溫性能。
6、電絕緣性:木材的點傳導性差,是較好的電絕緣材料。
7、可加工性:木材軟硬程度適中,容易加工。木制品間多見榫結合、釘結合和膠結,各種金屬連接件;還可以蒸煮后進行彎曲、壓縮加工。
8、木材的缺點是易燃、易朽、不耐蟲蛀、干縮濕漲等。
9、裝飾性:木材本身具有天然形成的花紋,作為家具和裝飾材料,具有很好的裝飾性。
木頭的燃點是:
木材的燃點是在200℃-290℃,因為木材是多種材料混合成的,因為各種成分不一樣,成分的含量不一樣,所以燃點不固定。而且也和木材的干濕度、質地、空氣濕度等因素有關。
不論是固態、液態或氣態的可燃物質,如與空氣共同存在,當達到一定溫度時,與火源接觸就會燃燒,移去火源后還繼續燃燒。這時,可燃物質的最低溫度叫做燃點,也叫做著火點。一般液體燃點高于閃點,易燃液體的燃點比閃點高1~5℃。
與木材的化學反應性有關的特性。木材是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3種主要構造成分組成的。此外,木材還含有少量浸提物和灰分。浸提物的組成和含量因樹種和其他因素不同而有較大變化(見木材提取物)。作為一個整體,木材的化學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各種成分的性質,是各種成分化學性質的綜合表現。
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的化學性質。
纖維素和半纖維素是木材細胞壁物質的多糖部分,占木材干物質重量的70%左右;木質素是木材細胞壁物質的非糖部分,約占木材干物質重量的18~40%。①纖維素是化學性質相當穩定的物質,無色,不溶于水、醇和苯等中性溶劑,也不溶于稀堿溶液,難溶于稀酸。②半纖維素大都不溶于水,但可溶于稀堿及熱的稀無機酸溶液。因多糖分子鏈上帶有大量親水羥基,故吸濕性很強。這些醇羥基在催化劑參加下可與酸酐、酰鹵、羥酸、異氰酸酯等反應生成酯;與醛類化合物反應生成縮醛或半縮醛;與鹵代烴反應生成相應的醚;還能和環氧化合物反應。③木質素是把微纖絲(見木材細胞壁構造)和木材細胞粘結在一起的多酚類大分子,微溶于稀堿溶液,不溶于一般溶劑,能耐鹽水和稀酸,基本上是憎水物質。分子上有少量自由酚羥基,可發生酚羥基的一些典型反應。木質素對陽光,特別是陽光中的紫外波段較敏感,長期暴露在陽光下,易發生光致氧化降解反應,導致木材顏色變黃;對強氧化劑不穩定,易被氧化成小分子碎片。
木材化學性質與各種成分的關系
木材主要成分的化學性質決定了木材共同的化學特性:易燃,具吸濕性,耐鹽水和稀酸侵蝕,不溶于水,在陽光下表面易變黃,有一定耐腐性等等。但木材的少量成分浸提物和木材的化學性質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浸提物的成分非常復雜,包括的化合物種類十分廣泛,其組成隨樹種不同差異很大,對木材化學性質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木材的主要成分決定木材在化學上的共性,而浸提物則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不同樹種木材的個性。
作為一種天然高分子復合材料,木材的化學性質是其化學成分在性質上和功能上相互補充、取長補短的結果。纖維素對光化學氧化有較強的抵抗能力,能對木材表層以下的木質素起保護作用,從而使起粘結作用,并賦予木材以一定剛性的木質素,不致因陽光長期照射而發生降解,導致木材自然解體;木質素的憎水性使木材具有濕強度,保證了木材在潮濕環境中或浸泡在水中仍能保持其整體性。浸提物中的某些成分對鉆木蟲或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使含這些成分的木材有一定的抗蟲害、耐腐朽能力。正是由于木材化學成分的這些性質,才使木材具有相當好的耐久性,對使用環境,如溫度、濕度變化,光照,稀的浚、堿、鹽溶液,微生物侵害等,呈現相當好的化學穩定性,在許多方面優于其他材料,因而得到廣泛的使用。
研究木材的化學性質,利用木材成分的化學反應特性,對木材的改性、生物化學轉化、防腐保存及合理加工利用,都有指導意義。
見木材化學。
木質是為了美觀,應該只是外蒙皮是木質,且經過處理,達到阻燃條件,耐火時間的要求。另外,也可能外表看著是木紋,實際那不是真木質的,是其他不然材料處理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