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給大家分享一下通州屬于哪個省份的,很多人還不知道這一點。下面詳細解釋一下。現在讓我們來看看!
通州市(即通州區)屬于江蘇省南通市市轄區。
通州區,江蘇省南通市市轄區,南通市主城區之一,位于長江三角洲北翼。南起北緯31°52′的張芝山鎮豎積洪村,北至北緯32°15′的劉橋鎮米三橋村,南北間最大直線距離50公里;西起東經120°41′的五接開沙島,東至東經121°25′的南通濱海園區北側,東西間最大直線距離85公里。
通州區東臨黃海,海岸線長15.97公里;西部地區南瀕長江,江岸線長10.77公里;西南與崇川區相接,東南與海門市為鄰,北與如東縣毗連,西北與如皋市接壤;總面積1525.74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351.50平方公里、江海水域174.24平方公里。
政區沿革:
1949年2月2日,南通縣全境解放,原縣城及港閘等地劃出另置南通市,實行城鄉分治。南通縣政府移駐金沙鎮,隸屬南通行政公署管轄。1993年2月,撤銷南通縣,設立通州市。2009年7月2日,撤銷通州市,設立南通市通州區。
截止2020年末,全區設4個街道辦事處,12個鎮,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8個行政村,6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5個農場。
江蘇通州市(即通州區)是南通市市轄區,位于江蘇省東南部。
通州區,江蘇省南通市市轄區,南通市主城區之一,位于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東北翼,東臨黃海,西枕長江,東南臨海門區,西側環繞崇川區,西、北與如皋市、如東縣接壤;海岸線長15.97公里,江岸線長10.77公里,總面積1193.9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56.67平方公里、長江面積0.37平方公里。
通州區濱江臨海,東部為中國“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范區”,西部為南通濱江新區,南部連接蘇通長江大橋,北部被世界級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穿境而過,南通興東國際機場坐落于境內。通州文化主要屬吳越文化,通州人主要使用吳語?,屬江浙民系。
歷史沿革:
1949年2月2日,南通縣全境解放,原縣城及港閘等地劃出另置南通市,實行城鄉分治。南通縣政府移駐金沙鎮,隸屬南通行政公署管轄。1993年2月,撤銷南通縣,設立通州市。2009年7月2日,撤銷通州市,設立南通市通州區。
截至2019年1月,南通市通州區下轄4個街道、12個鎮:金沙街道、金新街道、興東街道、先鋒街道;張芝山鎮、五接鎮、川姜鎮、石港鎮、西亭鎮、二甲鎮、東社鎮、十總鎮、劉橋鎮、平潮鎮、興仁鎮、三余鎮。
通州區有兩個:一個在北京市,另一個在江蘇省。
北京市通州區:位于北京市東南部,京杭大運河北端。西臨朝陽區、大興區,北與順義區接壤,東隔潮白河與河北省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相連,南和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交界。
江蘇省通州區:是江蘇省南通市下轄區,俗語中的“南通州”之地,中國著名的“紡織之鄉”、“建筑之鄉”、“教育之鄉”,擁有世界第三大的南通家紡城,榮獲全國建筑業最高獎——“魯班獎”52項,連續6屆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區)”稱號。1993年2月,南通縣撤銷改設通州市。2009年7月2日,撤銷通州市,設立南通市通州區。
江蘇的通州是屬于南通市管轄。最早叫做南通縣。后來改成了叫做通州市,現在是南通市的通州區。也是南通乃至全國百強縣之一。
樓上的回答不正確 在中國有兩個通州 第一個是北京的通州區 北京屬于直轄市 不屬河北省 第二個是江蘇南通的通州區因此 通州怎么說 也不是河北省的。
通州區,北京市市轄區、城市副中心 [1] ,位于北京市東南部,京杭大運河北端,總面積906平方千米 [4] 。地處永定河、潮白河沖積洪積平原,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 [3] 。下轄11個街道、10個鎮、1個民族鄉,通州區人民政府駐潞源街道 [2] [6] 。
通州市和通州區不一樣。
通州市一般指江蘇省南通市市轄區,位于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東北翼,東臨黃海。而通州區,北京市市轄區、城市副中心,位于北京市東南部,京杭大運河北端,所以二者不一樣。
通州區地處永定河、潮白河沖積洪積平原,地勢平坦,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海拔最高點27.6米,最低點僅8.2米。其土質多為潮黃土、兩合土、沙壤土,土壤肥沃,質地適中。南通市的通州市全境橫寬縱窄,土地平坦,耕層較厚,適耕性強。地勢西北部較高,東南部和沿江、近海墾區較低。高程一般在3.8~4.5米,近海處最低為2.2米。
通州區。
通州區,北京市市轄區、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北京市東南部,京杭大運河北端,西臨朝陽區、大興區,北與順義區接壤,東隔潮白河與河北省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相連,南和天津市武清區、河北省廊坊市交界,總面積906平方千米。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受冬、夏季風影響,形成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干燥的氣候特征。截至2021年,通州區下轄11個街道、10個鎮、1個民族鄉,區政府駐潞源街道。截至2021年,通州區常住人口184.3萬人。
通州區早在新石器時期,境域內就有人類活動。西漢初始建路縣,先后改稱通路亭、潞縣、通州、通縣。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通縣解放,分置通縣、通州市。1958年3月,縣市由河北省劃歸北京市后,合并為北京市通州區。1960年,復稱通縣。1997年4月,撤銷通縣設立通州區。通州歷為京東交通要道,漕運、倉儲重地,享有“一京(北京)、二衛(天津)、三通州”之稱。2014年6月22日,通州區境內的大運河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46處世界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