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2教育原是什么結構書寫時包圍部分的幾畫寫的要伸展
大家好,本文將圍繞原是什么結構書寫時包圍部分的幾畫寫的要伸展展開說明,原是什么結構第幾筆要寫的伸展一些是一個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事情,想搞清楚原是什么結構的字,部首是需要先了解以下幾個事情。
原是左上包圍結構
一、原的讀音:yuán
二、漢字釋義:
1. 最初的,開始的。
2. 本來。
3. 諒解,寬容。
4. 寬廣平坦的地。
5. 同“塬”。
三、漢字結構:左上包圍結構
四、部首:廠
五、相關詞組:
原始、草原、原諒、原著、原委
擴展資料:
一、漢字筆畫:
橫、撇、撇、豎、橫折、橫、橫、豎鉤、撇、點。
二、詞語釋義:
1、原始
古老的,未經開發的。
2、草原
雜草叢生的大片土地。
3、原諒
對過失、錯誤等寬恕諒解。
4、原著
原作,藝術家獨立思考或自發的作品。
5、原委
與一情況有關的事實的整個陳述,整個闡明一個情況或事情的背景知識。
原是半包圍結構。
一、原的部首:廠
二、拼音:yuán
三、釋義:
1、最初的,開始的:~本。~告。
2、本來:~樣。~型。~址。~主。
3、諒解,寬容:~宥。~諒。
4、寬廣平坦的地方:~野。平~。
5、同“塬”。
四、筆畫:橫、撇、撇、豎、橫折、橫、橫、豎鉤、撇、點。
擴展資料:
相關組詞:
1、原煤
[yuán méi]
開采出來,沒有經過篩、選等加工程序的煤。
2、原始
[yuán shǐ]
最初的;第一手的:~記錄。~資料。
3、原作
[yuán zuò]
文學藝術作品的最初的本子。
4、原諒
[yuán liàng]
對人的疏忽、過失或錯誤寬恕諒解,不加責備或懲罰。
5、原著
[yuán zhù]
著作的原本(對譯本、縮寫本、刪節本、改編本而言):翻譯作品要忠實于~。
“原”是左上包圍結構,原是漢語常用字,此字始見于西周金文,古字形像泉水從石頭下流出。原的本義是指水流的起始處。后用“源”表此意。由水源引申指開始的、最初的,又表示原來、本來。“原”又表示諒解、寬容。如:情有可原。平原的“原”是原的假借用法。
“原”是會意字。金文中,它的左上部分“廠”(讀作hǎn)表示突出的山崖,右下部分像一股清澈的泉水涓涓不息地流出,是“源泉”之“源”的本字。篆文由原來的一股泉變為三股。由于形體復雜,后世又簡化為一個泉眼。簡化小篆中的“原”字與金文大致相同,但形體線條化,把原來像“泉水源”的部分直接寫成了“泉”字。在隸書中,“原”字已經和現代字形非常相似。楷體形體產生了一些訛變,原來小篆“廠”下“泉”字的“水”楷體訛變成了“小”字。
“原”字是半包圍結構,由“廠”、“白”、“小”三個字組成。
原 [ yuán ]
最初的,開始的:~本。~告。~稿。~籍。~理。~料。~色。~始。~著。
本來:~樣。~型。~址。~主。《書林清話》:“若果為原版所有。”
諒解,寬容:~宥。~諒。《莊子·天道》:“因任己明而原省次之。”
寬廣平坦的地方;原野,指戰場:~野。平~。《肴之戰》:“武夫力而拘諸~。”
赦免。《三國志·張魯傳》:“犯法者,三~然后乃行刑。”
同“塬”。
草原?[ cǎo yuán ]。
雜草叢生的大片土地。
原來?[ yuán lái ]。
結果是;證明是。
過去一向。
在最初的時候。
表示發現真實情形。
原本,未改動過的
原諒?[ yuán liàng ]。
對過失、錯誤等寬恕諒解。
原因?[ yuán yīn ]。
原來因為。
造成某種結果或者引發某種事情的條件。
原理?[ yuán lǐ ]
普通或基本的規律。
原,半包圍結構
音節(注意音節不帶聲調)yuan。
偏旁是:廠字頭,類似的字例如厚,廳。
組詞:原來,原野,原本,草原
原是半包圍結構。是由一個(廠)字和一個(白)一個(小)字組成。
原yuán
筆畫 ? ?10筆 ?
五筆 ? ?DRII ?
部首 ? ?廠部 ?
結構 ? ?半包圍結構 ?
釋義
1最初的;開始的:~人|~始|~生動物。
2本來的;沒改變的:~價|~文|~意。
3沒加工的:~煤|~棉|~油
造句
1河水排注到三角洲平原的西部。
2屈原的生卒年月不詳。
3吹過荒原的狂風,聲音那樣尖銳。
4青年們有這種感覺是情有可原的。
5溶液中同時存在幾種可還原的離子。
草原的原是什么結構,如果是從漢字的組成結構來說,它應該是半包圍結構。
原,是半包圍結構的字。部首是廠,會意字。小篆字形。象泉水從山崖里涌出來。從廠( hǎn),象山崖石穴形。
"原"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廠字頭"中的撇要寫得伸展。如:廈、仄、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