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1汽車帶你認識“棘”字的讀音、筆順、釋義
大家好,小編為大家解答帶你認識“棘”字的讀音、筆順、釋義的問題。很多人還不知道棘怎么讀棘的讀音和組詞,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jí,聲母是j,韻母是i,聲調是二聲。
一、棘的釋義
1)酸棗樹,落葉灌木。有刺,果小味酸。種子供藥用,治神經衰弱等。樹可作嫁接大棗樹的砧木。
2)帶刺草木的通稱:荊棘。
3)刺;扎:棘手。
二、棘的筆畫
橫、豎、橫折鉤、豎、撇、點、橫、豎、橫折鉤、豎、撇、捺。
擴展資料
棘的詞組
1、棘手[jí shǒu]
形容事情難辦,像荊棘刺手:棘手的問題。
2、沙棘[shā jí]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枝灰色,常有刺。廣泛分布于黃河流域、東北、西南等地區。耐旱、耐寒,生長迅速,根系特別發達,是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的優良樹種。
3、火棘[huǒ jí]
常綠灌木,枝尖有刺,葉子橢圓形或倒披針形,花白色,果實球形,鮮紅色,味甜稍澀,可以吃或用來釀酒,根皮可提取栲膠。
4、棘突[jí tū]
脊椎髓弓中央的刺狀或棱鱗形的背部隆起部。
5、棘心[jí xīn]
棘木之心。
6、枳棘[zhǐ jí]
枳木與棘木。因其多刺而稱惡木。常用以比喻惡人或小人。
“棘”讀作jí。由兩個朿(cì)組成,“朿”是“刺”的本字,兩個“朿”字并排立著,表示棘樹多刺,是矮小而成叢莽的灌木。本義為叢生的小棗樹。《說文》中記載:“棘,小棗叢生者。”酸棗樹是一種落葉喬木,有刺,果實比棗小,味酸,種子。
“棘”念jí,本義:叢生的小棗樹。
一、字形結構:
筆劃:12;部首:木;結構:左右結構。
筆順編號:125234125234;統一碼:U+68D8;倉頡:DBDB。
鄭碼:FLFL;四角:55992;五筆98:SMSM;五筆86:GMII。
二、字義解釋:
1、本義:叢生的小棗樹,酸棗樹。一種落葉喬木,有刺。果實較棗小,味酸,種子、果皮、根可入藥。
例:棘薪(指酸棗樹已長成薪柴)
2、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例:棘針科(有棘刺的植物,荊棘叢);棘匕(棗木做的飯匙。匕:飯勺或羹匙);棘楚(即荊棘。有芒刺的草木)
3、解剖結構上的一種刺狀突起或齒狀突起。
例:額棘;髂棘
4、通“戟”。古代兵器名。合戈矛為一體,可以直刺與橫擊。
例:棘門(宮門。即戟門。古代帝王宿處門口武士執戟或插戟于地守衛,稱棘門)
5、中國地名。春秋魯國的都城,在今山東省肥城縣南;春秋楚國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永城縣南。
6、通“瘠”。瘦弱;土地不肥沃。
例:庶見素冠兮,棘人欒欒兮。——《詩·檜風·素冠》
譯文:?見到你戴著白帽,監禁中廋弱煎熬。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毛詩·小雅·出車》
譯文:土地可以使它變得肥沃。也可以使它變得不肥沃。
擴展資料
相關成語:
1、天荊地棘
拼音:tiān jīng dì jí。
解釋:天地間布滿荊棘,比喻世途或處境艱難。
出處:明·劉永錫《行路難》詩:“云漫漫兮白日寒,天荊地棘行路難。”
譯文:濃云彌漫啊,太陽也寒光閃閃,天地之間荊棘叢生,人生的道路多么艱難!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例句:我們的銀錢有限,他們的欲壑難填,必至~,一步難行。——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12回。
2、 食荼臥棘
拼音:shí tú wò jí。
解釋:吃苦菜,睡粗草。形容初民的生活艱苦。
出處: 清·王夫之《老莊申韓論》:“......天下則已異乎食荼臥棘之天下矣。”
譯文:天下人民就吃苦菜,睡粗草,生后非常艱苦了。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于生活。
例句:解放初期,適逢自然災害,人民食荼臥棘。
3、斬荊披棘
拼音:zhǎn jīng pī jí。
解釋:身處荊棘之中,仍舊努力前行。比喻在前進道路上或創業過程中掃除障礙,克服困難。同“披荊斬棘”。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馮異傳》:“帝謂公卿曰:'是我起兵時主簿也,為吾披荊棘,定關中。”
譯文:光武帝向文武百官介紹說:“他是我當年起兵時的主將,為我在創業的道路上劈開了叢生的荊棘,掃除了重重障礙,平定了關中廣大地區,是個人冠軍有功之臣啊!”
近義詞: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高歌猛進。
反義詞:畏首畏尾、瞻前顧后
用 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創業的艱苦。
例句:男子砍伐樹木,~開辟土地。——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
四、朽棘不雕
拼音:xiǔ jí bù diāo。
解釋: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同“朽木不可雕”。
出處:《魏書·趙修傳》:“小人難育、朽棘不雕,長惡不悛,豈容撫養。”
譯文:小人難養育,人不可救藥,善惡不分,這樣的人怎么撫養呢。
用 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例句:他這人在本地方已是朽木不雕。
棘?,詞條寫作“蒺藜”。
[ 棘 ] jí
1、酸棗樹,莖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荊棘。棘手(喻事情難辦)。棘刺。棘針。
2、針形的刺:棘皮動物。
3、古同“戟”,兵器。
[ ? ] lí
同“藜”字。
[ 藜 ] lí
1、〔藜蘆〕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細長,花紫黑色,有毒,可入藥。
2、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嫩葉可吃。莖可以做拐杖(亦稱“灰條菜”):藜仗。藜藿(指粗劣的飯菜)。
[ 蒺藜 ] jí-lí
1. 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橫生在地面上,開小黃花,果實也叫蒺藜,有刺,可以入藥。
2. 像蒺藜的東西。如“鐵蒺藜”,“蒺藜骨朵”: 舊時一種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