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3數碼汽車輪胎是什么和橡膠的復合材料
大家好,本文將圍繞汽車輪胎是什么和橡膠的復合材料展開說明,汽車輪胎是什么橡膠材料做成的是一個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事情,想搞清楚汽車輪胎橡膠是用什么生產的需要先了解以下幾個事情。
汽車輪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膠.
早期的汽車輪胎均為內外胎結構,其中內胎為橡膠制成,外胎由橡膠及多層簾子布制成。
現在的無內胎輪胎多為子午線輪胎。
早期的子午線輪胎用鋼絲加強,隨著化工技術的發展,鋼絲子午線逐步被凱夫拉等重量更輕、比強度更高的合成纖維所代替。
汽車輪胎是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與路面接觸,和汽車懸架共同來緩和汽車行駛時所受到的沖擊,保證汽車有良好的乘座舒適性和行駛平順性;保證車輪和路面有良好的附著性;提高汽車的牽引性、制動性和通過性;承受著汽車的重量,輪胎在汽車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轎車的車輪一般使用子午線輪胎。
這種輪胎的特點是簾布層簾線排列的方向與輪胎的子午斷面一致(即胎冠角為零度),由于簾線的這樣排列,使帝線的強度能得到充分利用,子午線輪胎的簾布層數一般比普通的斜線胎約可減少40-50%。簾線在圓周方向只靠橡膠來聯系。
子午線輪胎與普通斜線胎相比,具有彈性大,耐磨性好,可使輪胎使用壽命提高30-50%,滾動阻力小,可降低汽車油耗8%左右,附著性能好,緩沖性能好,承載能力大,不易穿刺等優點。缺點是:胎側易裂口,由于側面變形大,導致汽車側向穩定性差,制造技術要求及成本高。
近幾年的轎車已經實現了子午線輪胎無內胎,俗稱"原子胎"。
這種輪胎在高速行駛中不易聚熱,當輪胎受到釘子或尖銳物穿破后,漏氣緩慢,可繼續行駛一段距離。另外,原子胎還有簡化生產工藝,減輕重量,節約原料等好處。因此,裝配原子胎已在轎車領域中逐漸成為潮流。無內胎輪胎與一般的輪胎不同之處在于沒有內胎,空氣直接壓入外胎中,因此輪胎與輪輞間需有很好的密封。
汽車輪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膠。
橡膠有良好的彈性,用橡膠做輪胎能減少行駛中的顛簸感,但是天然橡膠的耐磨、熱熔、抓地力有天然的劣勢,經不起摩擦,很容易被磨壞。
加了炭黑的黑色輪胎能夠很好地做到耐磨抗老化,輪胎壽命延長了10倍(沒有摻入炭黑的輪胎壽命不到8000公里),除了更加耐磨以外,黑色的輪胎還可以抵抗紫外線,防止因紫外線導致的輪胎開裂。
在現代汽車的設計之中,輻條常常被作為凸顯汽車個性的設計元素,不同顏色、形狀甚至大小的輻條設計被賦予了不同的設計語言。
擴展資料
輪胎設計有四大要素,即輪胎花紋(表面形狀)、輪胎輪廓(整體形狀)、輪胎結構和使用的材料,其中花紋設計是最復雜,最難處理的,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同時它對汽車的使用性能有著重要影響。
車輪已經被使用了5000年,但是車胎,直到1839年查爾斯·固特異發明硫化橡膠之后才出現。硫化橡膠出現之前也有人嘗試使用天然橡膠制造輪胎,然而天然橡膠過于堅硬,高溫與低溫環境下變軟或者變硬,只能制造實心的橡膠胎,成本高、重量重,而且性能并不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汽車輪胎。
大多數汽車輪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膠或者合成橡膠,天然橡膠的綜合性能優越過合成橡膠,所以高級輪胎多用天然橡膠。為了使橡膠具有制造輪胎所要求的性能,必須要在橡膠中滲入各不同的化學材料,即化學添加劑。
其中添加的一種很重要的添加劑叫碳黑,因為碳具有特別的吸附性,碳粒子與橡膠分子的粘結非常好,使得橡膠增強了硬度,強度和耐磨性。由于碳黑與橡膠基本等量,所從汽車輪胎主要材料實際上是一種橡膠和碳黑的復合材料。
輪胎按車種分類,大概可分為8種。即:PC——轎車輪胎;LT——輕型載貨汽車輪胎;TB——載貨汽車及大客車胎;AG——農用車輪胎;OTR——工程車輪胎;ID——工業用車輪胎;AC——飛機輪胎;MC——摩托車輪胎。
尺寸分類:
1、全尺寸備胎:全尺寸備胎的規格大小與原車其他4條輪胎完全相同,可以將其替換任何一條暫時或已經不能使用的輪胎。
2、非全尺寸備胎:這種備胎的輪胎直徑和寬度都要比其他4條輪胎略小,因此只能做為臨時代替使用,而且只能用于非驅動輪,并且最高時速不能超過80km/h。
擴展資料:
在日光的直射下或淋雨,不會導致變色、產生細小裂紋等。
如果受到日光的直射或淋雨,長時間放置在室外時,則會加快橡膠的老化速度等。
防止輪胎遭受日光直射、紫外線照射、雨淋、臭氧、油的污染、遇熱等。保管輪胎時,放置于陰暗涼爽的地方并放掉輪胎內的空氣,是很重要的。請讓日光直射。
1、下雨時請將輪胎搬到室內以免輪胎內部進水;
2、輪胎粘上油或水,容易受到傷痕或變形。因此請放在沒有油和水的地方;
3、請不要放在可以導致輪胎傷痕或變形的地方;
4、請不要放置在發電機、電池等旁邊;
5、長時間拆掉輪胎保管時,請注意輪胎內部滲出化學品而會弄臟地面。
輪胎是汽車上最重要的組成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有:
1、支持車輛的全部重量,承受汽車的負荷,并傳遞其他方向的力和力矩;
2、傳送牽引和制動的扭力,保證車輪和路面之間有良好的附著性,以提高汽車的動力性、制動性和通過性;與汽車懸架共同緩和汽車行駛時所受到的沖擊,并衰減由此而產生的振動;
3、防止汽車零部件受到劇烈震動和早期損壞,適應車輛的高速性能并降低行駛時的噪音,保證行駛的安全性、操縱穩定性、舒適性和節能經濟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輪胎。
汽車輪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膠,分為天然橡膠、順丁橡膠、丁苯橡膠、丁基橡膠等;
輪胎安裝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輪胎的使用壽命,尤其是在更換新輪胎的時候,類型和花紋不同的輪胎,由于各輪胎的實際尺寸和負荷能力不同,一定不可以任意混裝。
輪胎胎壓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輪胎的使用壽命。如果輪胎氣壓過低,其徑向變形增大,胎壁兩側變形過度,產生胎冠兩肩磨損現象,使輪胎的溫度升高,將嚴重降低輪胎的使用壽命。
擴展資料:
車輛在行駛過程中,輪胎由于受到伸張、壓縮和摩擦,引起胎溫升高。過高的溫度容易加劇輪胎磨損甚至發生爆胎。
前、后車軸的平行度、四輪定位、制動裝置工作狀況以及底盤其他機件技術狀況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車輛輪胎的壽命。一旦出現嚴重的交通碰撞事故,車主一定要將車輛開到專業維修站進行底盤狀況檢查及調整。
如果車輛長時間在砂石路面或者惡劣的路況下行駛,輪胎使用壽命肯定會降低。這一點對于越野車輪胎也不例外。
汽車輪胎的材料成分是橡膠和碳黑。
大多數汽車輪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膠或者合成橡膠,為了使橡膠具有制造輪胎所要求的性能,必須要在橡膠中滲入碳黑,用以增加橡膠的硬度,強度和耐磨性。
橡膠有良好的彈性,用橡膠做輪胎能減少行駛中的顛簸感,但是天然橡膠的耐磨、熱熔、抓地力有天然的劣勢,經不起摩擦,很容易被磨壞。
加了炭黑的黑色輪胎能夠很好地做到耐磨抗老化,輪胎壽命延長了10倍(沒有摻入炭黑的輪胎壽命不到8000公里),除了更加耐磨以外,黑色的輪胎還可以抵抗紫外線。
汽車輪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膠或合成橡膠,早期的汽車輪胎均為內外胎結構,其中內胎為橡膠制成,外胎由橡膠及多層簾子布制成,現在的無內胎輪胎多為子午線輪胎。子午線輪胎與普通斜線胎相比,具有彈性大,耐磨性好,可使輪胎使用壽命提高30—50%,滾動阻力小,可降低汽車油耗8%左右,附著性能好,緩沖性能好,承載能力大,不易穿刺等優點。輪胎經常在復雜和苛刻的狀況下使用,它在行駛時承受著各種變形、負荷、力以及高低溫作用,因而必須具有較高的承載性能、牽引性能、緩沖性能。與此與此同時,還是要求具備高耐磨性和耐屈撓性,以及低的滾動阻力與生熱性。世界耗用橡膠量的一半用于輪胎生產,可見輪胎耗用橡膠的能力。汽車輪胎按胎體結構不同可分為充氣輪胎和實心輪胎,現代汽車絕大多數采用充氣輪胎。按胎內空氣壓力的高低,充氣輪胎可分為高壓胎、低壓胎和超低壓胎三種,各類汽車普遍采用低壓胎。充氣輪胎按組成結構不同,又分為有內胎輪胎和無內胎輪胎兩種。轎車普遍采用無內胎輪胎。按輪胎內部簾布層和緩沖層的排列方式不同,輪胎又可分為子午線輪胎和斜交輪胎兩種。汽車上普遍采用的是子午線輪胎,輪胎側面均有標注。
輪胎是橡膠做出來的。
輪胎的主要原材料是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45—50%)、鋼簾線(15%)、簾子布和炭黑(24%);其中全鋼胎天然橡膠比重高達45%。
早期的汽車輪胎均為內外胎結構,其中內胎為橡膠制成,外胎由橡膠及多層簾子布制成。現在的無內胎輪胎多為子午線輪胎。早期的子午線輪胎用鋼絲加強,隨著化工技術的發展,鋼絲子午線逐步被凱夫拉等重量更輕、比強度更高的合成纖維所代替。
而現正在開發新型橡膠材料。用蒲公英制造汽車輪胎,在今后幾年里,將開始在公路上進行測試。預計10年之內,這種特殊的蒲公英就會率先在歐洲和美國實現大規模種植。含有蒲公英橡膠成分的輪胎或將逐漸成為今后轎車輪胎的主流產品,其性能表現值得期待。
關于輪胎購買和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1、平時在購買輪胎時,一定要看好生產日期:如果生產日期是很久之前的日期,就不要購買。輪胎是橡膠制品,即使放著不用也會出現老化現象。
2、平時用車時,需要經常檢查胎壓和輪胎表面是否存在破損:輪胎的胎壁比較脆弱,如果胎壁被劃破或扎破將無法修補。建議車主每四年更換一次輪胎,即使四年內行駛的里程較少也要更換。
現在大多數汽車輪胎材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橡膠或者合成橡膠,天然橡膠的綜合性能優越過合成橡膠,所以高級輪胎多用天然橡膠。
為了使橡膠具有制造輪胎所要求的性能,必須要在橡膠中滲入各不同的化學材料,即化學添加劑。
其中添加的一種很重要的添加劑叫碳黑,因為碳具有特別的吸附性,碳粒子與橡膠分子的粘結非常好,使得橡膠增強了硬度,強度和耐磨性。由于碳黑與橡膠基本等量,所從汽車輪胎主要材料實際上是一種橡膠和碳黑的復合材料。
擴展資料:
第一個空心輪子是1845年英國人羅伯特·湯姆遜發明的,他提出用壓縮空氣充入彈性囊,以緩和運動時的振動與沖擊。盡管當時的輪胎是用皮革和涂膠帆布制成,然而這種輪胎已經顯示出滾動阻力小的優點。
根據這一原理,1888年約翰·鄧錄普制成了橡膠空心輪胎,隨后托馬斯又制造了帶有氣門開關的橡膠空心輪胎,可惜的是因為內層沒有帆布,而不能保持一定的斷面形狀和斷面寬。
橡膠輪胎的出現是汽車進一步發展的先決條件。提到橡膠,人們自然會想到橡膠之父查爾斯·古德伊爾。1834年,他受焦炭煉鋼的啟發,開始進行軟橡膠硬化的試驗。
經過無數次失敗后,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硫化橡膠受熱時不發粘而且彈性好,于是硬化橡膠誕生了,橡膠輪胎制造業從此也應運而生。1895年隨著汽車的出現,充氣輪胎得到廣泛的發展,首批汽車輪胎樣品是1895年在法國出現的,這是由平紋帆布制成的單管式輪胎, 雖有胎面膠而無花紋。
直到1908年至1912年間,輪胎才有了顯著的變化,即胎面膠上有了提高使用性能的花紋,從而開拓了輪胎胎面花紋的歷史,并增加了輪胎的斷面寬度,允許采用較低的內壓,以保證獲得較好的緩沖性能。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汽車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