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3育兒日上三竿竿指的是什么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日上三竿竿指的是什么,以及日上三竿的三桿是多長,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日上三竿具體是指“辰”至“巳”時(7-9點到9-11點),這是個時間段,沒有具體說明那個時間點。
日上三竿,漢語成語,拼音是rì shàng sān gān,意思是指的是太陽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樣高。形容太陽升得很高,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出自《南齊書·天文志上》,《歲華紀麗·春》。
理由如下:
1:唐·韓愈《歲華紀麗》卷一:“日上三竿。古詩云:日上三竿風露消。”
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露水已經消失了。
2: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來道:“朕心不快,眾官免朝。”(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回)
這里可以從皇帝上朝的時間來推斷“日上三竿”具體為哪個時段。古代皇帝上朝時間為卯時(5-7點)。
古代天子講究“勤政”,所謂“夙興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舊時官衙卯時開始辦公,吏役按時到官府里報到,聽候點檢,稱為應卯。
所以日上三竿的具體時間可以推斷為:“辰”至“巳”時(7-9點到9-11點),肯定不到“午”時(11-13點)。
擴展資料:
日上三竿的例句:
1、每天日上三竿才醒,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2、此刻雖已日上三竿,但天色仍不見大亮,街面上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連空氣里都飄浮著刺鼻的麻辣味道。
3、已經日上三竿,路上人潮涌動,熟悉的街道已經蓋頭換面,市中心兩座高架橋飛貫南北,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4、都日上三竿了,該起床了。
5、都日上三竿了,你們還不起來趕路。
日上三竿”,是古代人計時外的一個成語,意思是說時間不早了的意思。竿指的是竹竿,古代人計時的器具,三竿意思是三根竹子的長度,意思是太陽已經升起到三根竹子的高度。日上三竿指的是太陽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樣高。
日上三竿具體是指“辰”至“巳”時(7-9點到9-11點)。
可以從以下推斷
1、唐·韓愈《歲華紀麗》卷一:“日上三竿。古詩云:日上三竿風露消。” 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露水已經消失了。
2: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來道:“朕心不快,眾官免朝。”(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回) 。
古代皇帝上朝時間為卯時(5-7點) 古代天子講究 "勤政",所謂 "夙興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
舊時官衙卯時開始辦公,吏役按時到官府里報到,聽候點檢,稱為應卯。 所以日上三竿的具體時間可以推斷為:“辰”至“巳”時(7-9點到9-11點),肯定不到“午”時(11-13點)。
擴展資料:
【成語】: 日上三竿?
【拼音】: rì shàng sān gān。
【解釋】: 太陽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樣高。形容太陽升得很高,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處】: 《南齊書·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黃。”唐·韓愈《歲華紀麗》卷一:“日上三竿。古詩云:日上三竿風露消。”
【舉例造句】: 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來道:“朕心不快,眾官免朝。”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回。
【拼音代碼】: rssg
【近義詞】:?日已三竿
【反義詞】:?半夜三更
【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太陽升得很高。
【英文】: the sun is three poles high (it's late in the morning)。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日上三竿。
您好!日上三竿具體是指“辰”至“巳”時(7-9點到9-11點),肯定不到“午”時(11-13點)。但沒有任何歷史文獻表明具體為“辰”還是“巳”時。
很多人知道具體時間,卻不知道為什么!
理由如下:
1:唐·韓愈《歲華紀麗》卷一:“日上三竿。古詩云:日上三竿風露消。”
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露水已經消失了。
2:及日上三竿,方有旨意出來道:“朕心不快,眾官免朝。”(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回)
這里可以從皇帝上朝的時間來推斷“日上三竿”具體為哪個時段。
古代皇帝上朝時間為卯時(5-7點)
古代天子講究 "勤政",所謂 "夙興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
舊時官衙卯時開始辦公,吏役按時到官府里報到,聽候點檢,稱為應卯。
所以日上三竿的具體時間可以推斷為:“辰”至“巳”時(7-9點到9-11點),肯定不到“午”時(11-13點)。
祝虎年行好運!
太陽升起來離地已有三根竹竿那么高。約為午前八、九點鐘。
成語 日上三竿
發音 rì shàng sān gān 。
解釋
太陽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樣高。形容太陽升得很高,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出處
《南齊書·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黃。”
唐·韓愈《歲華紀麗》卷一:“日上三竿。古詩云:日上三竿風露消。”
示例
及~,方有旨意出來道:“朕心不快,眾官免朝。”(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回)
中國地域大,時間差別較大,不同地區也不同,在閩南地區,日上三竿大楷是8點鐘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