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6熱點黨十八什么時候召開的時間和結束時間
大家好,給大家分享一下黨十八什么時候召開的時間和結束時間,很多人還不知道這一點。下面詳細解釋一下。現在讓我們來看看!
十八大會議時間:2012年11月8日-11月14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開。2012年11月14日12時許,在人民大會堂勝利閉幕。中央確定,黨的十八大代表名額共2270名,由全國40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
2012年11月8日9:00在人民大會堂大禮堂舉行。大會選舉了新一屆的中共中央領導層,包括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在之后召開的中央委員會上選舉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中央書記處、中共中央軍委等。
十八大
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貫穿始終的主線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會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
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大會提出,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于2012年11月15日在北京舉行。出席會議的有中央委員205人,候補中央委員171人。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列席會議。
全會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根據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的提名,通過了中央書記處成員,決定了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批準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書記、副書記和常務委員會委員人選。
會議內容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于2012年11月15日在北京舉行。
會議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選舉習近平、馬凱、王岐山、王滬寧、劉云山、劉延東、劉奇葆、許其亮、孫春蘭、孫政才、李克強、李建國、李源潮、汪洋、張春賢、張高麗、張德江、范長龍、孟建柱、趙樂際、胡春華、俞正聲、栗戰書、郭金龍、韓正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2013年3月19日 -黨的十八大報告對新形勢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2012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黨的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開,六中全會以后,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對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中央組織部召開專門會議,安排部署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有關工作, 黨的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從現在開始,到2012年6月底前結束。
擴展資料:
會議內容:明確了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制定了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前進方向。
一是要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二是要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三是要完善基層民主制度,四是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五是要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六是要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七是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回答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政策立場,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是我們毫不動搖的行動綱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十八大)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開,2012年11月14日上午閉幕。
十八大主要內容:
1、、過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總結。
十七大以來的五年,是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奮勇前進的五年,是我們經受住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的五年。
2、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回首近代以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中華民族充滿希望的未來,我們得出一個堅定的結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
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4、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發展仍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筑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決不能有絲毫動搖。
擴展資料:
十八大召開的背景:
這次代表大會是在邁入21世紀第二個10年之際召開的。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過半,已進入決戰階段。前10年,我們已經在這一歷史征程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要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必須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
而今后5年則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的關鍵時期,是關鍵中的關鍵。同時, 這次大會是 在國內外形 勢正在發 生深刻變化 的背景下召 開的。
世界格局深度調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各國利益摩擦和矛盾沖突加劇,我們面臨的國際環境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復雜。
我國處于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時期,經濟轉軌不斷加快、利益調整難度加大、社會矛盾多發頻發,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更為繁重,潛在挑戰和困難更加凸顯。
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樣的重要關頭和時代背景下召開黨的十八大,準確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科學謀劃我國今后5年和更長時期的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十八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十八大是在2012年11月8日召開的。按照《關于召開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黨的十八大決定于201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這次大會,是我們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對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
十八大
2012年11月8日9:00在人民大會堂大禮堂舉行。大會選舉了新一屆的中共中央領導層,包括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候補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在之后召開的中央委員會上選舉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中央書記處、中共中央軍委等。2012年11月14日12時許,在人民大會堂勝利閉幕。
201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開。
黨的十八大報告一開篇就明確指出,這次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這個判斷,深刻揭示了黨的十八大的重大意義。黨的十八大是一次高舉旗幟、繼往開來、團結奮進的大會,對凝聚黨心軍心民心、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十八大的時代背景:
黨的十八大是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召開的。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和進步。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要求我們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國內外都關注我們黨的戰略決策和具體部署,關注我國的政治走向和內外政策。歸結起來,就是要回答一個根本問題:我們黨將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么樣的目標繼續前進,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對十八大的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