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3教育魔方口訣表上左下左上左左下
大家好,小編為大家解答魔方口訣表上左下左上左左下的問題。很多人還不知道魔方口訣上左下左上左左下,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拼魔方的口訣如下:
第一步、做一個白十字;
第二步、第一層公式:右順、上順、右逆、上順、右順、上順、上順、右逆;
第三步、第二層公式:右順、上順、右順、上順、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
第四步、第二層公式相反情況: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上順、右順、上順、右順;
第五步、第三層公式:右順、上順、右逆、上順、右順、上順、上順、右逆。
擴展資料:
相關玩法
首先要定魔方的中心,在6種顏色中選出一種你所喜愛的顏色,然后,給那個有此種顏色的中心方塊的平面上4個邊緣方塊定位和定向,即頂面邊緣。目的是要給屬于頂平面的4個邊緣位置的方塊定位和定向。這4個頂面邊緣方塊都是逐一被安放和定向的。
給選出的頂平面上的4個邊角方塊定位和定向,即頂面邊角。這一步的目的是,在保持已經安放好的頂面邊緣方塊的同時,給4個應屬于頂面上邊角位置的方塊定位和定向。在這一系列轉動中,頂面邊緣方塊將被暫時移動,但都會適當還原的。
魔方口訣具體如下:
1、做一個白十字。
2、第一層公式:右順、上順、右逆、上順、右順、上順、上順、右逆。
3、第二層公式:右順、上順、右順、上順、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
4、第二層公式相反情況: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上順、右順、上順、右順。
5、第三層公式:右順、上順、右逆、上順、右順、上順、上順、右逆。
還原魔方的步驟:
首先要對魔方有一個整體的理解,就是魔方的軸是固定的,也就是說,在轉一個面的時候,只有 8 個塊在動(因為中心塊相對位置永遠不變),這一點很重要。還有就是三階魔方一共 9 + 8 + 9 = 26 個塊,其中有棱塊 12 個(每層4個),角塊 8 個,中心塊 6 個(對應6個不同顏色的面)。
其次需要知道的是魔方公式的含義。公式的定義是在魔方相對自己的位置不變的情況下成立的,也就是在進行一個公式之前,紅色面沖自己,白色面朝上,那么這個公式期間,魔方始終保持紅色沖自己,白色朝上,進行其他公式之前可以變換魔方的朝向,但是 按照公式旋轉期間,魔方朝向是不變的,這也很重要!
這樣才能引出公式中字母表示方法(沒有撇就是順時針,有撇就是逆時針,下標有2就是180度旋轉,沒有就是90度),順逆時針都是從該方向上看,這個面是什么方向轉,所以從正面看 R 和 L 的方向是反著的:
1、R: 右側面順時針旋轉。
2、R’: 右側面逆時針旋轉。
3、R2: 右側面旋轉180度。
4、L: 左側面。
5、F: 正面。
6、B: 背面。
7、U: 頂面。
8、因為底面還原后就不會再動了,一直在底下呆著,所以公式中不會出現底面這個東西。
詳細步驟:
1、底面十字:
想要轉出一個面,最先要轉出一個十字形。但是十字也不是隨意哪個白色塊都可以的。在轉出十字的同時,必須保證上層的棱中間塊的顏色與該面相同。這個步驟需要自己稍微摸索。
2、底面還原(一層歸位):
這一步會讓零散的白色頂角塊歸位。
3、中間層還原(兩層歸位):
首先要確認顏色與相鄰三邊都相同的白色頂角塊的位置。魔方的頂層白色、上層一圈應該全部歸位了。將魔方翻轉過來,使白色面朝下。此時白色的對面 (應為黃色) 為上層。
4、頂面十字:
你的魔方應該出現下圖中三種情況之一。(注意:頂層 (U) 除了圖中標明的黃色塊之外,可能還有其他的黃色塊,不管它們。只要圖中標明的黃色區域是黃色塊就可以了。下兩層的顏色是什么無所謂,圖中以紅藍為例)。
5、頂面還原:
這一步的目的是使頂層的 4 個棱中間塊全部歸位。轉動頂層 (U),若可以使一個棱中間塊歸位 ( 如下圖左,這里以 [紅 - 黃] 塊為例 ),而其他 3 個都不能歸位,則將 [紅 - 黃] 所在這一面 (紅面) 定為正前面 (F)。按照圖示步驟轉動,可使 4 塊棱中間塊全部歸位,或出現下一種情況。
6、頂層中間過程(只剩最后3或4個棱塊):
為什么叫半歸位呢?因為這一步只能使頂角塊移動到它的的正確位置,但不能保證該頂角塊的三色與面的顏色銜接準確。
7、頂層還原:
完成第六步后,頂層的四個頂角塊應該都位于正確位置了,但是顏色卻是不匹配的。這一步會讓顏色錯開的頂角塊完全歸位。
魔方的變化數原理:
1、8個角塊:可以互換位置(8),也可以翻轉方向(38),但無法單獨翻轉一個角塊(1/3),所以有8×37種變化。
2、12個棱塊:可以互換位置(12),也可以翻轉方向(212),但無法單獨交換一對棱塊(1/2),亦無法單獨翻轉一個棱塊(1/2),所以有12×212/(2×2)種變化。
3、6個中心塊:固定不可移動。
魔方的簡介:
魔方,英文名為Rubik's Cube,又叫魯比克方塊,最早是由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筑學院厄爾諾·魯比克教授于1974年發明的。魔方是一項手部極限運動。臺灣地區稱之為魔術方塊,香港地區稱之為扭計骰。
魔方(Rubik's Cube)狹義上指三階魔方。三階魔方形狀通常是正方體,由有彈性的硬塑料制成。競速玩法是將魔方打亂,然后在最短的時間內復原。截至2018年12月,三階魔方還原官方世界紀錄是由中國的杜宇生于蕪湖賽打破的記錄,單次3.47秒。而從廣義上看,魔方可以指各類可以通過轉動打亂和復原的幾何體。
魔方與華容道、獨立鉆石棋一起被國外智力專家并稱為智力游戲界的三大不可思議,而魔方受歡迎的程度更是智力游戲界的奇跡。
魔方新手入門 魔方教程一步一步公式口訣圖解。
一、(第一步)在第一面做一個十字,形成如下的樣子:
二、(第二步)對好第一面,加上四側面的T字型,形成:
三、初學者使用的魔方口訣(第三步)放第二層的棱色,形成:
F front 前;B back 后; R right 右;L left 左;U up 上;D down 下。
大寫字母無一撇(如 F)表示對應層 順時針轉九十度。
大寫字母有一撇(如F‘)表示對應層 逆時針轉九十度。
1、第一種情況:
解法1:URU'R'+U'F'U'F。
解法2:F'U2L'ULU2F。
注意應用解法2時,初始狀態應為:
2、第二種情況:
初學者使用的魔方口訣解法1:U'F'UF+URU'R'。
解法2:(第一種情況中解法2的對角線鏡像):RU2BU'B'U2R'。
注意應用解法2時,初始狀態應為:
四、(第四步) 在魔方新的頂面上畫十字,形成:
這個算法會把頂層在如下4種情況中切換,頂面的4個棱色塊在旋轉之后,也只可能有這4種情況:
在應用算法前,應參照上圖頂面綠色的樣子來確定你魔方的方位;
初學者使用的魔方口訣算法:RU'F'UFR。
另外,在“一字”的時候,也可以試試:R'F'U'FUR。
五、(第五步)翻轉魔方頂面四角,對好頂面顏色,形成:
算法1:
算法2:
六、初學者使用的魔方口訣(第六步)調整四角順序,使之形成:
然后應用下面算法:LF
轉魔方的口訣具體如下:
第1、做一個白十字;
第2、第一層公式:右順、上順、右逆、上順、右順、上順、上順、右逆;
第3、第二層公式:右順、上順、右順、上順、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
第4、第二層公式相反情況:右逆、上逆、右逆、上逆、右逆、上順、右順、上順、右順;
第5、第三層公式:右順、上順、右逆、上順、右順、上順、上順、右逆。
三階魔方的變化數原理如下:
一、8個角塊:可以互換位置( 8! ),也可以翻轉方向( 38?),但無法單獨翻轉一個角塊( 1/3 ),所以有 8! × 37?種變化。
二、12個棱塊:可以互換位置( 12! ),也可以翻轉方向( 212?),但無法單獨交換一對棱塊( 1/2 ),亦無法單獨翻轉一個棱塊( 1/2 ),所以有 12! × 212?/ ( 2 × 2 ) 種變化。
魔方還原口訣七步:1、右逆,上順,前逆,上逆;2、右逆,下逆,右順,下順;3、上順,右順,上逆,右逆,上逆,前逆,上順,前順;4、前順,右順,上順,右逆,上逆,前逆;5、右順,上順,右逆,上順,右順,上順,上順,右逆;6、上順,右順,上逆,左逆,上順,右逆,上逆,左順;7、右逆,下逆,右順,下順。
還原魔方七個步驟如下:
第一步,頂層做出綠十字。可用公式:(右逆,上順,前逆,上逆)(備注)這里逆是指逆時針,順指順指針。魔方又分為上下左右前后,所以會出現以上情況。首先找到中心是綠色的,然后以這個綠色為中心,把他四周的那四個綠色棱塊找出來,最后拼成一個綠色十字。要想拼成這綠十字,也得是從中間的綠色棱塊找出來的。
第二步,使綠色角塊歸位。可用公式:(右逆,下逆,右順,下順)公式可重復多遍。
第三步,使中間棱塊歸位。可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公式是:(上順,右順,上逆,右逆,上逆,前逆,上順,前順)
第二種情況公式是:(上逆,前逆,上順,前順,上順,右順,上逆,右逆)
第四步,使頂層棱邊歸位。可用公式:(前順,右順,上順,右逆,上逆,前逆)
第五步,使頂層棱塊歸位。可用公式:(右順,上順,右逆,上順,右順,上順,上順,右逆)
第六步,使頂層的角塊歸位。可用公式:(上順,右順,上逆,左逆,上順,右逆,上逆,左順)
第七步,使頂層角塊歸位。可用公式:(右逆,下逆,右順,下順)可重復多遍。這時一定要注意,拿著魔方,是紅色面在前面,順時針轉動頂層(上順轉一下),然后將需要轉動的角轉到右上前的位置。按照公式可多幾次,做步驟時,下層可能會亂,不要擔心,只需按公式繼續做就可以。
魔方最笨方法口訣如下:
首先用(上順—右順—上逆—右逆—上逆—前逆—上順—前順)旋轉,然后再利用公式(右逆—上逆—前逆—上順—前順—右順)起十字。
接著利用公式(右順—上順—右逆—上順—上順180°—右順—右逆)做四角塊,再利用公式(右順—上順—右逆—上逆—右逆—前順—右順18°—上逆—右逆—上逆—右順—上順—右逆—前逆)還四角。
最后利用公式(右順—上逆—右順—上順—右順—上順—右順—下逆—右逆—上逆—右180°)還中心。
魔方還原的口訣有頂層十字、底棱歸位、底角歸位、棱塊歸位、頂棱面位、頂角面位、頂棱歸位、頂角歸位,這幾步口訣是魔方還原的基本步驟。
三階魔方七步還原法掌握的比較熟練之后就可以用速擰的公式進行還原,速擰的步驟是:
(R U R' U')(R' F)(R2 U' R' U')(R U R' F')、U z(U' R D')(R2 U R' U' R2 U)z'(R U')U’、(R U R'F')(R U R'U')(R'F R2 U'R'U')、( R2 U' R' U') ( R U R U ) ( R U' R )、( R U R U2 ) ( R' L'U R U' L ) ( U2 R2 )。
三階魔方速擰的前三步是用右上角的兩個棱塊來搭橋復原棱塊,用前三個公式將十二個棱塊進行歸位。后面的步驟就是用左上的棱塊和后上的棱塊進行搭橋還原魔方。
轉魔方的四句口訣:
1、上右下右逆左順——交換上面相鄰兩頂點上的小方塊的位置;
2、上左順下逆下——交換上面對角兩頂點上的小方塊的位置;
3、上左下左上左左下左左——上面的三個頂點上的小方塊角度旋轉120度;
4、上左上左上右下右下右——順次交換三條棱中間的小方塊。
魔方,也稱魯比克方塊,臺灣稱為魔術方塊,香港稱為扭計骰,英文名為:Rubik's Cube。是一種娛樂玩具。
魔方的發明:
當初厄爾諾·魯比克(Erno Rubik)教授發明魔方,僅僅是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增強空間思維能力的教學工具。但要使那些小方塊可以隨意轉動而不散開,不僅是個機械難題,這牽涉到木制的軸心、座和榫頭等。直到魔方在手時,他將魔方轉了幾下后,才發現如何把混亂的顏色方塊復原竟是個有趣而且困難的問題。魯比克就決心大量生產這種玩具。魔方發明后不久就風靡世界,人們發現這個小方塊組成的玩意實在是奧妙無窮。
三階魔方:
三階魔方是由富有彈性的硬塑料制成的正方體。核心是一個軸,并由26(中間一層為8塊,其余兩層各9塊)個小正方體組成。包括中心方塊有6個,固定不動,只有一面有顏色。邊角方塊(角塊)有8個(3面有色)可轉動。邊緣方塊(棱塊)12個(2面有色)亦可轉動。此外除三階魔方外還有二階、四階至十三階,近代新發明的魔方越來越多,它們造型不盡相同,但都是趣味無窮。
魔方口訣表:上右上右逆左順;上左順下逆下;上左下左上左左下左左;上左上左上右下右下右。中,上代表右面順時針旋轉90°;左代表上面順時針旋轉90°;順代表正面順時針旋轉90°;下代表右面逆時針旋轉90°;右代表上面逆時針旋轉90°。
通過相應的口訣,逐步推算就可以將魔方復原,這個口訣可以保證已經拍好的色塊不變化位置,所以可以先選擇拼一面,然后以那個面為下面再進行推算。以前兩條口訣調整頂點的四個色塊的位置,以第三條調整頂點色塊的角度,以第四條調整在棱上的色塊。
第一句:上右上右逆左順,這一句是交換上面相鄰的兩頂點處的色塊。
第二句:上左順下逆下,這一句是交換上面對角兩頂點的色塊。
第三句:上左下左上左左下左左,這一句是上面的三個頂點的色塊旋轉120。
第四句:上左上左上右下右下右,這一句是按順序交換棱中的色塊。
擴展資料:
解法技巧
首先要定魔方的中心,在6種顏色中選出一種你所喜愛的顏色,然后給那個有此種顏色的中心方塊的平面上4個邊緣方塊定位和定向,即頂面邊緣。目的是要給屬于頂平面的4個邊緣位置的方塊定位和定向。這4個頂面邊緣方塊都是逐一被安放和定向的。
給選出的頂平面上的4個邊角方塊定位和定向,即頂面邊角。這一步的目的是,在保持已經安放好的頂面邊緣方塊的同時,給4個應屬于頂面上邊角位置的方塊定位和定向。在這一系列轉動中,頂面邊緣方塊將被暫時移動,但都會適當還原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