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旅游豇豆有什么營養和功效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豇豆有什么營養和功效,豇豆是什么樣子的圖片,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豇豆是一種綠色植物,也可以叫作是角豆、帶豆、掛豆角等名字,屬于豆科一年生植物。其主要生活在高溫地區,耐熱性比較強,喜光。它也是攀援植物,等它長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自行向上攀爬。其主要栽培于熱帶,亞熱帶地區。豇豆含有大量植物纖維和維生素,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不能食用生豇豆或未炒熟的豇豆,一定要保證豇豆已經加熱炒熟才能食用。通常可以煮制成的菜可以是豇豆茄子或豇豆肉絲。將豇豆洗凈切成段倒入鍋中翻炒至熟才能進行食用或者下一步做法。
豇豆是一種豆科類的食物,而且豇豆只是一個總稱,它還包括很多種類的豆品。
但在生活中通常所說的豇豆是指長豇豆,又叫黑眼豆、黑臍豆、飯豆、虹豆等,它的莖是直立的、葉柄較長且無毛。長豇豆一般喜歡生長在溫帶以及亞熱帶地區,因為種子發芽最適合的溫度大約在27°左右。
豇豆習性
豇豆對日照長短的反應不敏感,只有少數品種對日照長短要求嚴格,適于在短日照季節生長。豇豆耐高溫,不耐霜凍,生長發育適溫為20~25℃。豇豆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早春豇豆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即可在大棚等設施內播種育苗,4月中旬以后可地膜直播,4月底至5月上旬后即可露地直播。春夏豇豆播種期可一般延續至7月上中旬,秋豇豆在7月至8月上旬播種。
豇豆(學名:Vigna unguiculata (Linn.) Walp.)是豆科、豇豆屬一年生纏繞、草質藤本或近直立草本植物。有時頂端呈纏繞狀。莖近無毛。羽狀復葉;托葉披針形,有線紋;小葉卵狀菱形,先端急尖,無毛。總狀花序腋生,具長梗;花聚生于花序的頂端,花梗間常有肉質密腺;花萼淺綠色,鐘狀,旗瓣扁圓形,翼瓣略呈三角形,龍骨瓣稍彎;子房線形,被毛。莢果下垂,直立或斜展,線形,稍肉質而膨脹或堅實,有種子多顆;種子長橢圓形或圓柱形或稍腎形,黃白色、暗紅色或其他顏色。5-8月開花結果。
豇豆原產于印度和緬甸,我國宋《廣韻》已有“豇”字,《圖經本草》也有豇豆記載,可見宋朝已栽培。分長豇豆、普通豇豆、飯豇豆三類。為何叫“豇豆”?李時珍《本草》說,因“此豆(粒)紅色居多”,故曾名“?”。該字右邊為“絳”省,表音也表義(絳,深紅色)。后字形多作“豇”。由此可見,“豇豆”的名稱源自其豆粒的紅色,絳(深紅色)?豇。我是山西人,我們這里叫“豆角”……
一、豆角、豇豆是同一種蔬菜。
二、豆角(豇豆)和四季豆的區別:
1、長短不同。
豆角(豇豆)比較長,四季豆比較短。
2、營養不同
豆角的營養成分比四季豆的更為豐富,豆角中的維生素含量和種類更多,能提高人體抗病毒的能力,豆角的葉子還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3、成熟季節不同。
豆角(豇豆)一般夏季成熟,四季豆四季都可上市。。
4、口感不同。
豆角(豇豆)的肉質比較肥厚,嫩的豆角炒熟后是脆的,老的豆角炒熟后是軟的。
四季豆不管是單獨炒還是和肉類炒都很好吃,肉質偏軟。
5、食用方法不同
豇豆適合食用它新鮮的豆莢,平時適合鮮炒或者涼拌,也可以制成腌菜保存。
豆角除可以食用它的鮮嫩豆莢以外,還可以食用它們的種子,把它們的種子收取以后曬干,煮粥炒食都可以,而且口感誘人,營養豐富。
擴展資料:
豇豆(學名 Vigna unguiculata),俗稱角豆、姜豆、帶豆、掛豆角。豇豆分為長豇豆和飯豇兩種,屬豆科植物。豇豆屬豆科一年生植物。莖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三種。南方栽培以蔓性為主,矮性次之。
四季豆是蕓豆的別名,菜豆是豆科菜豆種的栽培品種,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北方多叫眉豆,在浙江蘭溪也叫眉豆。又叫菜豆,蕓扁豆,四月豆等,在浙江衢州叫做清明豆,在四川及一些華中地區叫做四季豆,是餐桌上的常見蔬菜之一。
豇豆是它的學名,而缸豆一般是方言中的名字,不同地區對于豇豆的叫法各有不同,還有豆角、長豆、腰豆、角豆等等叫法。
豇豆屬豆科一年生植物。莖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三種。南方栽培以蔓性為主,矮性次之。蝶形花科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小葉3,頂生小葉菱狀卵形,長5~13厘米,寬4~7厘米。
豇豆頂端急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兩面無毛,側生小葉斜卵形。托葉卵形,長約1厘米,著生處下延成一短距。萼鐘狀,無毛;花冠淡紫色,長約2厘米,花柱上部里面有淡黃色須毛。莢果線形,下垂,長可達40厘米。
生長習性
豇豆要求高溫,耐熱性強,生長適溫為20~25℃,在夏季35℃以上高溫仍能正常結莢,也不落花,但不耐霜凍,在10℃以下較長時間低溫,生長受抑制。豇豆屬于短日照作物,但作為蔬菜栽培的長豇豆多屬于中光性,對日照要求不甚嚴格,如紅嘴燕、之豇28-2等品種,南方春、夏、秋季均可栽培。
豆類的營養成分:
健脾和胃,增強胃腸動力,防止便秘。
豆類又稱豇豆、長豇豆、菜豆,是常見的蔬菜之一。豆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少量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蔬菜。豆類干物質中蛋白質含量可達2.7%,是植物蛋白的良好來源。
豆類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起到食物的作用。人們經常把豆類作為主菜。從傳統醫學來說,豆類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多吃豆類還可以治療嘔吐、打嗝等腸胃不適。豆類中的膳食纖維可以加強腸胃蠕動,有助于預防便秘。需要注意的是,豆類生吃容易中毒,吃的時候一定要確保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