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1數碼陜西蒲城縣共有多少人口和面積
大家好,本文將圍繞陜西蒲城縣共有多少人口和面積展開說明,陜西省蒲城縣人口2020總人數口是一個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事情,想搞清楚陜西蒲城縣共有多少人口數量需要先了解以下幾個事情。
如下:
排名-地區-常住人口-六普人口。
1、[西安]雁塔區-208.66萬-117.85萬。
2、[西安]西咸新區-130.46萬。
3、[西安]長安區-111.10萬-47.98萬。
4、[西安]蓮湖區-102.93萬-69.85萬。
5、[榆林]榆陽區-96.76萬-63.76萬。
6、[渭南]臨渭區-92萬-87.71萬。
7、[西安]碑林區-76.96萬-61.47萬。
8、[安康]漢濱區-75.23萬-87.01萬。
9、[西安]未央區-75.02萬-80.68萬。
10、[西安]臨潼區-68.13萬-65.59萬。
11、[渭南]蒲城縣-66.26萬-74.3萬。
12、[渭南]富平縣-64.25萬-74.34萬。
13、[延安]寶塔區-64.1萬-47.52萬。
14、[西安]西安新城區-62.25萬-56.73萬。
15、[漢中]漢臺區-62.05萬-53.49萬。
16、[西安]灞橋區-59.92萬-59.51萬。
17、[渭南]大荔縣-58.54萬-69.34萬。
18、[榆林]神木市-57.64萬-45.55萬。
19、[西安]周至縣-55.99萬-56.28萬。
20、[寶雞]渭濱區-53.58萬-44.82萬。
21、[西安]藍田縣-49.54萬-51.4萬。
22、[咸陽]秦都區-49.16萬-50.71萬。
23、[咸陽]興平市-49.15萬-54.16萬。
24、[商洛]商州區-47.3萬-53.17萬。
25、[寶雞]陳倉區-47.1萬-59.51萬。
26、[漢中]南鄭區-46.39萬-47.16萬。
27、[寶雞]金臺區-46.1萬-39.45萬。
28、[西安]鄠邑區-45.94萬-55.64萬。
29、[西安]高陵區-45.75萬-33.35萬。
30、[咸陽]乾縣-45.67萬-52.71萬。
31、[漢中]城固縣-43.9萬-46.49萬。
32、[榆林]靖邊縣-39.01萬-35.59萬。
33、[渭南]韓城市-38.31萬-39.12萬。
34、[寶雞]鳳翔區-37.9萬-48.35萬。
35、[咸陽]禮泉縣-36.56萬-44.78萬。
36、[寶雞]岐山縣-36.52萬-45.91萬。
37、[商洛]洛南縣-36.31萬-44.16萬。
38、[渭南]合陽縣-36.07萬-43.64萬。
39、[商洛]山陽縣-35.75萬-42.23萬。
40、[安康]旬陽市-35.5218萬-42.67萬。
41、[咸陽]三原縣-35.5萬-40.35萬。
42、[漢中]洋縣-34.54萬-38.4萬。
43、[漢中]勉縣-34.49萬-38.81萬。
44、[榆林]定邊縣-33.91萬-31.94萬。
45、[漢中]西鄉縣-31.92萬-34.18萬。
46、[咸陽]武功縣-31.77萬-41.13萬。
47、[寶雞]扶風縣-31.32萬-41.64萬。
48、[西安]閻良區-30.73萬-27.86萬。
49、[渭南]澄城縣-30.41萬-38.62萬。
50、[咸陽]渭城區-30.35萬-43.83萬。
蒲城縣人口80歲以上有106198人。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現將2020年11月1日零時我縣17個鎮辦的人口年齡構成情況公布如下。全縣常住人口年齡構成。全縣常住人口中,0-14歲[2]人口為117369人,占17.71%。15-59歲人口為390905人,占59%。60歲及以上人口為154329人,占23.29%,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06198人,占16.03%。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增加3.24個百分點,15-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12.97個百分點,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增加9.72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增加7.14個百分點。
蒲城一日游必去景點有鹵陽湖、唐睿宗橋陵、王鼎紀念館、楊虎城將軍紀念館。
蒲城縣,隸屬于陜西省渭南市,位于陜西關中平原東北部,東臨大荔縣、澄城縣;西接富平縣;北依白水縣、銅川市。
南靠臨渭區。介于東經109°20′17″—109°54′48″,北緯33°44′50″—35°10′30″之間,東西長55千米,南北寬49千米,下轄2個街道、15個鎮,總面積1583.58平方千米,為渭南面積第二大縣。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蒲城縣常住人口為662603人。
蒲城古稱“重泉”、“南白水”,是陜西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北京時間的誕生地,陜西產糧第一大縣,被稱為酥梨之鄉和焰火之鄉,周邊有唐橋陵、唐泰陵等雄偉的唐代帝王陵墓。蒲城還是國民革命軍上將楊虎城和“以尸血諫”道光皇帝的清代名相王鼎的家鄉,故有“將相故里”之美譽。
2018年,蒲城縣地區生產總值(GDP)190.63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33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4.5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2.7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5493元。2020年,蒲城縣實現生產總值203.54億元,增長1.5%。
蒲城縣的變化如下:
[摘要]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蒲城的行政區劃調整目標發生變化?它將為渭南市整體發展格局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陜西人口第一大縣蒲城縣正成為陜西時下關注的焦點,起因是7月20日,蒲城縣政府網站上一條“我縣召開撤縣設區工作協調推進會”的新聞,表明蒲城停止推進堅持5年的撤縣設市之路,正式推進撤縣設區工作。
從謀劃“設市”到“設區”,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蒲城的行政區劃調整目標發生變化?它將為渭南市整體發展格局帶來什么樣的改變?
換道超車
近幾年,蒲城的目標一直是成為一座縣級市。2021年蒲城縣政府工作報告還明確提出:“實現撤縣設市目標,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強縣’”。蒲城“十四五”規劃中也將撤縣設市作為預期目標:“到2025年,綜合實力邁進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十強縣’,撤縣設市申報成功”。
近期,蒲城縣這一堅持發生了改變。
7月20日,蒲城縣“撤縣設區工作協調推進會”召開,宣布正式推進“撤縣設區”工作。
會議提出“全力以赴、凝聚合力,加快推進撤縣設區各項工作步伐”,并要求將逐項任務落實到人。《撤銷蒲城縣設立蒲城區實施方案》也隨之宣布。
蒲城縣隸屬于渭南市,地處陜西省中部東側、渭南市中部,是我國的授時地,即北京時間的誕生地。蒲城也是陜西產糧第一大縣,縣域經濟發展狀況良好,在陜西省位居第12,在渭南市僅次于臨渭區和韓城市,長期居全市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陜西縣域排名在蒲城之前的11個縣市中,已有神木、韓城、興平、彬州4個縣級市,排名蒲城后一位的旬陽,也于今年2月成功撤縣設市。
而蒲城縣的區劃調整卻并未如愿。
從公開資料看,從2015年蒲城首次提出“撤縣設市”目標后,“撤縣設市”均被寫入蒲城縣歷年的官方文件當中。2016年蒲城縣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打造渭北區域副中心城市,實現撤縣設市目標”。
按蒲城縣“十三五”規劃,當時的設想是“推動蒲城、大荔、澄城撤縣設市,打造區域副中心城市”,而大荔和澄城也在積極推動,三縣步調一致,而渭南也將此寫入“十三五”規劃中。
五年過去,三市的目標依然未改,但今年2月18日,一封蒲城縣民政局回復網友關于“撤縣設市”情況的回復顯示,其“撤縣設市”工作并非一帆風順,“截至2016年年底關于蒲城縣撤縣設市的18項資料已全部上報省廳。
但因經濟指標和人口指標未能達到撤縣設市標準要求,省廳未將蒲城縣撤縣設市資料上報至民政部。”該回復同時表示,“根據2018年、2019年數據顯示,我縣經濟指標和人口指標距離標準仍有較大差距”。
蒲城縣常住人口雖然位居渭南全市第二,但蒲城近幾年的常住人口有著很大的流失壓力。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蒲城全縣常住人口為66.26萬人。
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74.30萬人相比,十年共減少8萬多人,下降10.82%。這個結果相對于渭南全市人口比重有所提升,但渭南在過去十年是西北地區人口流失最多的城市。
經濟方面,2020年,蒲城縣GDP剛突破200億,雖在陜西縣域經濟中尚可,但體量還是偏小,尤其是工業并不算太強。
這樣一個小縣城要升格為縣級市確實有現實的困難,從“縣”到“市”,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背后的差距卻不小。
陜西目前有興平、彬州、韓城、華陰等7個縣級市,其華麗轉身背后都經歷了較為艱難的操作。蒲城沒能實現“撤縣設市”,很大程度上或因縣域工業經濟比較薄弱,無法支撐起一個縣級市的發展規劃。
相比“撤縣設市”來說,“設區”相對更容易實現,而行政區劃調整目標的轉向,鳳翔已為先例,經歷從“撤縣設市”到“撤縣設區”的轉變。從現實情況來看,“撤縣設區”其實也是蒲城當下最好的選擇。
蒲城為何謀“區”
其實,蒲城當時實行“撤縣設市”并非“一廂情愿”。
2018年初發布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就明確提出,要培育發展中小城市,“推動彬縣、蒲城、三原、華亭、秦安、 甘谷等具備條件的縣有序設市,增加城市數量”。
雖然蒲城在人口、經濟方面對比“撤縣設市標準”不足,但放在渭南,蒲城還是有繼續堅持下去的理由。
畢竟蒲城是渭南面積第二大縣,東鄰澄城縣和大荔縣,南依臨渭區,西接富平縣,有一定的區位優勢,文化積淀深厚。
在其三產結構中,農業占比在20%左右,在一產“二產化”過程中,構建起現代農業園區帶動果畜設施的支柱產業,培育形成金銀花、奶山羊、食用菌等特色產業,“蒲城酥梨”“蒲城西甜瓜”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農業綜合實力穩定在陜西前三,被評為陜西省“現代農業強縣”。
相比農業,工業發展數據也不弱,“十三五”期間蒲城縣較“十二五”時期增長69%,形成了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科技、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等五大產業體系。而且蒲城文旅產業發展良好,蒲城近年經濟發展穩步上漲。
但目前蒲城的問題是,雖然在縣域工業賽道上發展迅猛,但產業結構還有待優化;產業聚集度不高,缺乏大項目帶動且轉型壓力大。
當下,我國經濟發展正向創新驅動型轉變,傳統產業競爭力下降,因此,蒲城資源型產業占主導地位的劣勢將進一步被放大,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任務十分艱巨。同時,礦產開發、能源化工等資源型產業發展將受到嚴峻挑戰。
所以蒲城一直希望踩準城市化進程節點,將自身放在一個更加有利的背景或“風口”中。渭南副中心、渭北中心城市就是其目標。
在《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渭南定位是建設成為重要節點城市和區域性交通樞紐。
這些年,渭南不斷融入西安發展,西渭融合不斷升溫。2018年,渭南將富閻產業合作園區富平板塊整體交給西安管理。
去年,西安和渭南簽署《西渭融合重點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合力推進“軌道交通、富閻產業合作園、公路規劃建設、鐵路專用線及物流基地、城市供水、航空產業發展”等8個重點項目建設;今年6月初,西渭東區揭牌讓“西渭一體化”成為熱議。
同時,西安都市圈正在加緊建設,陜西“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渭南全方位深化與西安市融合發展,加強產業配套協作,推動工業倍增,構建現代化產業新體系”。
而西安正在創建先進制造業強市,突破的重要方向就是渭北,這為全面實施“工業倍增”計劃的渭南承接西安產業外溢帶來歷史性機遇。
蒲城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發展機會,其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發展10強縣行列,憑借的就是立足新材料等優勢產業。
蒲城也從一開始就將自己定位為“渭南副中心、渭北中心城市”,希望建成渭北醫療中心、渭北教育中心、渭北商貿中心、渭北文化中心、渭北旅游中心、渭北養老中心,加快推進融入大西安都市圈的進程。
而目前,從基礎條件上來看,蒲城縣已融入西安1小時經濟圈。
尤其是西安都市圈建設已被國家點名,正式批復只是時間問題。這種情況下,蒲城從戰略上轉變思路,實行“撤縣設區”,在西安都市圈發展背景下,將有利于蒲城主動承接東中部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及西安經濟圈產業轉移,建立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調整和優化產業布局。
從國家頂層設計來看,“合理確定城市規模、人口密度、空間結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一直是新型城鎮化的目標,意在加強中小城市的自身實力,向都市圈靠攏。蒲城“撤縣設區”的全新目標,也許并不會像“撤縣設市”的路那么難走。
將改變渭南發展空間格局
按照蒲城“撤縣設區工作協調推進會”的說法,蒲城“撤縣設區”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且已基本具備“撤縣設區”條件。
蒲城縣列出了4條懇切的理由:
一是能夠將蒲城融入渭南市城市空間,拉大渭南主城區框架,形成臨渭、華州、蒲城三個核心區域互補發展,有利于蒲城緩解土地供求矛盾,全面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
二是有利于渭南市產業統籌利用、合理規劃、加快聚集,進一步加速新型工業、民用航空、文化旅游等產業快速跨越式發展,促進渭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蒲城高新區園區協同發展,進一步增強蒲城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三是有利于城市優質公共服務資源整體提升,促進基礎教育、市政設施、醫療衛生、公共交通、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務統籌協調發展。
四是有利于爭取更多上級優惠政策和項目支持,更好地統籌實施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較好地解決洛河流域綜合治理、橋山南麓采石區生態恢復及北部采煤沉陷區治理等問題,不斷提高主體功能區的環境承載能力。
也就是說,在西安和渭南跨區域融合的趨勢下,渭南正積極參與西安都市圈功能布局,蒲城撤縣設區能更好地融入渭南,進而更好地融入西安都市圈。另一方面也能更加優化自身經濟結構,獲得更多的資源。
其實,蒲城將謀劃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之一轉向市轄區,也有助于渭南承載近年來的城市發展戰略。
在渭南構建“3+5+3”現代產業體系中,蒲城及京昆高速沿線發展軸對接富閻合作區,有著極強的優勢,而蒲城將成為聯結連霍高速發展軸的重要節點。
特別是京昆高速沿線發展軸的食品工業、新材料、精細化工、能源等產業項目將對渭南的工業具有支柱作用,沿線有著建鏈補鏈強鏈的獨特優勢,或可改變渭南新興產業規模小、帶動弱的局面,并凸顯渭南中心城區、富閻產業合作區、韓城市的工業三極支撐。
畢竟渭南市城區地處渭南市域西南一隅,距離西安市不足60公里,而其他縣市離渭南城區太遠,偏離市域幾何中心。這樣的行政區劃導致渭南對下屬轄縣輻射及集聚能力不強,使渭南在過去10年成為西北流出人口最多的城市。
但如蒲城“設區”成立,渭南城市發展的空間將發生變化,至少城市發展空間將大幅擴容。尤其是城市骨架向渭北邁進,有助于渭南城區提升輻射帶動能力和發揮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臨渭、華州與蒲城三個核心區互補發展格局。
使其城市能級得以提升,增強渭南在鄭洛渭西合作帶中的分量。此外,蒲城在獲得更多工業用地和城建用地指標的同時,為渭南工業化、城市化發展騰挪出更大空間,其產業和資源也能得到更好的整合。
在如今西渭融合的大趨勢下,蒲城“撤縣設區”最明顯的好處是原有的城市基礎設施將納入渭南城市整體規劃,可實現從農業主導到工業主導的過渡。
尤其值得探討的是,當下在大城市人口密度逐步飽和的情況下,其周邊縣域城市作為二次創業的主陣地,無疑是提升產業經濟的一種嘗試。
蒲城縣位于陜西關中平原東北部。東臨大荔縣、澄城縣;西接富平縣;北依白水縣、銅川市。東西長52.8千米,南北寬47千米。總面積1654平方千米/1584平方千米。總人口75萬人(2004年)。
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郵政編碼:715500。行政區劃代碼:610526。電話區號:0913。
蒲城縣是中國陜西省渭南市所轄的一個縣。蒲城縣位于陜西關中平原東北部。東臨大荔縣、澄城縣;西接富平縣;北依白水縣、銅川市。東西長52.8千米,南北寬47千米。總面積1654平方千米/1584平方千米。總人口75萬人(2004年)。 蒲城縣是中國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的家鄉,楊虎城出生于孫鎮。其他著名人物還有道光皇帝的老師大學士王鼎、辛亥革命志士井勿幕。 蒲城是中國著名的酥梨之鄉和焰火之鄉,關于焰火有“南有瀏陽、北有蒲城”之說。其中興鎮、坡頭鄉、蘇坊鄉是主要的煙花爆竹生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