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利潤額是利潤總額嗎,具有一定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營業額和利潤額的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
營業額是指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價外費用包括向對方收取的手續費、基金、集資費、代收款項、代墊款項及其他各種性質的價外收費。運輸物流企業從事聯運業務的營業額為其實際取得的營業額。
營業利潤是企業最基本經營活動的成果,也是企業一定時期獲得利潤中最主要、最穩定的來源。利潤總額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后的盈余,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盈虧總額,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盈利,利潤總額是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十分重要的經濟指標。
2、計算公式不同
營業利潤=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投資凈收益。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3、特點不同
營業額是指企業在從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經營業務過程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利潤的特點表現在一定的贏利能力。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的最終財務成果。利潤結構基本合理。利潤是按配比性原則計量的,是一定時期的收入與費用相減的結果。企業的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
影響利潤的因素較復雜,利潤的計算含有較大的主觀判斷成份,其結果可能因人而異,因此具有可操縱性。
利潤總額是“虧損總額”的對稱。
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最終財務成果。企業純收入構成內容之一。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主要由銷售利潤和營業外凈收支(營業外支出抵減利潤)兩部分構成。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后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后利潤。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準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它是企業利潤總額的扣減項目。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它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其中,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最終會引起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損失。
并且利潤是衡量企業優劣的一種重要標志,是評價企業管理層業績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進行決策時的重要參考。利潤按其構成的不同層次,可劃分為: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利潤=收入-成本-費用。
利潤的質量特征:
(1)一定的贏利能力。它是企業一定時期的最終財務成果。
(2)利潤結構基本合理。利潤是按配比性原則計量的,是一定時期的收入與費用相減的結果。
(3)企業的利潤具有較強的獲取現金的能力。
(4)影響利潤的因素較復雜,利潤的計算含有較大的主觀判斷成份,其結果可能因人而異,因此具有可操縱性。
利潤指標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利潤水平及其計劃完成情況的指標。主要包括:利潤總額、利潤計劃完成率和利潤率等。
(1)利潤總額。是考核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最終成果的主要指標。包括產品銷售利潤、其他銷售利潤和營業外收支凈額三個基本部分。從事原油、天然氣、煤炭、金屬礦產品和其他非金屬礦產品資源開發的企業,還應扣減應繳納的資源稅。
(2)利潤計劃完成率,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完成情況的指標。一般是將實際利潤總額與計劃利潤總額進行對比。
(3)利潤率,利潤率指標包括成本利潤率、產值利潤率、資金利潤率和銷售利潤率等幾種主要形式。
擴展資料:
各項利潤指標的計算公式:
(1)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等。
(2)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支+(-)投資損益。
(3)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4)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凈利潤-歸屬于少數股東的凈利潤。
(5)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利潤指標。
法律分析:利潤總額是“虧損總額”的對稱。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最終財務成果。企業純收入構成內容之一。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主要由銷售利潤和營業外凈收支 (營業外支出抵減利潤) 兩部分構成。按規定繳納資源稅的企業,應交的資源稅也是利潤總額的組成部分之一 (抵減利潤)。利潤總額應按規定在國家與企業之間進行分配。其中大部分以交納所得稅、調節稅或上交利潤的形式上交國家,小部分留歸企業,形成各種專用基金。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通過“利潤”帳戶進行核算。銷售利潤及營業外收入,貸記該帳戶,應交資源稅及營業外支出,借記該帳戶。“利潤”帳戶的貸方發生額大于借方發生額的差額,即為利潤總額。“利潤”帳戶的二級帳戶,可按“產品銷售利潤”、“其他銷售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和“資源稅”等設置。
法律依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第三十七條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
第三十八條 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指應當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
第三十九條 利潤金額取決于收入和費用、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金額的計量。
第四十條 利潤項目應當列入利潤表。
會計利潤指的是指企業所有者在支付除資本以外的所有要素報酬之后剩下的利潤。
會計利潤計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實現原則確認企業在一定會計期內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則確定在同一期間內的費用成本,將收入與相關的費用成本相減,即為企業在這一會計期間的利潤,會計利潤是根據會計準則計算的結果。
更多關于稅務師考試的內容請點擊:https://www.gaodun.com/cta/。
利潤總額是什么?
利潤總額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通過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最終財務成果,是企業純收入構成內容之一。利潤總額與“虧損總額”是對稱。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主要由銷售利潤和營業外凈收支(營業外支出抵減利潤)兩部分構成。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通過“利潤”賬戶進行核算。銷售利潤及營業外收入,貸記該賬戶,應交資源稅及營業外支出,借記該賬戶。按規定繳納資源稅的企業,應交的資源稅也是利潤總額的組成部分之一(抵減利潤)。
更多詳情請點擊:https://www.gaodun.com/cta/1364881.html。
利潤總額應按規定在國家與企業之間進行分配。其中大部分以交納所得稅、調節稅或上交利潤的形式上交國家,小部分留歸企業,形成各種專用基金。“利潤”賬戶的貸方發生額大于借方發生額的差額,即為利潤總額。“利潤”賬戶的二級賬戶,可按“產品銷售利潤”、“其他銷售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和“資源稅”等設置。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利潤總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
關于稅務師考試內容請點擊:https://www.gaodun.com/cta/zhuanti/rukouchaxun/index.html。
利潤額是指利潤總額,不是利潤率。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