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文化郢都是現在的什么地方公交車怎么去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郢都是現在的什么地方公交車怎么去,具有一定借鑒價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湖北省荊州市。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拔郢(注意是郢,指郢都、紀南城,不是郢城)后,火燒楚國都城郢,在故址的東南3KM處修城置郡縣,是為郢城。
它是秦南君府的所在地。 在西漢時期,它被設置為縣,而王漢篡奪了漢朝。 這個城市被遺棄了。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擴展資料:
1994年10月,荊州區建區之初,全區轄原江陵縣的荊州、川店、馬山、李埠、彌市5個鎮和八嶺山、紀南2個鄉。
1995年2月,經上級批準,撤銷荊州鎮,以其區域分設東城、西城、城南、荊北4個街道,其中的城南街道掛荊州城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牌子,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合署辦公。
1995年8月和12月,經上級批準,紀南、八嶺山2鄉先后撤鄉建鎮。1998年6月,經上級批準,荊北街道改建為郢城鎮。
2004年9月,湖北省進行農場管理體制改革,將菱角湖和太湖港兩個農場劃歸荊州區管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郢城遺址。
郢都是現在的湖北省荊州市。
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荊州市市區西端。2020年12月,荊州區國土面積1045.8平方千米,占全市國土面積的7.4%。
荊州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荊州古城是著名的三國古戰場,“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等三國故事都發生在這里;八嶺山古墓群現封土堆尚存楚莊王墓等特大型、大型及中型古墓560余座。與之相生相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十分豐富,有10大門類、559個項目。
由于楚國管都城都叫“郢”,因此郢都并不是一個地方。而且,歷史學家對其不同時期的都城位置有爭議。
其中,作為都城歷史最長、最具影響力的都城,公認為在今湖北省江陵縣紀南城。《說文解字》:郢,故楚都,在郡江陵北十里。
不過,在學術上存在較大爭議。主要有:今丹江口水庫,漢丹流域一帶;今湖北省宜城東南;今湖北秭歸東南;等等。
湖北省荊州市。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拔郢(注意是郢,指郢都、紀南城,不是郢城)后,火燒楚國都城郢,在故址的東南3KM處修城置郡縣,是為郢城。為秦時南郡郡治所在地,西漢時置郡縣,王莽篡漢后城廢(此時南郡已遷至長江邊的荊州城,在郢城西南方3KM處,即今日荊州城所在地)。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擴展資料:
文物遺存
郢城古遺址現為土城垣,城內地下遍布是古建筑遺址。土城垣為正方形,周長5.5公里,邊長1.4公里,城垣高3-6米,寬15-20米,垣頂寬7-10米,城外有護城河,河寬30-50米。城垣四周中間有城門,四角有烽火臺(即炮臺)。至今,城門及烽火臺依稀可見。在城垣的東、西兩側建有兩座大碑(牌),碑名為"郢城"二字。
古遺址上保存完好的有烽火臺三處,古城墻四處,還有楚莊王墓和護城河都完整可見。而娘娘井、龍王廟等遺址有所損壞,但依稀可見。村民的保護意識比較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郢城遺址。
郢都是楚國的都城,位于湖北省荊州北面離城8公里的紀南城。
楚人有將都城命名為郢的習慣,由于歷史的原因,楚國的都邑曾幾經遷徙,其所遷的都邑多而且頻繁,是其他周初諸侯所難以比擬的。郢字來源在“鄖”,鄖地是楚國的故土,楚國先祖在此生息立國,楚人有深厚的戀土情節,于是就將鄖字的貝改成王代指國都,此后遷都之地均稱作郢。
由于歷史的原因,楚國的都邑曾幾經變遷,其所遷的都邑又頻繁,是其他周初諸侯所難以比擬的。
1、丹陽:熊繹始居在這,目前多認為在今丹江口水庫,漢丹流域一帶,仍存爭議。
2、郢都:楚文王(一說楚武王)自丹陽遷在這,在湖北省荊州江陵,楚國在此建都400余年。
3、鄀都:楚昭王從郢遷在這,在今湖北省宜城東南。
4、鄢都:楚惠王曾住在這,在今湖北省宜城。
5、陳都:楚頃襄王二十年自郢遷在這,在今河南淮陽。
6、鉅陽:楚考烈王十年遷這里,在今安徽省阜陽市北。
7、壽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遷都這里,在今安徽省壽縣。
在今湖北省西部、荊州市荊州區北面三公里左右楚紀南故城,被認為是郢都所在。郢城是楚國都城,順丘陵地勢而建,北有紀山,西有八嶺山,東北與雨臺山相鄰,東臨諸湖(廟湖、海子湖、長湖),氣候宜人,既無水患可慮,又可引水入城。郢都,是楚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
遺址歷史: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拔郢(注意是郢,指郢都、紀南城,不是郢城)后,火燒楚國都城郢,在故址的東南3KM處修城置郡縣,是為郢城。為秦時南郡郡治所在地,西漢時置郡縣,王莽篡漢后城廢(此時南郡已遷至長江邊的荊州城,在郢城西南方3KM處,即今日荊州城所在地)。
位于湖北省荊州北面離城8公里(一說5公里)的紀南城。
位于今周口市淮陽縣的陳楚故城,則被認為是之后的陳郢。楚國末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國國都東遷至壽春,命名為郢,后世所稱壽郢。
遷都于郢(紀郢)的時間:
一、一種觀點認為楚武王三十五年,公元前706年,楚國遷都于郢。清人宋翔風在他的《過庭錄·楚鬻熊居丹陽武王徙郢考》中,以楚武王伐隨、鄖的時間為理由,推斷出遷都的確切時間。此時,楚武王南征北戰,并開始統治漢東。很多人認為這個觀點過于陳舊,支持的人并不多。
二、另一種觀點認為楚武王三十八年至四十二年初,公元前703年一前699年之間,楚國遷都于郢。石泉的著作《楚都何時遷郢》以《左傳·桓公十三年》“莫敖縊于荒谷,群帥囚于冶父,以聽刑。”
劉昭所著《讀漢書補注》引《荊州記》“(江陵)縣東三里余,有三湖,湖東有水名萇谷,又西北,有小城,名曰冶父。”與《水經注·沔水篇》“江陵城西北有紀南城。……三湖合為一水,東通荒谷。荒谷東岸有冶父城。”之記載為根據得出結論。但這些記載,并未直接提到郢,所以推斷出來的結論比較牽強。
三、還有觀點認為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國遷都于郢。根據是《史記·楚世家》載:“文王熊貲立,始都郢。”范文瀾《中國通史》載:“東周初期,楚愈益強大,前704年,楚君熊通自號武王。熊通子文王熊貲遷都郢,有地千里。”后又有人說明,遷都時間應為楚文王元年。
四、最后一種觀點認為楚武王五十一年,公元前690年,武王崩、文王即位之時,楚國遷都于郢。《左傳·桓公十一年》曰:鄖人軍于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楚莫敖屈瑕次于郊郢。不過郢在此時僅僅為楚國在戰時的前線指揮所,尚未遷都。
《左傳·莊公四年》載,楚武王五十一年,武王死于伐隨軍中,楚人與隨人為會于江油而還,濟漢而后發喪。郢附近應該就是發喪地點。文王在數月之內登基,居于郢,于是便遷都。
這四種說法,實際上差別不大。
按照傳統的說法,從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始都郢(應該位于紀南城)到公元前278年,楚頃襄王二十一年,秦將白起帶兵攻進郢都、楚國遷都于陳(陳郢),不算上楚昭王在位時的短期遷都,郢總共作了411年都城。
擴展資料:
地理位置
石泉認為,郢都和秦漢時期的江陵縣城應在古時沮漳二水之間(今蠻河流域下游)、漢水以西地區。位于今湖北市宜城市的楚皇城城址即是郢都遺址。而楚皇城城址本身另有兩種認定,鄢都(漢宜城縣城)或鄀都。
張正明認為楚文王始都郢,位于今天的宜城境內。前506年,吳國入侵郢都,楚昭王逃跑,回到郢后仍未停戰。前504年,楚王遷都于鄀,并且把此城改稱郢。幾年后楚昭王遷都江陵,又名紀南城,亦稱郢。
楚國宣王時期至頃襄王元年另有一陪都,叫做口郢。
郢所在的地區,東接云夢,西扼巫巴,北連中原通衢,南臨長江天險,是戰略要地。
荊州古城就是楚國都城郢都。
郢都是楚國的首都,也就是現在的湖北荊州。
具體來說,郢都的舊址在荊州江陵縣境內,郢都舊址保留的比較完好,它見證了楚國曾經的輝煌。
其他國家首都:
一、燕國-北京
燕國當年雖然被秦國所滅,但是燕國的首都卻十分堅韌。因為燕國的首都薊城就是現在的北京,風水輪流轉,當年的燕國首都現在還是首都。
二、趙國-邯鄲
當年趙國的首都邯鄲,曾經也是五大都市之一。即使是在宋朝,大名府仍然是威名赫赫。現在邯鄲是河北省南部的地級市,在風土人情上更接近河南。
三、魏國-開封
魏國的首都大梁就是現在的河南開封,開封是中國七朝古都,在元明清三朝都是河南省會。但是隨著鄭州的崛起,開封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
四、韓國-新鄭
新鄭是當年韓國的首都,但是現在成為了鄭州市下屬的一個縣級市。但新鄭是河南非常強悍的一個縣級市,在經濟上絕對是排的上號的。
五、齊國-臨淄
戰國時期,齊國是可以與西秦平起平坐的一個國家,其都城臨淄也是一個人口眾多而繁華的大城市。隨著歷史的變遷,現在的臨淄已不復往日,成為淄博市下屬的一個區。
六、秦國-咸陽
很多人認為咸陽就是西安,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咸陽是咸陽,西安是西安。兩個城市雖然相鄰,但咸陽也是一個地級市,和西安當真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