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7旅游一尺等于多少米一丈等于多少米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一尺等于多少米一丈等于多少米,以及一寸等于多少米等于多少厘米,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尺=0.3333333米(m)。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市尺”(現代三尺等于一米)。一尺等于十寸。
古代的尺要短于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現在的19.91厘米。到戰國時,一尺是現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并不是嚴格按晉尺的,那么,就要在1.2米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1.1米左右。
擴展資料
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里、丈、尺、寸、尋、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幾、軌、雉、毫、厘、分,等。其基本換算關系如下:
1、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2、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3、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4、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尺
1 尺=0.333333333333 米。
國際單位:米(m
所謂【老尺子】,有兩個概念。
第一,是指解放前后在市面上流行的、被政府承認了的一種長度測量工具。它與國際度量衡里的厘米有如下的換算關系:
一尺等于30厘米。也就是1尺=0.3米。人們也常粗略地說:一米等于三尺三。
第二,在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的時候,1953年,我國度量衡局統一了長度單位。用一米等于三尺。并且叫做市尺。于是,米,就叫做公尺。這個稱謂一直到現在人們還繼續沿用。這樣,一尺就等于三分之一米,1尺=(100/3)厘米。
現在,我們國家早已經【廢止了市制度量衡單位】!為與國際接軌,一律采用國際度量衡制。長度以米為單位。人們常說的“重量”,其實是指物理上的“質量”單位,是千克。也就是我們說的“一公斤等于二斤”。
順便說一下,面積單位是“公頃”。一公頃等于我們的十五畝。畝,這個單位已被取締了,但是不少主持人與媒體記者都使用畝。這很不應該。
不同時代的尺寸是不一樣的,現在是0.3333米。
夏
1尺 = 10寸(1尺=24.9厘米)
商
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31.1厘米)
周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厘米)
秦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漢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后漢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三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厘米)
西晉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東晉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十六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南北朝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
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后期:1尺=23.5厘米)
唐;
五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元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明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營造尺:1尺=31.1厘米)
清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營造尺:1尺=32厘米)
現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厘米)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現近代
3尺≈1米(m)
1尺≈33.3333厘米(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