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5星座毛里湖面積多少平方公里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毛里湖面積多少平方公里,毛里湖有多大面積和人口,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毛里湖----------------。
位于湖南省津市保河堤鎮附近,面積十萬余畝,湖面廣達4000公頃.。
傳說中有一百多道港叉,從山崗丘陵間穿梭蜿蜒匯集成湖,湖水清澈見底,周邊村民皆捧水止渴,美而甘甜。這里的湖面曾雁鴨飛舞絡繹不絕,但自從“洞庭水殖”開始開發毛里湖以來,由于大量的向湖中投擲化肥進行養殖,水質開始變差而無法飲用,鳥類也逐年減少。
一共發現水鳥17種僅683只,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一種--白鶴3只,數量最多的為羅紋鴨302只。毛里湖最佳觀鳥地點為雙合口村雙合口閘沿大堤至毛里湖魚總場,沿線可看到一些水鳥和大量的林鳥(燕雀、蠟嘴、斑鶇、白頭鵯、金翅、伯勞、八哥、普通狂、烏鶇、樹鷚、小巫等),另外三星村也是一很好的觀鳥點,盡管鳥類數量不多,但種類還行。
嘉山(孟姜女的故鄉)、古大同國家森林公園、還有靈泉鎮風景區,聽說那里風景優美,可以釣魚、BBQ、自助摘水果、蔬菜、還可以品嘗地道農家菜。都不要門票,適合個人、家庭、朋友或公司聚會。
洞庭湖,古稱云夢、九江和重湖,處于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汩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納長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四口來水,南和西接湘、資、沅、澧四水及汨羅江等小支流,由岳陽市城陵磯注入長江。
洞庭湖古代曾號稱“八百里洞庭”。20世紀90年代末,據水利部門測算,有面積2579.2平方公里(一說2740平方公里 )一般稱中國第二大淡水湖;如果加上湘、資、沅、澧四水和“長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積(一說1.878萬平方公里 ),兩者合計,由有3879.2平方公里(或4040平方公里)? 。湖盆周長為803.2公里,總容積220億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積178億立方米,河道容積42億立方米。
洞庭湖區位于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湘、鄂兩省。包括荊江河段以南,湘、資、沅、澧四水控制站以下的廣大平原、湖泊水網區。洞庭湖南近湘陰縣、益陽市,北抵華容縣、安鄉縣、南縣,東濱岳陽市、汨羅市,西至澧縣。在北緯27°39′~29°51′;東經111°19′~113°34′之間。?。
洞庭湖大致可分為東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三部分(另有資料指為四部分,還有一部分為大通湖)。
東洞庭湖
東洞庭湖位置境域
東洞庭湖位于華容縣墨山鋪、注滋口,汨羅市磊山,益陽市大通湖農場之間。濱湖的有岳陽市區(岳陽樓區、君山區)、華容縣、錢糧湖農場、君山農場、建新農場、岳陽縣,湖泊面積1327.8平方公里,(包括漉湖與湘江洪道)。1988年,東洞庭湖被列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洞庭湖-岳陽樓風景名勝區”。
東洞庭湖岳陽市境內
南洞庭湖沅江市境內湖景
東洞庭湖城陵磯七里山水文站前
南洞庭湖
南洞庭湖
南洞庭湖跨岳陽市境與益陽市之間,指赤山與磊石山以南諸湖泊,岳陽市境濱湖的有湘陰縣、屈原管理區,湖泊面積920平方公里,界于東、西洞庭湖之間,主要有東南湖、萬子湖和橫嶺湖。橫嶺湖位于湖南湘陰縣北部,由大大小小24個常年性湖泊和3大片季節性洲土組成。
西洞庭漢壽縣境內目平湖
西洞庭湖
西洞庭湖水面分布及位置
西洞庭湖,在益陽市、常德市境,指赤山湖以西諸湖泊,到20世紀僅存七里湖和目平湖(有資料顯示還有半邊湖、大連湖),湖泊面積443.9平方公里。 有澧水流經西北,沅水流經西南,松滋河、虎渡河及藕池河西支諸水自北注入,現有通外江湖的河湖面積約520平方公里,環湖的漢壽縣、安鄉縣、鼎城區、澧縣、津市市、桃源縣、臨澧縣、武陵區的平原區稱為西洞庭湖區,有吳淞高程51米以下的平原河湖面積6285平方公里。西洞庭湖早期系赤沙湖的一部分。經歷代治理,西洞庭湖區的天然湖泊面積已縮減至520平方公里,能與東、南洞庭湖通流的湖泊,僅剩余目平湖、七里湖。
目平湖?,東臨赤山,南抵漢壽、沅江山丘,北聯澧水尾閭和松虎洪道尾閭,西達西湖大堤。總面積350平方公里。目平湖因相傳范蠡曾隱居赤山,曾稱蠡湖。后人以其湖面廣闊,"舉目無際",改名目平湖,是西洞庭湖殘存的最大湖泊,調蓄容積約21億立方米。?[11]??總面積350平方公里,調蓄容積21億立方米。松滋、虎渡河分泄江水泥沙含量大,北部淤積嚴重。1949~1988年,目平湖已平均淤高2米以上,32~33米高程的淤洲已達9萬畝左右。當水位下降至31米時,沅澧水已不能通流,行人可從西湖垸涉湖上赤山。
珊泊湖,南靠省道1804線,西連澧水,距安鄉縣城8公里,是屬半封閉型調蓄湖泊。面積約1700公頃,現有水面22300畝,是湖南省第二大湖泊。湖面水域寬闊,碧波萬頃,水質清新,風景秀麗,且水位穩定,光照充足,水質硬度、堿度適宜,底層有機物質豐富,有利于氧化還原和物質循環,有利于水中資源生長,宜養、宜捕,為我國人工養殖高產天然湖泊之一。盛產青、草、鳊、鯽、鰱、鯉、鱖等優質魚類和鱉、龜、鱔、珍珠等特種水產,可年產鮮魚2000噸,魚苗80噸,珍珠1.2噸。
津市西湖,位于津市市區以南約25公里處,原是西洞庭湖的一部分,因筑堤分割而形成,包括彼此相連的毛里湖、西湖、楊壩當、啞河等,水面面積約40平方公里,5.71萬畝,其中毛里湖33000畝,西湖17000畝,楊壩當3000畝,啞河4000畝,平均水深3.12米,湖岸長約220公里,是省內第二大內陸淡水養殖湖泊。該湖山水相連,風光秀麗,湖面大,附近無污染,水質清潔,深度適中,水位較穩定,水草及餌料資源豐富,屬半封閉型水體,有一定的微流水,自然產魚力強,為典型的營養型湖泊,素有"黃金水面"之美譽。湖內現有上乘魚類品種75種,以鰱、鳙、青、草、鯉、鳊魚為主,尤其是國內外市場緊俏的名貴水產如水魚、鱖魚、烏鱧、銀魚資源甚為豐富,年產鮮魚600余噸。
七里湖,位于津市小渡口以下至石龜山,南抵嘉山,北臨松澧大垸。總面積94平方公里。七里湖承納澧水及松滋河西支來水,泥沙含量較大,湖床淤積十分迅速。1952年實測,湖底平均高程27.2米;1983年實測,平均淤高4.5米,最大淤高7.5米。調蓄容積由10億立方米減至不足3億立方米。為改善七里湖泄洪狀況,澧縣、津市曾數次疏治,但仍難挽救七里湖的漸次消亡。
益陽市境內的大通湖
大通湖
大通湖在湖南省南縣的青樹嘴鎮東,接沅江市界,亦洞庭之一隅也。是組成洞庭湖的四個較大的湖泊之一,其面積12.4萬畝,是湖南省最大的內陸養殖湖泊。
湖南都有洞庭湖,有湘江、資水、沅水和澧水等4大水系。
1.洞庭湖是歷史上重要的戰略要地、中國傳統文化發源地,湖區名勝繁多,以岳陽樓為代表的歷史勝跡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資源。也是中國傳統農業發祥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是湖南省乃至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水產和養殖基地。
2.湘江,長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湖南省最大河流。湘江,流經湖南省永州市、衡陽市、株洲市、湘潭市、長沙市,至岳陽市的湘陰縣注入長江水系的洞庭湖。如海洋河為源,湘江干流全長844公里, 流域面積94660平方公里。
3.資江,長江支流,又稱資水。全長653公里,流域面積28142平方公里。干流西側山脈迫近,流域成狹帶狀;上、中游河道彎曲多險灘,穿越雪峰山一段,陡險異常,有“灘河”、“山河”之稱,為湖南四水之一。
4.沅江,又稱沅水,長江流域洞庭湖支流。流經中國貴州省、湖南省。沅江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干流全長1033公里(一說1133公里 、1022公里 、1003公里),流域面積8.9163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393.3億立方米,落差1462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170立方米每秒。流域則跨貴州、四川、湖南、湖北四省。
5.澧水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流域跨越湘鄂兩省邊境,地理位置在北緯29°30′~30°12′,東經109°30′~112°之間。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徑流模數居全省之冠,并以洪水漲落迅速而聞名。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為主,三源于桑植縣打谷泉與橋子灣的小茅巖匯合后東流。
擴展資料:
湖南春季乍寒乍暖,天氣變化劇烈,春季氣溫雖然逐漸回暖,但北方南下的冷空氣仍能經常入侵湖南,使氣溫卒降,并伴隨大風、冰雹、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過程發生,冷空氣過后,雨過天晴,氣溫很快回升。
一般年份,3~4月每月有3~4次冷空氣入侵,日平均氣溫一般下降10℃以上,有時甚至超過15℃,5月有2~3次冷空氣入侵,日平均氣溫可下降7℃以上。
湖南夏秋少雨,干旱幾乎年年都有,只是影響范圍和嚴重程度不同而已。常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除湘西北外,湖南大部分地區雨季結束,雨日和降雨量都顯著減少。7~9月各地總降雨量多為300毫米上下,不足雨季降雨量的一半,加之南風高溫,蒸發量大,常常發生干旱。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湖南
14.1公里。根據查詢資料顯示,中河口鎮離西洞庭全程14.1公里,20分鐘即可到達。中河口鎮,隸屬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地處鼎城區東北部,東瀕澧水,東南與蒿子港鎮毗連,南與祝豐鎮接壤,西北與津市渡口鎮、毛里湖鄉交界。鎮人民政府駐地距區政府60千米。總面積62.86平方千米。
常德旅游必去十大景點為:壺瓶山、桃花源、夾山寺、澧州古城、花巖溪國家森林公園、毛里湖國家濕地公園、河洑國家森林公園、澧州涔槐國家濕地公園、仙陽湖、嘉山國家森林公園。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位于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桃花源風景名勝區留有新石器時期大溪文化遺存,是《辭海》《詞源》中《桃花源記》原型地。
桃花源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57.55平方公里,其中世外桃源主體景區15.8平方公里,武陵人捕魚為業的沅水風光帶水域44.48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區96.9平方公里。
相關信息介紹:
常德,古稱“武陵”、“朗州”,湖南省轄地級市。位于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側,武陵山下,史稱“川黔咽喉,云貴門戶”,是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的重要城市。
全市總面積1.82萬平方千米,根據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市常住人口527.91萬人。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