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9生活人體體重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人體體重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什么意思,人體體重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什么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人體組成主要成分是水,血液、肌肉。
水占了人體重量的65%。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脫水后只剩25公斤,其中碳水化合物3公斤,脂肪7公斤,蛋白質12公斤,礦鹽3公斤。
人體總血量約為體重的8%。若一次失血超過人體內血量的20%,生命活動便受阻。健康的人,一次失血不超過10%時,一般可以迅速恢復。人體全身的肌肉共約639塊。大塊肌肉有2000克重,小塊的肌肉僅有幾克。一般人的肌肉占體重的35%-40%。
正確的“瘦體重”由身體細胞重量(BCW)、細胞外水分(ECW)、和去脂的固體部分(FFS)組成。其主要成分是骨骼、肌肉等。正常情況,瘦體重與身體脂肪含量有一定比例。測量瘦體重對促進能量轉換和耗氧、調節水鹽代謝等具有重要意義。
人是由骨骼+脂肪+水。
分無機和有機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
1、水
作用: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對水的需要僅次于氧氣。人如果不攝入某一種維生素或礦物質,也許還能繼績活幾周或帶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沒有水,卻只能活幾天。由此可見,水對人的生存是多么重要。
人體細胞的重要成分是水,水占成人體重的60~70%。那么人體要這么多水份有什么作用呢? 。
1.人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需要水,如水可溶解各種營養物質,脂肪和蛋白質等要成為懸浮于水中的膠體狀態才能被吸收;水在血管、細胞之間川流不息,把氧氣和營養物質運送到組織細胞,再把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總之人的各種代謝和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
2.水在體溫調節上有一定的作用。當人呼吸和出汗時都會排出一些水分。比如炎熱季節,環境溫度往往高于體溫,人就靠出汗,使水分蒸發帶走一部分熱量,來降低體溫,使人免于中暑。而在天冷時,由于水貯備熱量的潛力很大,人體不致因外界溫度低而使體溫發生明顯的波動。
3.水還是體內的潤滑劑。它能滋潤皮膚。皮膚缺水,就會變得干燥失去彈性,顯得面容蒼老。體內一些關節囊液、漿膜液可使器官之間免于摩擦受損,且能轉動靈活。眼淚、唾液也都是相應器官的潤滑劑。
4.水是世界上最廉價最有治療力量的奇藥。礦泉水和電解質水的保健和防病作用是眾所周知的。主要是因為水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當感冒、發熱時,多喝開水能幫助發汗、退熱、沖淡血液里細菌所產生的毒素;同時,小便增多,有利于加速毒素的排出。
此外,大面積燒傷以及發生劇烈嘔吐和腹瀉等癥狀,體內大量流失水分時,都需要及時補充液體,以防止嚴重脫水,加重病情。
另外,生物體中的水分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自由水,占總水分含量的95%左右,游離態,可自由流動,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也可參與許多生物化學反應,還可運輸體內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結合水,占總水分量的5%,,與細胞內物質相結合,主要作用是構成細胞結構的重要成分 。
2、礦質元素
無機鹽是體內除去碳、氫、氧、氮以外的其它所有無機元素的統稱。含量較多的,我們稱為常量元素,而含量微少的,通常每100毫升的血液中才有幾微克的,則叫微量元素(或痕量元素)。盡管人體內無機元素種類眾多,大約有60多種,但其總量卻不過只占人體體重的4%。
無機鹽類對人體必不可少。比如:鈣是組成人體中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材料,NaCl是維持體液滲透壓的重要物質,K+能提高神經系統興奮性(香蕉鉀含量較高,被稱為快樂果),亞鐵鹽是構成血紅蛋白重要成分。碘和鋅都能直接影響人的生長發育,機體缺碘或缺鋅,則人的身高就受到影響。這問題出現在生長發育突增的青春期,其情形就越發糟糕。兒童時缺鈣會患佝僂病,俗稱“軟骨病”。青春期時由于骨骼的發育并沒有停止,在鈣和磷供給量不足或比例不適當時,仍可以發生輕度的佝僂病。另外,通過x線照相,還會發現骨組織的結構出現異常疏松的情況。
近年來,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進展,人對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也越發有所認識,美國的一位科學家曾指出:“在生命的化學過程中,微量元素的作用好比火花塞,在食物消化過程中,能量轉換和活細胞的構成中都要依賴它們。”
通常體內不能合成大多數的無機鹽類及微量元素,而隨著人體的新陳代謝,每天又有一定數量的無機鹽與微量元素通過尿液、糞便、汗液、唾液等多種途徑被排出體外。因此,就必須通過膳食予以補充。無機鹽類在食物中分布很廣,對于正常生理情況下的成人來說,一般從食物中獲得的量能與機體排出量保持相對平衡,但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則往往吸收量增加。在青春期容易缺乏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有鈣、碘、鐵、鋅等。
有機化合物:
1、糖類
營養學稱糖為“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主要能源物質,基本上被分為三類。第一類:單糖,如: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第二類:雙糖,如:蔗糖、麥芽糖和乳糖。第三類:多糖,包括淀粉、糖元和纖維素。其中纖維素是基本不能被人體吸收的,下期我們單獨來講。
膳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將導致:全身無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產生頭暈、心悸、腦功能障礙等。嚴重者會導致低血糖昏迷。
我們吃的飯,如饅頭米飯等,都含很多淀粉,人體消化后變為葡萄糖,被人體吸收,進入血液,隨血液(血液中的葡萄糖叫血糖)運輸到人體各個部位為機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糖要進入細胞,細胞呼吸作用將糖氧化分解,產生熱并合成ATP——人體(以及生物)進行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如果血糖用不了,就會合成糖原(人和動物細胞的儲能物質)儲存在肝臟和肌細胞中,等血糖含量降低或人體需要時再分解為葡萄糖。如果吃得多而又不愛運動,就會導致血糖含量很高,這些多余的血糖就會轉化為脂肪(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與糖原不同的是,脂肪要在血糖耗光后才被分解利用)等其他化合物,這也就是有些人不吃肉也長胖的原因。
一般說來,對碳水化合物沒有特定的飲食要求。主要是應該從碳水化合物中獲得合理比例的熱量攝入。另外,每天應至少攝入50~100克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預防碳水化合物缺乏癥。
2、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是肌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蛋白質是由20多種氨基酸組成,以氨基酸組成的數量和排列順序不同,使人體中蛋白質多達10萬種以上。它們的結構、功能千差萬別,形成了生命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蛋白質占成人體重的 18%左右,占總固體量的45%左右。
人體內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有12種是人體細胞能合成的,叫非必需氨基酸;有8種人體不能合成(嬰兒有九種,比成人多一種組氨酸),必須從外界環境中獲取,這些氨基酸叫必需氨基酸。因此,在評價各種食物中蛋白質成分營養價值時,人們格外注重必需氨基酸含量。例如:玉米的蛋白質中缺少賴氨酸,所以以玉米為主食的人應注意補充賴氨酸:經常吃肉蛋奶和大豆制品,一般是不會缺乏必需氨基酸的。
蛋白質的功能:
(1).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內各種細胞的主要原料,因而是 構成人體各種組織器官,如皮膚、肌肉、毛發、骨骼、血液、內臟、大腦等的主要成分,還是補償新陳代謝消耗及修補組織損失的主要物質。
(2). 蛋白質構成人體內各種重要物質,如激素、酶、抗體、血紅蛋白等的重要成分,從而具有重要的調節各種生理活動、維持機體健康水平的作用。
(3). 蛋白質在體內氧化可以產生熱量,是供熱營養素之一。由蛋白質提供的熱量占每日人體所需總熱量的10%~15%,每克蛋白質可產生16.72千焦耳熱量。由此可見,蛋白質與人體生命活動息息相關。當蛋白質攝取不足時,會出現新生細胞生成速度減慢、生長發育遲緩、體重減輕、身材矮小、容易疲勞、抵抗力降低、貧血、病后康復緩慢、智力下降等狀況。相反,若長期蛋白質攝人量過剩,超出人體的需要,那么過量的蛋白質非但難以消化吸收,反而會造成胃腸、肝臟、胰臟和腎臟的負擔,進而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和肝臟、腎臟的損害,對身體不利。
缺乏癥:
蛋白質與人體生命活動息息相關。當蛋白質攝取不足時,會出現新生細胞生成速度減慢、生長發育遲緩、體重減輕、身材矮小、容易疲勞、抵抗力降低、貧血、病后康復緩慢、智力下降等狀況。
相反,若長期蛋白質攝人量過剩,超出人體的需要,那么過量的蛋白質非但難以消化吸收,反而會造成胃腸、肝臟、胰臟和腎臟的負擔,進而造成胃腸功能紊亂和肝臟、腎臟的損害,對身體不利。
水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約占體重的60%-70%.水是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和廢物都必須溶解在水里才能進行運輸.。
故答案為:水; 60%-70%; 溶解在水中。
體重是指身體各種成分的總重量。
由于人的體重與許多因素有關,不同人體之間有差異,一天不同的時間內也會有一定變化,加之所處地理位置(如地心引力的原因)、季節、氣候、自身情況的不同,對體重也有一定影響,因而很難完全符合標準體重。也就是說,難以用一個恒定值來表示,而應當是一個數值范圍,我們把這個數值范圍稱之為正常值,一般在標準體重±10%以內的范圍。超過這一范圍,就可稱之為異常體重。
體重過輕(UNDERWEIGHT)
長期體重過輕會導致脫發、厭食癥、不孕不育、潰瘍、眩暈、月經不調,年老時還會得骨質疏松癥。對于思維和推理能力也會有影響。醫生們都會建議我們多跑跑步,以及學習控制食量。在現在的社會,“肥胖”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但是對于處于另一個極端的人來說,過瘦也是一種風險。
蘇珊·靈伍德飲食失調協會指出:
我們留意到這種疾病給家人和朋友帶來的影響,這種影響是長期的,因為這種疾病的影響最可能在一個人14歲的時候開始出現,而且會持續大約6年的時間,這就意味著在他們的青少年時期,他們的教育被中斷了,學業上的不足甚至會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就業前景。
現在人們都會用BMI指數來計算自己的體重是否標準。BMI指數即體重指數,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當體重指數小于18.5就說明你體重過輕,BMI指數為18.5~24.9時屬正常。
我們要相信的是體重過輕既不健康也不會使人美麗。不幸的是,醫生們認同的最佳體重和時尚人士認同的是完全不同的。在時尚行業里,“瘦即是美、瘦即是未來”幾乎是一條不成文的規則。據報道,法國曾拍攝裸照抗擊厭食癥的“皮包骨”模特伊莎貝爾·卡羅去世時才28歲。身高1米65的卡羅,體重長期只有不到30公斤。她的離世給癡迷減肥的人們敲了一記警鐘,讓人們意識到過瘦不僅危險,而且會導致死亡。值得慶幸的是,像凱特·溫絲萊特和蘇菲·達爾這樣豐滿又性感的美人們正在挑戰現行的審美觀。
一味地排斥飲食,就有可能發展成厭食癥,造成身體機能急速下降,但還是有大量的女性在不斷減肥,甚至那些已經很苗條的女性,任何事物,物極必反,我們該好好思考“為什么這種致命的趨勢會變成一種流行”。
水? 60%—70%?溶解在水中 。
試題分析:水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約占體重的60%-70%.水是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人體內的營養物質和廢物都必須溶解在水里才能進行運輸.。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水的作用,其它營養物質的作用也要注意掌握。屬于基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