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2熱點安全火柴是什么時候發明出來的視頻講解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安全火柴是什么時候發明出來的視頻講解,安全火柴是什么時候發明出來的視頻,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根據記載最早的火柴是由我國在公元577年發明的,當時是南北朝時期戰事四起,北齊腹背受敵進迫,物資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種,燒飯都成問題,當時一班宮女神奇地發明了火柴,不過我國古代的火柴都只不過是一種引火的材料,其后在馬可波羅時期傳入歐洲,后來歐洲人就在這個基礎上發明一度被人稱為洋火的現代火柴,洋火能借著摩擦生火,而發明這種火柴的人是英國的沃克,他在1826年利用樹膠和水制成了膏狀的硫化銻和氯化鉀,涂在火柴梗上并夾在砂紙上拉動便可產生火。
1681年,英國人玻意耳發明了硫磷火柴。19世紀初,在法國、英國等國家出現了摩擦的火柴。1831年,法國的索利亞第一次用黃磷、硫磺和氯化鉀混合制成現在我們使用的火柴。1833年,在瑞典的卑爾加城,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火柴廠。1855年,瑞典人倫德斯特勒姆研制成功了安全火柴,逐漸被各個國家所采用。
1827年左右,英國藥劑師約翰?沃克制出了最早的摩擦火柴。火柴頭裹了一層加樹膠和水制成膏狀的硫化銻和氯酸鉀。把火柴夾在砂紙中拉動便會著火。比起帶濃硫磺,這種火柴要安全得多,因此也被叫作“安全火柴”。
1845年,德國人施羅脫制成紅磷并用于火柴制造,紅磷火柴安全無毒。19世紀50年代中期,瑞典制造商倫德斯特羅姆將磷與其他易燃成分分開,把無毒的紅磷涂在火柴匣表面的擦面上,其他成分則涂在火柴頭上,藏于匣內。這樣,火柴頭只有在擦面上摩擦才能點燃,這就是沿用至今的“安全火柴”。
好的,火柴是在公元577年發明的,當時是南北朝時期,戰事四起,北齊復背受敵,物資短缺,尤其是缺少我種做飯都成問題,當時候飛和一班宮女將硫磺站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種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的把陰火引發為洋火,這可視為當前記載中原始的火柴。
火柴棒前端的燃料團中,含有氯酸鉀等易燃物質,它一旦被打濕,氯酸鉀等就會溶解失效。同時,火柴打濕后,燃燒藥團會變軟,它不能與火柴盒上的藥紙形成有力的摩擦,無法擦出火花,所以就擦不出火來。
原始時代,人類需要生火時,只有鉆木取火或敲擊石塊、鐵片,打出火花來。這種方法既笨拙又費時。
公元577年,戰火紛飛,北齊腹背受敵,物資非常短缺,因為缺少火種,士兵煮飯都成問題。怎么辦昵?當時一班宮女神奇地發明了火柴,不過,我國古代的這種火柴只不過是一種引火的材料,算不上是真正的火柴。直至19世紀,歐洲才有人發明引火盒,盒子里面裝有浸過硫酸的石棉,接著拿一根木條,沾上硫磺、氯酸鉀和糖,當木條碰到硫磺,便會發生化學作用,產生火花。
但這種火柴仍不完善,直至1826年,英國藥劑師沃克才生產出世界上第一根摩擦火柴來。為了紀念沃克在火柴發明上的杰出貢獻,世界上第一枚火花(即火柴商標)就是“約翰?沃克”牌的,火花上印有他的頭像。1833年世界第一家火柴廠在瑞典誕生。
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膾炙人口的童話就是寫于1848年,當時摩擦火柴發明只不過是二十幾年的功夫。
可是早期生產的火柴容易自燃,非常危險;而且,所用的原料黃磷是有毒的,造火柴的工人一不小心就會中毒身亡。在1852年瑞典人發明了安全火柴,從此,火柴開始進入到尋常百姓生活中。盡管它是那樣的不起眼,但它成了人們離不開的生火工具。
一直到了近代,打火機及電子打火器出現后,火柴才逐漸退出主要的點火工具市場,但火柴還在繼續發揮著作用,它所產生的火焰顏色成為世上最美的火焰,令人難以忘懷。
1827年,英國化學家約翰·沃克發明了與現代火柴相近似的引火棍。而這個發明也是很偶然的。有一天,沃克正在集中精力試制一種獵槍上用的發火藥。方法是把金屬銻和鉀堿混合在一起,然后用一根棍攪拌。這樣,棍的一端便粘上了金屬銻和鉀堿的混合物。后來,他想把粘在木棍上的混合物在地上磨掉,以便再利用這根棍來攪拌新配的混合物。然而,正當他把木棍在地上使勁磨擦時,突然“撲”的一聲冒出了火苗,木棍燃燒起來了。 這個發現使沃克非常高興。他想:如果能利用自己發現的辦法制造引火物,那對人們取火將是多么方便啊!于是,他開始參照自己發現的辦法研制火柴了。1827年4月7日,約翰·沃克制作的第一盒火柴出售了。他的火柴84根為一盒,售價一先令。火柴盒的一端貼有一小片砂紙,把火柴頭夾在砂紙中間,向外一拉,火柴便點燃了。從此,火柴便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
記得采納啊
最早的安全火柴由瑞典人于1855年制成。始建于1879年的廣東佛山巧明火柴廠是我國第一家火柴廠,首枚商標為“舞龍”牌。 雖說火柴的發明并非直接為抽煙而為,但是其主要用途是點火,而抽煙的第一個動作恰恰是點火。因此,香煙和火柴結下了不解之緣,被稱之為香火姻緣,火柴因此亦被列入煙具的范疇。 自卷煙產生之后,煙缸的擱架上往往留有放火柴的地位,煙缸又與火柴配套使用,便于煙客完成點燃、彈灰一系列動作。 火柴商標被稱之為“火花”,曾有許多煙廠在火柴上做香煙商標廣告,如早期華成煙廠的“美麗”牌,這種火花又稱之為煙標火花。 打火機是繼火柴之后的又一種點火用具,十九世紀末由奧地利人發明鋼輪打火機。 1911年,按鍵式半自動打火機出現,著名的郎生公司于1926年生產出第一個全自動打火機,1948年,法國都彭公司制造了第一個氣體打火機。 我國在傳統上青睞于火柴,普及打火機是八十年代的事。早于五、六十年代,使用的多為汽油打火機,七十年代,壓電陶瓷和集成電路打火機相繼問世,到八十年代出現了電子型打火機。 作為吸煙的配套工具,打火機的使用和攜帶更為方便,并將取代火柴。
火柴是利用某些物質的劇烈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高溫而發火燃燒的一種取火工具。由火柴頭(發火介質)和火柴梗(燃燒介質)組成。火柴頭主要包含氧化劑和還原劑。普遍的,火柴頭含有亞磷. 在一小根細木棍或其它相當結實的易燃材料的一端粘附上易燃混合物,經摩擦會發火并因此點燃。典型的火柴是由木質短棒或者紙質短棒的一端附著磷而成,附著磷的一端叫做火柴頭,火柴頭摩擦合適的表面時,由于摩擦生熱,磷的燃燒點低,所以火柴頭開始燃燒,進而燃燒短棒,從而點火。目前主要有兩種火柴:安全火柴和萬能火柴。安全火柴只有當火柴頭摩擦特別準備的表面時才會點火;而萬能火柴可以在任意粗糙表面點火。
幾萬年前,在一座原始森林里,忽然,電閃雷鳴,大片的樹林頓時濃煙滾滾,野生動物四處逃竄……這就是人類最原始的火——自然火。可當時還沒有保存火種的有效方法,火一滅,又得用一天半天的時間,去鉆木取火或擊石取火。
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在化學方面取得了成就,才設法用化學藥品取火。十八世紀后期,第一代火柴誕生了。它叫“普羅米修斯”,和神話里取火的英雄同名。它住在一個密封的玻璃房里。它有兩個鄰居:一個叫硫酸,一個叫氯酸鉀。硫酸和“普羅米修斯”住在一起,氯酸鉀住在玻璃房外面。它們的脾氣很大,只要玻璃房壞了,“普羅米修斯”就燃燒起來,很不安全。同時,這種火柴造價高,攜帶不方便。它旅途受到顛簸,就脾氣大發——引起大火。
到了18世紀80年代,法國有人給“普羅米修斯”換了個鄰居,叫磷。
不久,第二代火柴出世了。他是靠摩擦起火的。這是現代火柴的雛形。后來,這種火柴的生產專利被維也納的兩個工業家買下了,加以改造使其易燃。不過,燃燒有爆炸聲,并產生毒氣。盡管如此,它還是獨占市場六七十年,并于1865年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定居。
這種火柴,使用時危險性大,令化學家大傷腦筋。19世紀中葉,第三代不含磷的火柴出世了,叫無磷火柴。
它最早出現在瑞典,又叫瑞典火柴。
無磷火柴的出現,是火柴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是由氯酸鉀和二硫化碲合制而成的。人們把摩擦面裝置在火柴盒的兩側,火柴與摩擦面摩擦才能燃燒。它被命名為“安全火柴”。
現代,由于現代工具的發展,很多人使用打火機而隨著淘汰了火柴的使用。今日,在超市中更容易買到打火機而不是火柴。
你也沒說是什么火柴,我給你個詳細的,您自己看看。希望能幫到你。
制磷術帶來的火柴
在所有動物中,只有人類能夠利用火。
在遠古時期,當人類遇到因雷電、火山爆發等自然原因而發生的火災時,肯定會使用這種火。人類學會用火大約始于蒙昧時代中級階段。據考古發現,距今170萬年前的元謀猿人(出土于中國云南元謀)就已會使用火了。至于人類發明人工直接取火的方法,則要稍晚些,大約始于蒙昧時代高級階段。
人工取火方法共有四種:摩擦法、撞擊法、擠壓法、光學法。
其中自古就有的是摩擦法和撞擊法。摩擦法是以木頭和木頭摩擦產生熱,發生火。撞擊法則靠石頭彼此撞擊,發出火花,點燃破衣服、干苔等,從而生成為火。但這些方法都不太方便。
據文獻記載,火柴的問世應導源于一位德國金匠的功勞。他的名字叫布朗特。17世紀后半葉,布朗特在漢堡冶煉各種金屬,企圖從中煉出黃金,黃金沒有煉成,但他卻意外地發現了一種易燃物質??磷。布朗特將磷的秘密以1000英鎊的價錢賣給了一名富商克萊夫德。1677年克氏把磷帶到英國,遇到了著名科學家羅伯特?博伊爾,博伊爾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掌握了制磷的技術。
磷的發現使發明現代火柴成為可能。博伊爾進一步開始了制造火柴的試驗,于1681年研制出了最早的火柴??取火棒。這是把一根用硫磺處理過的木條蘸入硫磷混合物中制成的,但這種火柴太容易燃燒起來,所以它的發明沒有得到應用。
自1771年起,德國人開始制造一種叫“磷燭”的火柴。這是一根細長的密封玻璃管,管內無氧,卻有一條帶磷頭的蠟紙,取火時將管破破,磷通空氣便燃燒起來。
五年之后,意大利人制造出“磷盒”火柴,取火時將一根涂有硫磺的細律插入磷瓶內,抽出后遇到空氣便可燃燒。
1805年法國人發明了“速燃火盒”,它由一束涂有氨酸鉀、糖和樹脂混合物的細律和一小瓶硫酸組成。只要將細律浸入硫酸,取出后就會燃起。
1830年有人造出了黃磷火柴。最初的摩擦火柴,是由英格蘭的藥劑師約翰?沃克在1832年制造的。他用氨酸鉀和硫化銻做火柴頭上的引火藥,為了點著火柴,要把火柴棍從粘有碾碎玻璃的折紙中抽出來。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火柴,從此火柴在全世界迅速普及。
1833年,用磨擦點火的磷頭火柴在奧地利和德國制造出來了。但還有一個問題,白磷和黃磷對于制造火柴的工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此在1906年的一個國際條約中已規定禁止生產和使用這種火柴。
1845年有人發明了無毒紅磷火柴,這樣就制成了保險火柴。最初的保險火柴是在瑞典制成的。這種火柴之所以“保險”,是因為并不是把所有的化學藥劑都放在火柴頭里,紅磷是涂在火柴盒的側面上的,火柴頭只有在經過特別處理過的這種專用紙面上才能劃燃。
1848年德國的貝特卡又發明了今天這樣的安全火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隊曾在太平洋岸邊的熱帶雨林中作戰,因為那里時常下雨,普通火柴往往劃不著,雷蒙?卡迪發明了一種涂層來保護火柴。這種火柴泡在水中八小時后仍然有效。
1、據考古資料,距今約18000年前的山頂洞人已脫離了保存天然火種的階段,掌握了人工取火技術。最早的人工取火方法是摩擦起火。我們的祖先經常看到敲擊石塊有時會迸出火花,鉆木、鋸木、刮木時木頭會發熱,甚至產生煙火。這些現象重復無數次,人們便逐漸受到啟示,懂得了摩擦和起火的因果關系,從而發明了摩擦取火的技術。
2、火柴有摩擦火柴(又稱硫化磷火柴)與安全火柴之分,其發火原理不盡相同。 摩擦火柴藥頭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鉀和三硫化四磷,稍在粗糙表面摩擦、產生的熱足以使這兩種物質起化學反應而發火。 安全火柴藥頭中以硫磺取代三硫化四磷。一般的摩擦熱不足以使藥頭起反應,只有在火柴盒側面的磷層上擦劃時,摩擦熱先使硫與氯酸鉀發生反應,放出較多的熱能,促使藥頭中的化學物質產生反應而發火。它的反應過程如下: 2KClO3+ 3S——→2KCl + 3SO2+ 1137kJ 上述化學反應過于劇烈,發火太猛,不利于使用。為了控制發火速度,藥頭中還需加入一些石英粉等填充劑,使藥頭發火緩和、穩定;此外,還加入重鉻酸鉀和顏料等,以改善抗潮性能和外觀。若以淀粉、蟲膠等代替硫磺并加入一些香料,便制成無硫芳香火柴,燃燒時不產生刺激性氣體SO2,且能散發香味,使人感到舒適。
3、根據記載最早的火柴是由我國在公元577年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