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8育兒沿江高鐵經過哪些城市金寨新高鐵站點
大家好,小編來為大家解答以下問題,沿江高鐵經過哪些城市金寨新高鐵站點,沿江高鐵經過哪些城市和縣城,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沿江高鐵經過上海、南京、合肥、武漢、重慶、成都等城市。
滬渝蓉高速鐵路起自上海市境內的上海寶山站,途經江蘇省、安徽省、湖北省、重慶市,止于四川省成都市境內的成都站。
滬渝蓉高速鐵路工程建設標準為高速鐵路,雙線,電力牽引,設計速度目標值為350千米/小時。
沿江高鐵一般指滬渝蓉高速鐵路,是中國境內一條連接上海市與重慶市、四川省成都市的高速鐵路。
沿江高鐵的線路分段
1、上海至合肥段
滬渝蓉高速鐵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起自上海寶山站?[36]??,經太倉市、上海市崇明區、南通市、泰州市、揚州市、南京市、滁州市,終至合肥南站。
2、合肥至武漢段
滬渝蓉高速鐵路合肥至武漢段起自合肥市,經六安市、黃岡市至武漢市,正線在雷麻店附近接入既有寧蓉鐵路后引入合肥南站,止于蘆港所接武漢至宜昌段,該段全長322.24千米;其中安徽省境內166千米,湖北境內155千米。
3、武漢至宜昌段
滬渝蓉高速鐵路武漢至宜昌段起自蘆港所,途經武漢市(東西湖區、硚口區),孝感市(漢川市、應城市),天門市,荊門市(京山市、鐘祥市、掇刀區),宜昌市(當陽市、夷陵區),設宜昌北站后出站向西南止于閔家沖所。
沿江高鐵將經過上海、南京、合肥、麻城,武漢、荊門、宜昌、萬州、重慶、成都。
沿江高鐵,連接上海市與成都市,全長1900公里,沿江高鐵將經過上海、南京、合肥、麻城,武漢、荊門、宜昌、萬州、重慶、成都,設計時速350公里,部分路段計劃2020年開工建設。
雖然名字叫沿江高鐵,但大家可以看出來這條高鐵線路并沒有全部沿著長江,從上海到南京這一段線路也叫北沿江高鐵,經過南通、泰州、揚州,到南京,與北沿江高鐵對應的還有一條南沿江高鐵。
也就是說從上海到南京將會新增加一南一北兩條新的高鐵線路,再加上原有的高鐵,上海到南京之間將會有更多線路選擇,這樣密集的高鐵網,還是因為這一區域人口密集,客流量非常多。
建設歷程:
長江經濟帶涵蓋了沿江11省市,國土面積占比達20%,承載了6億人口,貢獻了全國2/5以上的經濟總量,成為我國經濟發展全局中的重要支撐帶。
加快長江經濟帶建設的一大方向是快速的交通通道,上海至成都沿江高鐵已正式提上日程,高鐵途經成都—重慶—武漢—合肥—南京—上海。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沿江高鐵。
沿江高鐵經過上海,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京,全椒,肥東,合肥,六安,金寨,麻城,武漢,荊門,宜昌,恩施,重慶,成都等城市。沿江高速鐵路,是一條連接上海市與成都市的高速鐵路,全長1900公里。
沿江高鐵的優勢
經過的沿途縣市與合武高鐵并不重復,避開被人說重復建設的嫌疑。沿江高鐵湖北段未進入十三五規劃,很可能就是因為原滬漢蓉剛建好不久。如果選擇一條新的線路走向,帶上扶貧開發的名義,申報可能會容易得多。
符合國家提出的精準扶貧的精神。大別山區域的羅田,英山,岳西,霍山一直是手無寸鐵,不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沿江高鐵走此區域可以填補該區域的鐵路空白,更對國家和鐵總的味口。
有利于帶動大別山旅游開發。羅田英山岳西霍山都是大別山腹地,很多優美風景。而此區域最能吸引的恰恰是長三角及武漢城市圈的旅游客源,沿江高鐵經過此區域對于大別山旅游開發將發揮出巨大作用。
沿江高鐵又名滬漢蓉高速鐵路、沿江高鐵。沿江高鐵起于上海,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等城市,終點在成都,串聯長江沿線的22個城市,全程采用時速350公里的標準修建,與鄭萬鐵路交會相連。
2014年《國務院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將建設上海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最終抵達成都的沿江高鐵,形成快速大能力鐵路通道。
現有的滬漢蓉快速客運專線在網上也被人稱為滬漢蓉高速鐵路,其實有錯,上海到南京段為350公里/小時、宜昌到利川段為160公里/小時,其余段為200-250公里/小時,可是中國高鐵的規定是時速250公里以上的客運專線。因此,舊線只能稱“滬漢蓉鐵路”而非高速鐵路,真正的滬漢蓉高速鐵路就是滬漢蓉沿江高鐵。
建設背景
沿江高鐵武漢—宜昌段,位于湖北東西中軸線,是連接漢江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最便捷的通道,輻射范圍廣、帶動能力強,不僅能增強長江中游城市群之間的關聯度,實現區域間人才、技術、信息快速流動,還可以推動漢江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有效對接,融入全國發展大格局。
規劃進展
2014年9月25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稱:將建設上海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至成都的沿江高鐵。
滬蓉沿江高鐵最大的特點是鐵路串聯起了長江沿線22個城市,跨越東中西部,可以極大促進長江經濟帶城市間的互聯互通。
今后會有一條全新的東西向高鐵大動脈從武漢經過。2014年9月29日,從武漢鐵路局獲悉,修建沿江高鐵的計劃已被提出,這意味著武漢的“米”字形高鐵網將再添一筆。
橫貫東西的鐵路大動脈——滬漢蓉鐵路,主要由成渝客專、渝利鐵路、宜萬鐵路、漢宜鐵路、合武鐵路、合寧鐵路、滬寧高鐵組成。由于各段地形因素,修建標準不統一,一列火車從上海到成都,無法保持高速行駛,跑完全程需要16個小時。
現有的滬漢蓉鐵路客流壓力大,將隨著國家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以及西部大開發、東部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等戰略的實施,滬漢蓉鐵路運能不足、速度難以提升的問題將越來越嚴重。武漢鐵路局局長汪亞平已提出建議,加快推動沿江高鐵的建設立項。
對于沿江高鐵的設想是,起于上海,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等大城市,終點在成都,串聯長江沿線的22個城市,全程采用時速350公里的標準修建,還將與鄭萬鐵路交會相連。若按這種標準建成,從上海到成都,跑完全程的時間有望縮短到9小時左右,武漢到成都也將從現在的9個小時,縮短到6小時以內。
成渝經濟圈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滬蓉沿江高鐵大部分行駛路線,和今年7月開行的滬漢蓉高鐵相似,由滬寧段、合寧段、合武段、漢宜段、宜萬段、渝利段、成渝段等線路組成。唯一區別在于,滬蓉沿江高鐵的成渝段,其路線選擇是建設中的成渝客運專線。
修建于2012年的成渝客運專線,是彼時國務院《“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提出建設的“四縱四橫”客運專線之一“上海至成都客運專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被該《規劃》納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建設項目。
來自成都鐵路局的消息稱,成渝客運專線將于明年7月投入使用,屆時滬蓉沿江高鐵將在彼時全線貫通。而由于成渝客運專線的線路比目前老成渝鐵路線路減少193公里,因此成都至重慶的列車行駛時間將縮短至1小時左右。
事實上,成渝間一直有“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構想,但四川省產業經濟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駱玲認為,成渝間發展最主要的問題是“成都和重慶經濟體量巨大,產業吸附能力過強,導致了成渝之間中小城市經濟發展不均衡,影響了區域經濟的整體實力”。
駱玲一直提倡通過通道條件的改善來提高成渝間城市的競爭力,“中小城市通過交通紐帶形成城市群后,合力發展”。
而成渝客運專線通車后,沿線設12個站點,并有望采取“公交化”運營模式,成渝間各個城市的聯系將進一步加強。
另一方面,彭其淵認為,在高鐵建設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普通鐵路的客運能力將被解放,以西南地區為例,成遂渝鐵路投運和即將投運的成渝客運專線將解放老成渝鐵路的運能,而貨運可能是普通鐵路將來的一個盈利點。
事實上,依靠已經開通的西南貨物快運列車,四川、重慶、云南、貴州已經在小范圍內形成快速貨運趨勢。
沿江互聯互通
從整個長江經濟帶觀察,滬蓉沿江高鐵的建成后,被業界認為將填補中國隴海和浙贛之間700公里無橫向鐵路的空白,與隴海線、京廣線、京九線共同構成我國鐵路干線的十字形網絡,并與縱向七條跨長江鐵路和沿海鐵路接軌,大大提高中國鐵路的靈活性。
此次滬蓉沿江高鐵的開通,最大特征是穿越了中國東中西三個區塊,對三個區塊的經濟活動將產生推動作用,形成縫合效益,今后通過鐵路,西部地區的資源可以較低的成本大量的運輸出去。
滬蓉高鐵實際上是長江經濟帶綜合性運輸通道的一環,整個長江經濟帶的發展,需要包括高鐵、公路、水運、航空等多種方式串聯。
長江經濟帶
沿長江布設的高速鐵路,將使得長江經濟帶上的成渝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連成一片,不僅串聯起了上海、南京、武漢、重慶、成都等特大城市,還有鎮江、合肥、宜昌、萬州等大城市,以及荊門、天門等中小等城市,將輻射帶動鐵路沿線廣闊腹地的小城市、小城鎮發展,從而將有力促進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協同發展,推動上海、武漢、重慶三大沿江中心城市集聚、輻射發展,促進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共建共筑長江流域城鎮連綿帶。
長江經濟帶內各省區工業結構相似性很高,如與上海相距不遠的15個長江經濟帶下游城市中,有11個城市的主導產業為汽車零部件制造業,有8個城市為石化業,有12個城市為通信產業,不同行政區經濟所引發的產業同構化問題,導致城市功能不明、區域間產業關聯度小,沒有形成緊密的產業鏈,嚴重影響了長江經濟帶的一體化進程。
媒體報道
規劃中的東西向高鐵大動脈——沿江高鐵與鄭萬鐵路相連。橫貫東西的鐵路大動脈——滬漢蓉鐵路,主要由成渝客專、渝利鐵路、宜萬鐵路、漢宜鐵路、合武鐵路、合寧鐵路、滬寧高鐵組成。由于各段地形因素,修建標準不統一,一列火車從上海到成都無法保持高速行駛,全程需要16個小時。
現有的滬漢蓉鐵路客流壓力大,運能不足、速度難以提升的問題日益凸顯。為此,沿江高鐵的建設立項已被提上日程。目前,對于沿江高鐵的設想是,起于上海,經南京、合肥、武漢、重慶等城市,終點在成都,串聯長江沿線的22個城市,全程采用時速350公里的標準修建,在中段與鄭萬鐵路交會相連。
更多關于建筑行業獨家信息,敬請實時關注建筑網微信號。
更多關于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北沿江高鐵線路圖及站點如下:
北沿江高鐵自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共設16座車站,分別為上海寶山站、太倉站、崇明站、啟東西站、海門北站、如皋西站、黃橋站、泰州南站、揚州東站、儀征北站、南京北站、滁州站、大墅站、肥東站、合肥南站。
北沿江高鐵介紹
北沿江高鐵規劃起自上海,新建正線全長約490公里,其中江蘇省境內約380公里,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
2019年2月15日,北沿江討論會提出,在江蘇泰州境內,從技術、地域、確保高速運行的情況,擬考慮放棄原有北線、南線方案,從泰州高港經黃橋鎮,設黃橋南站,向東南延伸,經如皋市境內(不設站)到達南通,進入上海境內。
建設北沿江高速鐵路是策應“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需要,也是構建沿江高鐵環形線路、推動揚子江城市群融合聯動發展、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支撐,對全面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具有重要意義。
北沿江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之沿江高鐵通道的主通道,是承擔沿江通道川渝鄂皖地區直通上海及與江北沿線旅客交流、中西部地區與華東地區旅客交流的鐵路客運通道,一條以路網功能為主、兼顧城際功能的高速鐵路骨干線路。
沿江高鐵預計2030年前全線建成。
沿江高鐵途經上海、江蘇、安徽、湖北、重慶、四川等六省市,設計速度為350公里/小時,是長江流域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的主骨干、全國八縱八橫高鐵網的主動脈。
繼武漢至宜昌段去年9月率先開工后,沿江高鐵(新建滬渝蓉高鐵)湖北段目前正在加速推進,合肥至武漢段年內將開工建設,其他兩段年內有望獲可研批復。
合肥至武漢段:省內部分經麻城、紅安至武漢,新建正線163.3km,設麻城北、紅安、長江新區和武漢天河4座車站。目前,項目可研已審、待批,初步設計已完成、待審,力爭6月批復可研,年內開工建設。
武漢樞紐直通線:位于武漢市、孝感市境內,起自漢十高鐵云夢東站,經新建孝感南站、漢陽站及白沙洲長江大橋過江,聯通武九客專及武廣高鐵,新建線路全長約107km。目前項目可研已審、待批,初步設計已完成、待審,力爭盡快批復可研。
武漢至宜昌段:起自既有漢口站,經天門、荊門至宜昌北站,新建線路295.9km,新設漢川東、天門北、京山南、鐘祥南、荊門西、當陽西、宜昌北7座車站。目前,武宜段內的7個施工標段已實質開工6個,進入大建設階段。
宜昌至涪陵段:東起宜昌市,向西經長陽、五峰、鶴峰、恩施、利川至重慶市,其中湖北段將新建正線326.2km。目前,項目可研已編制完成,待審,力爭年內批復可研。
沿江高鐵橫貫我國東中西部,連接6省市,串聯起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3大城市群,全線建成后將進一步釋放滬漢蓉鐵路的貨運能力,緩解長江翻壩運輸壓力,加快沿岸城市要素集聚、產業集聚、協同分工,為長江經濟帶建設提供硬支撐。